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1日,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宣布已成功為美國海軍製造並測試了首批工業製造的「超輕型魚雷」(VLWT),並且公布了一張非常清晰的照片,這種新型輕型魚雷一覽無餘。圖片分析「超輕型魚雷」是一種全新的新型魚雷,根據和現場人員對比,其直徑、長度小於目前美軍通用了MK50、MK54等324毫米輕型反潛魚雷,是一種更加緊湊的魚雷。
「超輕型魚雷」原型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應用研究實驗室設計,於2016年分配給國防工業製造商進入製造階段,由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獨立研究與開發,進行可承受性設計改進。「超輕型魚雷」是諾格公司對美國海軍「緊湊型快速攻擊武器」計劃的回應。諾格公司對「超輕型魚雷」基本設計進行改進,取代高成本的組件提高總體成本承受能力,提高可重複性和可靠性。諾格表示,已經首次成功測試魚雷的探測系統,已經證明公司負擔能力設計方法的成功性,將在不犧牲魚雷性能情況下大大降低成本。根據諾格公司公開信息,「超輕型魚雷」是一款化學熱動力魚雷,將為美國海軍提供前所未有的先進海底作戰能力,部署以後將加強海底殺傷力,可以滿足多種創新作戰概念平臺的作戰需求。
美國海軍的「緊湊型快速攻擊武器」(CRAW)計劃最初是為魚雷防禦而開發的,也就是作為反魚雷魚雷,後來又要求具備常規的反潛戰能力,因為美國海軍的「自由」級和「獨立」級瀕海戰鬥機不能部署常規反潛武器,需要更輕型的反潛武器系統,這個計劃也就演變成了後來的「普通超輕型魚雷」(CVLWT),或者「超輕型魚雷」(VLWT)。
真正的「迷你」魚雷
十多年來,美國海軍一直在努力開發過去稱為「普通超輕型魚雷」的新型魚雷系統,其核心目的是開發一種通用型超輕型魚雷,可以替換使用多種戰鬥部、制導系統,以及針對某些特殊任務優化其他系統,也就是要研製一種未來通用的水下作戰工具。「超輕型魚雷」直徑為171毫米,長約2.16米,重量約為100千克,比美國海軍的Mk 50/54輕型魚雷的最新型號要小得多,後者是目前美軍的標準反潛武器,MK50魚雷直徑324毫米,全長2.94米,全重364千克,比其小了很多,是一款真正意義上的「迷你」魚雷。
緊湊高效「動力」系統
「超輕型魚雷」使用了美國MK50魚雷開發的熱動力閉式循環系統,以金屬鋰為燃燒劑、六氟化硫為氧化劑、水蒸氣為發動機工質的閉式熱力循環系統,此系統又稱為「儲存化學能推進系統」,是一種雙迴路閉式循環動力系統。不向外界排出任何氣體,功率和航速不受背壓影響,可以在大深度下工作,為魚雷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深水性能優勢,這種熱動力系統不向外界排出物質,因此無航跡、無排氣噪聲、無汙染,大大提高了魚雷隱蔽性;燃料能量密度高,魚雷的航速高和航程遠,12秒就可以加速到最高速度的一半;另外統結構比其他熱動力系統簡單,控制組件較少,可靠性高。
多用途的「輕型」魚雷
美軍一直希望「超輕型魚雷」能夠一雷多用,所以致力於開發多種變型型號,其中最著名的是反魚雷魚雷,作為攔截敵方魚雷的「硬性殺傷」攔截器,通過撞擊或爆炸摧毀來犯魚雷。因為「超輕型魚雷」足夠緊湊能夠裝入美軍潛艇目前使用的反魚雷誘餌發射器,所以可以輕鬆的裝備潛艇作為反魚雷措施,或者使用攻擊性「超輕型魚雷」,對某些小型目標使用,節省標準魚雷或飛彈。
目前已知,美軍「超輕型魚雷」的反魚雷魚雷型號已經在美軍航母上進行過測試,但是效能不高被撤換,計劃已經暫停。除了以上兩種型號,「超輕型魚雷」預計還將會出現操雷、水下潛航器等多種型號,可以大幅度擴展美軍潛艇的作戰任務範圍,超小型魚雷還可以大幅度提高載彈量。
多種搭載平臺
「超輕型魚雷」的超小體積和質量也為裝備多種平臺提供了可能性,一開始美軍計劃將其裝備無人直升機和水下無人潛航器,在2016年的年度海軍技術演習期間,諾格公司演示了無人直升機如何使用來自多個船外來源的目標數據自主針對敵對潛艇使用「超輕型魚雷」。
2019年2月,美國海軍試驗性的採購了四艘超大型的「奧卡」無人潛航器,其能夠進行改進之後使用「超輕型魚雷」等武器執行反潛或反水面作戰任務。除了無人機、無人潛艇等常規平臺,「超輕型魚雷」還可以變身自主攻擊水雷,可以讓此類水雷的體積更小難以發現,並且可以快速部署形成較大的雷場,一個水雷可以配備多枚「超輕型魚雷」,打擊多個目標。
也許改變未來水下作戰模式
「超輕型魚雷」可以為多種平臺提供了搭載魚雷的可擴展性,方便集成到各類平臺上,如核潛艇指揮的各類潛航器上面。隨著技術的成熟,魚雷防禦系統又是潛艇或者水面艦艇所必需的,可以利用「超輕型魚雷」添加反魚雷攔截器功能,實現多用途。目前,美國海軍尚未就向潛艇或任何平臺列裝輕型魚雷做出最終的正式決定,但肯定仍在朝這個方向努力。像「超輕型魚雷」這種多用途「迷你」小型魚雷可以改變海軍的海底作戰作戰概念,甚至改變美國潛艇的作戰規則,這種革命性的能力很可能在未來幾年內成為現實。
原創文章謝絕轉載!
您的點讚是前進的動力,您的關注是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