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劉宇寧與採摘的雪蓮花合影
9月20日晚,人氣頗高的戶外綜藝節目《極限挑戰》播出最新一期「寶藏行」,劉宇寧、嶽雲鵬、俞灝明三名嘉賓需要在荒野中找到傳說中的雪蓮花。然而,當嘉賓採摘並舉起雪蓮花時,公眾給予的不是歡呼,而是質疑和聲討。
作為國家二級珍稀植物,雪蓮花已經收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早就禁止採摘,專家稱科考時連標本都捨不得採。面對輿論批評,劉宇寧今天發表致歉聲明,解釋稱「雪蓮花」其實是節目組準備的道具,但網友並不買帳,認為「根部還帶著土,明顯的拔出動作,一看就是真的」。到底有沒有採摘雪蓮花,亟待節目組出面澄清;還有網友表示:「就算是道具,宣傳影響也不好」。
因為珍稀罕見,不是所有的人都認識雪蓮花。但保護野生植物,稍有環保意識的人都應該知道,也都能做到。特別是高原地區,所有的植物,都是長年曆經風霜雨雪頑強存活下來的,愈加顯得珍貴。到西藏旅行,一草一木都不該觸碰,更不能隨意採摘,這樣才能最大限度保護高原生態。《極限挑戰》節目,居然把嘉賓採摘雪蓮花定為高光時刻、當作挑戰成功的標誌,這一設計初衷,就體現出節目策劃者欠缺環保意識,職業素養堪憂。為節目「吸粉」進而增加效益無可厚非,但越過生態紅線的製作方式,收視效果只會適得其反。
同樣,做為真人秀的嘉賓,就算是不認識雪蓮花,出於愛惜羽毛的敏感,也應該對自己在節目中的所作所為有所選擇。明知道要採摘雪蓮花,不僅沒有心生警惕,告知節目組這種行為不妥,反而在社交媒體炫耀,也讓事後的道歉顯得蒼白無力。
如今,不少人堅信「流量即王道」。但犧牲社會責任感牟取的流量,絕對不會產生正能量。保護環境、愛護植物,早已是社會共識,明星偶像更應該以身作則、率先垂範,讓環保意識加速深入人心。令人痛心的是,一些當紅的娛樂節目,堅信「自律誠可貴,正義價更高。若為流量故,二者皆可拋」。劉宇寧在道歉時反思說:「雖然知道是道具,也應該有敏銳的環保意識」。作為一檔真人秀的電視節目,如果真用了道具,涉嫌造假;如果採摘了真花而試圖以「道具」矇混過關,則性質更為惡劣。
更重要的是,採摘雪蓮花,無論是不是道具,節目挑戰的都不是極限,而是環保紅線。環保意識應該實實在在根植於所有人心中,它絕不是道具,容不得以假亂真。劉宇寧已經道歉,節目組更應該站出來承擔責任。
來源 北京晚報 | 記者 侯江
編輯:侯江
流程編輯:王夢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