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角教學設計,第9課 兩宋的政治和軍事

2020-12-24 百家號

一、課程標準解讀

1、課程標準:

通過了解兩宋的政治和軍事,認識這一時期在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等方面的新變化。

2、涵蓋知識點:

宋初加強專制中央集權的措施及影響;宋朝邊疆壓力形成的原因與應對辦法;北宋財政危機的原因及影響;北宋的改革;南宋的偏安

3、重點難點:

重點 宋初加強君主專制與中央集權的措施及影響

難點 王安石變法

二、核心素養目標

唯物史觀

通過分析宋代加強中央集權的背景、措施和評價,理解這一措施帶來的邊疆危機和「三冗」問題,從而讓學生形成對兩宋政治的全面認識,提高他們運用唯物史觀理解或解釋歷史問題的能力。

時空觀念

運用兩宋與周邊少數民族政權的對峙圖,幫助學生了解這一時期的歷史變遷,加強時空觀念,深化對歷史知識的理解。

史料實證

對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及其影響,邊防壓力及「三冗」問題的成因、影響、自救改革,南宋的偏安,均可採用大量的圖文材料加以論述,以培養學生論從史出的能力。

歷史解釋

教材的四個子目間有著嚴密的邏輯遞進關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只須對兩宋政治和軍事中涉及到的一些歷史概念,例如,三司分權、通判、杯酒釋兵權、守內虛外,等等,通過設置情景材料,運用思維導圖方式,加以解釋,加深學生對史實的理解和把握程度。

家國情懷

在北宋的自救改革和嶽飛抗金這兩個環節,設置問題探究,落實歷史與現實的理解,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三、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視頻「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宋朝」後講述:歷史上,唐朝強盛而宋朝富庶。中國引以為傲的四大發明中,有三個是在宋朝時出現的,這就是指南針、火藥和印刷術。但是宋朝雖然富裕,卻遠不夠強盛,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奇葩的現象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

四、教學主線

北宋初年吸取唐後期以來藩鎮割據、政局動蕩的歷史教訓,採取一系列加強君主專制與中央集權的措施,但造成了三冗局面。為了挽救統治危機,北宋統治者進行了自救改革,但改革又導致了統治集團內部的分裂,加速了北宋的滅亡。南宋統治者繼續北宋的國策,用金錢買和平,偏安一隅。

五、教材整合

宋初專制集權的加強

1、整合思路

⑴以思維導圖方式,說明北宋建立的背景。

⑵創建情境材料,以史料實證與歷史解釋的方式,歸納宋初加強專制集權的措施,並對其作出評價。

2、構建體系

⑴背景

①北宋建立後,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

②宋初統治者鑑於唐後期以來軍閥割據、政局動蕩的歷史教訓。

⑵措施

①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②分散各級機構的權力,使其互相牽制。

中央(分權):設參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權,設樞密使分割宰相的軍權,設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財權;樞密院又與禁軍管理機構「三衙」,分權樞密院專管調兵,三衙專門負責統兵

地方(收權):包括轉運司在內,先後設立了平行的四個路級機構,合稱四監司;

州一級增設通判,與知州共同籤署文書。

▲北宋地方權力分配示意圖

③制定崇文抑武方針

抑制武將勢力膨脹(杯酒釋兵權、更戌法、內外相制);

用文官擔任樞密院長官;

擴大科舉規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⑶評價

①積極影響:基本解決了唐中葉以來的藩鎮問題,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的穩定,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加強了中央集權。

②消極影響:強幹弱枝、內外相制,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造成了邊境的壓力;分化事權,機構臃腫,降低了行政效率。逐漸形成「三冗」局面,為北宋的積貧積弱埋下了禍根。

3、指點迷津

⑴宋初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措施的弊端,是造成北宋「積貧積弱」局面的根源。

⑵「冗官」「冗兵」「冗費」局面的形成,是北宋「積貧積弱」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

⑶北宋只是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並沒有統一全國。當時,與北宋對峙的還有遼、西夏、大理等少數民族政權。

邊防壓力和財政危機

1、整合思路

⑴創設情境材料,以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的方式,指出北宋中期面臨的邊防壓力、解決的嘗試,以及無法解決的原因。

⑵創設情境材料,以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的方式,說明「三冗」問題的成因和造成的影響。

2、構建體系

⑴邊防壓力

①面臨哪些邊防壓力?

遼和西夏的威脅;兩次收復幽雲十六州的慘敗,使北宋北部邊境時刻暴露在北方遊牧民族的鐵騎之下。

②怎樣解決邊防壓力?

③為何無法消除邊防壓力?

⑵「三冗」問題的成因與影響

3、指點迷津

⑴宋遼以兄弟相稱,宋夏以君臣相待,但不能表明宋對夏保持軍事優勢。

⑵北宋政府給遼、夏「歲幣」或「歲賜」,給北宋人民帶來沉重的負擔,但是不能否定北宋的做法是錯誤的。

⑶宋代的財政危機根源於宋初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措施的弊端,而不是冗兵、冗官的出現。

慶曆新政和王安石變法

1、整合思路

⑴創設情境材料,用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的方式,說明北宋改革的歷史背景。

⑵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歸納慶曆新政的知識點;結合範仲淹的名句對學生進行教育,培養他們的家國情懷。

⑶利用表格歸納法,歸納王安石變法的措施及其作用;創設情境材料,用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的方式,評價王安石變法的歷史作用。

2、構建體系

⑴慶曆新政

⑵王安石變法(1069年-1076年)

①人物

②內容與作用

③變法的評價

積極影響:

改變了積貧局面:增加了政府收入,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改善了積弱局面:扭轉了西北邊防長期以來率戰率敗的被動局面。

消極影響:

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危機,最終失敗。

3、指點迷津

⑴王安石變法沒有針對加強中央集權所導致的官僚機構的臃腫問題,而主要集中在社會經濟改革的層面上,因此,改革進一步加劇了政治結構與經濟發展不相協調的矛盾。

⑵王安石變法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但是它沒有從根本上觸動地主土地所有制,因此,也就不可能從根本上擺脫封建統治的危機。

南宋的偏安

1、整合思路

⑴確定教學主線索:為什麼要偏安?(南宋在東南方建立)--為什麼能偏安?(嶽飛抗金)--偏安局面如何形成?(三大和議訂立)

⑵結合靖康之變、嶽飛抗金等典故講述。

2、構建體系

⑴南宋建立

①背景:靖康之變

1127年,北宋被東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滅,兩位皇帝徽宗、欽宗被俘虜北上,北宋宣告滅亡,史稱「靖康之變」。

②概況:

⑵嶽飛抗金

①南宋初年,宋軍在與金軍對抗中素質明顯提高,尤以嶽飛指揮的「嶽家軍」戰績卓著。

②宋高宗和宰相秦檜視嶽飛等為心腹之患,主動向金朝求和,以「莫須有」罪名殺害嶽飛。

⑶三大和議

3、指點迷津

紹興和議之後,宋金雙方政治、軍事力量基本上處於均衡狀態,南宋與金對峙局面確定下來。

課堂小結

相關焦點

  • 思政課走進教學日常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係高校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 南開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青年教師教學競賽舉行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馬夢菲)12月20日,南開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青年教師教學競賽在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行,來自馬克思主義學院各教研室的青年教師參加了此次比賽,學院黨委書記付洪、校工會副主席張更輝、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杜雨津參加了此次活動。
  • 淺析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舉例需要注意的問題
    為了正確地體現思想政治課的性質和作用,通俗易懂地講授思想政治課的內容,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政治教師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性質、特點決定了理論聯繫實際原則是這門課教學中的基本原則,它貫穿於這門課的整個教學過程,決定著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方向和質量,其他教學原則都是理論聯繫實際原則的補充和具體化。
  • 思想政治理論課青椒論壇第11期在南京舉行
    論壇現場 主辦方供圖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丁賀)4月28日,為深入貫徹落實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精神,積極推進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指導及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網絡集體備課平臺支持下,由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高精尖創新中心、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辦,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和揚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承辦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青椒論壇第
  • 教學設計丨課前、課中及課後的具體操作步驟!
    課前系統 包括下列六個方面的內容和要求 1、教材分析 (1)分析《課程標準》的要求。 (2)分析每課教材內容在整個學期的學習內容和本單元中的地位與作用。
  • 第2課西方國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變
    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1 第一單元 政治制度 第2課一、古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一)古希臘的政治制度1.歷史背景(1)公元前8——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城邦國家發展起來。(2)城邦公民直接參與管理,其制度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3)希臘各城邦長期獨立,各城邦的制度千差萬別。
  • 兩宋的遠交近攻為何一敗塗地?
    兩宋滅亡,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今天,筆者想從軍事策略的角度來談談。兩宋都曾實施「遠交近攻」之策略,北宋曾與金達成「海上之盟」,相約攻滅遼國,南宋更曾經制定聯蒙滅金之策。然而,這兩次遠交近攻,卻都為成為了埋葬兩宋王朝的催化劑,特別是崖山海戰,中國第一次整體被北方遊牧民族所徵服。更有人曾言,崖山之後無中國。兩宋的遠交近攻之策,為何會一敗塗地呢?
  • 堅定政治立場是思政課教師的第一要求
    思政課教師要守住這一重地,不僅要有過硬的政治素質,還要有過硬的政治教育本領,學精悟透用好馬克思主義以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特別是運用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學生釋疑解惑,解決現實問題,批判各種錯誤思潮,實現鑄魂育人之目的。  思政課教學改革要始終體現政治性  思政課教學必須站穩政治立場。
  • 將微電影融入思政課教學
    學生是高校實踐教學的主體,實踐教學取得成果的前提,是學生能夠切實參與到實踐教學的過程中,並能取得預期效果。藝術院校在校園文化、學生特點、課程設置等方面都具有很強的獨特性,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如能充分利用這種特色,與藝術院校學生設計類課程、學生優勢特長結合,將會增強育人效果。
  • 《It will snow in Harbin閱讀課》教學設計
    英語閱讀教學在英語教學中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撰寫教學設計和試講也是近年來教招考試中出現頻率較高的考查形式,能夠測出考生的語言功底和表達能力。故設計好一堂閱讀課是考生在面試中取得成功的第一步。本文以外研版小學六年級下冊Module 2 Unit 2 It will snow in Harbin閱讀課為例進行教學設計,該教學設計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出發點和歸宿點,旨在發揮學生的實際語言運用能力。
  • 黑龍江省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系列活動總結會召開
    東北網1月9日訊(記者 王春穎)9日上午,全省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系列活動總結會暨「四進四信」專題教學推進會在哈爾濱召開。會議總結了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系列活動成果,進行了思政課新教材培訓暨集體備課活動成果匯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四進四信」專題教學示範展示和思政課教師教學競賽獲獎者教學展示。 會議現場。
  • 高校網絡思政育人項目:VR創新思政課教學研究
    一、項目概括  第一、項目指導思想  以「堅持立德樹人,突出應用,結合優勢,形成特色」為指針,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學工作,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遵循教書育人規律,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思想政治理論課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
  • 牛津版初二上期Unit 7 Seasons語法課教學設計
    英語語法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一種,並在英語教學中佔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語法是構建語言的框架,是語言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而語法課的撰寫教學設計和試講在近年來教招英語面試考試中,出現的頻率較高越來越高,可測出考生的教學設計能力和英語知識功底。因此設計好一堂語法課是考生在面試中取得成功的第一步。
  • 全國藝術院校思政課教學研討會在上音舉辦_文藝_澎湃新聞-The Paper
    原創 小音 上海音樂學院共聚初心之地,致敬建黨百年今天下午,以「共聚初心之地,致敬建黨百年」為主題的第十一屆全國藝術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討會,以及同時舉辦的第三屆中國紅色音樂文化論壇和第四屆全國音樂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與協作論壇,在上海音樂學院圓滿落下帷幕。
  • 【校報特稿】「三全五育」 馬克思主義學院線上思政課教學側記
    在座談研討環節,雷鳴提到,要建立健全思政課教師一體化備課機制,繼續完善思政課教師集體備課制度,根據學生的需求和知識圖譜不斷更新課程內容,做好本碩博課程銜接,強化天大思政教育教學的特色優勢。鞏金龍認為,馬院要高起點制定人才培養目標,在愛國愛黨愛校上起到垂範作用。思政課教師應對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在教學方法上力求改革創新,同時要加強教師入職培訓,扣好立德樹人的「第一粒扣子」。
  • 教學設計:章節複習課知識體系的構建形式
    九年級物理《內能的利用》一章的教材內容非常簡單,三節課基本上都是描述的問題,這樣的課,我要是去上,也肯定不會講而是以問題的形式完成課堂教學。借著無話可說之際,就以本章為例跟老師們分享一下知識體系的構建形式,見下圖。
  • 如何設計英語寫作課的教學過程?
    新課程標準指出,在寫作課中,學生所需要學的基本技能有激活相關信息;整理思路;組織素材;列出提綱;起草短文;組織語言;修改短文;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和字母大小寫。這些技能我們並不需要每一節課都面面俱到,選擇三到五種即可。我們的教學過程要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才是一節好的課堂。
  • 大連海事大學提高思政課吸引力和實效性 立體化教學讓思政課有滋有...
    記者侯永鋒報導 這是一堂與眾不同的思政課——授課人:大連海事大學「形勢與政策」課教師、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孔朝霞;授課地點:萬噸遠洋實習船育鯤輪;授課對象:在海上航行近半個月剛靠岸的輪機學院和航海學院2018級學生。
  • 探索實踐「四化」教學模式 切實提升思政課鑄魂育人實效
    》,大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近年來,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堅守立德樹人初心,堅持思政課是第一課、馬克思主義學院是第一學院、價值塑造是第一要務、政治素質是教師考核第一標準,深刻把握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時代要求,紮實推進以「教師團隊結構化、授課內容融合化、教學環節模塊化、教學實踐體驗化」為主的「四化」思政課改革創新,研磨思政「金課」,取得良好育人成效。
  • 教學設計的基本要素和教學樣式
    教學設計需要考慮的事項有很多,但一般來說,在明確教學設計基本理念的前提下,教學設計可分為六大要素:即「分析教學背景」「確定教學目標」「開發教學資源」「選用教學方法」「組織教學過程」和「開展說課活動」。其中,前面五個要素是開展教學設計必須把握的基本要素,而最後一個要素——「開展說課活動」則是優化教學設計的可選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