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心裡是否住著這樣一個人,曾經親密到無話不談,能隨時打攪,如今卻不再聯繫,互不打擾。
那個曾讓你怦然心動到奮不顧身的人,或許不能與你白頭到終老;那段讓你流連於心的情,或許不值你為之流淚到天明。不管你曾經歷過如何難捨難分的感情,若愛已不在,就轉身釋懷吧。因為並非所有感情都會有結果,給對方一份尊重,也給自己留一份尊嚴。
(一)
男女之間分手後,若一直糾纏、打擾甚至威脅,會讓對方把與你的美好回憶都拋之腦後,甚至厭惡你,開始懷疑自己當初是否被豬油蒙了心。
朋友玉兒(化名)曾向我哭訴過他的前任,我現在回憶起她描述的畫面還心有餘悸。
玉兒和男友是在打工時認識,當時玉兒還有其他的追求者。但在多次跟這個男生聊天中她發現他們有很多的共同話題,兩人相處時玉兒常常處於一種很放鬆的狀態,之後自然而然也就回應了男生的告白,兩人正式在一起。
在一起後男友似乎變了一個人,控制欲愈發強烈,兩人開始爭吵不休。玉兒難以忍受提了分手,男友以好好談談最後好聚好散為由約玉兒到自己住的地方,毫無防備心的玉兒到場後,男友立即鎖了門,摔爛了玉兒的手機不讓她與外界聯繫。
玉兒在反抗期間多次被他摔在地上,驚慌過度的玉兒情緒開始變得激動、極端,拿起小廚房的水果刀架在自己脖子上,逼他放自己走。但男友一直無動於衷,直到刀子真的在脖子上劃開了一個小口子,見紅了,男友這才有點害怕,放她離開。在的士上,她淚流不止,為這段感情,更為自己。
我慶幸她的勇敢,也心疼她的遭遇。這一輩子,多數人是我們人生中的過客,只陪我們一程,有的給我們留下美好回憶,有的給我們留下遺憾與傷痛。有些不適合的人,縱然曾愛他入骨,至此也應棄之如敝履。
(二)
我佩服也羨慕那些灑脫的人,會偶爾懷戀過往,但從不沉溺於悲傷。
前兩天刷到一個讓我極度舒適的短視頻。女主人原定出公差一周,出差的第五天是她的生日,她想給另一半一個驚喜,於是提前回來。滿心歡喜地買了生日蛋糕,回到家中卻發現他不在。
她邊欣賞著蛋糕邊撥通他的電話:「你在哪兒呢?」
「我在家啊,這麼晚了,我還能去哪兒,你什麼時候回來?」
她心裡咯噔了一下平靜地應到:「我過兩天回去,這邊還有未忙完的工作,你早點休息。」不等對方回應她便掛斷電話,癱坐在沙發苦笑著,任由過去的一幕幕在腦海裡重複播放。
第二天,她畫上精緻的妝容,對著鏡子莞爾一笑,緊接著一聲門鈴打破了她的思緒。
「您好,我是您預約的換鎖師傅。」
「麻煩你了。」
換鎖師傅離開後,她丟了蛋糕,拿上新鑰匙,帶上行李箱,繼續她的出差了。不拖累自己,不打擾他人,是她對這段感情最後的回應。
把自己困在對過去的愛的執念中,既是擾了他人更是苦了自己。丟掉一直緊握的垃圾,才能騰出手來迎接禮物;捋順腦中的雜緒,才能更好地思考;清空心中的不必要的雜念,才能更溫暖地前行。
正如董卿所說:及時止損是一種勇氣,對待錯的人和感情,最好的辦法是「及時回頭」,該離則離,該斷則斷,痛過之後才能破繭重生。
倘若深情,不糾纏才是放過自己,倘若深愛,不打擾才是放過他人。面對錯誤的感情,你越努力只會越受傷。
《匆匆那年》中陳尋移情別戀後,方茴難以接受,最後選擇用傷害自己的方式去「報復」一個已經不愛自己的男人,然而換來的只是陳尋的的責問和一點點的愧疚。曾經愛得有多熱烈,不愛後的傷害就有多慘烈。
方茴愛的固執且偏激,無法進一步,卻又不舍退一步,一個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浪費自己的感情也浪費自己的精力。
既然錯過日落,那就好好欣賞夜空。愛的時候珍惜分分秒秒,不愛的時候就坦誠地面對,瀟灑說聲再見。不要去懷疑否定曾經的情,也不要盲目的相信已失去的愛。愛你時,那些寵溺和關懷都是真的;不愛你時,那些冷漠和傷害也是真的。
既愛已不在,那便轉身釋懷吧,從此一別兩寬,各生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