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局勢仍處於動蕩不定之中,非洲的形勢尤為惡劣,由於長期遭受西方國家的經濟掠奪、政治幹預以及軍事入侵,導致各派極端主義勢力橫行,流血衝突以及殺戮事件時有發生,已經為非洲帶來了深重的人道主義災難。奈及利亞作為非洲一個體量較大的國家,就長期遭受極端主義侵擾,武裝分子甚至喪心病狂不惜對平民、學生等手無寸鐵的群體下手。12月13日,沙特Al-Arabiya網報導稱,大批武裝分子襲擊奈及利亞境內一所學校,數百名學生遭到綁架。
就在報導當天,奈及利亞西北部卡特西納州當地警察局發言人Jumbo Issa發布了一則聲明,其中證實,於上周五當天晚上,一大批荷槍實彈的武裝分子潛入卡特西納州一所高中學校附近,然後闖入校園手持「AK-47」步槍瘋狂射擊,槍聲使整個校園內處於一片惶恐之中,在襲擊過程中,數百名學生被綁架,整個行動顯得極為野蠻。隨後有警察聞訊趕來,跟武裝分子展開對攻。趁此機會,其餘學生們紛紛翻牆逃生。最後據統計,該校全體600多名學生,有大約400名遭到綁架,僅存200餘人能被確認安全。
在極端主義武裝分子的襲擊之下,竟然一舉有數百名學生失蹤,這一駭人消息無疑讓全球為之震驚。12月13日,敘利亞SANA通訊社也詳細披露了此次事件,稱當時大批由激進武裝分子組成的武裝團體突然闖入校園持槍射擊,火力相當密集,在無盡的恐慌之中,有大約400名學生被挾持綁走。儘管隨後有警察趕來,可仍然未能阻止武裝分子的行為。之後,奈及利亞總統發言人加爾巴·希胡公開表示稱,軍隊、甚至包括空軍都有出動,對武裝分子進行圍追堵截,趕至一處森林中與其交火,但仍未救回被綁架學生。
迄今這批武裝分子的身份還不十分明朗,可論及學校遭極端主義襲擊,此類事件在奈及利亞早已不是第一次發生了。2018年2月19日,全球多家媒體均有報導,當天奈及利亞臭名昭著的「博科聖地」極端組織武裝分子展開行動,強行闖入該國約貝州達普奇地區的一所女子技術學院,並開槍射擊。為避免遭襲,大批女學生在一片慌亂之中攀越學校圍欄,試圖逃離出去,當時共計有94名學生失蹤。只是在其後兩天之內,有48名學生陸續返校。可迄今為止,仍有多達46名女學生下落不明、生死未卜,極有可能已遭殘害。
極端勢力連學生都不放過,對一般平民就更是不惜痛下殺手了,在大約半月前就製造過一樁血淋淋的事件。11月30日,英國《衛報》披露,聯合國駐奈及利亞人道主義協調員愛德華·卡倫在一份聲明中指出,於當月28日這天,「博科聖地」組織大批武裝分子向該國博爾諾州殺氣騰騰的撲來,襲擊當地一處村莊,對當地手無寸鐵的平民肆意開槍。在一番慘無人道的攻擊之後,至少有110名平民喪生於武裝分子的槍口之下,另有多名婦女失蹤,疑似遭到了綁架。事發之後,奈及利亞政府對此予以強烈譴責,並稱要出兵清剿「博科聖地」組織。
論及清剿極端組織武裝分子,奈及利亞不是沒有下過決心的。今年3月28日,英國天空新聞網曝出消息,稱歐洲多國與包括奈及利亞在內的多個非洲國家,共計13國的國防部長或軍方代表舉行了一場線上會議,並在反恐議題上達成了共識。在會後發布的一份聯合聲明中毫不諱言的指出,13國將共同成立一支名為「塔庫巴」的聯合作戰部隊,以共同對付由「博科聖地」為主的極端主義勢力。還稱這支聯軍將儘快組建,力爭在明年初就可投入到反恐行動之中。
非洲廣大地區之所以發展落後、衝突不斷、恐怖主義勢力橫行、襲擊事件頻頻發生,毫無疑問是有其原因的,很明顯便是源於歐美西方國家的殖民侵略。在長達數百年的殖民入侵過程中,非洲的人口和各種資源遭到大肆劫掠,讓非洲地區的經濟發展普遍遭到遏制。除此而外,西方國家為了長期便於掠奪,還熱衷於採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在各國人為扶植反對派,挑起所謂的「顏色革命」。另外不停製造民族矛盾,使得非洲民族、宗教和地緣利益爭端長期激化。這次武裝分子襲擊學校並綁架學生,這種野蠻行徑固然值得譴責,可西方國家更應好好反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