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兩會人物訪談:李興浩代表談家電企業競爭力_財經_中國網

2020-12-16 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

各位網友下午好!這裡是中國網——「易健特約 兩會訪談」。隨著2011年以來外部經濟環境趨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空調行業的增速開始放緩,歐美債務危機使得出口形勢更加嚴峻,大部分企業空調出口都出現了同步下滑,而今年志高空調出口銷量已經佔到了企業總銷量的半壁江山,今天我們「兩會」訪談就邀請到了全國人大代表,志高空調董事局主席李興浩先生,給我們談談2012年中國家電的競爭力。

李總您好!歡迎您作客「兩會」訪談!

李興浩:

你好!

中國網:

我算過自2008年起您在「兩會」提了28個建議,有一些被採納了,有些得到了中央領導人的回覆,您提過手機充電接口採用同樣的標準,這個建議目前進展得如何?

李興浩:

目前實施的是統一插座,這個建議意義不大了。

中國網:

您這個建議實施的難點在哪裡呢?

李興浩:

只要能夠統一思想,其它就沒有什麼難點。有的人想得沒有這麼周到,但我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這件事一定是有利的,利大於弊。

中國網:

在今年全國人大會議是明天3月5日開幕,您又帶來了哪些新的建議?

李興浩:

我帶來了幾個建議,一是計生政策的調整,二是關於「兩搶一盜」等犯罪行業的建議,三是誠信標準建設的組織。

中國網:

計劃生育的建議目前在網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我這個問題是針對這一條件提的,李總,您經常說您是吃過苦,捱過窮的人,據我們了解,曾在2000年—2006年擔任過您的出生地南海區裏水鎮豐崗村村民小組長,您對這段經歷有什麼感受嗎?它對您本次兩會的計劃生育建議的提出是否有影響?

李興浩:

我有很大的感受,因為現在一直都說城鄉一體化,我做過六年的基礎工作。今年南海區的鄧書記出臺了一個很好的試點政策,以前村委會裡有書記,有村委會兩條線,現在把它分開,這樣就不會一體,在我們城鄉一體化建設下有很大的好處。同時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怎麼樣變成城鄉一體化,怎麼樣把農村有效資源整合的更好,就等於一個有限公司一樣,變成有人經營,有人管政治,管理就可以完全到位。因為現在這個村民小組綜合素質平均起來還不如城市裡的人高。有效科學地管理,在大學生進村的情況下有效地控制,變成我們這種管理是最有效的,而且可以把經濟有效地提升。

李興浩:

現在南海區政府已經作為廣東省的試點,我更希望南海區作為全國的試點,成功以後以點帶面,覆蓋到一個市,一個省,然後到全國。這樣對我們的城鄉一體化建設起到促進作用。像國外,農業就是農業,工業就是農業,農民就是分散的工人,而不是各自做事,這樣我們可以控制預期的問題。因為國際危機,預期的東西還是比較困難,這樣就可以真正有效控制在為人民做出貢獻。如果能做出貢獻,我很贊同這種做法,認為這種試點可以實施。

李興浩:

另外我希望把廣東省的三個改造同時進行,因為農村的房子建設、地建設很多,而且不好看,管理也很亂,廢水也不好處理,我希望可以同時進行改造,這樣對中國城市化推進有比較大的幫助。南海經驗值得借鑑,而且作為重要的試點,這樣對整個農轉非,市場的進步,經濟的進步有非常大的幫助和借鑑意義。

中國網:

那您的這段經歷是否對您本次在「兩會」中提出計劃生育的建議有影響呢?

李興浩:

也有一點點的影響,因為我在基層裡感悟到,我是站在國家最高的層面來考慮問題,現在留守兒童、讀書困難、找保姆難這些所有的問題,其實就是要最終解決最基礎性的問題,赴港生孩子很熱門,移民到其它國家都很熱門,其實我們只要解決一個問題,那麼其它的都很容易解決。所以,我想應該在現有計劃生育條件下不變,來完善這個政策。怎麼樣計劃呢?做好短期、中期、長期目標計劃,怎麼樣計劃呢?從國家層面來說就是要建立一個平臺,就是儲備中心,同時也是交易中心,一定要立法,立法才能合法。原來有第二胎不願意生了,就把指標轉給國家,現在有願意生的人就向國家申請,通過搖號等方式來選擇指標。

李興浩:

據統計,想要生育二胎的人,有錢的也會去國外生,去香港生,或者寧願違法超生,還是擋不住的。其實人們真正還是想合法化地生育,他是沒辦法才想其他的辦法。公務員想生,控制住了。為什麼控制住了?就是利益的問題。這樣就變成了想生的人沒得生,不想生的人為了生活的保障就越來越多生。如果我們解決這個問題,就用一個調配中心來支配,調配中心就可以把多出來的資源重新分配。

例如社保問題。怎麼社保呢?不願意生育,把指標轉出去的人,家裡有多少人,就給你買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等國家規定的保險。第二,國家最低的生活保障到終老。第三,承擔他第一胎的孩子上大學的費用。第四,如果他願意去城市居住的,保證他能有35平方的住房,國家政策允許他遷到城市裡。要了指標的這個人,幫他買一個35平方的保障房,就變成他這個人就把戶口遷到了城市。他在農村裡的資源怎麼辦?他在村裡的土地怎麼辦呢?就給幫他買房子的這個人。買了房子的人不能棄耕,可以送給村裡重新耕。屬於國家徵地的前提下,就要無條件無償徵掉。這樣有一個好處,有需求的人有渠道爭取,我想早一點過幸福的日子,有能力供自己的孩子讀大學,有機會進城,過更好的生活。第二胎就讓給國家了,又得到了福利保障。這樣就可以有效補充計劃生育政策,不斷完善它。

李興浩:

國家現在要改造棚戶區,但怎麼做呢?例如13億人中有1億人有生育權,1億人有一個指標。10個人有一個不要指標的人,就有1000萬人。同時如果你有50%進了城,幫他買房子,又拉動了過萬億的城鄉建設經濟。如果還有50%是留在農村裡,50%進城的,或者50%的不會打工的,起碼有500萬的孩子有了母愛和父愛。如果他生兩三個,要出來打工,就把孩子給老人撫養,孩子就會缺少父愛和母愛。如果和父母在一起成長,有正常母愛和父愛的孩子成長會比較健康。同時受過高等教育的也會更多。這樣整個國民的綜合素質就快速提升。

李興浩:

同時要爭取指標的人,獨生子女一直以來家裡六個大人就只有一個孩子,如果多一個孩子,他們之間有競爭就不會懶惰,有競爭會比沒有競爭好。而且家裡大人多一個小孩,孩子的幸福感肯定多一點。同時,這個人進城市,可以找一個家政工、保安做適合自己的事情,如果是本地戶口可以感覺踏實一點。這樣雙方都有好處。因為在自願的前提下,而且具有長期性的,而且立法是國家性的,這樣對未來國人的綜合素質也會有提高,同時也拉動了一下經濟。

李興浩:

如果大家都用心地提建議,完善它的不足,正確的解讀和理解,一定對整個社會的進步有很大的幫助,不管是治安、居住、幸福感、和諧、經濟、綜合素質都有幫助。所以我是從這個角度來看整個這個事情的,我希望大家一起來,更加真誠,幫助它完善,這樣國家更加重視這個事情,能夠達到有效立法、利國利民利大家。

中國網:

希望您的建議得到有關部門的積極回復。我在您的微博當中看到這樣一條,中國家電企業具有全球性的競爭力,卻沒有形成全球性的品牌,始終沒有領導力,大家在海外貼牌就是一個例子,你認為什麼原因造成我國的家電行業沒有形成全球性的品牌?

李興浩:

有兩個原因,一是中國發展的歷史有一段時間,做一個品牌不是一天兩天完成的,在國外因為文化不相同,產生一些關於產品品質等誤會,所以就引起了國外對中國的解讀不是很全面,所以要做一個品牌要花很多的成本。作為一個產品沒有很多錢,很難打開自己國外品牌的市場,投入得不到回報,就不敢冒風險,這是一個原因。

李興浩:

第二,因為中國這個大品牌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是很大,我工廠生產的產品如果是打到日本,大家都排擠,日本的牌子可以有50%,這樣就變成了很大的威脅,就好銷,如果打著韓國的品牌,他就貴了25%,所以我們要做一個品牌要花很多的錢,所以就變成了我們有製造能力,但沒有品牌力。同時因為我們要做品牌要有一個過程,所以國家提出高端品牌走到國際市場,是為中國的大品牌而做,你試想一下,我們100個地區和國家,國家出錢,全世界每個國家首都都擺一個大展廳,企業通過在這裡擺設展覽,前提是讓他們國家的人旅遊去參觀,重新對中國產品進行認識。

李興浩:

如果我們的品牌一旦上來,我們減少了1%的退稅,可以算一下是多少錢。中國這麼多的產品一起來打中國這個大品牌,所以任何的港口、首都都有中國字,讓世界認可我們中國的東西,因為我們都要打「中國製造」的牌子,讓老百姓認知,這樣我們的品牌就會慢慢地提升。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把品質做好,我們全中國一起來,所有的企業一起來,我們的產品一定會在世界上建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品牌也會逐步上升。

中國網:

這也是我們大家都希望看到的景象。在您看來,2012年家電市場整體有哪些機遇和挑戰?

李興浩:

我認為,2012年的機遇和挑戰是並存的,因為逐年的庫存比較大,整個經濟的壓力以及人民幣的匯率天天在上升,人民幣在升值,今年的壓力非常大。市場一下子就萎縮,這就是考驗一個企業的承受能力和應對能力。機遇在哪裡?上半年保障房是剛性的,一定要的,因為可以推進下去沒有完全落實。所以按照計劃年底一定可以完成,這個消費就是剛性的,因為以前房地產商為什麼賣這麼多的房子不夠賣呢?因為成了賺錢的工具,現在保障房是必需品,建出來就是用的,所以它是剛性的消費,因此後面就會有一個很大的爆發性。所以整體上,市場不會小,看誰耐得住,這就要看誰的承受能力強,這是並存的原因。

中國網:

志高在2012年有哪些重要的舉措來面對複雜的市場環境和激烈的市場競爭?

李興浩:

我們早就做好了改革,我把每一個事業部都分流下去,基本上中高層都有持股,讓所有的幹部都放棄雜念,專心、用心做好自己的專業,減少不需要的環節,把自己每個負責的部分做好。我在1月1日就把董事長和總裁提上來,因為我們整個團隊都是有專業化的,是研究生以上的年輕、有朝氣的團隊。同時有產品技術的突破,我們已經沉澱了很多年的技術儲備,我以前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出來的人,重新請一位清華大學博士後做企業,做專業化的道路。就是減少部分環節,以前出了問題,我找到他,現在直接去解決。

李興浩:

第二,我們也是一個行業內超過100億的企業,總裁是最年輕,系統管理和管理領先能夠做到位,這就是一個搭配,這樣就有效地減少了環節。這樣我就在高處看他們。我自己做了18年,他們做了什麼,通過我的悟性我就知道他們在做什麼,在高空更仔細地看清楚我的戰略和他們的配合程度。如果他一下子不理解,馬上就降下來,整合他們怎麼做得更好。同時我把用人控制權控制在自己的手裡,為他們搭建一個平臺。他沒有能力在更高一層表現,我可以扶他一把讓他上去,因為我看得透,看得清晰,更激發了每個人發揮的潛能,同時更看出了對手的優點和缺點在哪裡。這樣更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在哪裡,對我們的戰略做得更有效,更準確,讓我整個集團的資源整合做到價值最大化,就可以應對更大的困難。

所以我相信,我早就做好準備,我們有這個能力應對困難,而且可以做得越來越好。

李興浩:

我們集團要在五年到十年做到1000億,這是我們要做好發力準備的前景。我們已經建立了工業園的基地,現在每一個地方,比如說在東北我們做櫥電也是前三名,都很高檔次和漂亮,現在在全國各地都播種,等它發芽,成為參天大樹。

中國網:

在1月1日,您剛才也提到了公司高層人事變動,有媒體分析說這是一種「去家族化」,您怎麼看待?

李興浩:

我們不存在去家族化,因為我們整個團隊裡面所有事業部裡面都沒有自己的人做高層。

中國網:

去年12月31日家電「以舊換新」的政策已經畫上了句號,這對志高有很大的影響嗎?

李興浩:

是有一點影響,但是不管怎麼影響,我和同行是一樣的,這個太陽曬我,同行也是這樣,也有影響,也沒有影響,因為我們是同行競爭及看誰做得更好。

中國網:

您對這個國家的補貼相關政策有沒有建議?

李興浩:

我從今年的角度來說沒有什麼建議,我認為他們已經做好準備了。如果能夠做到直流電頻,做為惠民工程的補貼更好,不是農村可以耗電大一些,城市小一些,所以惠民工程既簡單也很有實效。

另外我還想說,計劃生育對每個人都有好處,讀懂他對每個人都有好處。謝謝!

中國網:

由於時間關係,本期中國網「易健特約兩會訪談」就結束了,我是李虹霖,感謝您的收看,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媒體管家」財經商業媒體人物專訪訪談媒體採訪企業報導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快,各類財經行業不斷向市場開闊,金融財經行業是也成為了近幾年的熱門話題,對於眾多的中小型財經商業企業而言,想要更好的在業界擁有一定的位置是比較困難的,不管是現在的財經商業行業還是企業垂直行業,企業最注重的就是宣傳,媒體宣傳是每一個想要發展的企業必須要選擇的手段之一
  • 從會場到「雲端」,上海團代表談了這些兩會「熱詞」
    新華網上海5月24日電(記者郭敬丹 何欣榮 仇逸)特殊時期的全國兩會,上海代表團的全國人大代表們不僅在會場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民法典草案等,還走進視頻採訪室,在「雲端」傳遞兩會聲音。各類現場裡,出現哪些兩會「熱詞」,上海團的代表們談了哪些內容?
  • 【全國兩會地方談】「三個直達」提升民生「含金量」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衝擊和影響,黨和國家及時調整相應經濟政策,明確了相當的救助規模,如今強調「三個直達」,就是進一步從嚴要求確保經濟政策和救助資金真正惠及企業市場主體、惠及基層群眾,確保好的政策不出現空轉、讓普通百姓切實感受到政策溫暖。  「三個直達」刻不容緩,保民生促發展應對嚴峻形勢。
  • 十年•八大能源事件系列訪談之能源大通道_財經_中國網
    主持人:各位中國網的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由中國網能源頻道給您帶來的"過去十年八個重要的能源事件的系列訪談。我是中國網能源頻道主編張啟安。我們這期訪談的話題是"過去十年中國能源通道的建設",我們也非常榮幸請到一位重量級的嘉賓,他是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原副總裁史興全,史總您好。  史興全:您好。
  • 私家車999聯袂群象島重磅打造 大型高端財經訪談節目「BOSS會面...
    2020年12月30上午,由河南廣播電視臺私家車999聯袂群象島企業家俱樂部,共同打造的大型高端財經訪談節目「BOSS會面」啟動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在河南廣播大廈隆重舉行。河南廣播電視臺都市事業部總監青峰、河南廣播電視臺都市事業部總編輯牛劍光、河南廣播電視臺都市事業部副總監萬克、群象島企業家俱樂部董事長路明,以及河南田野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東升、河南貝爾醫療企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翠花等本土優秀企業代表和十餘家媒體記者,受邀出席本次活動,並共同見證這一閃耀時刻。
  • 財經人物介紹
    來源:鳳凰網歐廷君,男,湖南衡陽人,國內財經、品牌、營銷、管理知名專家,現任亞洲經營智庫首席研究員,企業戰略經營顧問,國內外數十家權威媒體財經、品牌、營銷、管理欄目專欄作家、詩人。3、企業主要個案:利用自已曾在國內知名大中型企業從事中高層經營管理工作20多年的市場運作經驗。先後為三株、海南椰島、九芝堂、千金藥業、桂林三金、瀘州老窖、紫光古漢等企業集團品牌創新創意、附加產品開發和市場運作創造了許多成功案例,得到這些企業家與國內外著名專家的讚譽!2015年1月被選入和訊網財經年度人物。
  • 道森股份衝刺滬市IPO_財經中心_中國網
    中國網財經記者發現,近兩年來,GE油氣、卡克特、卡麥龍等三家美資企業對道森股份產品採購額已超過總收入的6成,牢牢佔據前三大客戶席位。
  • 孫克傑:用科技打造企業競爭力
    網易財經8月21日訊 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第十七次年會在成都召開,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孫克傑在乳品企業管理與文化理念創新分論壇上發表演講,題目是「用科技打造企業競爭力」。
  • 林治平代表上線「佛山兩會熱線」直播間,為企業、人才指路
    6月15日上午,2020年佛山市「兩會熱線」直播活動在佛山電臺舉行,佛山市人大代表、南海區大瀝總商會會長、中盈集團董事長林治平上線直播間,聚焦「如何以保促穩推動佛山高質量發展」等話題,並與網友們互動交流。
  • 「聚焦兩會」2017中國十大品牌年度人物劉漢元:光伏發電要減稅降費...
    因抗疫而推遲的兩會,必將有力鞏固防控成果,加快推動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激勵14億中華兒女向著既定目標任務奮勇前行。再展生機的中國,正在忙起來、動起來、跑起來。眾多品牌人物們肩負重託和責任,走進最高國家議政殿堂,共商國是,共話發展,共謀未來。
  • ...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受邀參加2020(第十六屆)中國企業誠信與競爭力...
    2020年12月10日-11日,第八屆中國商業創新大會暨2020(第十六屆)中國企業誠信與競爭力論壇在北京友誼賓館召開。論壇以「聚力贏變、智創未來」為主題,由中國商業聯合會指導,中國商界雜誌社、中國商報社、中國流通行業管理政研會信用管理專委會、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商業模式研究所等單位聯合主辦。
  • 日韓傳統家電企業變賣資產,國內家電行業如何過冬
    LG已經正式宣布退出中國市場家電賣場,有的網友吐槽表示,LG手機在中國沒有競爭力,LG家電在中國競爭力也不強。日本、韓國多家家電企業的處境不容樂觀,背後有全球家電市場整體下滑的影響,同時在也有中國家電企業崛起給日韓家電企業帶來的壓力。國產家電如何過冬?
  • 兩會期間,這些扶貧「熱詞」,代表委員們也在關注討論
    2020年全國兩會落下了帷幕。特殊時期召開的大會,舉世矚目。兩會期間網友們對扶貧也非常關注根據新華睿思·數媒智慧平臺分析企業扶貧就業扶貧殘疾人扶貧代表委員們也在關注討論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媒智慧分析平臺企業扶貧:全國人大代表鄭傳玖:建議扶持中小微企業,讓更多脫貧群眾在家門口掙錢鄭傳玖建議:第一,由政府相關部門建立專門機構
  • 兩會期間新華社5G全息異地同屏訪談 揭秘全息投影技術的前世今生
    全國兩會前夕,新華社首次推出5G全息異地同屏系列訪談,講述全國人大代表履職的故事。訪談使用5G網絡傳輸和全息成像技術,讓身在異地的代表與記者跨越時空來「相見」,開創了5G時代遠程同屏訪談的先河。  5G+全息+訪談,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打破距離限制,實時交流暢通無阻。武漢距北京,一千多公裡乘坐高鐵需要四五個小時,而在5G全息異地同屏訪談中,代表與記者「面對面」實時交流毫無阻礙。
  • 海爾、AQUA雙品牌增幅17% 憑什麼成為日本最具競爭力的中國家電品牌
    自日本全境解除緊急狀態後,疫情出現明顯反彈,日本多家家電企業再次陷入經營危機:線下門店營業時間被迫縮短、入店客流量同比下滑10%以上。與不景氣的線下渠道相對,海爾日本與AQUA雙品牌抓住用戶痛點並積極轉型線上,7月份反增17%,1.5倍行業增速,成為日本最具競爭力的中國家電品牌。
  • 威力洗衣機家電下鄉,高質量家電帶來美好生活體驗
    威力洗衣機家電下鄉,高質量家電帶來美好生活體驗 2020年05月12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威力洗衣機作為一家已有
  • 省兩會代表委員說 | 張蘭蘭:為民營經濟投資打造更優平臺
    半島記者 李曉哲 徐傑經濟是代表委員們普遍關注的議題,大家很期待在即將召開的省兩會上,經濟領域能有更多利好的信息傳出。青島酷特智能總裁張蘭蘭代表就十分關注這一領域,並就民營資本的招引帶來了兩個建議。「2019年,青島市『學深圳、趕深圳』,整個營商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吸引了大量的民營經濟來投資青島。」
  • 廣東財經大學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競爭力研究院惠州分院揭牌!
    揭牌儀式12月9日上午,廣東財經大學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競爭力研究院惠州分院揭牌儀式在惠州市富力萬麗酒店隆重舉行。而廣財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競爭力研究院在惠州成立分院,是惠州進一步深化產學研協作,推動區域協同創新的重要戰略步驟,標誌著惠州市人才培養、區域協同和產業創新研究又提高到了新的層次。鄒新月為段琦、鍾紹偉頒發聘書在掲牌儀式上,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競爭力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劉樓介紹了研究院發展的相關情況,展望了惠州分院的未來發展。
  • 兩會訪談丨對話楊朝明:建議推行拱手作揖禮、設立中華母親節
    兩會訪談丨對話楊朝明:建議推行拱手作揖禮、設立中華母親節 澎湃新聞 2020-05-26 14:40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