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王達芙妮為何盛極而衰

2021-01-08 中國經濟網

達芙妮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日前發布業績報告。今年上半年,達芙妮銷售額同比大跌85%至2.12億港元,淨虧損達1.41億港元。公司計劃徹底退出中國中高檔品牌實體零售業務。

從2012年巔峰時期的6881家門店縮減至不到300家,達芙妮崩塌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僅2019年,達芙妮門店總數就從2820家收縮至425家,日均關店6家。曾經令業界仰望的「鞋王」被業界調侃為「關店王」。

事實上,達芙妮曾是下沉市場路線的先行者。從2002年開始,達芙妮就以每年百餘家的速度擴張,並且這一擴張速度保持了10餘年之久。它採用「直營+聯營+加盟」方式「攻城略地」,在一線市場接近飽和後,又將目光轉移到二三線市場,甚至縣城與鄉鎮;它不走高端購物中心的「高冷」路線,主攻海量且精巧的「路邊店」;其主力產品一直維持在100元至400元價格區間,性價比遠遠高於其他知名品牌。由於既符合年輕都市白領的消費習慣,又不超過其消費能力,達芙妮獲得了巨大成功,總市值一度達到170億元。

可惜的是,達芙妮顯然沒能在巨大的成功面前保持冷靜。

首先,隨著網購興起,達芙妮的線下門店海量鋪貨模式被電商與其他新興零售渠道分流。可是,達芙妮並沒有迅速轉變思路。至於網店,達芙妮倒是很早就開了,但僅僅定位於銷售尾單的平臺,運營效率不僅遠遜於專注線上渠道的「網紅」品牌,甚至連一般官網商城都不如。

其次,達芙妮並沒有對品質給予足夠重視。作為曾經引領時尚潮流的女鞋品牌,近年來達芙妮鞋子設計漸顯老舊、舒適度也未改善,讓辛苦積累起來的品牌價值受損。

第三,當門店過多帶來難以負擔的資金壓力時,達芙妮選擇了清倉甩賣等簡單粗暴的處理方式去庫存。就消費者體驗來說,剛花400元買的鞋過兩天就值100元了,這讓姑娘們情何以堪?

林林總總加在一起,達芙妮被迫開始關店,從此進入惡性循環。而遲緩的轉型步伐則是達芙妮另一個「致命傷」。

達芙妮在中報中稱,未來將堅持「輕資產」業務模式,將重點放在核心品牌業務上。問題是,核心品牌不是靠嘴說的,而是要靠競爭力支撐的,在設計、產品譜系等方面均落後於市場的達芙妮,核心價值還剩下多少?能支撐起「輕資產」的夢想嗎?

如今,達芙妮終於準備大力發展線上渠道了。達芙妮國際表示,作為新的業務增長點,線上業務將是集團在後疫情階段重點發力的方向之一。時至今日才開始重視線上渠道,達芙妮的反應已經不是一個「慢」字可以形容了。而線上業務包括什麼,怎樣才能在已經白熱化的市場中脫穎而出,達芙妮還沒有給出成熟的思考。

還有,達芙妮在回應虧損一事時特別強調了新冠肺炎疫情對店鋪營運及消費市場的嚴重影響。可是,達芙妮關店潮早在疫情發生前好幾年就已經開始,這個理由著實難以令人信服。今年,大量快消企業迅速轉戰社群交易、直播帶貨等領域,已經實現觸底反彈,達芙妮的反應又慢了好幾拍。

達芙妮國際在中報中表示,電商部門將協同設計團隊,開發更多「線上專款」,並以「小單快反」的供應鏈系統為支撐,更好滿足快速變化的消費者需求。這一想法當然不過時,但也談不上超前。很多品牌已經走在了前面,姍姍來遲的達芙妮能否後來居上,尚未可知。

再好的品牌也禁不住長年累月的消耗,再堅實的護城河也需要持續不斷地維護與加固。在分分秒秒都在改變的市場環境中,唯有將消費者需求當作企業發展的關鍵指引,依潮流而變,循市場而動,才有可能保持基業長青。(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韓敘)

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百麗退市,達芙妮關閉,下一個隕落的「鞋王」是誰?
    百麗退市,達芙妮關閉,下一個隕落的「鞋王」是誰?2004年,達芙妮號稱中國每5雙品牌女鞋中,就有1雙來自達芙妮。在業績最好的時期,達芙妮1年能賣出5000萬雙女鞋,連續5年穩坐大陸女鞋第一品牌的交椅,市場佔有率近20%,獲封「大眾鞋王」的稱號。    2012年是達芙妮的巔峰時刻。當年達芙妮營業收入突破100億港元,實現淨利潤9.56億港元,公司市值最高曾達到189億港元。
  • 達芙妮二十年最大變革,迎來「鞋王」駕臨
    外界對於近年來達芙妮的發展一致看衰,認為達芙妮整體發展後繼乏力,已經處於消亡的邊緣,這個時候投資達芙妮或者達芙妮引入一個新的合作夥伴都是給人無限遐想的空間。而且達芙妮近十年來,一張二陳的主體股權結構十分穩定,此次不僅迎來新投資人而且還是達芙妮的第二大股東,意味著達芙妮將發生極為巨大的變革。隨後達芙妮內部消息披露,此次引入的新股東Quan Qizi是張恩祈先生的夫人。
  • 達芙妮:大眾鞋王滑落在網絡時代
    被譽為「大眾鞋王」的達芙妮近日發布中期業績報告:營業額下跌22.3%,銷售點總數減少466個至5464個……業內人士指出,當前女鞋和整體的鞋服行業一樣,受人工成本、租金上漲以及行業飽和、電商衝擊等多重因素影響,正遭遇調整期,鞋類品牌實體店將繼續進行洗牌。  回首巔峰時期,中國內地每賣出五雙女鞋,就有一雙來自於達芙妮。
  • 實體店再現撤退清倉 大眾鞋王達芙妮「斷腕」壓力未減
    摘要 【實體店再現撤退清倉 大眾鞋王達芙妮「斷腕」壓力未減】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此次撤店與達芙妮連年虧損有關。作為成立近30年的女鞋品牌,達芙妮曾創造了一年賣出5000萬雙女鞋的業績,佔據了將近20%的市場份額。
  • 一代鞋王達芙妮上熱搜:徹底退出實體零售
    8月26日消息,一代鞋王達芙妮登上微博熱搜。據媒體報導,因上半年營收大跌,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達芙妮國際發布的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6個月業績顯示,達芙妮營業額同比減少85%至2.12億港元,股東應佔溢利同比增長63.77%,但仍虧損1.41億港元。
  • 一代「鞋王」達芙妮,關店6500多家,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
    來源:創投內參作者:王暉來源:品牌觀察報(ID:pinpaigcbao)在「高光時刻」,達芙妮號稱每年能銷售出近5000萬雙女鞋,甚至一度被冠以「鞋王」的稱號。而就這樣不盡輝煌的一代鞋王,8月25日晚,達芙妮國際發布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6個月業績,營業額同比減少85%至2.12億港元;股東應佔溢利同比增長63.77%,但仍虧損1.41億港元。與此同時,達芙妮國際在公告中宣布,將徹底退出中高檔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包括大陸及臺灣)。
  • 一代鞋王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業,到底是什麼擊敗了它?
    創名堂·陸喜梅:達芙妮徹底退出實體零售業,時代在變,沒有人會陪你一成不變!一代「鞋王」達芙妮再次交出了虧損的成績單。近日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業,消息一出直接上了熱搜。要知道,達芙妮對於很多80後,可以說是青春的回憶,誰的青春會沒有一雙達芙妮鞋呢?
  • 五年慘虧41億,從臺中起步的一代鞋王達芙妮為什麼會收不了攤?
    去年平均一天關一家店,五年慘虧41億港元,一代鞋王達芙妮黯然無光,也撐不住了,近日宣布將徹底退出實體銷售。很多人也許不知道,女鞋品牌達芙妮,其實是出身臺中的臺資鞋廠,2012年最旺的時候,有4598間直營門市和1010間加盟店,也就短短幾年光景,在激烈的競爭中敗下陣來,面臨生死存亡,令人不勝唏噓!
  • 「一代鞋王」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 重慶市場已難覓蹤影
    達芙妮,曾是多少人的青春回憶,但如今,這個品牌卻逐漸遠去。8月25日晚間,在港股上市的達芙妮國際發布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半年業績報告顯示,其半年營業額同比減少85%至2.12億港元,虧損1.41億港元。同時,達芙妮國際還宣布,將徹底退出實體零售。
  • 鞋王達芙妮給出了答案:讓它鞋子多到賣不完
    相信大多數人對達芙妮這個品牌已經是相當熟悉了,畢竟在中國有過「大眾鞋王」的稱號。達芙妮是一個臺資企業,在1990年創立並進入了大陸女鞋市場,靠著大眾親民的價格和到位的廣告宣傳,打響了自己的名聲,迅速俘獲全國女性的心。
  • 一代「鞋王」落幕!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去年日均關店6家
    一代「鞋王」達芙妮國際再次交出虧損成績單。8月25日晚,達芙妮國際發布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6個月業績,營業額同比減少85%至2.12億港元;股東應佔溢利同比增長63.77%,但仍虧損1.41億港元。與此同時,達芙妮國際在公告中宣布,將徹底退出中高檔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包括大陸及臺灣)。
  • 媽友最愛的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廣州多家門店關閉……再見,「鞋王」
    沒錯,這個「一代鞋王」 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了 去年日均關 無數廣州人追過的 「一代鞋王」 2005
  • 一代「鞋王」達芙妮宣布退出實體零售,零售商戶到底該怎麼做?
    前天,「達芙妮宣布退出實體零售」高高掛在了新浪微博熱搜第一名,眾多實體零售商家紛紛觀望討論。作為曾經在鞋業市場佔比20%的一代鞋王,達芙妮是如何每況愈下,走到了這一步呢?實體零售真的沒有未來了嗎?01 盲目擴張導致成本上漲達芙妮最初的擴張策略,主要是專攻街邊地鋪,而非商場店鋪。店鋪生意飛速增長,市值高達170億人民幣,達芙妮也成為許多小企業銷售模式的典範。但從2012年開始,商業地產價格不斷攀升,達芙妮難以負擔巨大的鋪租,巨大體量的店鋪成為達芙妮品牌的壓力。當時電商的興起和新型零售的分流,也讓未及時跟上步伐達芙妮陷入窘境,迎來了第一波關店潮。
  • 大眾鞋王達芙妮2019年關閉2395家店
    大眾鞋王達芙妮2019年關閉2395家店4月15日,達芙妮國際(00210)發布2019年財報。根據公告,達芙妮2019年實現營業額21.26億港元,同比下滑48%;毛利7.81億港元,同比下滑62%;經營虧損10.19億港元,同比增加30%;股東應佔虧損10.70億港元,同比增加8%。
  • 一代「鞋王」崩塌:達芙妮將徹底退出實體零售 關店超6000家
    來源:證券時報網一代鞋王貌似真的要隕落了。達芙妮國際剛剛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截至最新數據,從2012年巔峰時期的6881家門店,減少至如今的不到300家。另外,達芙妮同時在公告中宣布,將徹底退出中高檔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包括中國大陸及臺灣)。受消息影響,8月26日達芙妮的股價一度大跌近20%,截至收盤跌幅收窄至跌超9%,最新市值為3.1億。事實上,在2012年業績達到峰值後,達芙妮國際便走上了下坡路。
  • 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每天關店6家,中國鞋王要隕落了?
    來源:江瀚視野一代「鞋王」達芙妮國際再次交出虧損成績單。8月25日晚,達芙妮國際發布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6個月業績,營業額同比減少85%至2.12億港元;股東應佔溢利同比增長63.77%,但仍虧損1.41億港元。
  • 達芙妮徹底退出實體店,細數多位美女代言人,你買過達芙妮的鞋嗎
    近日,「一代鞋王」達芙妮國際公開宣布,將徹底退出中高檔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作為曾經買過達芙妮的消費者,小丸子很有興趣扒一扒這個話題。不知道各位時尚仙女們,有沒有買過達芙妮的鞋子呢?作為性價比特別高的時尚品牌,達芙妮曾經也有過輝煌的經歷。2012年最巔峰的時期擁有6881家門店,估計很多女孩子都有過一雙達芙妮的鞋子。
  • 「一代鞋王」達芙妮退出線下零售,線上就能成功嗎?
    許久以來在市場上幾乎「失聲」的達芙妮,這次以另一種方式引發了關注。8月25日晚間,達芙妮國際發布上半年業績,營業額2.12億港元,同比減少85%;虧損1.41億港元。達芙妮國際在公告中宣布,將徹底退出中高檔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包括中國大陸及臺灣)。
  • 經濟轉型,曾經的鞋王退市了,達芙妮如何在電商的衝擊下生存?
    對於百麗,德爾惠,達芙妮,很多消費者並不陌生, 2017年鞋王百麗退市了,德爾惠停業了,達芙妮還在堅持著,是什麼讓這些鞋牌的王者變成如今這樣呢?電商平臺運營。很多實體店的倒閉的直接原因都是因為網絡的迅速發展,很多人都喜歡去網上購物,甚至是喜歡於網上購物了,實體店也就沒了生意,百麗,德爾惠,達芙妮的實體店遍布各處,而如今很多都倒閉了。其次就是鞋業面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市場出現飽和狀態。
  • 達芙妮,就輸在了這個字上
    從「起」到「落落落落落落」達芙妮的凋零用一個字總結就是:慢當聽到一代鞋王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中高檔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時,我瞬間理解了什麼是「爺青結」。關於達芙妮的記憶太遙遠,太年少。頂峰時期坐擁6881家龐大門店的達芙妮,現在已經關到僅剩300家左右。這種落魄,很難跟「每賣出五雙女鞋就佔一雙」、「年銷售近5000萬雙」的昔日鞋王聯繫起來,達芙妮到底經歷了什麼?股價自從2013年一路下跌的達芙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