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經典的續集都比不上前作,這好像已經成為影視行業的定律。但這個男人什麼時候怕過定律?
是的,那個男人回來了,那個七年前改寫了日本平成時代收視率,創作出年度現象的男人,在因疫情不得不中斷拍攝、推遲復出,卻更令人慾罷不能的男人,終於回來了。
不但自己回來了,還帶著前作的原班人馬,包括原著裡續集沒出現的香川大叔,以及賀來賢人一起回來了,堺雅人x賀來賢人,《legal high》和《我是大哥大》的兩位顏藝擔當聯手,《半澤直樹2》,能不爆?
果然爆了。
收視,再破紀錄。第二季首集創下平均收視率22.0%的成績,超越前作第1集19.4%的收視。首集瞬間最高收視率為23.2%,超越了木村拓哉2011年主演的電視劇《南極大陸》的22.2%,時隔9年打破TBS電視臺的記錄,成為包括周日劇場在內的TBS所有連續劇中的第一名。有網友評價道:能打敗木村大神的只有神劇了。
口碑,力壓前作。該劇豆瓣評分則從上一季的9.2,最高飆到9.5,又回落到9.3,依然妥妥的神劇級別。
影響力,炸了。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發文表示:「我們應該向半澤直樹學習。」
連金句都預備了。
香川照之飾演的大和田向社長表忠心時,早早獻上了新名言「他人施恩於我,我就要報答回去,這才叫報恩!」觀眾紛紛表示,「有恩必報」這個金句有可能在上一季的「加倍奉還」之後再度成為流行語。
成功看上去順風順水,但續集成功其實從來難以順理成章,同樣是經典歸來的《釜山行2》就遭遇了豆瓣評分從8.5跌到6.5的尷尬。
對於《半澤直樹2》的成功,爽劇效應成為媒體提到最多的一點,但半澤不在的七年裡,從織田裕二到香川叔自己,演過不少試圖成為《半澤直樹》第二的硬派職場爽劇,卻並沒有取得類似的成功,直到《半澤直樹2》登場。
所以《半澤直樹》爆火真的只是因為「爽」嗎?日本職場劇殺手鐧到底是什麼?
《半澤直樹2》憑什麼就能打破續集魔咒?
劇王回歸,還是內味兒
相比大換血的《釜山行2》,《半澤直樹2》成功的關鍵就在於:原汁原味。
那熟悉的旋律,那熟悉的抿著嘴唇的顏藝臉,熟悉的名臺詞,熟悉的燃感,以及七年過去一點都沒老的彩姐,哪一點不令人想吼一句——「爺青回」。
故事,也是書接上回。第一季,改編自原著前兩部,第二季,改編自原著三、四部。
第一季中,半澤單挑副行長,硬是撼動了整個東京中央銀行,最終以大田常務下跪謝罪的名場面收官。。也是憑那個以下克上、反抗職場不公完勝的爽感大結局,第一季最終回創下42.2%的收視率紀錄,成為平成以來日劇最高收視率。「加倍奉還」成為當年的流行語,主演堺雅人則一躍成為日本一線男星。
半澤從此翻盤了?
才剛剛開始。
本季第一幕,本季大Boss之一,就咬牙切齒說出了目標。一句話,讓男主永不翻身。
果然,一紙調任,半澤被下放了中央證券公司,企劃部部長。
明升,實降。
一個子公司,當然遠不如銀行母公司,而且,要人沒人。
唯一看起來能幫忙的,就是賀來賢人飾演的小奶狗,冷靜專業小小調查員,根本不把半澤這個上司加風雲人物放在眼裡。
許多觀眾表示,前一天還在演沙雕的賀來賢人,突然如此正經,有點錯亂。
能靠得住的盟友,依然只有及川光博飾演的好友+情報通渡真利。
對手卻有一大堆,現任二把手三笠,人事部頭頭橫山等……各個虎視眈眈,排隊等著半澤落馬。
當然,還有上一季結尾開始跪,跪了整整七年才站起來的大田常務。
當然,由於有了共同的對手,香川叔這一季,也是戰局最大的變數,和半澤的最關鍵潛在盟友。
棋局擺好了,故事開始。
日本排名前三的大型IT公司「電腦雜技集團」找到半澤所在的東京中央證券,企圖用1500億日元併購新興IT公司「Spiral」。
然而,項目卻突然被截胡,攔下案子的是東京中央證券的母公司東京中央銀行。
半澤直樹怎麼做的?一開始,被動應戰。
第一集前20分鐘,講完了近一個月的事。簡單六個字總結:半澤節節敗退。
項目被截、高層遊戲,任人魚肉,第一集終了,眼看半澤就要被調職更遠的窮鄉僻壤,徹底遠離中心。
但,你懂的,越是毫無勝算的時刻,越是觀眾期待了七年的——
半澤宣戰時刻。
我們等了七年那句話,也只有雅人叔,有資格說:以牙還牙,加倍奉還!
他握緊的拳頭,難以放下,就別放下。
局面太危急?反派太囂張?翻盤幾乎不可能?
第一季的故事早就告訴我們,不論大反派還是小反派,不論張狂還是陰險,惹了半澤,就像惹了約翰的狗狗,不管故事如何發展,都只有一個下場——下跪。
果然,那個男人,真的回來了。
《半澤直樹》系列憑什麼?爽感、現實和社畜共鳴
可是從沒輸過的《半澤直樹》到底憑什麼?
這個以男主的名字命名,改編自直木獎獲得主池井戶潤的小說,講述的一個「職場上基督山伯爵」故事,從2013年7月登陸螢屏開始,就讓觀眾為那個在日本泡沫經濟時期進入東京中央銀行的銀行職員半澤直樹深深著迷,觀眾看著他一邊同銀行內外的「敵人」鬥爭,一邊貫徹自己的信念的故事,仿佛自己也完成了社畜職場逆襲。
日劇當中,描寫職場博弈的佳作不少,比如木村大神的《華麗一族》,唐澤壽明的《白色巨塔》,《半澤直樹》系列,到底有什麼特別?
最特別之處在於,《半澤直樹》的核心是:復仇。
觀眾對這個「加倍奉還」的男人小人物反擊的故事百看不厭背後,首先當然是因為該劇的爽劇效應。
這種爽感卻並非輕易讓主角開掛的廉價爽感,而更接近一種源自日本動漫的燃感,甚至帶出了一種武俠風。
該劇導演福澤克雄善用特寫鏡頭,在劇中使用了電影才用的能拍攝立體圖像的大攝影機,從而營造出因一種燃爆的視覺感,這一點和過往的職場劇截然不同。
在故事方面,該劇實際上參照了黑澤明作品《用心棒》,半澤直樹受到陷害後絕地反擊的過程,被認為像極了穿著西裝的俠客復仇。
井戶潤在接受國內媒體採訪時乾脆直接表示,《半澤直樹》實際上應該被稱作「上班族版的俠客電影」。
而該系列成功的另一大特點,則是主演堺雅人、香川照之、及川光博等極富魅力的演繹,演出了一群西裝革履的現代群俠。
從一二季陣容看,妥妥的顏值+顏藝+演技派,堺雅人、上戶彩、及川光博、賀來賢人、香川照之、賀來賢人、今田美櫻、古田新太。
基本上涵蓋了電視劇、舞臺劇、歌舞伎三方都有名有姓的好戲之人。在續集豆瓣短評中,許多觀眾表示,感覺歌舞伎演員的臺詞功底都太好了。果真是演了舞臺劇的人演電視劇都好厲害。
演技發揮最徹底的,當然是堺雅人。
他以高超的演技完美地將幼年目睹了父親被銀行中斷貸款,從而破產倒閉上吊自殺的慘劇,帶著為父親復仇的使命進入銀行,即便面對龐大的利益集團也絲毫不畏懼的半澤直樹。
實現目標的過程裡,他會不擇手段,也會腹黑算計,但最終卻令觀眾理解他、愛他,因為觀眾不喜歡完美無瑕的男主,而更喜歡有血有肉的人物。
至於香川照之,則是用自己的漫畫式演技將一個反派角色演出十足喜感。
該系列另一大成功之道則是超越爽劇層面的現實感。
有觀眾認為,半澤可以說是充分釋放了平日活在上司陰影下的日本社畜心裡那隻想咬人的"老虎"。但另一方面,不少觀眾從半澤直樹的職場生涯中總結生存法則,在半澤直樹與上司的一對一過招中,能看出不少日本銀行業的秘辛。
銀行職員是日常生活中和普通人距離最近的精英階層,但是卻很少有作品去描述他們之間的升職競爭、內部潛規則以及勾心鬥角,而劇集全都有深入描寫。
此外,半澤直樹的多個和客戶、和上級的談判場面讓人看得非常過癮,也被職場人士借鑑用於職場實戰。
在做到上面的一切之後,劇集最終取得持續成功則在於充分激發了社畜內心的共鳴。
現代社會中製造出來的白領,面對強硬、不公平的事件以及不喜歡的上司都只有無條件的服從,職場生活更加壓抑的鄰國日本更是如此,當看到半澤直樹一個個擊敗那些礙眼的上司,瞬間得到了釋放。
職場爽劇成為觀眾的心理按摩師,安慰了黑夜中無數顆脆弱敏感的社畜之心。
它當然應該成功。
這七年所有「半澤直樹第二」都輸了?《半澤直樹》為什麼無法被模仿?
某種意義上,《半澤直樹》改寫了整個日本職場劇。也引發了無數跟風者。
劇評人認為,日本職場劇近年來的崛起十分明顯,整體分為兩類:一類為《半澤直樹》這樣的正劇+硬漢風的職場劇,例如2017年同為TBS推出、被稱作《半澤直樹》相同班底、同樣有香川照之出演,將主要舞臺選在日本警視廳,將鏡頭對準警局的組織內部職場紛爭的硬派職場劇《小小的巨人》。
或者是織田裕二松島菜菜子主演的、同樣是根據池井戶潤小說改編的《監查役》。
這些劇集的共同點在於,演員以實力派為主,受眾盤也基本穩固,題材風格都較為硬核,接近《半澤直樹》的現實感和燃感。但令人意外的是,這些直接以《半澤直樹》為模仿對象的劇集統統沒有取得半澤式成功。
因為本澤直樹只有一個。
反倒是另一類巧妙融入半澤精髓的劇集接連做出爆款。
《賣房子的女人》《我到點下班》這類由女明星擔綱的輕喜劇風格的職場劇,其中不乏對《半澤直樹》成功的借鑑,但又不斷拓展題材與手法,同時對現實也會有更多重的表達與探討。雖然披著輕喜劇的皮,實質有著現實的內核,而《半澤直樹》式的燃感則以另一種漫畫般的喜劇手法展現出來。
這些由日本女明星擔綱的職場劇的進化方向在於——不斷切入更廣泛的更細化的日本職場現實,並賦予職場更具有深度的觀察。
2019年多部未華子主演的《這個不可以報銷》就延續了《半澤直樹》對行業深耕細作的特色,全面展現了日本職場的報銷制度,劇中主演多部未華子總能拋出一堆理由,斬釘截鐵地駁回社員的不正當報銷申請,口頭禪是「這個不可以報銷!」
會計這個一直以來在日劇中被忽視、在現實中不招人待見的職位,卻在劇集的用推理、懸疑手法之下,被拍得專業又高燃,這個過往常常是主角成功之路增加阻礙的刻板「反面人物」,卻成功展現出這個職業的另一面,主演嚴謹的背後,追求的不過是不因為人情世故而放寬自己標準的職業態度。
劇評人指出,能夠把報銷當題材來拍劇,不僅體現出日劇的腦洞,更體現出《半澤直樹》後出現的日本職場劇更靈活的表現手法,這些劇集節奏往往非常快速,一部劇10集左右的長度,通常採用單元劇的模式,即每集有一個獨立故事主線,鋪墊、進展、高潮、結尾,一氣呵成,並且能夠善用電視劇技法,將一個枯燥的題材也拍得暢快淋漓、娛樂性十足,比如本劇豆瓣評分就高達8.5分。
而這類職場劇一種常見手法就是漫畫式手法。
今年年初國內播放的《安家》,翻拍自日本人氣女星北川景子主演的職場劇《賣房子的女人》,講述了特立獨行的銷售天才三軒家萬智一次又一次完成銷售奇蹟的故事。劇中北川景子的口頭禪是「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子!」。
每次女主說出這句臺詞,都會配以臉部特寫,篤定自信的眼神,以及鏗鏘有力的配樂,而主演的演繹也不乏誇張的手法,從而呈現出一種漫畫式的風格,全劇都顯輕鬆活潑,提升了娛樂效果,但並不會讓觀眾感到違和,劇情依然生動真實。
這一方面源自主創對漫畫式手法的拿捏到位,沒有過度走向誇張,故事邏輯依然縝密,另一方面也與劇情始終落到現實,所有案例都有現實依據,故事不至於懸浮有關。
在切入現實的同時,和《半澤直樹》一樣,越來越多的日劇開始尋求對現實的反思。
2019年吉高由裡子主演的《我到點下班》中的女主每天科學制定計劃,不浪費一點時間,只為讓自己能夠按時下班,就是對日本加班文化造成的日本職場過勞死現實的反擊。
劇中她不僅僅要理直氣壯地說出這句話,還要理直氣壯地懟所有反對者。
這種對日本職場的反思得以在不同題材交融中呈現出不同的主題,這些職場劇或多或少受到了《半澤直樹》的影響,但並不拘泥於過往的成功套路,而是從職場現實出發,又不斷反思日本職場缺陷,總能讓日本觀眾從主角身上找到職場認同感的同時、實現對職場不滿的宣洩,而這種立足現實的共鳴才是這些劇集成功的根本之道。
看出這些劇集和《半澤直樹》的聯繫了嗎?傳承。
而傳承,也是本季相對上季最大的改變。
別忘了,本季兩大顏藝帝的相遇。
當演技派放下顏藝,一個細節,盡顯尷尬:
半澤叔特想跟年輕男下屬套熱乎,卻不猶豫要不要把手搭在別人肩膀上,想了半天還是放棄了,最後放在了椅子背上。
想約屬下喝酒,也被冷漠拒絕。
直到最後,一場劍道比試,才將新一代徹底變成鐵粉。
這難道不正是半澤立足於潮流而不倒的原因?每一屆年輕人都不是吃素的。
但永遠堅持自己的堅持,永遠加倍奉還,是任何時代都不會過時的處事之道。
這一季的《半澤直樹》,有更迭、繼承。但更更有延續、堅守。
這就是半澤直樹的成功之道:不是憑藉上一代的名號,強迫新一代觀眾接受,而是向新一代觀眾證明:你們愛的那套,我加倍奉還。
這樣的續集,能不成功?
許多人,還記得《半澤直樹》大結局時的「盛況」,這次,盛況能延續嗎?看雅人叔+賀來賢人這勁頭,八成,輸不了。
續集必撲?這改寫日劇收視率的男人只信「加倍奉還」。
只有一條,堺雅人上一季在戲外也說了:「成年人絕對不要學半澤哈,不然立刻就會被開除的。」生活在996重壓之下的社畜自己永遠無法成為半澤直樹,卻能從半澤的故事中獲得短暫的幸福和安慰,從而喘息之後繼續社畜的人生。
所以我們永遠需要《半澤直樹》這樣的燃劇。但卻不需要半澤直樹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