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
關於養魚老道改造的各個底濾魚缸,它們的設計都不太一樣,可以說是一個魚缸一個樣,但是,關鍵的要點,只有那麼一樣,不管使用什麼生化濾材,也不管它如何擺放,效果都可以達到我們的期望值。
水虎魚缸的好處就在於,擋流板、溢流板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很多魚友的下濾魚缸,水面是高於擋流板、溢流板的,這是一個極大地致命缺陷,按理說可能是水泵功率太小的緣故。
而我的水虎魚缸,就沒有這個缺陷,它的缺陷主要在於魔袋泡在水中,不能幹溼分離,所以在其下方我再沒有擺放任何的濾材,畢竟還有兩個倉位可以放置,已經足夠了。
不管這個魔袋或者下方濾棉是否過髒,之後添加足夠的生化濾材完全可以阻擋住剩餘的雜質,而且有一個倉位足夠了,剩下來的那個倉位,完全可以乾乾淨淨的培菌去,這就是我所要的效果。
至於生化濾材最上層的中空小環,我也不知道該叫啥,是魚友送給我很長時間了,按理說這個東西是用來打散水流增加溶氧的,正好放在最上層,物盡其用,用來阻擋水面雜質,而且透氣性很好。
蝴蝶鯉的底濾槽,雖然水位降不下來,但是好在有個乾濕分離盒
這個乾濕分離盒才是重點,本來的位置比現在低一釐米左右,就這一釐米的高度,決定了過濾棉長期泡在水中,因為水管的限制,我也只能把它抬高一公分,不過,就抬高這一公分,它就是一個完美的乾濕分離,濾棉再不沾水了。
所以下方就可以作為生化倉,之前的什麼魔毯、濾棉全部撤走,改成了陶瓷環,之後看到還剩下來許多中空小環,直接加在水面上,隨著下水的水流不斷翻滾,部分反而成了翻滾濾材,這個效果就不必再去細說了。
剩下來的就是其他濾材的隨意堆積罷了,只要乾濕分離解決了,物理過濾能夠掃除雜質,其他的在我這裡都不是重點。
如果想要好,就把水泵更換一下,看看底濾倉的水位能否下降一些,那樣的效果將會更好,不過,目前來看,已經沒有這個必要了。
魂鬥羅的魚缸,過濾最差,但是只有一條魚,怎麼養它不是養呢?
魂鬥羅的魚缸過濾系統,既比不上那群黑斑水虎,水位較低,全部可以按照擋流板、溢流板行進,也沒有蝴蝶鯉的乾濕分離,而且過濾倉極小極小,這些都是設計缺陷。
如果能夠加個乾濕分離效果肯定好,但是,就這一條魚,已經有了足夠的濾材,塞得也很滿當,有點雜質它也不至於回流,那麼,改不改都一樣,將就著用也不會再有問題了,這就是典型的,濾棉不夠、濾材來湊。
上述就是三個底濾魚缸的所有情況,每一個都不一樣,我們又該如何去說?
所以很多魚友,一直在問,您看我的魚缸過濾應該怎麼改?
要麼,只發來一個半拉底濾的圖片,或者三五秒的視頻,要麼只發來一缸觀賞魚的半缸圖片或者三五秒的視頻,我連個底濾的全貌和您養的什麼魚都不知道,密度啥的一概不知。
對不起,我也不知道應該怎麼改,既然您連發個完整圖片或者視頻的時間和耐心都沒有,那麼,我就更沒有時間了,都好,一切完好,這樣就很好了。
我就不明白了,就是一個乾濕分離或者完美阻擋雜質,為什麼在很多新魚友看來就是這麼難呢?
我不能說,我的改造就是最專業的,因為我也沒有那些時間,但是飼養這些觀賞魚,是絕對可以保證住魚缸的水質了,沒有任何的問題。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