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朋友們大家好,這次為大家帶來的是召喚獸系列的卡組原型與neta介紹。召喚獸是登場於SP補充包 -FUSION ENFORCERS(SPFE)的融合召喚主題卡組。 日文名「召喚獣(しょうかんじゅう)」,英文名「Invoked」。以「召喚師 阿萊斯特」和某一屬性怪獸為素材而來的融合怪獸。讓人一眼就能想到「超融合」的卡組,同時專屬融合魔法「召喚魔術」還能用雙方墓地的怪獸作為融合素材。我們先從卡組的核心召喚師 阿萊斯特開始說起。
召喚師 阿萊斯特 阿萊斯特·克勞利(1875年10月12日—1947年12月1日),英國神秘學者,但更多人稱呼他是『野獸之王』或是『啟示錄之獸』,更有人稱他是『世上最邪惡的男人』。克勞利出生於1875年10月12日,在他出生的同時, 伊萊˙李維(Eliphas LeviThis)亦於這一年謝世(所以有人認為他是伊萊˙李維的轉世)。他的雙親是基督教普裡茅斯兄弟會的教友,也是基督教的基本教義派。因此,克勞利生活在一個完全遵守聖經的環境,但他卻徹底輕蔑基督教。是不是覺得這個名字有些熟悉?看過魔禁或者超炮的人可能會對他的另一個譯名,亞雷斯塔更加熟悉吧。順便無論是在現實裡,還是在魔禁和遊戲王的世界觀裡,阿萊斯特都著有《律法之書》這一書。即使在遊戲王的世界觀中阿萊斯特也逃避不了泡罐子的命運.......不過據說亞萊斯特在魔禁好像已經是新的國民老婆了?有這回事嗎.jpg
法之聖典 這張卡捏他了前面提到的阿萊斯特的作品《律法之書(The Book of the Law)》。阿萊斯特在1904年4月8日前後的三天在埃及開羅完成,傳說他中午就進入他的房間內,並將他背後的聲音(背後靈)述說的東西寫下來,這本書就是著名的《法之書》(The Book of the Law)。根據記載,他說是一個叫「愛華斯」(Aiwass)的秘界領袖在開羅向他傳授的,這個口授筆錄的過程共歷三小時,每日由中午十二時開始,準一時完結,共三日,時為1904年的4月。書共分三小章,內容是揭露出人類進入新紀元的新律則,但這本書不久就被西方保守派宗教勢力視為「禁書」。
召喚魔術 「召喚魔術」給人一種儀式魔法的感覺。從「召喚獸」們的融合素材來看,像是「召喚師 阿萊斯特」以各種物質為媒介(祭品)將「召喚獸」從異空間召喚來,這麼一看的確頗有儀式召喚的味道。而在一些奇幻作品裡,召喚獸原本是沒有肉體的(以精神、靈魂等形態存在),它們在將自身與祭品(小羊、處女等等)結合後才能獲得臨時的肉體。比如在《真女神轉生》系列中,惡魔們需要用MAG(生體能量)維持形體,但在相關漫畫裡也出現了以活人為祭品,讓惡魔藉助(憑依)人類的肉體降臨於現世的劇情。從這一點來看,將「召喚獸」設定為融合怪獸(精神與物質融合)也有它的道理。現實中的阿萊斯特曾在晚年號稱用魔法召喚出一個沒有形體的存在,他自己也不曉得那是個什麼東西,在給朋友的信裡說道要窮餘生之力搞清那東西的本質並且把他公之於眾。可惜的是還沒搞出來就死了……卡圖上被「召喚師 阿萊斯特」召喚出來的怪獸是「召喚獸 科庫託斯」。
暴走魔法陣 「暴走魔法陣」的效果是輔助展開,本身並不能體現「暴走」。倒是在用「暴走魔法陣」檢索「召喚師 阿萊斯特」、然後用「召喚師 阿萊斯特」檢索「召喚魔術」,這一檢索鏈是暴走的開端。曾經在十二獸卡組中出現,此卡也發揮了本身應有的效果,當然指的是讓十二獸一路暴走到成九又三分之一獸的效果。不過要是結合阿萊斯特在現實生活的傳聞以及後續卡圖故事中的表現,很可能這張卡描繪的是阿萊斯特被他召喚的那個沒有形體的不知道是什麼東西的玩意附身了以至於他魔法暴走,最後淪為惡魔(然後泡了罐子)。
魔法名-「大獸」 這裡的魔法名指的不是魔法的名字,而是魔法師的名字。魔法名是神秘學中一種自古已有的習慣,因為人的真名在神秘學領域中包含極特別的力量,所以魔法師們都隱藏真名,以魔法名代稱。而到了近代,魔法名又多了層含義,用來代表魔法師本人的魔法理論、行事準則。大獸(Great Beast、Master Therion)就是阿萊斯特的魔法名之一。在阿萊斯特創立的魔法團體「銀星團(Argenteum Astrum)」當中,魔法名還有表明成員地位高低的作用。卡名中的「大いなる獣」的注音為「トメガセリオン」。大獸(Mega Therion)是阿萊斯特所創造的泰勒瑪教(Thelema)中的神祗,象徵著野性、自然、欲望。Therion是希臘語θηρον(意為「野獸」)的英文轉寫。卡圖上被召喚出來的怪獸是「召喚獸 普爾加託裡奧」、「召喚獸 卡利古拉」和「召喚獸 梅爾卡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