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上學、開會、看電影?何時摘口罩?官方建議來了!

2020-12-15 北京科學中心

本文轉載自:科技日報(ID:kjrbwx)

作者:記者 張佳星

5月1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情況舉行發布會。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司長宋樹立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6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上強調,要督促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舉措,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毫不懈怠抓好各項工作,鞏固疫情防控成果,決不能前功盡棄。近期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了《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

中國疾控中心環境所所長施小明表示,防控常態化和過去的正常狀態不一樣,轉為常態化以後一些場所是有條件的開放,特別要對低風險、中高風險進行分級考慮。

怎麼開會?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介紹,現在全國大部分地方都處在低風險地區,在這些地區各種會議都可以召開,但是需要防控措施到位。如果能夠用視頻召開的會議還是儘可能首選視頻召開。

需要現場召開的會議,會議的人數、規模,沒有明確的限制,要根據會場的情況,如通風情況和工作需要來安排,安排多少人、多長時間,應該儘可能地開短會,儘可能地縮小人員範圍。

開會期間還得有一些防範措施,像保持通風,會議代表間保持一定距離,包括就餐時也要按照防控指南來執行。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

吳尊友說,會展也一樣,展廳的通風條件要好,同時消毒措施跟上。會展過程中比如展覽的人員和前來參觀、介紹的人員也要保持一定距離,同時要佩戴口罩。只要這些措施到位,應該說出現疫情的可能性非常小。現在就全國來說,感染的風險還是非常小的。所以會議是可以召開的。

講到會議,順便提一下,涉及到會議就會涉及到吃飯、聚餐。對於聚餐有什麼明確要求和限制?

根據對於當前風險的評估,聚餐也是可以的,但是要把握一個原則,能不聚的儘量不聚餐,能在戶外吃的就不在室內,在室內要注意通風。聚餐也是為了工作的需要,不要喝酒划拳、唱歌吟詩,儘可能地縮短時間。

何時能摘口罩?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大家對口罩戴還是不戴一直很關心。什麼時候可以摘下口罩?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有一個原則,對於不是經常外出出差到其他不熟悉的地方的,生活在相對固定環境的,又是低風險地區的,這樣的情況下基本上都不用戴口罩。」

吳尊友介紹,不用戴口罩的幾類情形:

①戶外寬敞的地方,比如操場、公園、街道等人員稀少地方;

②在家裡;

③在低風險區的工作場所,比如工地工廠;

④戶外運動;

⑤不經常外出出差情景下,在低風險地區相對固定環境的情形都沒有必要戴口罩。

同時,他介紹到需要戴口罩的幾類情形:

①空氣流通不好,密閉地方,像飛機、地鐵、公交車、高鐵等封閉的交通工具;

②封閉的公共場所,比如電梯;

③特別注意的是醫院,公共服務窗口銀行櫃檯、超市的收銀等。

怎麼上學?

隨著學校陸續開學,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處研究員馮錄召建議,學校由於人員密集,是很多常見呼吸道傳染病疫情高發場所。

近期新冠疫情在境外仍在蔓延,我們內地也有個別地區還在發生聚集性疫情,所以在學校裡要非常注意新冠疫情帶來的風險,尤其是陸續開學之後。針對學校的防控工作要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制定防控制度學校應該圍繞關鍵環節和重點措施制定專門的疫情防控方案、應急處置預案和工作制度,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教育部門和學校也要和衛生健康、疾控以及就近的定點醫療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做好溝通,形成「點對點」的協作機制。

二,做好人員管控的要求。開展每日健康監測,尤其是體溫監測,加強對教職工、學生的晨午檢,對住校學生增加晚檢,加強學生因病缺課以及教職工因病缺勤的監測,嚴禁教職工帶病上崗、學生帶病上課。

另外,要控制校內的人員密度,實施一個相對封閉的管理措施,如控制聚集性活動,人與人之間保持一個安全的社交距離。

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處研究員馮錄召

第三,要開展校園的環境整治和師生健康教育。要加強教室、食堂、宿舍這些學生經常活動的聚集場所以及一些洗手間、洗漱間的環境衛生,以日常清潔為主、預防性消毒為輔,不需要天天消毒。另外對高頻接觸的物體表面要提升它的消毒頻次、清潔頻次,加強通風換氣。

對一些教室、教師的辦公室可以全天保持通風狀態。師生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手衛生,並且要做好自我防護。

第四,做好疫情應急處置。如果師生發現自己有可疑症狀,及時向學校報告,採取居家隔離或者到醫療機構就診排查的措施。

一旦發現新冠肺炎的疑似病例或者確診病例應該立即啟動應急處置機制,在專業機構指導下開展疫情處置,配合疾控機構等相關部門做好密切接觸者排查管理。

怎麼看電影?

對去電影院觀影,中國疾控中心環境所所長施小明提出建議,減少與朋友相約觀影,儘量自己或者陪同家人觀影。

在影劇院內不要有過多的交談交流,減少聚集性談話。同時要注意保持一米線的社交距離,儘量避免直接用手觸碰影劇院的公共設備或者設施表面,隨身攜帶口罩,當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尤其是一米距離內時要佩戴好口罩。

關於影劇院的營業,低風險區域可開放影劇院。在中高風險區影劇院需要按照當地規定執行,相關部門建議暫緩營業。

施小明介紹,在低風險地區,影劇院開放要重點做好六個方面:

一是做好準備工作。開業前要做好消毒劑、口罩等防疫物資的準備,制定好應急的工作預案,建立員工的健康監測制度。同時考慮要設置應急處置的區域,對員工要加強培訓,做好放映前的清潔和預防性的消毒、通風換氣等措施。

二是建立網絡預約購票渠道。

三是採取預約限流、分散就坐,所有人員都要進行體溫檢測正常後才可以進入。

四是要保持一些環境清潔衛生,每天定時對公共設施或者是高頻率接觸的物體表面進行清潔消毒,並且要進行記錄。

中國疾控中心環境所所長施小明

五是要加強放映場所的通風換氣,要加大新風風量的運行。

六是影劇院工作人員需要做好個人防護,佩戴口罩,同時做好手衛生相關工作。

相關焦點

  • ...學生上學建議使用一次性醫用口罩兒童kn95口罩或對兒童造成身體...
    日前,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李忠在參加民心橋節目時表示,下一步深圳將加快兒童口罩生產,提前為復學做好保障。臨近開學,兒童口罩該怎麼選?今日,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發布官方選購指南為家長們提供相關參考。按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不同人群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口罩選擇和使用技術指引》:高風險暴露人員,如收治確診、疑似病例工作環境下,建議使用醫用防護口罩(GB19083),若短缺,可以用KN95以上的勞保口罩(GB2626)或民用口罩(GB/T32610)。
  • 口罩啥時候摘?官方說法來啦→
    何時才能摘下口罩?影劇院、遊戲廳能開放了嗎?近日有電影和會展可以看嗎?你所關心的問題,本次發布會上都有了回應。影劇院、遊戲廳能去了嗎?現在可以摘口罩了嗎?施小明介紹,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是低風險地區,但低風險並不是沒風險。特別是在當前形勢下,面臨著境外病例輸入的風險、復產復工人員流動的風險,此外對無症狀感染者還處在進一步調查摸底的階段,仍要做好個人防護。
  • 口罩是該摘還是不該摘?又該怎麼摘?
    因疫情影響,人們出行戴口罩已三個月有餘,出行在外人人都戴口罩防護疫情。隨著天氣的回暖氣溫的升高, 人們開始想要摘掉口罩,部分人會覺得戴口罩影響美觀,最大的原因應該是帶口罩比較悶,那麼,在現如今的階段我們可不可以摘掉口罩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 孩子上學口罩選對了嗎 專家建議戴一次性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
    &nbsp&nbsp&nbsp&nbsp有的孩子佩戴的是N95口罩,有的孩子佩戴的是棉布口罩,還有的孩子戴上了移動肺寶……&nbsp&nbsp&nbsp&nbsp有家長犯了嘀咕,孩子在校到底戴什麼口罩最好?佩戴時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呢?
  • 北京可以摘口罩了嗎?官方說法來了
    目前境外疫情高發、無症狀感染者出現,北京將繼續嚴格執行戴口罩等要求。全文2315字,閱讀約需4.5分鐘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向好形勢發展鞏固,全國出現一些地方「摘口罩」的情況。北京可以摘口罩了嗎?近日,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近日的多次會議以及北京市政府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對這一問題有明確的說法。
  • 24歲姑娘摘下口罩當場大哭:醫生,我還怎麼找男朋友!最近多人中招
    >臉怎麼突然就「爛」掉了?!天氣這麼熱口罩可以摘了嗎?一方面口罩戴著不舒服,同時一路上要喝水、吃東西等,戴口罩不方便;另一方面有些人認為,現在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感覺沒必要時刻都戴著了。到底何時可以摘下口罩出門呢?
  • 日本疫情再度升級,關鍵時刻官方推出新款口罩:吃飯也不能摘!
    如今日本的疫情再度升級,而關鍵時刻日本官方別出心裁的推出了一款新的口罩:吃飯的時候也不能將其摘下來! 這次相關部門提出了一個建議,那就是希望民眾們在進餐的同時也佩戴口罩。而這個口罩不是我們平時所佩戴的那種醫用口罩,是餐飲用口罩,是該部門精心設計的,不得不說這款口罩看起來簡直感到忍俊不禁。疫情期間外出吃飯的人變得越來越少,所以日本國內有不少餐飲都面臨倒閉的威脅,日本的餐飲行業受到了巨大的影響,政府也竭盡全力的幫助民眾們,希望能夠挽回這一惡劣的現象。
  • 男青年火車站猝死 女醫生摘下口罩急救
    其中一位女士摘下口罩,對這位患者實施口對口人工呼吸……這名女士是誰?正值疫情時期,她不怕危險嗎?這條視頻發出10多天後,這位年輕女士的同事認出了她,她就是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液科的住院醫師馬瑞。「看到這位年輕人倒下,我馬上跑過去,摸頸動脈,看呼吸,大聲呼叫他。他當時已經意識喪失、沒有呼吸和脈搏。這時候,另一位男士也跑過來查看,我們共同判斷這位患者是猝死,立即對他實施心肺復甦,胸外按壓和口對口呼吸,很快120也趕到了,經過兩次電擊轉復了竇性心律,病人被送往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治療。」
  • 戰疫早新聞|疾控中心回應何時可以摘口罩;倆女子勤用84消毒液致肺...
    早提醒援鄂抗疫專家喬傑院士:建議愈後患者3到6個月後再考慮生育北京大學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領導組組長、喬傑院士表示,從目前國內和國際的報導上來看,嬰兒的咽拭子檢測結果都呈陰性。同時,建議感染新冠肺炎後治癒的患者,最好還是三個月到半年之後再進行生育。
  • 四川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降為三級 保持距離可摘口罩 大型聚餐...
    四川省應急委員會  2020年3月24日  室內  如果在公司上班或開會,參與人員的健康碼均為綠碼並保持一定距離時,可以不戴口罩  室外  如果在大街上,不是人挨人的情況,也可不戴口罩;  如果去的地方雖然人流如織,但大家的距離都至少在三五米,甚至十米以上,同樣可以不戴口罩  宴席能辦了嗎
  • 可以摘口罩了嗎?專家:這三種情況還是必須戴
    天氣這麼熱口罩可以摘了嗎?由於天氣熱,有些人在出門遊玩時便摘了口罩。一方面口罩戴著不舒服,同時一路上要喝水、吃東西等,戴口罩不方便;另一方面有些人認為,現在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感覺沒必要時刻都戴著了。到底全國何時可以摘下口罩出門呢?
  • 口罩能不能摘?
    但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記者發現出門不戴口罩、甚至進入公共場所拒絕戴口罩的人多了起來。進入冬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上升。我國境外輸入病例來源國家不斷增多,傳播風險進一步加大。全國多地也陸續出現散發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同時,冬季也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也是病毒性肺炎的高發時期,今年冬季的疫情防控或將面臨著一次大考。
  • 東莞「白衣戰士」摘下口罩的樣子,真讓人心疼…
    治未病是中醫的特色,市中醫院藥學部人員加班加點調配中藥方劑,滿足群眾預防流感的需求。來,笑一個!市第九人民醫院病房內,從市濱海灣醫院前來支援的兒科醫生王義烔和陳蓉護士在第一病區查房,患者是個孩子,恢復得不錯,精神很好。共同對抗疫情,醫患很有信心。
  • 七鶴大人放下戒心摘口罩,側臉神似陳立農,不成團當偶像可惜了
    七鶴大人火起來之後,很多網友都要求他摘下口罩來,看看他的正臉到底是怎麼樣的,是不是跟眼睛一樣帥氣。但是七鶴大人警戒心一直很重,擔心自己摘下口罩會讓更多的人記住他的樣子,會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即便是有網友質疑他口罩下的顏值不高,七鶴都無動於衷。 不過隨著粉絲的慢慢增多,七鶴大人慢慢的看到了粉絲的真心,所以也不想讓一直支持和喜愛他的人失望,就放下了戒心,摘下了他一直戴著的口罩。沒想到他的顏值非常高,側顏甚至有點像陳立農。
  • 口罩怎麼戴?正確姿勢來了!
    口罩是預防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工具,但是,也並非所有的口罩都有防病作用,大家可千萬別戴錯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應該從口罩的正確選擇和佩戴開始。來,跟著國家衛健委和疾控部門,掌握正確姿勢!  口罩怎麼選?
  • 北京站摘口罩救人的女醫生,你摘口罩的樣子太美了!
    這兩天,一段短視頻在網絡上熱傳——12月8日晚,在北京站候車室內,一名中年男子候車時突發急病,3名旅客自發加入搶救行列,更有一位女醫生摘下口罩,為患者進行人工呼吸,幫患者搶回了一線生機。這一幕被旁觀者拍攝下來,發到網上,溫暖了無數網友。
  • 真缺口罩,美國會議員開會用圍巾蒙住臉部,形同蒙面大盜(圖)
    周五,美國民主黨議員拜爾在國會大廳上宣布眾議院開會,當時他臉蒙棕色圍巾,還戴了手套。這位來自維吉尼亞州的議員拿起小木槌敲了一下桌子,宣布會議開始。根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的建議,拜爾應該在公共場合佩戴口罩。
  • 摘下口罩的你,笑容真美!寧波一小學教師用手機記錄孩子們摘下口罩...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校園裡終於能摘掉口罩與老師和同學們面對面交流,實在是太開心了,仿佛校園裡瀰漫的空氣都是新鮮的,這種久違的感覺真好!」502班胡承之同學一聽說可以在校園裡摘下口罩了。那個高興勁甭提了。「摘下口罩的那一刻,以前看似簡單、平常的空氣,一下子變得珍貴了。」黃子衿同學甜甜地笑著。「摘下口罩,講話方便了,嘴巴也不流汗了。」一年級的小萌娃錢睿一把抱住他的鄔老師。
  • 成都發布今年首個高溫預警,口罩能不能摘?華西唐紅教授提醒…
    5月2日,紅星新聞記者走訪成都多個熱門景區、商場發現,高溫之下,不少遊人摘了口罩,有一些更是將口罩直接放在口袋中,壓根兒沒有戴口罩的準備…… 今天,小康妹兒特別邀請到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感染性疾病中心主任 唐紅教授來為大家好好講講。
  • 廣州多區中小學校園內不用戴口罩!
    不少家長都收到了關於學生在校園內不用戴口罩的通知,今天早上,廣州多所中小學校園內學生已摘下口罩了。這些通知的內容大體相當,包括返校師生需隨身備用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在校園內,學生和授課老師無需戴口罩,但上學或放學途中仍需佩戴口罩;學校進出值守人員、清潔人員及食堂工作人員等服務人員,在校內仍需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