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 報
喜報!龍灣區人民檢察院第四黨支部被評為全市政法系統「最強黨支部、最紅排頭兵」!
一直以來,為鍛造政治過硬、業務過硬、責任過硬、紀律過硬、作風過硬的檢察鐵軍,龍灣區人民檢察院第四黨支部堅持以黨建引領,緊扣檢察工作,有力推進黨建和業務工作雙贏。
圍繞三個「抓」字 加強隊伍建設
一是抓實思想引領,強「筋」補「鈣」。搭建「書記領學、先進促學、黨員自學、網絡幫學」的立體化學習平臺,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導支部黨員把講政治和抓業務統一於檢察工作中。支部在完成支部書記上黨課、學習黨章黨規、重溫入黨誓詞等規定動作基礎上,圍繞優化營商環境、服務民生等業務主題和重點工作,自選開展「講學習、提素能、比奉獻」大討論、輪流講「微黨課」、走訪企業社區等「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引導幹警在學習中追溯信仰之源,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職業自豪感。建立領導領銜「課題制」,用好「學習強國」「檢答網」「中國檢察教育網絡培訓學院」等平臺,把學習成果、理論研究轉化為司法辦案的生動實踐,不斷提升依法履職盡責、服務保障大局的政治能力和過硬本領。
二是抓實廉潔教育,錘鍊作風。全面落實從嚴治檢,將廉潔教育與「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結合,運用反面典型開展警示教育活動,將監督觸角延伸至每一名黨員。開設廉政講堂,組織觀看警示教育片,做到每位黨員都有廉潔自律座右銘,將公正廉潔理念深植支部黨員心中,保持了隊伍的純潔性和支部風清氣正的良好局面。
三是抓實先鋒引領,帶好隊伍。第四支部黨員來自院四個業務部門,分別負責民事、行政、刑事執行檢察、公益訴訟和經開區檢察工作,支部注重「雙向培養」,既注重將業務骨幹、工作能手培養成為黨員、又注重將黨員培養成為業務骨幹和工作能手,使每位黨員幹警在各自崗位上發揮模範帶頭作用,打造一張張「閃亮名片」。去年以來,公益訴訟相關做法被新華社、人民網等媒體報導,支部所轄部門多個案例獲評省、市精品、優秀案事例,先後湧現出個人三等功、檢察理論調研人才等一批黨員先鋒模範典型,支部黨員胡時彥撰稿的《立足合同效力準確開展刑民交叉案件監督》一文被《檢察日報》刊登。近日,黨建工作與檢察工作融合發展的做法在全省組織的全國先進基層檢察院課題調研座談會上介紹發言。
突出三個「實」字 築牢支部堡壘
一是壓實黨建責任。第四支部先後建立黨建工作責任、黨建重大事項報告、幹警思想動態分析等制度,形成支部書記切實履行抓黨建第一責任人職責,支委會成員具體抓,每位黨員積極參與的多方位工作格局,推進黨建水平進一步提升。支部書記堅持把加強黨組織規範化建設、經常性工作、基礎性制度作為重點,把精力放在抓黨建帶隊建促發展上來,在疫情防控和履行檢察職能中帶頭堅守崗位,帶動支部黨員隊伍不懈奮進。
二是落實「主題黨日+」制度。為有效解決主題黨日活動形式單一等問題,第四支部豐富「主題黨日+」活動,除觀看紅色影片、知識競賽、「好書薦讀」等形式外,依託龍灣永昌堡英橋王氏家風家訓館、張璁祖祠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主題黨日+黨性教育」體驗式現場教學,錘鍊黨性修養。開展「主題黨日+公益服務」,組織支部黨員下沉社區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無償獻血、文明交通勸導志願服務、黨員志願服務日、走訪慰問困難群眾等行動,在實踐中增進黨群關係,增強支部凝聚力。
三是夯實黨建陣地。以創建「最強黨支部·最紅排頭兵」為載體,利用院內具有檢察特色的黨建文化中心,院黨建三十周年紀念牆、黨建文化中心展示廳、入黨誓詞牆、南湖紅船模型、幹警風採剪影、廉政文化走廊等特色黨建陣地建設,構築集黨性教育、廉政警示、風採展現、職能宣傳等於一體的黨建文化中心,讓幹警在抬眼駐足之間鑄魂塑形、凝心聚力。同時,拓展黨建網上陣地,依託院第四黨支部微信群,建立黨員學習教育、思想交流等網上陣地,定期推送黨史知識、政策規定、黨員幹警風採等信息,在潛移默化中加強黨員的責任意識與擔當情懷。
聚焦三個「有」字 提供精準服務
一是服務民企有力度。在辦好涉企案件的同時,成立支部黨員先鋒「助企服務隊」,由支部書記帶頭,選派黨員幹警分組定向聯絡企業,對接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和民營企業家健康成長的司法需求,定製針對性服務產品。通過開展「一對一」上門助企、建立服務民企釘釘群、設立民營企業聯絡站、「夜送法律」、邀請民企管理人員「直面庭審」接受教育、開設法律風險提示培訓班、發布檢察白皮書等多種方式,為企業提供專業化、精準化的法律服務。涉企案件先鋒辦案組辦理的多起案件榮獲全國智慧財產權保護十佳案例、全省金融檢察精品案件和全市保障新時代「兩個健康」優秀案例等榮譽,其中,辦理網際網路金融犯罪案件中幫助企業優化內部治理生態的做法,被害企業浙江螞蟻金服集團專門派員來院致謝,相關做法在中國網際網路法律大會上作交流發言。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時,支部經開區檢察室黨員積極走訪轄區企業了解企業產能恢復情況,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二是服務群眾有溫度。組建「黨員先鋒辦案組」,專業化辦理涉生態環境、食藥安全、農民工欠薪等重大社會案件,並建立協調聯動和快速辦理機制。如在辦理一起企業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中,「黨員先鋒辦案組」通過實地調查、督促履職、支持起訴、召開協調會等方式,幫助186名農民工追討薪資200餘萬元,成功化解勞資糾紛。又如辦理一起關於債權債務糾紛的民事訴訟申請監督案時,因雙方各持訴求,我院組織召開公開聽證會,從多個角度對雙方施加影響,最終達成和解,有效避免了新的訴訪產生。此外,利用支部多名黨員具有國家心理諮詢師資質的優勢,在街道司法所設立「檢察官心理諮詢室」,開展社區矯正特色檢察工作。
三是維護民生民利有作為。組建「公益訴訟黨員先鋒辦案組」,每年重點確定一個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積極履行公益訴訟職能,打造案源信息搜集、監督能級提升、辦案成效擴展三大平臺,創新建立「訴前圓桌會議」「公益訴訟檢察專報」「公益訴訟整改效果公開評價」等機制,傾心傾力為群眾排憂解難。先後辦理了「殭屍船」整治、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口腔醫療機構醫療汙水、低保金專項整治、文物保護、環大羅山科創走廊公益汽車非法拆解等公益訴訟系列案,獲區黨政主要領導批示肯定。辦理的龍灣區水產招待所國有財產流失公益訴訟案獲評全省檢察機關優秀案例,龍灣區無證汽車維修、拆解汙染公益訴訟系列案獲評全市檢察機關精品案例。創新項目公益訴訟辦案指揮中心被列為全省(南片)公益訴訟檢察創新實踐基地。經開區檢察室推出創建一個廣接群眾訴求的陽光窗口,建立一個彰顯為民擔當的辦案陣地,搭建一個提供法律服務的惠民平臺,積極打造參與社會治理「微窗口」,「發揮基層檢察室前哨作用,助力縣域治理現代化」的工作亮點在省檢察院隊伍建設專刊上刊發,2020年被省院確定為全省檢察機關基層檢察室聯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