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克笑不起來了!剛轉移中國代工廠至印度,這邊就問題百出

2020-12-17 木易機械

蘋果公司在國際科技領域的地位極高,早年賈伯斯帶領蘋果技術登入巔峰之時,世界各國其他手機品牌皆落入了下乘勢態,那個時候,按鍵手機比比皆是,蘋果能以完美比例和先進技術出挑是情理之中。而賈伯斯,仿佛一個被神化了的人物,在經歷諸多變故後被蘋果果斷拋棄,讓人不能理解。有人說,賈伯斯是一個神也是一個「流氓」,蘋果正是將他界定為負面形象,影響了公司利益,因而只能被淘汰!

那麼把賈伯斯淘汰之後的蘋果公司又怎樣了呢?可以清晰見得,庫克以極為迅猛的速度登上王位,然而他對蘋果的理解並沒有到爐火純青的地步,這些年做出來的錯誤決策也讓蘋果公司的利益大大受損。這個時候,庫克為爭取最大利益,選擇把中國代工廠轉移至印度,如此一來,他們便能節省最大人力成本,僅需投資技術和金錢。根據目前情況來看,蘋果在中國的代工廠已經轉移大半,這或將對中國的經濟造成一定影響,毫無疑問,這個影響是非常負面的。

庫克已經「笑開了花」,他的轉移政策儼然得到蘋果上層的支持,不過往後在印度具體發展如何尚不得知,他們也必須要在中國留下一些代工廠用做後勤準備。不可否認,這波商人思維庫克打得非常好,他們不會把核心放在單一市場,因為會在無形中限制住公司的最大利益!

但庫克還沒能笑多久,當下就出現了很多尷尬問題,比如蘋果最新款手機出現綠屏卡頓等情況,再次引起科技圈一陣轟動。無奈之下,蘋果官方表示願意把這些問題手機收回檢修,並給用戶最合理的解決方案。如此一來,蘋果的損失就不止於眼前的這些,他們口碑大幅度下滑,或將給公司帶來極盡壓力。

除此之外,蘋果抽傭一事也引起各界廣泛關注,之前蘋果APP STORE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向開發者抽成15%,此舉引起無數開發者的反抗。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後庫克乃至蘋果都只能選擇妥協,這波操作,或將意味著蘋果公司已經逐漸進入下坡路,再加上今年疫情等原因讓科技領域遭受巨大重創,蘋果股價下跌明顯,庫克還能高興起來嗎?那麼大家是怎麼看的這件事呢?歡迎評論下方討論。

相關焦點

  • 蘋果剛將生產線移至印度,當地人就怒砸80億設備,庫克:虧大了
    ,要知道手機生產線對於工作人員的要求並不高,但對於先進機器的要求可是很大的,再加上中國市場一直以來都是蘋果的一個大客戶,他們這樣的選擇也意味著蘋果的重心已經有了向印度市場轉移的趨勢。02當地人就怒砸80億設備只不過這個消息才剛過去沒多長時間,印度市場就出現了很大的問題,這不,根據前段時間的消息來看
  • 「逃離」中國的代價?2萬部iPhone在印度被搶,庫克決定要個說法
    ,導致iPhone的生產成本隨之增加;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對華為的打壓讓庫克有所警醒:把雞蛋放一個籃子裡確實有點冒險所以在蘋果的鼓動下,代工企業們開始在東南亞等人口資源豐富而便宜的地區打造新的代工基地,一年多以來已經有8家代工廠把部分產能轉移到了印度,其中就包括臺灣代工巨頭富士康和緯創印度網友自然是一片歡呼,慶祝終於能買到便宜點的iPhone了,由於高額的關稅
  • 庫克剛洋洋得意起來,各方輿論攻擊就來了,這讓他很尷尬
    回首賈伯斯帶領其進入巔峰的那些時光,蘋果可謂風光無限,反觀現在的蘋果,在庫克的輿論宣傳下頗具爭議性,它已經逐漸失去曾經的光芒,讓人感嘆!很明顯,兩個領軍人物帶來的發展理念完全不同,人們是更加偏向於賈伯斯一些,可饒是他這樣出色的人物,也依舊會面臨著被趕下臺的困境。那麼,庫克還能撐多久?
  • 蘋果印度工廠出大事!國內上市公司或迎替代機會
    印度蘋果代工廠遭遇暴力事件,產能或受影響,在此背景下,國內蘋果產業鏈公司有望迎來替代時機。據報導,緯創的印度工廠主要為蘋果公司生產iPhone7、iPhoneSE,及其它IoT智慧裝置與一些醫療裝置,並為聯想和微軟等公司生產IT產品。工廠是蘋果公司將產能從中國大陸向外轉移的計劃的一部分,目前該工廠正在為蘋果組裝工作進行大量招聘,最終目標是創造1萬個就業崗位。對此事件,緯創做出了緊急回應稱,這起事件並非罷工事件而是犯罪,鬧事者也並非員工。
  • 印度iPhone工廠亂成一團 蘋果離不開中國製造
    蘋果正在把產業鏈部分轉移到印度和越南,富士康和緯創等代工廠,正在把一部分MacBook筆記本、iPad和低端iPhone產能從中國轉移到東南亞、南亞。十幾年前,當時蘋果COO庫克在中國建立了蘋果的代工廠和供應鏈模式,以中國為大本營,以富士康為主要合作夥伴。現在十幾年一個輪迴,蘋果要離開中國了嗎?當然不是,中國製造的競爭力,目前來說仍然是世界第一。即便蘋果轉移一些產能到越南和印度,也替代不了中國的作用。
  • 2萬多部iPhone被毀 蘋果印度工廠出大事!國產替代來了?高回撤概念...
    印度蘋果代工廠遭遇暴力事件,產能或受影響,在此背景下,國內蘋果產業鏈公司有望迎來替代時機。  據報導,緯創的印度工廠主要為蘋果公司生產iPhone7、iPhoneSE,及其它IoT智慧裝置與一些醫療裝置,並為聯想和微軟等公司生產IT產品。工廠是蘋果公司將產能從中國大陸向外轉移的計劃的一部分,目前該工廠正在為蘋果組裝工作進行大量招聘,最終目標是創造1萬個就業崗位。
  • 蘋果印度工廠大暴亂,2000人打砸搶燒,內情並不單純?
    因此,這名人士說,印度媒體報導聲稱緯創對原先承諾給員工的薪資不斷調降,完全與事實不符,這應該是勞務公司與工人之間的糾紛。長期在印度當地經營的臺商高層主管也說,印度經常發生外資企業有「內神通外鬼」情況,上從印度籍首席技術官、總經理、財務長,下至基層印度籍經理和管理工人主管,都曾發生過勾結外部(有時甚至是印度官員)製造事端,再向公司勒索中飽私囊。
  • 2000印度人大鬧蘋果代工廠,iPhone一夜被盜2萬臺
    蘋果推動供應鏈向印度轉移 隨著製造業格局的轉變,當下全球的製造業都在尋求新的落腳點,蘋果此前的代工廠基本全都設在中國大陸。 其一是印度已是目前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市場,但iPhone手機在當地的銷量極低,僅僅佔據1%。為爭奪市場,在印度設廠可以省去高額進口稅,以此來降低iPhone在印度的價格,提高銷量。 其二是印度本土的土地成本更低,勞動力更加低廉,在這兩方面也可以節省一大筆成本。然而近期,印度當地的蘋果代工廠,卻因此發生暴亂,損失慘重。
  • 蘋果印度工廠被2000人打砸,緯創連夜澄清但效果甚微
    我們都知道蘋果公司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品牌之一,而此前賈伯斯賈伯斯引領的蘋果公司一直以來都格外注重產品的質量,而在庫克上線之後,雖然在質量上一直都難以做到突破,但是庫克卻做到了讓蘋果的利潤收益連年上漲,一度達到了每年1.2萬億美金入資不難看出,庫克的確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經商人
  • 三大代工廠齊聚印度,轉移步伐加快,蘋果是否會步三星後塵?
    根據國外媒體報導,蘋果公司的代工廠和碩近日已經在印度註冊了一家新公司,為將來在印度生產智慧型手機做準備,目前該公司正在尋找合適的土地建立工廠。蘋果旗下的iphone手機全部委託給三家臺資代工企業:鴻海集團(富士康),緯創以及和碩。此前富士康,緯創已經在印度擁有各自的生產基地。
  • 耐克、阿迪代工廠向東南亞轉移,為什麼有些質量還不如買莆田鞋?
    耐克、阿迪代工向東南亞轉移,為什麼質量卻越來越差?如果同樣材料成本,傳說中的莆田鞋要比正品質量好你信不信?且單從鞋子角度說,莆田鞋還可以賣的比品牌貴,因為東南亞代工的成本現在要遠遠低於中國代工(中國代工成本真不便宜),如果每一雙做的都比人家好,那真是走別人的路讓別人只能去東南亞了。要這麼說來,莆田還真有點兒白眼狼兒。
  • 2000多人砸燒蘋果工廠,面對血汗壓榨,印度人民不同意
    一方面,它將代工訂單分給其它新的廠商,另一方面,富士康、緯創資通等工廠也在遵照蘋果要求,加快中國產能的轉移速度,將工廠遷往更低廉勞動力的印度、越南等國家。一名知情人士透露,同樣是組裝iPhone,中國工人的平均一個月能拿到700美元,而印度工人的工資只有中國工人的四分之一。
  • 蘋果對印度打砸事件做出回應,承認拖欠工資,終產生三點殘酷影響
    根據外國媒體報導,最近有超過2000名參與者在印度的 iPhone代工廠進行暴力打砸。該廠位於印度南部卡納塔克邦首府班加羅爾,已於2月份完工並於10月投產,是緯創公司在印度最新的一個生產基地,總投資約300億盧比,預計可為當地創造10,000個工作崗位。
  • 為什麼國內的ZARA質量差到爆,可能是產地出了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大家常見的品牌在世界各地有那麼多代工廠,究竟哪個地方生產的更優質呢?今天敢敢帶大家扒一扒Adidas、Nike、優衣庫、Zara等品牌的優質產地。 Adidas、Nike Nike和Adidas的代工廠很多,產地主要有中國、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地。
  • 不斷蠶食中國代工廠份額,真會取代中國嗎?
    那麼回到「越南要取代中國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這一說法,社長認為就目前來說很不現實,拿立訊精密和歌爾股份在越南建立的工廠舉例,大家都知道立迅和歌爾主要是為蘋果做代加工的,在越南建廠也是蘋果的戰略安排,蘋果作為全球電子工業的頂端品牌,對代工廠的技術要求也非常高。
  • 把產能從大陸轉移到印度的臺企,工廠被印度工人砸了!
    據《印度時報》12月12日報導,當地時間星期六凌晨,中國臺灣省緯創資通有限公司在印度納拉薩普拉運營的工廠遭到了員工的破壞。《印度時報》稱,大約2000名員工在下夜班離開工廠時,突然開始瘋狂地破壞公司的家具和組裝設備,甚至有人試圖放火焚燒汽車。納拉薩普拉當地和來自科拉爾地區的警察隨後趕到現場平息了事態。
  • 尷尬,印度和蔡英文「曖昧互動」後,對臺灣企業又罰又砸
    編輯:化蝶今年的新冠疫情使印度政府面臨極大的危機,國內無法管控疫情導致經濟下滑、失業人口劇增,人民生命受到極大威脅。印度和臺當局互動莫迪政府為了轉移國內矛盾而選擇與中國作對,同時倒向美國希望能在和中國的對峙中取得優勢,而巧的是相同靠山的莫迪和蔡英文有了共同語言。印度想要加入美國印太戰略計劃,蔡英文想要推動「臺獨」,雙方在有相近目標的情況下自然有了主動親近的默契。
  • 韓媒:美國呆子、中國大叔、印度大象相繼引領IT業
    繼美國之後掀起新浪潮的是「中國大叔」們。世界最大電商「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世界第二大門戶網站「百度」的李彥宏,大型網際網路綜合服務提供商「騰訊」的馬化騰等人都以巨大的大陸內需市場為基礎將中國IT企業帶領至世界的前列。  據韓國《朝鮮日報》網站10月16日報導,而最近興起的就是「印度大象」們。美國矽谷的重量級企業中出現大批印裔CEO。在印度國內,總理莫迪正積極發展IT產業。
  • 蘋果代工轉移越南真相:庫克的意志,郭臺銘的糾結
    據路透社消息,今年11月富士康斥資2.7億美元在越南成立新公司,將國內部分的iPad和MacBook組裝線轉移至越南,計劃明年上半年開始投產。 富士康官方表示不做回應。但蘋果攝像頭核心供應商大立光的一位高層人士告訴騰訊新聞《潛望》,已經有三成的iPad鏡頭訂單發往越南,佔國內訂單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