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高考英語143分,作文扣7分,前面滿分。高考完在估分網上驗證完答案,發現自己作文以外全對,我就知道自己分數肯定140以上,雖然作文扣了有點多,沒拿到省單科第一讓我有點失望,但是分數依然是縣第一。
其實高中英語沒有什麼邏輯思維難度。把高中英語課文全部翻譯成中文,當作語文來做,差不多也就是小學語文五年級的邏輯思維難度。想要拿到140以上的分數,就必須要做到卷子上面,每一句話都看得懂,知道它在說什麼,懂得它的確切的意思。
類似於像考120~135那樣的中上水平的學生,做題動不動就談「語感」,或者「用排除法」的情況,在140分以上水平的學生的身上是不可以發生的。
當你的分數達到穩定140分以上水平的時候,你做題的感覺就是特別踏實,做完整份卷子,你就已經基本知道自己能拿多少分了。你不會有那種模稜兩可的感覺,也不會因為做題的時候用了排除法而不確定自己的最終分數。
高一第1次月考,我只拿了40多分
我的中考英語底子是不錯的,也考了140多分。但是中考結束以後,我把那整整2個月的時間都拿去玩掉了。學校有通知,我們必須要在上高一之前把高中的單詞都背完。我當時沒有當作一回事。
高一第一次月考,年段直接拿的是高考模擬卷子給我們考。結果我啥都看不懂,最後考試成績出來只有40分。那一次我認識到初高中英語的差距所在。
所以,我馬上就開始背單詞了。
一個月背完高中所有單詞
我是非常要強的人,從小到大我的各科分數都必須是年段第一。所以,在英語上面丟的臉,我肯定是要找回來的。我相信我背完單詞分數一定會很好,所以我就決定一定要把單詞背好。
但是,問題來了。當時我們省傳說要考大綜合,也就是文理6科加上主科的語數英,一共要考9科,所以高一的時候學習特別的緊張,九科科目時間根本安排不過來。
雖然,我理科成績特別好,做題快,但是再加上另外三科文科,我每天做完作業差不多也得到晚上11點多了。當時特別後悔,沒有利用好初三畢業後的那個暑假背單詞。
你在開始的時候沒有跑出去,就好像在長跑的比賽中被別人套了圈一樣,想要再追回來要付出特別大的努力。
當時電視廣告裡面每天都在播放某個搜尋引擎的宣傳,有什麼不懂的你就那啥一下。於是我是跑了一趟網吧,花了兩塊錢開了一臺機,用一個小時的時間找到了一個在某度貼吧裡面的記憶方法。我拿了紙和筆,把那個方法抄了下來。當時我周圍的人都在噼裡叭啦的打遊戲,就我一個人在學習。
用這個記憶方法,我用一個月的時間就把高中的3500詞全部背完了。
這個方法叫睡眠記憶法,作者現在已經有自己的官方網站,並且把這個方法完全免費公開在這個網站上面。方法的原理比較複雜,是關於腦科學之類的,但是方法的操作卻很簡單,你只需要按照方法的要求,每天在規定的時間記憶和複習,做到一背四複習就可以了。
這個方法在高中時間非常緊張的情況下,你每天只花一個小時的時間就能記住100個單詞,並且遺忘率可以控制得非常好。
高一期中考英語成績110多
在單詞背得挺好的情況下,我的高一第1次期中考英語考了110多,不過這一次考的卷子就是高一正常難度的卷子了,並不是高考難度的卷子。
看到成績跑到110多,還被老師表揚進步很多,我並沒有高興很久。因為我中考的時候成績並不差,也是140多那個時候,感覺只要把初中的單詞全部背完,我的分數就能到140。
但是,把高中的單詞都背完以後,我發現我的成績並沒有很好,也就是中等水平。做題的時候,仍然會感覺很多東西看不懂。
當時我跑到新華書店買了一套高考英語模擬卷子。做了幾次卷子,發現自己的成績實際上也就是八九十分左右。於是我又開始思考問題的癥結所在。
我把卷子上面我看不懂的句子,一個詞一個詞的查字典。結果我發現我看不懂的那些句子裡面都包含著詞組短語固定用法。
比如這樣一個句子: There are 50 or so people over there.
字面上的意思很奇怪。那兒有50或者所以人在那邊。or 和so放在句子裡面,感覺好像句子是錯的一樣,根本沒法解釋。
結果我發現or和so聯在一起原來是一個短語,表示「大約」。
發現詞組短語是英語拿高分的突破口
所以,我馬上知道了詞組短語和固定用法,對於考試的重要性。它們會嚴重影響我對於文章的理解。同時在完形填空和改錯這類題目中,固定搭配又是必考的題型。一個動詞後面用什麼介詞,沒有背過,就是不懂。
當時我去新華書店找,沒有找到相關的書籍。在家裡的柴火棚裡面翻,翻到老房東有一本《大學英語詞組》,但是裡面的內容和高中的相差甚遠。
於是,我還是去網吧上網搜:
找到睡眠記憶法的作者,有一本資料叫《高中英語1.5萬考點》裡頭都是詞組短語,但是同時作者又把整理這本資料的方法給公開出來了。當時看到作者說高一的學生可以自己整理,所以我就嘗試著自己整理了。
因為,要整理詞組短語和固定用法的《牛津英漢雙解高階詞典》我有,我在初中的時候就買過了。
結果我發現整理的過程非常的痛苦,嘗試整理詞組短語和固定用法的那一兩個星期,我每天大概都要到凌晨一兩點才能睡。整理一個多星期下來,也就是把差不多三四十個詞組短語的相關用法整理清楚。2000多頁的詞典來回的翻,字又很小,搞得自己特別疲勞。
所以,最後自己咬咬牙還是背現成的,只能說「真香」。雖然,沒有完成要自己整理的雄心壯志,但是直接背省了好多時間。然後看到自己做模擬題的分數一直在漲,心裡很爽。
實際上合理的方法也是這樣的,因為《高中英語1.5萬考點》,對於每年高考真題的命中率分析報告,一直維持在98%的命中率。先把別人整理好的東西背熟了,然後再在做題的過程中去補充自己的筆記。站在別人的肩膀上往上爬,效率肯定會高很多。
到高二下分數穩定140多
一直到高二下學期,這一整段的英語學習過程可以總結成這樣:
首先,利用睡眠記憶法的時間段去背《高中英語1.5萬考點》,因為詞組短語的量非常的大。每天上課的課間時間我會拿出來專門用來複習單詞。
大概兩個月的時間我就把總共72頁的《高中英語1.5萬考點》背了一遍。然後開始每天複習兩面,一個月複習一輪。大概複習到第3輪以後,我發現我複習兩面的時間只需要40分鐘了,於是我就晚上加了一面,也就是每天複習三面。
在這個過程中,每個星期的周日下午我會拿兩個小時的時間出來做一份英語模擬卷子。選擇周日下午,是因為高考英語也是在那個時間段按照那個時間段去做題,可以提前適應那種精神狀態。
做完那份卷子我會認真的分析,把我忘掉的單詞和忘掉的短語全部找出來,如果有發現新的沒有背過的短語,我就在《牛津高階》中查出來,然後記錄到我的筆記本。找出的問題都加以記憶。
小結:
用這個方式去學:
首先,通過大量的記憶填補知識上的空白。
然後再通過做題,複習平時背過的內容。做題的過程是對自己背過的單詞和短語的良好復現。
做完題目認真分析,把發現的知識漏洞加強記憶,徹底解決。
我的記憶力本身不差,然後再通過這樣完善勤奮的記憶,成績就一直穩步的上升。
回頭再去看高中英語,實際上拿高分很容易的,無非就是要做到卷子上面的任何一句話都要看懂。
影響英語理解的兩個因素,單詞和短語分別解決好以後,很自然而然的就不會有理解障礙了。
高中英語不考智商的,如果你在985的外國語學院讀書,你會發現,其實你學院裡面也有一些看起來特別笨的人,就是高等數學最簡單的那個版本都考不及格的那種。聰明的人可以巧背,但是笨的人通過死記硬背一樣可以把英語這個科目學得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