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歲末的北方天寒地凍,朔氣逼人。12月16日上午,記者走進稀土高新區稀土應用產業園區包頭市華星稀土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看到車間內稀土金屬合金生產線上24小時不停歇,員工正輪班輪崗加緊生產稀土鐠釹金屬材料。
「我們公司去年建設投產的3200噸稀土金屬合金項目,其中一期產能1000噸/年已經達產,今年一直都是滿負荷生產,一天都沒停過工。即便是疫情最嚴重的時期,我們的員工也沒有外出流動,還是堅守在崗位上。」華星稀土總經理魯強感慨地說,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但他們依靠科技之力實現轉型升級、堅韌生長,順利走過疫情下較為艱難的時期,正迎來稀土民營企業嶄新的發展春天。
華星稀土的產品正裝車運送到客戶手中
一家民企的堅守與轉型
當天,在華星稀土稀土金屬合金生產線上,經過一道道嚴格的工序,氧化鐠釹經高溫熔鹽電解後,最終形成金屬鐠釹。
一旁的鑽檢車間裡,一塊塊深灰色磚頭大小的稀土金屬合金精選後被裝入鐵桶,準備運交客戶手中。
鑽檢車間的工人正在對稀土金屬合金進行精選
「別看這一桶鐠釹金屬產品,也算十分貴重,每桶大約重250公斤,價格已經超過10多萬了。」魯強介紹說,鐠釹合金是生產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的主要原料,近期稀土鐠釹金屬價格趨勢看好,也給他們帶來更好的效益預期。「由於產品品質好,目前我們銷售十分順暢,主要供應廈門鎢業等大公司。」
從過去單純的生產供應稀土原料,到如今形成從稀土原料到稀土新材料和稀土金屬的產業鏈,其背後,是一家稀土民營企業致力於轉型升級的堅定腳步。
記者了解到,華星稀土成立於2008年,是一家專業生產稀土拋光粉和稀土金屬合金的民營高科技企業,曾經歷了近年來稀土產業高潮與跌宕的不同階段。但公司管理層致力於專業化、高標準管理,不斷加強各項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並於2012年通過ISO45001:2018、ISO14001:2015、ISO9001:2008三體系認證。同時,通過引入「5S」管理、精益化車間管理以及用友 ERP集成化信息管理系統,全面改善生產環境,提升作業管理水平。
2015年,華星稀土通過包頭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審核,列入稀土產品出口分類管理企業行列,縮短了出口的檢驗時間。公司還成功通過國際SGS驗廠審核認證,為打開國際市場奠定了基礎。
在戰略經營上,作為專業的北方輕稀土產品生產企業,公司2016年重組了包頭科日稀土材料有限公司,其中華星稀土佔49.5%,北方稀土集團佔50.5%。重組科日公司的第二年即實現扭虧為盈,同時也為延伸產業鏈爭取到上遊原料供應的主動權。
2018年,華星稀土通過首批國家級中國稀土行業企業信用等級認定,成為中國稀土行業AAA級企業。2019年通過第二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複評。
2019年公司稀土金屬合金項目建設投產,打通了產業鏈的前後端,延長了產業鏈。從單純的原料加工到生產出高品質的合金材料,且產品碳合格率達到96%,公司就此在稀土行業實現成功轉型,產品供應廈門鎢業、金蒙匯磁等大中型企業。目前,華星稀土氧化鈰的供應量在國內玻璃生產行業也佔到30%以上。
如今,產業鏈條的延長,讓華星稀土穩穩地立住了腳跟。
華星稀土氧化鈰供應量在國內玻璃生產行業佔到30%以上
讓「科技」「環保」成為雙翼
在華星稀土,讓魯強最自豪的就是作為一家民營企業,公司擁有的良好科技創新基礎和優勢。
「11月28日,國瑞科創稀土功能材料有限公司創立大會在江西召開,這是由南北方稀土界共同聯手支持創建的國家創新中心。讓我們高興的是,華星稀土與稀土功能材料創新中心、包頭稀土研究院共同建設的『高潔淨稀土合金中試基地』也有幸參與其中。」魯強介紹說,內蒙古自治區與江西省依託稀土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及研發優勢,創建國家稀土功能材料創新中心是深入實施「中國製造2025」、推動稀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而華星稀土的參與,也預示著未來公司在科技創新方面將更上一層樓。
科技創新是第一生產力,作為民營企業,華星稀土還與包頭稀土研究院牽手,在產品研發、工藝研究等方面開展項目合作。
記者在華星稀土產品檢測中心看到,這裡有專業先進的檢測儀器設備,並配備了專業的技術人員。
技術人員正在對拋光粉進行粒度分析檢測
正在對拋光粉進行粒度分析的檢測中心負責人趙圓月告訴記者,在採用先進技術和設備方面,公司很捨得投入。「我們購置了大量專業的檢測儀器設備,包括電感耦合等離子光譜發生儀、雷射粒度儀等都是進口的,還有專業的技術人員力量,來保證我們的產品達到行業先進水平,讓我們擁有更強的競爭力。」
在華星稀土,同樣捨得投入的還有先進的環保設備。在稀土金屬合金生產車間外,幾個巨型白色裝備顯得格外搶眼。一位負責生產的主管告訴記者,這些設備也是花了大價錢購置的環保設備。「正是有了這些先進的設備,人們來到這裡才聞不到一點異味兒。」
走進寬敞的生產車間,傳統稀土企業粉塵多、氣味大的現象在這裡看不到一絲痕跡,環保理念在這樣的民營企業裡也正得以落地和彰顯。
記者在華星稀土還看到一個有趣的景象,數百隻鴿子在院子裡自在地休憩、覓食,公司辦公樓的屋頂上,還專門設置了一個巨型的鴿籠。
「我們這個院子裡現在有五、六百隻鴿子,最多的時候有近兩千隻。」魯強說,不知從什麼開始,院子裡開始有鴿子在這裡聚集,為此,他們專門為鴿子買來食物,安置了「家」,後來慢慢地就形成了如今人與鴿子和諧共處的狀態。「我感覺還是我們現在企業的環保水平高了、周邊環境好了,鴿子才會不請自來。」
一生只專注做一件事。在過去三十多年的職業生涯裡,魯強一直在和稀土打交通。在他看來,如今包頭正在強力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稀土產業又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再加上有「科技」「環保」作為雙翼,公司未來發展可期。「包頭正在打造『磁谷』,我們作為一家稀土金屬材料企業,將更加努力為包頭稀土產業發展貢獻民營企業的一份力量。」(文/記者 張海芳 圖/記者 宮偉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