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鬥獸場:古羅馬文明的象徵

2021-01-09 七月

如今,角鬥士的身影已經不可見了,鬥獸場門口是那些假扮著羅馬戰士的義大利人與遊客收費合影的生財之地。鬥獸場內,人聲鼎沸的遊客將破落的競技場擠得滿滿的,完完全全地淹沒了來自兩千年前的嘆息。生活在和平和自由的國度的人們大概再也不可能體會到,那些被迫為了自由和生存而戰的鮮血淋漓,和無法揭去的深深的傷疤。鬥獸場建於公元72至82年間,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這座龐大的建築可以容納近九萬人數的觀眾,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鬥獸或奴隸角鬥的地方。

當時的奴隸角鬥非常殘忍,當然也有專門為了賺錢而前往的專業角鬥士,時至今日,這種角鬥士已經成為世襲職業,只有他們才能夠在競技場裡表演,而且與他們合影也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鬥獸場,古羅馬時期劇場建築,位於羅馬的威尼斯廣場南面,是古羅馬建築的典型代表,也是古羅馬帝國的象徵。這座橢圓形的建築物是由維斯帕西安皇帝於72年開始修建,其子提圖斯皇帝於80年隆重揭幕。

據說是為了紀念羅馬帝國徵服耶路撒冷的勝利,強迫8萬名猶太俘虜服了10年苦役建成的。鬥獸場是鬥獸、賽馬、競技、閱兵、歌舞等的場所,用淡黃色巨石壘砌,佔地2萬平方米,外部高48.5米,周長527米,橢圓長徑188米,短徑155米,四周可容觀眾5萬人。鬥獸場共分四層,一、二、三層有半露圓柱裝飾,每兩根半露圓柱之間即為一座拱門。第四層為長方形窗戶和長方形半露方柱構成。場中心的競技和鬥獸處,也呈橢圓形,長、寬分別為86米和57米。

當初為觀賞水中鬥獸情景,還採用了引湖淹灌的辦法。後來在臺下改建成許多地窖,供角鬥士化妝準備搏鬥和關閉猛獸之用。據說角鬥場竣工後,各種表演持續了100天,動用了5000頭獅子、老虎和其他猛獸,還有3000名由奴隸、俘虜、罪犯和基督徒組成的角鬥士,他們大部分都慘死在角鬥場上。鬥獸場門票每人12歐,建於公元72至82年間,平面呈橢圓形,大約能容納九萬觀眾。從外觀上看,它成正圓形;俯瞰時,它是橢圓形的。場中間為角鬥臺,角鬥臺下是地窖,關押猛獸和角鬥士。圍牆共分四層,有上、中、下3層座位;下層有二層,頂層還有一個只能站著的看臺。

底層的第一區中間有一個豎著一個十字架的地方,是皇帝和貴族的座席。第一層共有80個拱門入口,有160個出口遍布於每一層的各級座位。經過近2000年的歲月。競技場部分已成斷壁殘垣,但站在他面前,你還是覺得他的宏偉,進入裡面,你更會感到他給你的震撼。直至今天,競技場的許多設計理念還應用在當代許多大型體育場館的建設中,可惜,我們不知道誰是他的設計師。

建於公元72年,高48公尺、佔地16萬平方米,古羅馬大鬥獸場曾經是角鬥士競技的場所,曾有「羅馬環形大鬥獸場在,羅馬也就在;環形大鬥獸場倒塌,羅馬也就滅亡;羅馬一旦滅亡,世界也就滅亡。」一說。它長軸達187米,短軸也有155 米,中央有86 米×54米的橢圓表演區,地面鋪上地板,外面圍著層層的看臺。看臺約有60 排,分為五個區。鬥獸場的內部被分為三部分:競技場(arena)、觀眾席(cavea)和指揮臺(Podium)。競技場內有一層沙子覆蓋的木地板,是為了防止角鬥士們摔倒,並吸收鬥劍比賽中受傷者流下的鮮血。

今天你可以看到競技場下層迷宮似的通道和當年把動物和角鬥士從牢籠運送到競技場的機械裝置。競技場內還可以注滿水進行海戰表演。大鬥獸場的內部分為,競技場,觀眾席和指揮臺。競技場上面的平臺已損壞,而平臺下面的部分是當時關角鬥士及出場的地方。羅馬想要看地方太多了。即使一生也未必能閱盡所有,所以可以先選擇自己喜歡的,當然第一站必定是鬥獸場。看過太多角鬥士血腥相搏的影片,這是歷史印記下的一座腥風雪雨的歲月。「鬥獸場滅亡,羅馬也將不復存在」鬥獸場作為永恆之城已成為羅馬的標誌性象徵。令人嘆為觀止。不管你看過多少在這個戰場的搏鬥畫面,都不如親眼見到的震撼。不可複製的歷史,這裡從未有勝者,今天你活下來,明日又不知怎樣的命運。

相關焦點

  • 建築風情:古羅馬文明的象徵,羅馬鬥獸場
    ARCHIECTURE◆建築風情 古羅馬文明的象徵,羅馬鬥獸場The Symbol of Ancient Roman Civilization>提起義大利首都羅馬,很多人首先想到古羅馬鬥獸場。羅馬鬥獸場名列在中古世界七大奇蹟及世界新七大奇蹟中。可以說,古羅馬鬥獸場是義大利的一個代表符號,不管是烈日炎炎還是秋風瑟瑟,甚至是下雨下雪,都會有很多遊客來這裡觀賞。這座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角鬥場,建於公元72年-82年間,現僅存遺蹟位於羅馬市中心,採用卵形的圓形劇場形式設計建造而成,使用材料包括洞石、凝灰巖及磚飾面的混凝土。
  • 假期流行好去處,歐洲古羅馬文明象徵,羅馬鬥獸場
    好啦,大陳就不繼續和大家賣關子啦,馬上開始我們今天要講的主角,歐洲古羅馬文明的象徵——羅馬鬥獸場。羅馬鬥獸場建造的時間是在公元的一世紀左右,建址在義大利的首都羅馬市的中心,這個地方在當時就相當於一個全國的經濟中心了吧,因為這個鬥獸的演出總能夠吸引很多來自全國各地的達官貴族們,還有一些自由民眾前來觀看演出;同時,它也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現在作為是羅馬的地標性建築;而在競技場的下方,是建造形同迷宮一般的通道和囚籠系統,是供野獸和角鬥士使用而建造的。
  • 羅馬的象徵——古羅馬鬥獸場
    這裡是羅馬標誌性的建築,羅馬的象徵,到羅馬沒來大鬥獸場就像到中國沒爬長城一樣。  羅馬鬥獸場,亦譯作羅馬大角鬥場、羅馬競技場、羅馬圓形競技場、科洛西姆、哥羅塞姆,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建於公元72至82年間,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遺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廣場的南面,古羅馬市場附近。從外觀上看,它呈正圓形;俯瞰時,它是橢圓形的。
  • 走馬觀花古羅馬:邂逅古羅馬鬥獸場與古城遺址
    走馬觀花古羅馬 邂逅古羅馬鬥獸場與古城遺址羅馬鬥獸場(義大利語:Colosseo、英語:Colosseum),原名弗拉維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又譯為羅馬角鬥場、科洛西姆競技場。
  • 著名建築遺產之歐洲——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
    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鬥獸或奴隸角鬥的地方。【建築歷史】★鬥獸場由韋帕薌皇帝下令修建,是古羅馬當時為取悅凱旋的將領士兵和讚美偉大的古羅馬帝國而建造的,在其兒子圖密善在位期間建成,是古羅馬帝國標誌性的建築物之一。【名稱由來】★鬥獸場是古羅馬舉行人獸表演的地方,參加的角鬥士要與一隻野獸搏鬥直到一方死亡為止,也有人與人之間的搏鬥,所以叫做「鬥獸場」。
  • 走進了解羅馬鬥獸場
    後來他們在母狼曾經餵養過他們的臺泊河畔建立起一座城市,這就是「羅馬」。今天的羅馬城徽就是一直母狼陪伴著兩個小男孩。說到羅馬,就不得不提這座舉世聞名的「大圓形競技場」了。它是大家公認的「世界八大名勝」之一,是現存的古羅馬建築工程中最宏偉的建築,也是古羅馬帝國國威的象徵。
  • 古羅馬鬥獸場:殘缺而雄偉的古羅馬競技場會讓你仿若隔世
    象徵古羅馬帝國的鬥獸場,雖然現在的鬥獸場只剩下了一些殘垣斷壁,但它卻是古羅馬歷史的象徵。在鬥獸場的內部復原圖上,可以看出這個工程的浩大和壯觀。但今天人們所能見到的已無完整看臺的形象,只是原來支撐看臺的隔牆儘管破敗不堪,但甚高、甚大、甚巧,仍讓人為往日的輝煌嘖嘖稱奇。
  • 羅馬鬥獸場:羅馬永恆的象徵,千年前的鬥獸場歷史!
    羅馬鬥獸場又譯作古羅馬鬥獸場、羅馬大角鬥場、羅馬圓形競技場、科洛西姆;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競技場的名稱來源「Colossus」本來解作巨像,因為尼祿時期此處有一座他本人的巨像。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角鬥場,是古羅馬帝國標誌性的建築物之一。
  • 古羅馬城市之古羅馬大鬥獸場
    古羅馬共和時期(公元前509-前30年)的城市建築,是在羅馬統義大利以後興盛和發展起來的。早在公元前3世紀,羅馬人率先把天然混凝土用在建築上,在羅馬帝國期間,羅馬城市建築如萬神廟、大鬥獸場等建築,天然混凝土大顯身手。
  • 古代羅馬的象徵羅馬鬥獸場
    羅馬鬥獸場是古代羅馬的象徵,是我們在歐洲的第一個景點。羅馬鬥獸場是義大利的標誌性建築,代表了古代羅馬建築的最高水平,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幾千年來,它在文明的進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天它已經從一個簡單的鬥獸場演變成一個城市的象徵,一個國家的象徵,一個羅馬的城市和一個義大利的國家古代羅馬的鬥獸場是古代羅馬文明的象徵。建於公元72年,是為了紀念羅馬帝國徵服耶路撒冷後威斯巴西安皇帝的偉大成就而建造的。80000名猶太囚犯辛辛苦苦工作了八年才完成。鬥獸場佔地20000平方米,周長527米。它能容納9萬名觀眾。
  • 曾經的古羅馬鬥獸場,殘酷的競技場
    古羅馬鬥獸場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遺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整體上看,它呈正圓形;俯瞰時,它是橢圓形的。這座龐大的建築可以容納近九萬人數的觀眾。從共和時期就開始興建鬥獸場,而羅馬大鬥獸場始建於72年弗拉維王朝到82年提圖斯時代才完成。這是帝國於公元70年徵服了耶路撒冷後,為紀念勝利驅使8萬猶太俘虜修建的。鬥獸場內部的看臺,由低到高分為四組,觀眾的席位按等級尊卑地位之差別分區。以此背景拍攝的電影有很多,比如:《賓虛》,《猛龍過江》,《角鬥士》,《斯巴達克斯》等等。
  • 古羅馬的象徵,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羅馬鬥獸場!
    羅馬鬥獸場(Colosseum,亦譯作羅馬大角鬥場、羅馬競技場)位於羅馬市中心,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建於公元72年-82年間,現僅存遺蹟,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角鬥場。君士坦丁凱旋門集合了眾多不同時代的羅馬雕塑,平衡了眾多風格的雕塑風格,在靜態中展現了自己的恢宏氣質,據說當年拿破崙·波拿巴來到羅馬,見到了這座凱旋門,大為讚賞,將其作為建造法國巴黎凱旋門的藍本。
  • 義大利首都羅馬之旅,古羅馬鬥獸場,氣勢恢宏的建築藝術!
    在羅馬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地方,就算沒有來過的人肯定也都聽說過,那就是古羅馬鬥獸場,相信很多人都在影視中欣賞過它的宏偉與壯麗。但是小編親自來到這裡後,仍然被它的巨大和宏偉所震撼。古羅馬鬥獸場可以說是羅馬的象徵了,吸引著全世界的遊客紛至沓來,小編來到這裡,就能明顯感覺到它是一個非常熱門的景點,因為這裡的遊客每天都有很多,都想一睹這個讓人熱血沸騰的地方。小編走進鬥獸場,看著這些破爛的磚頭和拱門。想像著影視劇裡面的場景,依然能夠感受到這裡當初的喧囂與熱鬧。
  • 這裡是古羅馬建築中卓越的代表,也是古羅馬帝國永恆的象徵
    羅馬帝國是古羅馬文明的一個階段。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就是古羅馬帝國永恆的象徵——羅馬競技場。羅馬鬥獸場,原名弗拉維圓形劇場,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鬥獸或奴隸角鬥的地方。羅馬競技場大致建於公元70-公元82年。
  • 古羅馬鬥獸場:新世界七大奇景之一
    15世紀時教廷為了建造教堂和樞密院,竟然拆除了鬥獸場的部分石料。1749年羅馬教廷以早年有基督徒在此殉難為由才宣布其為聖地,並對其進行保護。約翰·保羅二世教皇生前每年都會在此舉行儀式紀念這些殉難的烈士,但是卻沒有歷史證據顯示確曾有基督徒在此殉道。說到羅馬,就可以自動跳躍出七七八八與之相關的信息--義大利的首都,電影《羅馬假日》,也少不了有名的古羅馬鬥獸場。
  • 華麗的廢墟 古羅馬鬥獸競技場上氣魄磅礴
    華麗的廢墟 古羅馬鬥獸競技場上氣魄磅礴時間: 2010-08-30責任編輯: 策馬踏雪旅遊_中國網    羅馬鬥獸場,亦譯作羅馬大角鬥場、羅馬競技場、羅馬圓形競技場、科洛西姆、哥羅塞姆,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建於公元72至82年間,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遺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廣場的南面,古羅馬市場附近。
  • 羅馬的地標性建築,古羅馬鬥獸場,來羅馬的遊客必來遊玩
    羅馬的地標。羅馬鬥獸場(義大利語:Colosseo、英語:Colosseum),原名弗拉維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又譯為羅馬角鬥場、科洛西姆競技場。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鬥獸或奴隸角鬥的地方。整個鬥獸場最多可容納5萬人。
  • 中外歷史通覽:古羅馬建築與雕刻,羅馬大鬥獸場,泰特斯凱旋門
    古羅馬人在公元前226年統一義大利半島之後,便與古希臘文化有了正式的接觸,而古羅馬人在藝術上向古希臘人學得最多的就是建築。古羅馬建築的一個特點,就是建築物帶有穹頂。這一方面得自古代伊特拉斯坎人的拱洞建築的啟示,一方面也是因為古羅馬人有一種全新的建築材料,即用火山灰加砂石和水拌成的「混凝土」。古羅馬建築的龐大穹頂,就是用這種「混凝土」灌進模子而建成的。
  • 《古老的羅馬鬥獸場》兩頭蛇-協助拍攝
    羅馬鬥獸場,亦譯作羅馬大角鬥場、羅馬競技場、羅馬圓形競技場、科洛西姆、哥羅塞姆,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 Flavium),建於公元72至82年間,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徵。遺址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廣場的南面,古羅馬市場附近。從外觀上看,它呈正圓形;俯瞰時,它是橢圓形的。它的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最大直徑為188米,小直徑為156米,圓周長527米,圍牆高57米,這座龐大的建築可以容納近九萬人數的觀眾。
  • 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
    我是2016年3月24號去義大利古羅馬鬥獸場參觀的,是當地時間下午的3、4點鐘左右,一下旅遊大巴車,就看見遠處有彩虹掛在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