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晚間,紫金礦業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稱其旗下蓋亞那金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蓋亞那金田)實現全面復工復產。
今年8月26日,紫金礦業以17億元的對價併購了蓋亞那金田100%股權,在紫金礦業進駐前,礦山已停產數月,生產部門大幅裁員,設備缺乏保養、故障頻發,基本閒置。但僅僅過去90天便實現了全面復產,不得不說紫金礦業真「中國速度」。
蓋亞那金田是一家在加拿大註冊的礦業公司,主要從事礦業領域的投資、收購、勘探、開發和運營,旗下的主要資產為擁有100%權益的Aurora金礦(在產)以及通過全資子公司Aranka Gold Inc和Guy Gold Inc持有的15塊獨立的勘探資產,均位於南美洲蓋亞那。
據紫金礦業介紹,蓋亞那金田為高品位大型黃金礦山,探明+控制金資源量118.69噸,平均品位3.15克/噸,推斷的金資源量59.13噸,平均品位2.28克/噸;選廠已形成7500 噸/日處理能力,年均可產金超過4噸。
2019年度,紫金礦業的礦山產金約40.8噸,今年前三季度,紫金礦業礦山產金約29噸,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按照今年初紫金礦業公布的主要產品產量規劃,2020年礦產金的規劃量為40噸,基本達到規劃標準。
2021年度,紫金礦業規劃的礦產金目標為42噸至47噸,如蓋亞那金田在明年的產能順利達到4噸,也即意味著蓋亞那金田將為紫金礦業貢獻額外的10%礦產金增長,那麼紫金礦業明年的礦產金規劃目標也基本能夠達成。
與蓋亞那金田相似,紫金礦業哥倫比亞武裡蒂卡金礦也是當年交割當年投產,且二者同處南美洲北部,具有很好的協同效應。
近兩年,公司不僅掌握了全球核心礦業資產,更是快速進入了資源效益轉化期,未來五年,紫金礦業也將迎來持續性的增長爆發期,有些人將紫金礦業評為「礦業茅臺」,愈久彌香,不無道理。
(1)、資源增長的持續動力
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紫金礦業銅/金/鋅權益資源量6272萬噸/2353噸/816萬噸,分別位於國內第一/第一/第二。2016-2018年公司平均每年勘探增儲銅298萬噸,金50噸。新併購礦山的找礦前景廣闊,疊加強勁的自主勘探能力和金銅價格上漲對勘探費用的刺激,資源量的內生增長具備持續動力。
(2)、進入項目收穫年
在銅板塊,卡莫阿銅礦一/二期(18萬噸)、Timok上礦帶(12.5萬噸)和巨龍銅礦一期(9萬噸)貢獻礦產銅主要增量,預計2022年銅礦產量將達到80.8萬噸;
在金板塊,武裡蒂卡金礦技改(9.1噸)、奧羅拉金礦轉地下(5.3噸)、Timok銅金礦上帶礦(8噸)及李壩金礦(5.5噸)等項目陸續達產,預計2022年金礦產量68.3噸。
預計2022年銅金產量將超公司年度規劃。
(3)、單噸成本維持低位
紫金礦業幾項世界級的在建的重點項目具備高品位、大規模的特點,其對應的單位成本相比現有礦銅/礦金項目的平均成本具備優勢。據某機構測算,紫金礦業未來的礦產銅成本保持在2.1萬元/噸左右和礦產金成本保持在177元/克左右。
(4)、爆發增長後的持續性
2022年,在眾多項目逐步達產後,紫金礦業的銅礦/金礦平均可採年限分別為78.5年/41.0年,均仍顯著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伴隨著卡莫阿三期、Timok下礦帶、巨龍二期、帕丁頓低品位項目的接力建設,2023-2025年公司的銅礦/金礦產量的增量仍能維持10萬噸/4噸的水平。
而且,伴隨著前期重點建設項目的產出,預計2022年起,紫金礦業每年具備100億元自由現金流,將具備持續外延併購的實力。
(5)、銅金價格有支撐
全球需求復甦明確下,供給剛性恢復,預計未來6個月銅價突破7500美元/噸。受限於資源與資本周期導致供給增速放緩,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對銅需求存在持續拉動,預計銅價中樞將開啟中長期上行。而在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配合、美國經濟相對走弱、通脹上行格局下,金價上漲新動力逐漸明晰。
紫金礦業、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