有困難打119!湖北消防受理涉疫報警求助發揮突出作用

2020-12-19 中國應急管理報

3月3日,

中央電視臺CCTV1《新聞聯播》播出了

武漢:「治癒率上升 病亡率下降」趨勢明顯的報導。

同時還報導了,

根據應急管理部部署,

湖北消防救援部門發布公告,

全省119報警服務臺全面受理

各類涉疫報警求助的消息。

請看視頻

湖北119受理涉疫報警求助發揮突出作用

針對社區嚴格管理後涉疫救助和病員轉送、物資轉運任務增多的新情況,應急管理部及時部署湖北省消防救援隊伍119報警臺啟動新工作機制,在全面接受防疫指揮部統一調度的同時,受理社會單位和廣大人民群眾涉疫報警求助,在病員轉送、物資轉運、洗消殺毒、排水排澇、緊急送水、高空救助等方面發揮突出作用,為醫療衛生機構和人民群眾及時提供幫助。據不完全統計,僅2月28日至3月3日,共接受涉疫勤務處置任務1685起,轉運病員3019人,防疫洗消殺毒561.55萬平方米,運送物資4144.9噸。

據應急管理部前方工作組組長、消防救援局總工程師周天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湖北消防救援隊伍視疫情為命令、急群眾之所急,充分利用隊伍點多面廣、24小時值班備勤、接警出動迅速和裝備、技術優勢,做到1分鐘內出動、15分鐘內到達,積極為醫療機構和人民群眾提供幫助。目前,僅武漢市消防救援支隊就成立了21個「119黨員突擊隊」,徵調全市消防救援系統的公務車、大巴車甚至運兵車,劃片區分隊,650名指戰員按照5人編組,積極承擔治癒患者轉運工作。

2月28日13時,剛完成10多個小區消殺任務的礄口區消防救援大隊還沒來得及休整,又領受到區防疫指揮部指令,轉移武漢體育館方艙醫院45名康復病人。按照規定,新冠肺炎治癒出院患者不能回家,還需要到指定場所進行為期14天的隔離觀察。沒有絲毫耽誤,大隊迅速出動由9名隊員組成的119黨員突擊隊和4臺車輛,穿戴好防護裝備、帶齊洗消用品立即奔赴武漢體育館方艙醫院。到達現場後,黨員突擊隊立即進行流程化作業,3人一組做好引導、行李搬運和洗消工作。經過4個多小時的努力,圓滿完成轉運任務。

3月2日,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二院迎來截至目前最大規模的一次患者出院,人數達到113人。武昌區消防救援大隊接到119從防疫指揮部轉來的協助轉運48名患者的工作指令後,立即調集突擊隊員趕往現場執行任務。到達現場後,他們按照規定的程序往返在醫院和車輛之間,幫出院病患搬運行李,接他們上車,盡最大努力為他們提供方便和安全的轉運服務。安全上車後的病友們,透過車窗向著車外的醫護人員、社區工作者和志願者們激動地揮舞著手裡的小國旗,以表達內心的感激之情。

類似的一幕還發生在黃岡市,全市消防救援隊伍3月1日、2日共轉送患者及醫務人員130人。

一輛輛紅色的「救護車」穿梭在隨州市大街小巷,這是隨州市消防救援支隊119黨員突擊隊承擔為民服務的勤務車輛。5輛紅色的消防運輸車整齊劃一、標識顯目,被醫護人員和群眾親切的稱為「紅色救護車」。3月2日,隨州市中心醫院有20名康復出院的患者需要轉運到集中隔離點進行留觀,接防疫指揮部通過119下達的工作指令,隨州市消防救援支隊119黨員突擊隊的「紅色救護車」隊迅速前往承擔轉運任務,需要轉運的康復患者中有80多歲的老人,有的還要經過50公裡的長途轉運。途中,突擊隊員們主動與他們聊天,詢問是否有其他困難需要幫助,使他們緊張的心情得到及時舒緩。轉運工作歷時5個多小時,「紅色救護車」隊將全部患者安全送到目的地。

洪湖有支「毒水」轉運隊

湖北洪湖7名「90後」消防員轉運400噸醫療廢水

在湖北省洪湖市抗「疫」最前線,活躍著一支「90後」消防員組成的突擊隊。

他們在冒著廢水噴濺、從高處墜落的危險,每天爬上爬下,把定點治療醫院的廢水轉運到廢水處理廠。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他們不直接接觸患者,卻每天與病毒進行「貼身戰」。

「哪裡有危險,我們就要到哪裡去。」這支由湖北省荊州市消防救援支隊洪湖大隊7名「90後」消防員組成的醫療廢水輸轉處置黨員突擊隊,每天攀爬6米多高的槽罐,承受著可能被廢水噴濺、高處墜落等諸多危險,15天來累計轉運400噸醫療廢水。

▲3月1日,在洪湖市婦幼保健院改擴建項目施工現場,洪湖市消防救援大隊消防員在進行抽水作業。

不懼危險,「90後」消防員主動請戰

2月16日22時,荊州洪湖市消防救援大隊大隊長王勤接到疫情防控指揮部的電話。對方稱,洪湖市人民醫院原住院樓將被作為定點收治醫院,但由於該醫院排汙設備年久失修,醫療廢水急需人工轉運。

這些醫療廢水有病患的血水、唾液和醫用化學藥製劑,含有大量的濃度極高的病原細菌、病毒。如果醫療廢水外溢,將產生環境汙染和病毒擴散風險,也會給住在該院的醫護人員和就診病患帶來直接威脅。

疫情當前,轉運任務刻不容緩。王勤連夜帶隊前往現場實地探訪後,制定了周密完善的轉運方案。

「醫療廢水輸運任務非常危險,派誰去?」王勤正在猶豫。

「我們請戰!讓我們上!」中隊長助理金鑫等7名消防員得知情況後,集體找到王勤,遞交了請戰書。

眼前這群消防員都是「90後」,最大的29歲,最小的才21歲。看著他們堅定的眼神,王勤鄭重寫下自己的意見:「同意!由你們組建黨員突擊隊,負責輸轉處置醫療廢水工作。注意防護,平安歸來!」

醫用防護服外,再套上消防二級防化服,口罩和手套都戴雙層。2月17日9時許,做好防護工作後,醫療廢水輸轉處置隊向著危險出發。

在洪湖市老人民醫院的院後,一個6米多高,容量30噸的槽罐立在一旁,罐口位於槽罐的頂部。

「到了現場才發現,任務難度和危險超出了想像。儲存廢液的罐體距離地面太高,機動泵無法操作到位。」消防員黃毅說。於是,2名消防員主動請纓,架梯攀爬而上,放下牽引繩,將80斤重的手抬機動泵緩緩吊起。

「一、二、三,起!」固定好機動泵,連接一根20米長的水帶,確保所有接口完好後,隨著機動泵的轟鳴聲,醫療廢水通過水帶,一滴不漏地抽入一旁的環保汙水運輸車。

2個多小時,近15噸醫療廢水輸轉完畢。醫療廢水輸轉處置隊又馬不停蹄地護送環保汙水運輸車,前往9公裡外的汙水處理點。在對所有人員和車輛進行消毒後,輸轉工作才算結束。

「每一個環節都得小心細緻,容不得半點紕漏。」金鑫說,每天兩次輸轉任務結束後,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內早已汗如雨下,衣服都能擰出水。

危急關頭,他用身體堵住罐口

截至3月2日,該醫療廢水輸轉處置隊已連續奮戰15天,每天奮戰5個多小時,輸轉醫療廢水30噸以上,累計輸轉400噸醫療廢水。

每一項數據的背後,與其相伴的還有悄然而至的危險。

2月20日上午,該隊按例執行輸轉任務,在正常運轉十多分鐘後,機動泵突然悶響幾聲後,開始劇烈抖動,罐體也隨之晃動,站在罐頂的消防員迅速壓低身體防止墜落。隨之而來的,機動泵突然增壓,在壓力作用下,水帶猛烈向後抽動,眼看著水帶就要從運輸車的罐口脫離。

來不及多想,一旁的金鑫迅速撲倒,用身體死死地堵住罐口,雙手緊緊地抱住水帶。如此近距離直面廢水,雖然隔著面罩和兩層口罩,仍有一股濃烈的刺激味直衝腦門。金鑫事後回憶,那時他只有一個念頭,決不能讓廢水噴濺而出。

持續1分多鐘後,機動泵恢復正常。金鑫這才起身,調整好水帶。他的上半身沾滿飛濺的汙水,戰友們迅速對其進行全身消毒。

事後,有戰友問他:「害怕嗎?」

「說不怕是騙人的。」金鑫說,但怕也得上,這是消防救援人員的戰場,上了戰場就絕不能退縮。

疫情依然嚴峻,戰「疫」還在繼續。「不管是颳風下雨,還是電閃雷鳴,疫情不退我不退!」他們已經許下了莊嚴承諾。(郭敏 楊秋)

湖北宜昌:疫一線的逆行身影

抗疫期,湖北省宜昌市消防救援支隊黨委發揮黨建統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動員各級黨組織、全體指戰員衝鋒在前,在抗疫一線留下一個個逆行的身影。

執勤點上的邂逅

張趙旭是枝江市消防救援大隊的防火監督員,他的妻子覃明敏是枝江市紀委監委的幹部。

今年春節,夫妻倆本來計劃一起回老家過年,但面對日益嚴峻的疫情形勢,他們毅然選擇返回自己的工作崗位。張趙旭主要負責轄區部分涉疫場所的防火檢查和居民小區的消防宣傳。妻子下沉在五金公司小區卡點值守,負責社區居民的入戶摸排、防疫宣傳、保障物資發放等工作。從大年三十至今,兩人一直戰鬥在疫情一線。

2月18日,張趙旭在去市防疫指揮部辦理車輛通行證的路上,看到了正在小區門口值守的妻子。張趙旭本準備上前去和妻子打個招呼,但看著妻子正忙著登記群眾信息,便沒有去打擾,只是選擇在人群中默默地注視她,直到妻子手中的活忙完了,才過去向妻子揮了揮手。

「老婆,你辛苦了,注意身體,不要著涼了!」 一句簡短的問候,一個殷切的眼神,勝過千言萬語。短暫的見面後,兩個人又各自回到了自己工作崗位上,繼續堅守……

貼心的「二次出警」

2月26日, 74歲的獨居老人徐奶奶外出取東西,但鑰匙卻落在家裡,房門鎖上回不了家。

接到老人求助,下沉在該社區參與防疫工作的鄭先生起初聯繫開鎖公司幫忙,可是打了幾家開鎖公司的電話,均被告知現在還沒復工。無奈之下,鄭先生想到了消防員,撥打119報警求助。消防員到場後,切斷了防盜窗的幾根鋼筋,進了房內將門打開。為了防盜,消防指戰員隨後還用鐵絲對防盜窗的缺口做了封堵。

腿部患疾的徐奶奶之前和老伴相依為命,不幸的是幾天前老伴去世了,徐奶奶沒有子女,生活上更加孤單無助。2月27日下午,中隊指導員鄭永海和2名消防員帶著米、油等生活物資再次來到徐奶奶的家,「以後需要幫忙出力的地方,您儘管開口。」交談中,鄭永海將自己的電話號碼寫在一張紙上,交給了徐奶奶。那一刻,徐奶奶哽咽了。

含著淚的請戰書

劉新磊和唐薇分別是西陵區和點軍區消防救援大隊的防火監督員。

為全面做好涉疫場所的火災防控工作,宜昌市消防救援支隊黨委組建了消防執法黨員服務隊,劉新磊得知消息後向黨組織遞交請戰書,主動申請加入。

一天中午,劉新磊正在和妻子唐薇進行視頻聊天,「上午的針打完沒,精神狀態怎麼樣?我不在身邊,你在醫院一定要照顧好自己。」說著說著他的眼睛突然溼潤了。執法黨員服務隊隊長李凌看到了這一幕,經過不停地追問才知道,唐薇做完手術正在住院恢復,劉新磊卻因為工作需要,無法陪伴在妻子身邊照顧,心裡感到無比的自責與內疚。這時,劉新磊的眼淚奪眶而出,七尺男兒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竟黯然神傷,潸然淚下。

隊長李凌撥通了劉新磊妻子的電話,電話裡唐薇說道:「請你們放心,我很好,家裡人都把我照顧的很好,請轉達新磊讓他安心工作,注意好防護,等我恢復以後立即和你們、和新磊一起並肩作戰」。

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黨員當先鋒作表率。疫情發生以來,湖北省宜昌市消防救援支隊黨委堅持用好黨建引領「指揮棒」,激發全體指戰員不忘初心、不畏艱難,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踐行光榮使命,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消防力量。

來源:應急管理部、中國應急管理報、央視新聞、新華網、中國消防

中國應急管理報 新媒體中心 編輯:崔維維

相關焦點

  • 湖北消防通過119受理各類涉疫報警求助
    來源:經濟日報日前,湖北省各市消防救援支隊通過媒體、新媒體等渠道、平臺發布公告,119報警服務臺受理涉疫報警求助。公告指出,疫情就是命令。為積極響應黨中央疫情防控號召,按照應急管理部統一部署,充分發揮消防救援隊伍職業優勢,全面投身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在疫情防控期間,消防救援隊伍全面受理社會單位和廣大人民群眾涉及人員轉送、物資轉運、洗消殺毒、排水排澇、緊急送水、高空救助等各項求助,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英勇奮鬥。
  • ...做群眾最貼心的人——湖北消防通過119受理各類涉疫報警求助
    記者近日從應急管理部了解到,日前,湖北省各市消防救援支隊發布公告,119報警服務臺受理涉疫報警求助。截至2月29日下午5時,全省消防救援隊伍共參與涉疫勤務處置任務350起,共出動車輛523臺次、指戰員2792人次,轉運病員406人,消殺面積218.7萬平方米,搬運物資7268.8噸。
  • 救貓救狗、取鑰匙…濰坊「119」一年接2000多起騷擾求助
    發生火災等災害事故時,我們都知道要撥打「119」電話報警,「119」報警電話是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生命熱線」。可是部分市民把撥打「119」當成兒戲。
  • 報警講不清,那就用微信——廈門消防上線微信公眾號輔助報警系統
    >發生火災、遇險求助,人們想到的,是撥打119報警電話。然而,報警人一旦慌亂、或者對自己所處的位置描述不清,對災害現場的情況講不清楚,很可能貽誤險情處置。>據了解,通常情況下,接聽一通火警求助電話,一般都需要1-2分鐘才能完成接警調度。微信報警的效率能否得到提升呢?
  • 自動定位、一鍵傳圖,廈門消防微信公眾號輔助報警系統可以這樣「玩」
    發生火災遇到險境,大家都知道可以撥打119報警電話。但是,在實際情況中,有不少報警人因為慌亂,或者對所處的位置描述不清,以及對災害現場的情況講述不清楚,導致接警員快速知道事故發生地點和情況,進而延誤了消防員出警的時間。對於上述問題,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呢?
  • 小夥打119報警卻被拘留……原因實在令人氣憤!
    11月17日下午15時15分,浙江省慈谿市消防救援大隊接到報警,稱位於浙江慈谿濱海經濟開發區的一物流有限公司廠房發生火災且有人員受傷!在現場溝通交流時,宗某某表示自己接下了該物流公司在雙十一期間的部分快遞業務,卻在最後結算勞務費用的時候與該公司產生分歧,一氣之下便走了彎路,先後撥打120急救電話及119應急救援電話,報警稱該公司發生了火災且有人受傷,既是想引起社會的關注,也發洩內心的不滿情緒,而「法盲」最終也難逃法律的制裁!
  • 湖北消防應急處置黨員突擊隊在行動!
    按照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和湖北省委、省政府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應對工作的相關指示精神,湖北省消防救援總隊迅速組建全省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黨員機動突擊大隊,大隊下設14支黨員機動突擊分隊,共計285人。
  • 債務糾紛打110沒用?110受理範圍有哪些?報警的正確方式是這樣的
    雖然很多人可能不知道2020年1月10日已經是全國第34個「110宣傳日」,但是有困難找警察的口號和110這個號碼卻是我們從小就爛熟於心的。可這也導致許多人患上「110依賴症」,使得無效警情佔用了大量有限的報警求助資源,不僅降低了公安機關接處警工作效率,甚至會導致正常報警求助被延誤。例如因為臘肉炒竹筍裡沒有臘肉報警,把公安局當工商局的;沒錢買單自己報警求助,讓民警接濟一下的;朋友欠錢不還報警,把公安局當法院的等等不勝枚舉。
  • 小男孩手臂被石膏「緊咬」 難倒醫生只得求助消防(組圖)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塗小龍、方婷偉、記者袁利報導:11月29日12時左右,九江市171醫院住院部10樓有一小男孩的手臂被石膏卡住,醫生想盡辦法也拆不下來,情急之下只得求助消防。 手臂被石膏「咬住」難倒醫生  潯陽區消防大隊指戰員到達現場後,發現一小男孩的右手手臂被石膏緊緊的「咬住」,由於時間較長,正好壓住了整個手臂的血管,不能及時向手掌供血,從而導致整個手掌出現了紅腫現象,如果不及時將石膏拆掉
  • 「救援一線」獨居老人家中摔倒 保姆報警求助消防員
    濱海新區消防救援支隊響螺灣消防救援站接到報警,濱海新區石油新村小區內,一名老人在家中摔倒,消防站接警後迅速出動。老人住在一樓,報警人是老人聘請的保姆,保姆外出時未攜帶家門鑰匙,回家後敲門無人應答,隨後來到陽臺窗外查看屋內情況,發現老人倒在客廳無法起身,立即撥打119報警求助。消防站到場後立即聯繫民警到場,徵詢戶主同意後,消防指戰員決定從陽臺破窗進入老人家中。
  • 110找上119 只因手銬打不開 犯罪嫌疑人:莫名其妙?
    在大家眼裡,消防員這個職業已經不單單是救火了,一旦我們有無法解決的麻煩時,他們都會前來幫忙。比如解救被圍困的兒童、有人掉落井裡、有人手被卡了等等問題。可就在前幾天,消防員接到了「近親」的求助電話,他們都很難解決的問題,消防員能解決嗎?8月3號凌晨一點左右,陝西榆林市定邊縣長城北街消防站,接到了轄區119派出所的報警電話。
  • 武漢消防一個集體4人榮獲抗疫國家級表彰,在漢消防員們這麼說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武漢市消防救援支隊組建20支共計650人的「119黨員突擊隊」,24小時接收涉「疫」報警求助,轉送人員、轉運物資、轉運醫廢……他們爭分奪秒、絕不服輸。當火神山、雷神山和方艙醫院投用後,武漢消防又組建黨員突擊隊徹夜駐守保衛,和每一名患者、醫護人員堅定地站在一起,衝在抗疫的最前線。
  • 被家中馬桶卡住,揚州一男子報警求助
    12月2日17時左右,揚州市119指揮中心接到報警稱,廣陵區鹽阜路天寧寺附近一居民的手被家中衛生間坐便器卡住無法動彈。接警後,119指揮中心立即調派廣陵路消防救援站前往救援。在勘查現場情況後,消防員使用破拆工具對坐便器進行破拆,並給該男子戴上頭盔、披上戰鬥服,以起到防護作用。沒過多久,男子被卡的手被安全解救出來。據了解,該男子當時因家中坐便器螺絲鬆動,試圖將手伸進坐便器背部縫隙擰緊螺絲,結果整個手臂被卡在其中無法脫離,遂撥打119報警電話尋求救援。
  • 抗疫前線的一把「尖刀」湖北黃岡市消防救援支隊新港大道特勤站...
    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湖北和武漢是重中之重,更是決勝之地。 「喂,消防嗎,這裡12樓著火了!」2月6日21時53分,支隊指揮中心接到報警:黃岡赤壁大道幸福建材城對面一高層12樓發生火災,部分居民被困火場,火勢異常猛烈伴有濃煙且正在向上蔓延,如有延誤將會造成更大損失。新港大道特勤消防站接到出動命令立即出動5車20人到場處置。
  • 「119嗎,我是12122」高速收費站遭蜂群突襲 交警求助消防
    今天上午,海曙消防就摘除了一辦公樓大廳遮雨棚下的四窩馬蜂。而昨晚11時許,蜂群更過分了,突襲高速收費站,蟄咬多人並阻礙交通,最後也是消防出馬將其「團滅」。昨晚,高速交警寧波支隊指揮中心接到過路司機的求助電話,稱在G15高速庵東收費站外廣場護欄上發現一窩密密麻麻的蜜蜂,有多人被其蟄咬,收費站通行受阻。
  • 119消防宣傳日,我們應該知道些什麼
    在我國「119」諧音「要要救」。二、消防119宣傳日的由來1992年,公安部發出通知,將每年的11月9日定為「119消防宣傳日」。開展這一活動的目的,是因為冬季是火災多發季節。為了搞好冬季防火工作,以「119消防宣傳日」為契機,拉開冬防序幕。"
  • 消防連線 | 點多面廣、百花齊放,黑龍江消防「119」消防宣傳月系列...
    今年「119」消防宣傳月期間,黑龍江省消防救援總隊圍繞「關注消防,生命至上」主題,開展了一系列主題宣傳和安全教育活動,吸引了社會群眾廣泛關注消防、參與消防,對維護冬春火災形勢穩定,全面推動各級政府和各行業部門落實消防安全宣傳教育主體責任起到了積極作用
  • 吉林法院實現涉疫、涉貧案件100%結案
    ,全年共受理各類涉疫案件313件、涉貧案件136件,現已全部審結、執結完畢,為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貢獻了法院力量。制定印發《關於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為依法防控疫情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意見》等系列涉疫情案件審理規範性文件,加強條線分類指導,對相關工作有針對性進行再分解、再細化、再推動,強化制度規範和工作指引。三是充分履行職能。
  • 為什麼火警電話是119?
    11月,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進入天乾物燥模式。消防安全知識普及不能少,再加上中國的火警報警電話是119,所以自1991年起,每年的11月9日都是雷打不動的消防安全活動日。那火警電話為什麼是119呢?一個被普遍忽視的國際標準「119」號碼其實是由國際電報電話諮詢委員會(CCITT)在上世紀70年代提出的,並建議世界各國都採用「119」號碼作為火警報警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