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曾經最大的經適房小區中方園,蘭馨剛剛給自己的門側掛上第六塊社區團購提貨點的牌子。之前不久,康橋朗城,一座樓的23樓,被大家稱作「陽光」的小夥紅建,有點不甘地取下了自己家門前的提貨點招牌。
各家大佬紛紛入局社區電商的火藥味,對他全無影響,他似乎已全然忘了自己曾經作為一個「團長」,充滿激情地在自己的群裡向團員們發著一張又一張充滿誘惑的「優惠海報」。
體驗:快還便宜,下單最快當天能取貨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家萬家團購開。劉霞在經五路上一家銀行家屬院小區居住,近來,她經常會被熟悉或不熟悉的朋友拉進不同的微信群,然後會有人發不同商家的購物打折信息。開始她覺得不勝其煩,後來偶爾點開看看,發現價格還挺便宜,再後來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買了幾樣東西,覺得也挺方便。她在網上下過一棵蔥、五棵蒜、一根芹菜這樣的單子,讓她感覺很有意思,吃多少買多少,送貨也挺及時,關鍵就是兩個字——自提。是的,到商家合作的提貨點自提,都在附近選取。
在劉霞看來,吸引她的,是優惠合適的產品,近在咫尺的距離,鄰裡間的信任感,家門口購物的樂趣和便捷,買東西就像到鄰居家串門。如果沒時間,鄰居取東西時也會幫著捎回來,多了一些城市裡最想感受到的溫暖。
記者連續在多家網購平臺小程序上下單,一分錢一份的「新人禮」,「滿5減1」「滿10減2」優惠券,充斥著眼帘。4.28元買到原價9.9元的「蟲草蛋」,9.9元買到10斤冰糖橙,22.9元買到原價35元的砂糖橘……價格普遍比超市優惠,基本上都是當日下單,次日就能取貨,快一點的,上午下單,下午就能取。
據了解,在社區電商的衝擊下,大潤發和永輝等傳統的百貨超市也改變了既往的銷售模式,拓展了社區購物。大潤發有 「驛發購」,據說是菜鳥網絡全資收購了即時物流企業「點我達」,並聯合高鑫旗下486家門店(其中大潤發414家,歐尚72家)搞的,號稱開放百城3萬站點。永輝超市也和京東聯合,對周邊的線上下單客戶「一小時內送達」,有個幾元錢的快遞費。如果購物多了,也可以把配送費省下來,關鍵是速度感很強。
圍城:多數商家掙不到什麼錢,只為「蹭個流量」
豐慶路一家小區的平價超市裡,張姐戴著耳機,看著手機裡的視頻,這會兒店裡沒什麼人,她店門的右手邊,赫然貼著一張醒目的美團優選。社區團購,似乎是個讓她懊惱不已又不得不面對的字眼,「阿里、拼多多、美團、滴滴,這些大佬都開始燒錢賣菜了,小個體經營戶還有活路嗎? 可別人家都在做,但凡有個店面,連理髮的、美容的、賣彩票的,甚至洗衣服的,都在做,你怎麼辦,只能跟著做,蹭個流量唄。」
菜鳥驛站裡,「李團長」正忙著給來取快遞的人取貨。他代理了四家社區電商,在他看來,那些小的社區電商已經挺不住了,「拼多多、美團、滴滴,都有實力用上百億的補貼衝擊市場,小的電商哪裡能頂得住,前一段時間,價格戰打得厲害,連曾經的龍頭興盛優選都受衝擊很大。」他已經見到好幾個社區電商倒閉。
各大社區電商與消費者的連接點,除了各個實體商家,還有就是有著很威武名字的「團長」。
2018年,「陽光」的一個朋友轉給他一個業務——做「有井有田」的提貨點,「有井有田」是河南的本土電商蓮菜網旗下的社區電商平臺,他成了一個「團長」。幾個月後,他又交了1200元押金,拿到三全配給他的冰箱,加入了三全推出的自己的社區電商 「有知有味」。他的家在23樓,他真沒想到這個位置還能幹這個。
隨後,另一家社區團購平臺「你我您」也聯繫了他,把他作為提貨點。
據他講,他的朋友圈裡有個說法,「得團長者得天下」。平臺對團長很重視,都在長期招聘團長,而且門檻很低,只要能創辦一個100人以上的群就可以。作為團長,只需要按時收平臺派送的貨,坐等訂貨的鄰居來取貨就行。不坐班,不囤貨,零投資,高佣金,「躺著就把錢賺了」,當初他是這麼想的。
然而,一年多的時間,他目睹了「有知有味」的潰敗,「你我您」被「十薈團」合併。雖然略有營收,「躺著掙錢」的日子終究沒有到來。平臺會給出團長登錄的小程序埠,給出供貨價和賣價,並根據收益的10%或不同比例返給團長。由於產品價格已經很低,很多甚至是低於進價為了引流而出售,所以收益很有限,分成也就有限。加上他所在是個新小區,只有幾百戶住戶,又被不斷新增的「團長」們分流,從熱血澎湃地在群裡、朋友圈裡不停刷屏拉粉,到習以為常的清湯寡水,如今他的工作忙了起來,他終於停掉了自己的「團長之路」。
尷尬:那些戰死者和興奮的後繼者
社區團購中,商家沒有庫存,消費者可以參加團購或秒殺買到低價,而完善的退換貨服務讓顧客感覺很有保障。一切似乎都很好。
2018年,十多家社區電子商務公司獲得融資,融資總額超過45億元。從「你我您」到鄰鄰壹、小區樂、松鼠拼拼…… 帶著資本的青睞和滿滿的信心殺向各個角落,
然而,戰鼓聲未熄,已經血流成河。10%以上的團長返利,包裝和物流成本,自然損耗,加上公司運作成本,讓多家企業戛然而止,眼盯著黎明,卻不是每個人都燒得起。
然而,嗅著血腥味,更多的巨頭卻興奮地衝了進來。其中,不乏拼多多、滴滴這樣的網際網路巨頭,每日優鮮這樣的傳統生鮮,物美這樣的傳統商超。
今年5月份,滴滴成立「橙心優選」,6月在成都開城。滴滴CEO程維稱:「投入不設上限,全力拿第一。」7月,美團優選上線,美團高級副總裁陳亮親自主持。在山東濟南開城,9月3日又宣布千城計劃。8月,拼多多的「多多買菜」上線,在西安開城。黃崢入場就高喊著「十億補貼」。9月,阿里巴巴組建盒馬優選事業部,正式進入社區團購。11月,字節跳動(今日頭條)、快狗打車被傳出計劃進軍社區團購。京東也被傳出正籌劃自己的社區團購項目「京東優選」。12月1日,手機淘寶和支付寶在湖北地區上線「淘寶買菜」業務……有人戲言,網際網路的半壁江山都衝進了菜市場。
首批進入者也在「回血」。5月底,十薈團完成由GGV紀源資本領投的8140萬美元的C1輪融資;7月底,再獲鼎暉投資領投的8000萬美元C2輪融資;11月底,宣布完成1.96億美元C3輪融資。7月份,興盛優選完成C 輪融資,金額約8億美元。美團公布最新的第三季度業績中,年度交易用戶已經達到了4.8億。
社區團購,另一輪搏殺較量,正山雨欲來風滿樓。
變局:低價爆品之後,社區電商開始謀求差異化
在「陽光」看來,社區團購的門檻並不高,所以才會出現「百團大戰」這樣的局面。社區團購面臨的問題是產品同質化嚴重。每個團購群每天所團的商品基本相同,在哪買都差不多。水果類產品因路途和分揀容易出現問題。同時,同一社區出現多個團購群,競爭過於慘烈。而平臺因為整體利潤低甚至「賠著賣」,不願意投入營銷費用,大家都很難掙到錢。
陳秋雯在一家洗化用品企業做了十多年,也是一個網購愛好者。在她看來,社區團購首先是便宜。其次,今年各家已經開始謀求差異化。在她看來各家平臺逐漸開始有自己的特點。「有井有田」開始賣花,也賣化妝品;「量子美」合作的商品更多,經常能買到一些別家買不到的東西,例如有一次她想吃鄭大食品的蜂蜜芥末棒,到處都找不到,還是在這裡找到了;「有井有田」的商品價格比興盛優選略貴一點,興盛優選會把大的東西分解成小的,一棵蔥,幾個蒜,0.3公斤、0.5公斤的訂單,允許分拆後規格小更方便……
而據「李團長」介紹,各家平臺也已在求變,興盛優選表示要砍下幾千家供貨點,同時,各家也開始約束每天銷貨的單數,達不到要求的點會逐漸撤掉。
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會長宋向清認為,「買菜」是剛需,燒錢補貼是暫時的,如果只關注短期的流量,共享單車就是前車之鑑,關注消費體驗才是第一要素。
從2018年的春光乍洩,到2019年的「割肉」輸血,再到今年的炙手可熱,被資本追逐。實實在在的便捷之外,也是亂花漸欲迷人眼。消費者不禁有點撓頭,我不過想簡簡單單買個菜而已,搞這麼複雜幹嗎。
記者注意到,對於「社區團購」爭議,檢察日報發表評論認為,近年來網際網路商業模式已經一再證明資本大量湧入、價格混戰,最終受害的都是消費者。而人民日報評論公眾號發表評論認為,掌握著海量數據、先進算法的網際網路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為。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
(文章來源:東方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