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大科學團隊研製成功多種超分子螢光材料

2021-01-08 上海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新聞10月24日電 (呂安琪)1987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三位在超分子化學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自此,超分子化學已經發展成為一門和材料科學、生命科學、信息科學以及環境科學等諸多領域相互融合和交叉的前沿學科。

 

 

  作為超分子化學研究的核心內容之一,自組裝被認為是在分子以上層次創造新物質和產生新功能的重要手段。近年來,化學家們通過配位鍵導向自組裝高效構築了大量結構精美的超分子金屬自組裝體系。基於其在傳感、催化、信息存儲、光捕獲、疾病診療等領域的應用前景,超分子螢光金屬組裝體引起了廣泛的研究興趣。但由於配位重金屬的螢光淬滅性以及配位鍵的動態可逆性,構築高螢光量子效率、螢光發射波長可寬程精細調控的超分子螢光金屬組裝體一直是該領域的難點和挑戰。

  華東師範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徐林教授課題組一直致力於有機超分子化學領域的研究,聚焦超分子螢光材料化學開展系統性的研究工作。近日,該課題組在超分子配位組裝機理研究、組裝材料穩定性強化以及發展組裝新策略方面取得了創新性的成果。

 

 

  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礎上,通過合理的分子設計,徐林課題組合成了光誘導電子轉移(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PET)和分子內電荷轉移(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ICT)可精準調控的超分子螢光基元。在螢光基元與重金屬Pt (II)配位過程中,抑制了螢光基元中吡啶孤對電子的PET效應,導致組裝後螢光量子效率提高;此外,Pt (II)與吡啶的配位還會增強吡啶的拉電子效應,引起ICT效應的加劇,從而導致組裝後組裝體的波長位移放大,實現超分子螢光金屬組裝體螢光寬程發射。值得注意的是,在傳統的Pt-吡啶配位組裝體中,由於難以實現通過吡啶基對組裝基元的PET和ICT調控,Pt (II)的重金屬效應往往導致超分子金屬組裝體的螢光減弱或淬滅,並較難實現對組裝體的螢光性質的精細調控。

  緊接著,作者通過對照控制實驗、輻射躍遷與非輻射躍遷分布實驗、時間相關單光子計數法(Time-Correlated Single Photon Counting, TCSPC)以及含時密度泛函理論(Time-Depende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TD-DFT)等技術對該系列超分子螢光金屬組裝體的發光機理以及調控機制進行了驗證。

  最終,基於該系列超分子螢光金屬組裝體優異的螢光性能,課題組製備了可加工螢光薄膜、具有防偽列印性質的螢光墨水等多種超分子螢光材料。例如,在肉眼觀察下,所製備的材料為本底白色並不呈現任何圖案,而在簡單可攜式螢光儀的照射下,所製備的材料立即呈現出不同顏色、強螢光的中國結圖案。該系列超分子螢光材料有望實現在智能響應、信息存儲和光信息防偽等領域的應用。

  這一成果近期發表在Nat. Commun。上(Nat. Commun., 2019, 10, 4285)。華東師範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朱俊龍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徐林教授和楊海波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工作中部分光譜研究和理論計算研究分別得到了華東師範大學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陳縉泉研究員和孫海濤研究員課題組的支持與幫助。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陳靜  

相關焦點

  • 華東師範大學研製成功多種超分子螢光材料—新聞—科學網
    華東師範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徐林教授課題組聚焦超分子螢光材料化學領域的研究,在超分子配位組裝機理研究、組裝材料穩定性強化以及發展組裝新策略方面開展了系統性研究工作
  • 稀土超分子傳感材料讓汙染物無處遁形
    稀土超分子籠材料為檢測傳感器提供新思路  目前,在現有多種檢測汙染物的方法中,基於螢光的化學檢測相比於其它複雜的設備有著許多優勢,比如具有高高信噪比輸出,操作簡單,成本低廉,結果可靠等。「螢光傳感器以其靈敏度高、選擇性好等優點已成為傳感器領域的主要研究對象之一。」李靜雅坦言,尋找到合適的材料構築實用化的螢光傳感器仍然面臨諸多挑戰。
  • 黃維院士團隊綜述:滷鍵在超分子化學中的應用
    FUTURE| 遠見 大海 選編 黃維院士團隊綜述:滷鍵在超分子化學中的應用——滷鍵型共晶的構築及其功能性質,發表於《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NSR)。基於滷鍵構建新型多功能材料體系,已經成為超分子化學以及材料領域的研究熱點。要合成滷鍵型有機共晶,常見的方法是利用具有互補功能基團的滷鍵給體和受體進行共結晶。
  • 為配位超分子化學奉獻青春—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福建物構所是結構化學和光電晶體材料領域世界領先的科研基地,自1960年創所以來,結構化學一直是福建物構所的重點研究方向和傳統優勢,以中科院院士洪茂椿、吳新濤為代表的多個研究團隊在超分子化學領域擁有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影響的系列原創成果。 「所裡不僅有深厚的科研基礎,還擁有各種大型儀器設備,可以為科學實驗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 CRPS綜述:通過超分子組裝構建智能發光材料
    CRPS綜述:通過超分子組裝構建智能發光材料 2020-09-03 19: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發光學報 | 當稀土遇見分子籠:新型發光超分子體系
    與無機稀土材料相比,稀土-有機超分子體系可以充分利用配體的天線效應敏化稀土發光,且可以通過分子設計實現對組裝體結構和性能的可控調節,最終實現發光材料的智能化設計。然而受限於稀土配位化學的複雜性,多組分稀土超分子體系的設計合成長時間無人問津。02昨天:稀土遇見超分子稀土超分子體系的研究歷史其實由來已久。
  • 未來的智能材料——超分子材料
    超分子化學的日益發展,使得人們開始從傳統的聚合物的開發與合成提出更新的觀念。由於超分子體系可以形成高度有序的功能組裝體,並可在一定條件下進行解組裝行為,這就為人們製備動態的超分子材料提供了基礎。近年來,由於氫鍵作用對聚合物的性質,尤其表現在熱力學、力學、微觀自組裝及結晶行為等具有重大影響,含氫鍵超分子聚合物的設計越來越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 金屬有機超分子配合物研究獲進展 —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劉萬生 通訊員陳俊生)由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韓克利帶領的複雜分子體系反應動力學研究團隊與美國猶他大學合作,在金屬
  • 華東理工大學在超分子化學組裝調控化學發光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曲大輝教授課題組在超分子化學調控化學發光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Color-Tunable Single-Fluorophore Supramolecular
  • 超分子精華液:成分護膚技術的破曉黎明
    有一項新技術,能在對成分吸收度的幫助上大放異彩:超分子精華液。   「超分子精華液」即添加了超分子活性成分或超分子溶劑的精華液。超分子技術可以廣泛應用於化妝品的原料萃取提煉、原料包裹溶解合成,配方促滲透技術中,提高活性成分透皮吸收率、產品的成分純度、活性成分作用時間,並減少刺激性等。
  • CCS Chemistry | AIE超分子籠-剛性配體讓溶液態也能高效發光
    用365 nm的紫外燈照射超分子溶液可以更加直觀的看到[Zn6LB3]的螢光明顯更強,同時測得[Zn6LA3]的螢光量子效率為4.67%,而[Zn6LB3]的螢光量子效率達到20.79%,是[Zn6LA3]的4.5倍。這說明在超分子籠中引入剛性的炔鍵可以在分子水平上達到AIE現象的開啟,實現了超分子籠在稀溶液態下的高效發射。圖3.
  • 超分子頂尖大牛Samuel Stupp院士《自然·材料》:智能軟機器人!
    Stupp教授團隊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 Materials》的研究工作,該工作報導了基於兩親性多肽超分子的水凝膠在受到光刺激條件下發生彎曲、旋轉和爬行的現象。Samuel I. Stupp教授表示: 「這些材料可以增強拾起易碎物體的能力並具備將它們釋放到精確位置所需的軟機器人的功能。」
  • 美學家超分子精華液, 成分護膚技術的破曉黎明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一個與此相關的一項新技術應用的明星產品:美學家超分子精華液。美學家超分子精華液即添加了超分子活性成分或超分子溶劑的精華液,這是護膚品行業的一項重量級技術應用。超分子精準打擊這一弊端,美學家使用的超分子溶劑就是活性成分搬運工,鮮活飽滿的活性成分,原生的成分力量,都表皮之下被吸收,我們只是安全可靠的活性成分搬運工。使用超分子活性成分或超分子溶劑的超分子精華液,能夠幫助活性成分提高純度,並快速的滲透入肌膚底層,提高活性成分的效用率,讓活性成分作用時間更持久,更完整更快的被肌膚吸收,同時讓活性成分安全、穩定、無刺激。
  • 中美團隊新型手性無機納米材料研製取得新進展
    中新網合肥2月22日電 (記者 吳蘭)記者22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俞書宏院士團隊與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唐智勇研究員課題組、多倫多大學EdwardSargent教授團隊開展多方合作,在新型手性無機納米材料合成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
  • CCS Chemistry | 超分子化學和光化學齊上陣,烯烴聚合調控策略取得...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陳昶樂課題組在超分子化學和光化學調控烯烴聚合方面取得新進展,利用超分子策略構建多核烯烴聚合催化劑,將脲和偶氮苯基團引入到α-二亞胺鈀催化劑中,以實現超分子化學和光化學對烯烴聚合的調控,最終成功得到了具有雙峰GPC分布的聚合物。
  • 華威大學《JACS》白光發射的超分子肽納米管的高效人工採光系統
    最近,華威大學Sébastien Perrier教授團隊報告了一種基於水中超分子肽納米管的高效人工採光系統構建的通用策略。通過使疏水性發色團沿著納米管滑動排列,成功地製造了具有兩步順序Frster共振能量轉移過程的人造光收集系統,顯示出高達95%的能量轉移效率和極高的螢光量子收率30%,穩定性高。此外,光譜發射可以從藍色到綠色到橙色連續地調諧,也可以作為白光連續體輸出,其螢光量子產率為29.9%。
  • 上海大學本科生在超分子化學與催化領域研究連發兩篇PNAS
    近期,理學院上海大學「超分子化學與催化研究中心」Rebek教授和于洋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華東師大團隊復現航空發動機燃料燃燒機理!
    華東師大團隊復現航空發動機燃料燃燒機理!華東師大科研團隊運用人工智慧算法攻關航空發動機燃料燃燒的詳細反應機理他們怎麼辦到的?復現甲烷燃燒骨架反應機理在團隊近期開發的Reac Net Generator軟體的幫助下,該工作不僅復現了多年來積累的甲烷燃燒骨架反應機理,還發現數百個中間反應路徑,揭示了甲烷燃燒的完整反應網絡。
  • 基於四重氫鍵的仿生抗衝擊超分子聚合物材料
    基於四重氫鍵的仿生抗衝擊超分子聚合物材料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6 17:47:09 上海交通大學的顏徐州、俞煒和谷國迎課題組合作,近日開發了一種基於基於四重氫鍵的仿生抗衝擊超分子聚合物材料。
  • 中國化學會第32屆學術年會|第二十八分會:超分子組裝與軟物質材料
    中國化學會第32屆學術年會|第二十八分會:超分子組裝與軟物質材料 2020-01-22 09: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