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來歷和演變史,它就是古代的春節

2021-01-08 騰訊網

客家人聚集地 | 客家人都關注,

元旦這個節日,可以說是古已有之,但也可以說是近現代才有的,因為所用曆法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導致雖然是同一個詞語,表述的日期和內涵卻大有不同。今天咱們就來扒一扒元旦的發展歷史。

首先從字面意思上看,"旦"是日子的意思,"元"是數字初始的意思,那么元旦就應該指的是一年當中的初始日期。我國最早的曆法是夏曆,同時也是影響力最大的曆法,今天的農曆就是從夏曆演化而來的。

夏曆中雖沒有元旦的概念,但對於各個季節的初始月份已經非常明確,比如說春天來臨的第一個月是正月,冬天來臨的第一個月為冬月等等。畢竟得先有一個"元月",才能確定這個月份中的第一天是元旦,所以先秦時期的正月概念對於後來出現元旦的概念非常重要。

當然,前秦時期三大朝代也是不統一的,比如商朝就以冬天的最後一個月為正月,周朝又以冬季中間的月份為正月。這些規定對後來元旦應該放在哪個月份,都產生過深遠影響,只不過最後還是夏曆"勝出"罷了。

秦一統之後,在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等基礎上,對於曆法也有明確的統一規定,秦始皇規定的是進入冬天的第一個月,也就是農曆的十月份為正月,出發點是農業社會在冬季來臨之前忙忙碌碌,進入冬季開始休息,算是下一個階段的開始。直到西漢武帝時期,才又把正月恢復到夏曆中春天的第一個月,出發點是人完整的經歷了一遍春種、夏芒、秋收、冬藏的循環,從新的春天開始又進入下一個循環。

雖然從這裡開始一月的第一天成了元旦,但當時還不存在元旦這個詞,而是用一些別的詞來表述。比如東漢文學家崔瑗的《三子釵銘》中就把正月的第一天稱為"元正";到了東晉又稱為"元辰";到了南北朝時期,北齊將這一天叫做"元春"。你會發現,無論名稱如何演化,都帶有一個元字,只不過在這個"初始"的概念下,用哪一個字來表述日子有些變化而已。

直到《晉書》中的一句:"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才首次提出這個詞。《晉書》是誰寫的呢?是唐朝的房玄齡等人,也就是說直到唐初才開始使用元旦來表述正月一日這一天,而且使用並不廣泛。因為後來的唐德宗還用過"元朔"一詞。直到宋代,元旦的叫法才被廣泛使用,直至封建王朝的盡頭清。

通過以上內容我們可以得知,儘管元旦的曾用名非常多,但這個初始日期的概念是早已有之的。與此相對應的,西方從羅馬帝國建立前夕的凱撒開始,也提出了元旦的概念,當然他們用來代指的是西方曆法中的一年中的第一天。凱撒所確定的這一曆法系統,後人用他的姓氏來命名叫做儒略曆,但儒略曆的偏差比較大,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與大自然的循環不匹配。於是到了中世紀後半期,一位叫格裡高利的教皇將儒略曆進行了改進,被人們稱為格里高利曆,這也就是現在的西方曆法了。由於西方自大航海以後對全世界所產生的影響力,西方曆法的使用範圍越來越廣泛,今天人們都叫它公曆。

民國從1912年開始正式使用西方曆法,並把傳統的農曆元旦規定到了西曆的第一天。但幾千年來中國人一直都把原本的元旦,也就是農曆的第一天作為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來慶祝,你把它的名稱拿走了,總得再給取個新名字。由於農曆的第一天與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挨得最近,於是就將其稱之為春節。

儘管元旦這個詞"移形換位",但對於中國人心目中最大的那個節日春節來說,也只是換了個名字而已,該怎麼重視還是怎麼重視。所以直到今天,元旦的意義也大部分集中在企事業單位的年會上面,對於市井百姓來說,幾乎還沒有形成一項固定的元旦習俗。對於百姓而言,元旦到來的意義就是"離過年不遠了"。

來源;黃氏在線

送給朋友們!喜歡的請點

相關焦點

  • 春節手抄報內容春節來歷2019簡單春節手抄報製作方法步驟
    介紹春節的來歷,可以先上網搜索一下春節的來歷,然後按照自己的思路寫下來。  多使用紅色,過年講的是吉祥,歡樂,多使用紅色,這樣突出過年的喜慶氣氛。  畫上孩子們過春節的情形,體現出孩子們對新年的盼望,過年了又長大了一歲。  高年級可以使用全英文製作手抄報,高年級的學生可以完全使用英語來製作手抄報,學以致用。
  • 元旦的來歷、習俗和詩句匯總(2021年最新整理)
    元旦的來歷、習俗和詩句匯總(2021年最新整理)  元旦,中國節日,即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是公曆新一年開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中國古代曾以臘月、十月等的月首為元旦,漢武帝始為農曆1月1日,並延用。
  • 古人也叫「春節」嗎?過年在古代另有稱呼,其起源也多種多樣
    其實在我國古代,由於一直採用農曆年曆法體系,所以如今的元旦與春節在古代其實是同一個節日,都是新舊年更替的標誌。但自民國以來,由於公曆年成為官方曆法,元旦也逐漸成為慶祝公曆年更替的節日,南京國民政府更是在後來廢除了農曆年的「春節」。
  • 你不知道的春節冷知識
    1、元旦不是「元旦」,在古代,正月初一才是元旦,1912年大清忘了,中華民國宣布陽曆1月1日為新年,但是民間根本不買帳。到了1914年經袁世凱決定,讓陽曆年首為元旦,陰曆年首為春節,形成了雙節並存的局面,所以我們過的春節只有103年的歷史。
  • 「元旦」為何謂元旦?它又有著什麼特殊含義?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這是古人對元旦的描述。元旦又要到了,你準備好了嗎?我們可能只直到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元旦是放假休息的日子。但很少有人知道或去深究元旦為何稱為「元旦」,而不叫別的什麼?元旦的來歷又是什麼?
  • 你知道嗎,春節本該叫元旦,古人曾在十月、十一月、十二月過春節
    春節,是中華民族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作為新年,它已經存在了四千多年。但是「春節」這個名稱,卻只出現百餘年。雖然我們今天給孩子講「年」的由來,都是從傳說中的「年獸」開始的,但是,真正的起源應該是古代人民慶祝勞動成果的活動和祭拜天地的活動。
  • 走進「年爺爺」落下閎故鄉,講講春節的來歷和過年的安逸!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楚瞳)春運開始了,華夏兒女一年中最歡樂的時光——春節就要來啦!四川21個市(州),過年的活動豐富多彩,妙趣橫生。請跟隨四川在線記者「新春走基層」的腳步,先到春節發源地——南充閬中看一看。
  • 【春節的來歷】
    【專題】2017年新春走基層【專題】回家過年2016新春走基層   春節,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
  • 春節的來歷30字50字簡短介紹 春節的由來起源100字150字簡寫
    春節快要到了,春節的來歷是怎樣的?你對春節的來歷了解多少?春節的由來是什麼?小編為您整理了有關春節來歷的簡短介紹。春節的來歷30字簡短介紹  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時,帶領部下,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 古代沒有「春節」這個稱呼,過年也不是為了驅趕「年獸」
    相傳,上古時期,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它頭長犄角,面目猙獰,而且生性兇殘。年獸平時潛伏在深海,但每到除夕,就會上岸進入村子,毀壞房屋,吞食牲畜,傷害村民。人們往往談「年」色變,卻又無可奈何,只能在除夕那天拖兒帶女逃到山裡隱藏起來。有一天,村裡來了一個白髮老人,他在自家門前貼了對聯,掛上紅燈籠。因為年獸害怕紅色,所以不敢靠近房屋。
  •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時間:2020-09-30 23:0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中秋佳節 每逢佳節倍思親 Mid-Autumn Festival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為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 「春節」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其實它只有一百多年歷史
    說到我們傳統的春節,我們就必須了解一下這個曆法,現在我們國家現行的曆法有兩套,一套是我們現在用的公曆俗稱陽曆。還有一套,是我們中國自己的農曆,我們的春節是農曆大年初一,也就是農曆的元旦,一月一號那是公曆的元旦。
  • 元旦的來歷及習俗,建議家長講給孩子聽
    在中國古代,元旦指夏曆(農曆、陰曆)歲首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後來,人們把堯死後,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稱為「元旦」,或「元正」。這就是中國古代的元旦。 西方的元旦,始於公元前40年,埃及人發現天狼星和太陽一同升起,尼羅河水立時上漲。埃及把尼羅河漲水的這一天作為新年的開始。前46年,凱撒把這一天定為西曆新年的開始,為了祝福雙面神「Janus」(羅馬神話中的門神)。
  • 春節的來歷由來及傳說故事 中國春節過年傳統習俗介紹
    春節,是農曆的歲首,也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古代過「年」不是在臘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而是在「蠟日」,即後來的「臘八」。南北朝以後,把「蜡祭」移至歲末。到了民國時 ,改用陽曆,才把陰曆年叫「春節」,因為春節一般都在「立春」前後。
  • 古代春節:春秋戰國有雛形 "桃梗"是最初的春聯
    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春節的雛形。當時興起的「桃梗」就是最初的春聯。《淮南子》說,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著降福的咒語,一年一換,後蜀皇帝孟昶在過春節時心血來潮,令人將桃樹削片,他提筆在上面題寫了聯句「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這就是中國最早的春聯了,這也是當年的拜年嗑。
  • 中秋節的來歷由來簡短20字30字 中秋節的起源50字100字簡介
    小編整理了中秋節來歷的簡單介紹,既有二三十字的簡要版,也有100字左右的介紹,讓我們一起了解中秋節的起源吧。中秋節的來歷由來簡短20字  中秋節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最早見於《周禮》。中秋節的來歷故事中秋節的起源50字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  稱「中秋」。
  • 中秋節的來歷由來簡短20字30字 中秋節的起源50字100字
    中秋節的來歷由來簡短20字30字 中秋節的起源50字100字時間:2019-09-12 22:5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的來歷由來簡短20字30字 中秋節的起源50字100字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按照史籍的記實,中秋一詞最早呈此刻《周禮》一書中。
  • 華附清新五小元旦放假通知!
    在今天,每年的正月初一是春節,而非元旦。而在古代,正月初一卻是元旦,古代的元旦便是春節。那麼,元旦和春節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事實上,在古代元旦也並不是一直都是正月初一的。如在夏朝,以夏曆正月初一為元旦,而在商朝則以夏曆十二月初一為元旦。除此之外,秦漢時期元旦日期也不是一樣的。
  • 中秋節的來歷20字50字100字簡短簡單介紹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節的來歷中秋節的來歷20字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因為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且又因農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稱「中秋」。
  • 元旦法定節假日是幾天如何放假
    元旦,是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那麼2021年元旦怎麼放假?高速免費嗎?一起和閩南網小編來看看吧。  2021年元旦是2021年1月1日,星期五,農曆十一月十八。  2021年元旦放假安排是:2021年1月1日-1月3日,與周末連休,共3天。  2021年元旦高速免費嗎?不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