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歷史需要我們銘記 有些無名英雄需要我們傳頌
如果說一個人一生開二次追悼會,你會相信嗎?歷史上確有其事,此人就是開國少將段蘇權,他的一生就開了二次追悼會,分別是在1934年和1993年,任弼時夫婦又都和這二次追悼會有關,這是怎麼回事呢?
開國少將段蘇權(1916-1993),湖南茶陵人,14歲就參加了革命,成了一名光榮的紅軍戰士,他在戰鬥中表現得非常英勇,18歲時就被任命為貴州東獨立師團的政治委員。身經百戰,九死一生。曾擔任過福州軍區副司令員,軍政大學副校長,軍事學院政委、全國人大常委等職。
段蘇權逝世後,時年91歲的任弼時夫人陳琮瑛前來悼念,說:「長徵路上,我們已經為段蘇權同志舉行過一次追悼會,可他沒有死,拖著打碎了的腳,一路乞討又爬回部隊……」。段蘇權負傷乞討回家的半年多時間,先後得到過幾位老百姓的救助。他一直沒有忘記他們,1983年10月,終於在四川找到當年的救命恩人。那麼,段蘇權是怎樣歸隊的?他和救命恩人之間有何情緣呢?
在中國西部的武陵山間地帶 有個叫紅軍洞的地方
當地有傳說。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叫段蘇權。段蘇權14歲加入紅軍,18歲成為貴州東獨立師團的政治委員,但他擔任的政治委員卻很不容易。不到一個月就面臨了一生最讓人難忘的大災難。當獨立師團穿越西南山區時,由於第五次反包圍討伐失敗,紅軍的主力被迫長徵。根據上級的要求,獨立師團支援紅軍的長徵。獨立師團和國民黨部隊展開了戰鬥,全體師團幾乎全部犧牲,只剩下幾個人。
其中,政治委員段蘇權的腳踝中了一槍,很快就失去了支撐,傷勢嚴重。他在山裡爬了一夜,最後昏迷了。醒來的時候,被幾個流氓綁在樹上。被奪走了三日元的大洋。流氓要求他拿出更多的錢。不然就殺了他。這時,幸虧李木富來制止他們。李木富家中也很窮,連自己過冬的棉衣都沒有,他看到段蘇權這麼可憐,收留了他。段蘇權是紅軍,而李木富只是躲在自己家山後的小洞裡。李木富是農民,雖然平時做縫紉賺錢,他還是窮,為了照顧段蘇權,他還拿出自己家裡的白薯給段蘇權吃。在他的悉心照料下,段蘇權的傷已經好多了。
段蘇權發現李木富家中已經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吃了。如果自己留在這裡,會給李木富添麻煩。李木富很捨不得,只好給他收集了三天的乾貨。又給他做了拐杖。他上街,一邊討飯一邊問紅軍的去向。據說段蘇權在街上乞討時,他的身份已經暴露了。國民黨打算來抓他。這時,他又遇到了李木富。李木富把身邊的一點錢給了蘇權,也為他找了船。目送他走了。
作為開國少將的段蘇權看到李木富的時候,他已經89歲了
段蘇權離開後,沒有消息了。他重返部隊,參加了革命,但沒有忘記他的救命恩人李木富。建國後,作為開國少將的段蘇權提出了想去見李木富。看到李木富的時候,他已經89歲了。老人獨自一人,不過,他記著段蘇權。他不知道段蘇權成為了將軍。之後段蘇權問老人有什麼要求嗎?李木富希望段蘇權在村前建造橋梁,段蘇權出資,在當地村民的協助下,這樣修理了一座叫做「紅軍橋」的混凝土橋。這座橋是當地軍民魚水情的象徵。
說起歷史 我覺得看歷史遠比看小說更為有趣 可以從中學到許多的知識
因為歷史就是一個有著無盡謎題的長卷,更何況還可以從中學到許多的知識。就拿《智囊全集》這本書來說,可以說一部《智囊全集》寫透了人生百態,寫盡了帝王將相,權術謀略。這本被譽為"幹古謀略第一書"的奇書對蔣介石的影響是終生的。蔣介石自己曾說:「每當夜深人靜時,就會此書,細細品味。「可以說蔣介石這一輩子的智慧, 就是從這本書中得來的!
說起先烈,他們大多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特別喜歡研究歷史上的各大戰役,和歷代帝王的用人之道,畢竟他們都是帶兵之人,如果沒有一點雷霆手段,這麼大的團隊怎麼能帶好呢?
例如林帥和徐帥,他們兩個都喜歡同一套書就是《智囊全集》曾經為了湊成一整套,兩人互相借著閱讀,可以說一部《智囊全集》,寫透了人生百態,寫盡了帝王將相,權術謀略。
當然不只是先烈,清朝的雍正還有乾隆二帝也通讀此書,還稱它是"國之利器"!我們的鐵齒銅牙紀曉嵐"更是能對此書倒背如流。這本《智囊全集》是馮夢龍嘔心瀝血所作,他自己評價稱「天下無餘智",就是說天下所有的智慧皆囊括於此。
所以有人問我讀什麼書好,我總是建議他去讀《智囊全集》,你不知道幹什麼了,迷茫的時候,去讀《智囊全集》,想了解社會裡的各種關係,去讀《智囊全集》,甚至想了解權術,也可以去讀《智囊全集》。
全書共兩冊,另送《鬼谷子》,只要54元,是歷史愛好者的首選,不過就是逛一次星巴克,吃一次肯德基的錢。但換來的卻是自己受益一生的人生智慧,既可以買來自己看,還可以收藏,亦或是送給朋友,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點擊下面藍色字體參團:
這本書收集了自先秦到明代的智慧故事,包括全部正史、野史,涉及政治、軍事、外交等全方面的謀略,也有平常百姓小人物生活中的奇巧機智。不止前人將它捧讀,現代人更是將他奉為經典。馬雲曾評價這本書不僅適用於過去的政權紛爭,更適用於現實的職場和生活。
然而這麼好的古典巨著,現在卻少有人知。它裡面的每個故事,都取自相關歷史人物的事跡,均有史實依據,絕非胡編亂造,取材豐富,也因此又被稱為《小資治通鑑》。更有後人評價:「學其十中有二,便可安身立命,趨吉避害"。如此一本智囊寶典,真的是值得每個人一讀。 畢竟看歷史遠比看小說更為有趣,因為歷史就是一個有著無盡謎題的長卷,更何況還可以從中學到許多的知識,也增長見識與智慧。在自己工作的閒暇時間,都可以讀一下。
文章為丁川是個老師原創首發,抄襲必究,已籤維權騎士,全網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