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杖
王航
四年前的一天上午,接到媽媽的電話,說爸爸心梗在醫院,讓我回來一趟。當時我開上車就往回趕,心裡一直想著健壯如牛的爸爸一定不會有事!
我趕到醫院的時候,急救室的門剛好合上,我想進去看看爸爸,大夫說正在搶救不能進。坐在門口抹眼淚的媽媽六神無主,一個勁地央求大夫,一定要用最好的藥救爸爸。
等爸爸從急救室推出來,已經是中午一點多了,大夫說要熬過晚上就沒事了。當時看到爸爸除了隔一陣子嘔吐一次,也沒有其他的變化,推到重症病房後,睡得也很平穩。下午五點多的時候,爸爸突然醒了,睜開眼笑著說:「該做飯了,兒子下班回來要吃飯呢!」媽媽說:「兒子就在你身邊呢!」爸爸似信非信地點點頭,接著又睡去。
從那時起,護士每隔兩個小時就抽兩針管血,讓我送到急救中心的化驗室去化驗,一直持續到第二天天快亮了才停止抽血。不再送化驗單的我,趴在爸爸的床邊睡著了。醒來的時候,太陽從窗外照進來,病房裡一下子就亮堂了起來。爸爸在陽光中也睜開了眼睛,他不解地問:「我睡了很久嗎?」
原來這之前,爸爸的意識一直沒清醒過來,他只是出於一種本能,潛意識裡記得要給我做晚飯,可見每天做好晚飯等我回家這件事,在他心裡有多麼重要。這讓我想起電視上那則得了金獎的公益廣告:兒子帶患阿爾茨海默病的父親去外面吃飯,這時的父親什麼都不記得了,可是當他看到餃子的時候,卻一個一個地往口袋裡裝,他說,兒子愛吃餃子……
爸爸能夠活過來,大夫說一半得益於現在先進的醫學技術,一半靠的是爸爸堅強的意志——他還想著要天天給我做飯呢!真是父愛如巍峨的大山,厚重而莊嚴。
我和媽媽接他出院的那天,陽光燦爛,爸爸說:「能看見陽光,真好!」
爸爸生病後,我給他買了一個龍頭拐杖,他是拄著那根拐杖走出醫院的。後來又做了兩次支架手術,爸爸每次都是抱著那根龍頭拐杖坐輪椅進手術室的,怎麼都不讓拿走,每次手術室裡都有那根拐杖的陪護。
我的爸爸勤勞慈善,任何事情他都會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替別人著想,哪怕自己受再大的委屈,他都不會去責備別人;在街上看到小狗被車撞壞了沒人管,他回家就嘮叨個沒完,說狗主人不盡心,既然養了就不能遺棄,它也是一條鮮活的生命呢,還幾天心情都不好;家裡的凳子發出聲響,他會用膠皮把凳腳包起來,他說那樣就不會吵到鄰居……
現在爸爸又可以做好飯等我回家了,感謝上蒼給了我陪伴爸爸慢慢老去的時光,沒有留下「子欲孝而親不待」的遺憾!爸爸又能每天去街巷遛彎、去同事家串門、去菜場買菜了。爸爸說:「這麼好的日子,要好好活呢!」
雖然現在爸爸不用拄著拐杖了,但我給他買的那副陪他做手術的拐杖還一直保存著,怎麼都不讓我和媽媽扔!爸爸拄著拐杖一步一步爬樓梯的背影,也永遠刻印在我腦海裡。我知道,爸爸得病以後,我就成了爸爸心理上的支撐、心裡的拐杖,他的每一次前行,都需要我攙扶的力量。事實上,普天下的兒女都是父母前行的拐杖,他們只願我們平平安安、踏踏實實地生活,他們就會安心、就會踏實。不是所有做子女的,都能在懂事的年紀孝敬到總是操勞的父母;也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在合適的年紀享受到兒女們應盡的孝順。天下的兒女和父母是一種天賜的緣分,唯有懂得珍惜、懂得多為父母儘儘孝、少讓父母操些心,才會少留下些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