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我科學家實現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

2020-12-22 瀟湘晨報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近期利用6光子系統,實現了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實驗結果表明,量子幹涉可見度在45小時內保持在98%,高維量子隱形傳態保真度達59.6%,為構建高效的高維量子網絡打下堅實基礎。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

量子隱形傳態是指利用「量子糾纏」技術,藉助衛星網絡、光纖網絡等信道,將量子態所攜帶的量子信息傳輸到遙遠地點,而不用傳送物質本身,是建立遠距離量子網絡的關鍵技術之一。相比二維系統,高維量子網絡具有更高的信道容量、更高的安全性等諸多優點。

為了實現高維量子通信,李傳鋒、柳必恆等人從2016年開始採用光子的路逕自由度編碼,解決路徑比特相干性問題,製備出高保真度的三維糾纏態;解決路徑維度擴展問題,實現了32維量子糾纏態;解決路逕自由度傳輸問題,實現了高維量子糾纏態在11公裡光纖中的有效傳輸等。2017年起,他們將目標瞄準高維量子隱形傳態。

理論研究表明,在線性光學體系中,必須採用輔助粒子才能實現高維量子隱形傳態。該研究組巧妙地提出糾纏輔助方式,利用log2d-1個輔助糾纏光子對,就可高效實現d維量子隱形傳態,從而解決了資源消耗問題;利用主動反饋技術實現路徑間的相位鎖定,幹涉可見度在45小時內保持在98%,從而利用6光子系統實現三維量子隱形傳態。實驗結果表明,量子隱形傳態保真度達59.6%,以7個標準差超過了經典極限值1/3,證實了三維量子隱形傳態過程的量子特性。(記者 吳長鋒 通訊員 桂運安)

【來源:科技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我科學家實現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合肥12月20日電 (記者吳長鋒 通訊員桂運安)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近期利用6光子系統,實現了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實驗結果表明,量子幹涉可見度在45小時內保持在98%,高維量子隱形傳態保真度達59.6%,為構建高效的高維量子網絡打下堅實基礎。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 量子隱形傳態是指利用「量子糾纏」技術,藉助衛星網絡、光纖網絡等信道,將量子態所攜帶的量子信息傳輸到遙遠地點,而不用傳送物質本身,是建立遠距離量子網絡的關鍵技術之一。
  • 中科大學者實現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
    中科大學者實現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近期利用6光子系統,實現了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實驗結果表明,量子幹涉可見度在45小時內保持在98%,高維量子隱形傳態保真度達59.6%,為構建高效的高維量子網絡打下堅實基礎。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
  • 中科大團隊:利用6光子系統實現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
    糾纏輔助的維子隱形傳態示意圖。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近期利用6光子系統,實現了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實驗結果表明,量子幹涉可見度在45小時內保持在98%,高維量子隱形傳態保真度達59.6%,為構建高效的高維量子網絡打下堅實基礎。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量子隱形傳態是指利用「量子糾纏」技術,藉助衛星網絡、光纖網絡等信道,將量子態所攜帶的量子信息傳輸到遙遠地點,而不用傳送物質本身,是建立遠距離量子網絡的關鍵技術之一。
  • 中科大團隊實現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
    【科技前沿】 本報合肥12月20日電(記者常河 通訊員桂運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近期利用6光子系統,實現了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實驗結果表明,量子幹涉可見度在45小時內保持在98%,高維量子隱形傳態保真度達59.6%,為構建高效的高維量子網絡打下堅實基礎。該成果日前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量子隱形傳態是指利用「量子糾纏」技術,藉助衛星網絡、光纖網絡等信道,將量子態所攜帶的量子信息傳輸到遙遠地點,而不用傳送物質本身,是建立遠距離量子網絡的關鍵技術之一。
  • 中國科大實現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
    央廣網合肥12月20日消息(記者劉軍 通訊員桂運安)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近期利用6光子系統,實現了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實驗結果表明,量子幹涉可見度在45小時內保持在98%,高維量子隱形傳態保真度達59.6%,為構建高效的高維量子網絡打下堅實基礎。該成果日前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量子隱形傳態是指利用「量子糾纏」技術,藉助衛星網絡、光纖網絡等信道,將量子態所攜帶的量子信息傳輸到遙遠地點,而不用傳送物質本身,是建立遠距離量子網絡的關鍵技術之一。
  • 利用六光子系統實驗在高維量子通信中取得重要進展
    高效高維量子隱形傳態的實現為構建高效高維量子網絡打下堅實的基礎。 來自中國科大的消息顯示,中國科大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利用六光子系統實驗實現了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在高維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據了解,量子隱形傳態是建立遠距離量子網絡的關鍵技術之一。相比二維系統,高維量子網絡具有更高的信道容量、更高的安全性等優點。
  • 迷你《星際迷航》:中科大實現單光子高維量子態「瞬間傳輸」
    科幻片《星際迷航》有一句著名臺詞"beam me up Scotty"(傳送我吧,史考提)只不過,過去科學家們只做到了二維量子態的隱形傳態,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在《物理評論快報》(PRL)上報告了最新進展:利用6光子系統,他們對單光子的三維量子態實施了高效的隱形傳送。
  • 「量子鬼才」陸朝陽描繪科技遠景
    浙江日報中國科技大學教授陸朝陽登上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開幕式的講臺,從「量子保齡球」的思想遊戲開始,講述量子世界種種讓人匪夷所思的奇觀。這次演講的時機非常特別。就在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充分認識推動量子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把握大趨勢,下好先手棋。從院士專家到大學生,開幕式現場聽眾無不被陸朝陽描繪的量子科技發展遠景所吸引——他稱之為「第二次量子革命」。這位從金華東陽走出的80後科學家,曾被《自然》雜誌稱為「量子鬼才」。
  • 「九章」問世,超越谷歌「量子霸權」!潘建偉攜90後上Science
    【新智元導讀】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即量子霸權),中國科學家取得裡程碑式進展——成功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根據現有理論,其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比去年穀歌發布的53個超導比特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快一百億倍。「量子霸權」再次被實現了嗎?
  • 量子高保真傳送實現,量子網際網路要來了,顛覆現有世界
    本月,美國能源部科學辦公室國家實驗室費米實驗室的科學家及其合作夥伴朝著實現量子網際網路的方向邁出了重要一步。在PRX Quantum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該團隊首次展示了保真度大於90%的光子量子位(光量子)的持續,遠距離(光纖44公裡)的隱形傳送。
  • 量子糾纏是否可以實現讓人瞬間移動?若是真的,多久能實現?
    星際迷航裡面有種設備叫分子傳輸機,光腦記錄下人體所有分子所在位置與狀態然後分解在異地從新組合,從而實現人瞬間移動。現實中,科學已經證實一種可以讓人瞬間移動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量子糾纏可以造成瞬間轉移。
  • 「九章」量子計算機的三大厲害之處
    中科院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先導專項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量子隱形傳態研究項目組主持人。2017年獲得2016年感動中國人物稱號。2017年9月9日獲得第二屆未來科學大獎獲「物質科學獎」。潘建偉的科學成就潘建偉是國際上量子信息實驗研究領域開拓者之一,他是該領域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科學家,並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意義的研究成果。比如首次實驗實現量子隱形傳態及糾纏交換、終端開放的量子隱形傳態、複合系統量子隱形傳態、16公裡自由空間量子隱形傳態。
  • 瞬間移動是真實存在的,只不過在量子世界中
    量子隱形傳態(quantum teleportation)是提高量子計算性能的關鍵一步。「傳送我(Beam me up)」是《星際迷航》系列最著名的口頭語之一,這是當一個角色想要從一個遙遠的地方傳送回企業號星艦時所發出的命令。
  • 圓滿完成三大任務 "墨子號"搶佔量子科技創新制高點
    2016年我國成功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並圓滿完成星地量子密鑰分發等三大科學目標。2017年,世界首條千公裡級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建成啟用,與「墨子號」相結合,我國成功實現世界首次洲際量子保密通信……「十三五」期間,我國在量子科技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進展。
  • 量子糾纏記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與阿里量子隱形傳態實驗平臺建立天地鏈路。利用光子的量子態作為密鑰本身的載體,收發雙方通過量子測量的方法,能夠檢測出這些光子在傳輸過程中是否遭到了竊聽者的竊聽。除了量子保密通信外,量子通信中還有另一種應用方式,即量子隱形傳態。量子隱形傳態是利用已分發的量子糾纏,把粒子的量子狀態傳送至遙遠距離。在量子糾纏的幫助下,待傳輸的量子態在一個地方神秘地消失,不需要任何載體的攜帶,以光速又在另一個地方神秘地出現,而且不是巧合。
  • 【量子大咖直播預告】平行世界真的存在嗎?量子科技將怎樣改變人類...
    量子科技將怎樣改變人類未來? 我們正在經歷第二次量子革命,從被動觀測到主動量子調控,量子科技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 量子力學如何顛覆我們的世界觀? 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將怎樣改變人類未來?
  • 最近熱議的量子科技,為什麼這麼重要?
    量子力學發源於20世紀初,許多科學家——普朗克、愛因斯坦、玻爾、海森堡、薛丁格等為之著迷,它是研究物質世界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物理學分支,如果一個物理量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單位,則這個物理量是量子化的。我們應該都聽過「薛丁格的貓」:箱子裡有一隻貓,在宏觀世界中它要麼是活的,要麼是死的。
  • 神秘和現實的重大誤解,量子糾纏和量子通訊一點關係也沒有?
    因為對量子糾纏的任意一個粒子進行狀態測試,馬上會改變兩個粒子的狀態,這樣無法同時在兩個粒子測試得到一個確定狀態,就無法真正傳遞信息。打個比方,就像我平安夜想送女生一個大蘋果,但我不知道這個蘋果是否已經從內部開始爛了。為了確定蘋果的好壞,我就必須切開它。但我切開它後,即使確定了它是好是壞,送給女生後,女生得到的是被切開的蘋果,而不是原來想送她的完整蘋果。
  • 潘建偉、陸朝陽團隊實現量子優越性:原型機九章登Science
    潘建偉給出了一個形象的解釋:「就相當於我這裡算一分鐘的東西,用『富嶽號』拿來算的話,要算一億年才能算完,這就叫做量子優越性。」這意味著,「我們總算可以演示(量子計算機的)某個功能比傳統的超級計算機算得好了,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進一步地去尋找各種各樣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