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這項誕生於大洋彼岸的全地形車輛設計、越野大賽,轉眼間已是進入中國的第三個年頭。
6 月 9 日的北京汽車博物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SAE China)主辦的 2017 烏蘭察布草原巴哈、暨第三屆中國巴哈大賽,在此發布。
什麼是「巴哈」?
對於普羅大眾,這個名詞顯得十分陌生。
「巴哈」是「Baja」的音譯詞,來自於西班牙語的「越野車」。這項賽事誕生於 1976 年的南卡羅來納大學,最初叫 「Mini Baja」(「迷你巴哈」),2007 年後改名「Baja」。如今,它已成為由國際汽車工程師協會(SAE)主辦,吸引了全世界大學生參與的全地形越野車設計盛會。巴哈在全球有多個分站,目前,美國、中國、印度、韓國、南非均有至少一年一度的賽事舉辦。
美國 Baja SAE
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舉辦的中國巴哈(簡稱 BSC,即「Baja SAE China」),將這項風靡海外的大學生運動帶入祖國大陸,並在 2015 年舉辦了第一屆中國巴哈。當時僅有 29 只車隊參賽。第二屆比賽則有 63 只。而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向雷鋒網透漏,2017 年的報名車隊已近百隻,發展不可謂不快。中國巴哈已成為國內熱愛車輛設計的高職技校與大學生們一顯身手、以「武」會友的舞臺。
比賽形式
2015 第一屆中國巴哈,參賽團隊全家福
選手們需以學校為單位組成參賽隊伍,統一使用百力通贊助的發動機,設計製造一輛單座、發動機中置、後驅的小型越野車。在烏蘭察布草原巴哈 2017,參賽隊伍需參加多個靜態與動態項目測試。靜態項目有兩個:
動態項目有四個:
這些項目是為了綜合考察參賽隊伍的車輛設計、組裝、成本控制、測試、操控、維修等能力。各環節均有積分,設幾千元不等的單獨獎項,總積分最高的隊伍即大賽優勝者。
中國巴哈 2015 泥漿中的車手 *圖片來源於汽車之家
草原上的巴哈——烏蘭察布
今年的巴哈,與往年頗有不同——它來到了內蒙草原:於 8 月 9 日到 12 日, 在烏蘭察布的集寧區舉行。
而 8 月份,是內蒙古草原草長鶯飛、水草最豐美的季節。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閆建來表示,本屆巴哈將充分利用草原地形,盡力不改變地貌——「原始地貌是什麼樣子,選手就在什麼樣的場地比賽」。這無疑將大幅增加耐久賽的難度,但同時也使大賽更具挑戰性和趣味。
下面是今年的草原巴哈場地圖:
教育意義
巴哈,從來就不是單純的體育比賽。它的競技元素,遠遠比不上所承載的教育意義。用閆建來的話說,「它是以體育形式呈獻給大眾的教育培訓項目」。
它的根本目的,既不是讓選手分個高下,也不是給大眾提供娛樂——而是為我國汽車工業發現、培育、輸送工程實踐人才,或者說技能型人才。
因此,大賽的各項流程,包括設計報告、成本報告環節,更多是 讓選手們模擬車輛製造企業向市場推出新產品的設計、策劃、生產流程 。而理想的情況是,參賽團隊設計、組裝出的車輛,能成為面向休閒全地形車市場的,一個可靠、經濟、可維護性強、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原型方案。
從參賽選手的體驗來看,大賽考驗的也的確不止動手能力。雷鋒網採訪了幾名參加過上屆 2016 年巴哈大賽的選手,他們表示,大賽中車輛組裝固然十分有挑戰性,但他們進步最大的地方,還包括團隊協作能力。
發布會中,閆建來還向雷鋒網透露了一個好消息:今年的草原巴哈大賽,將提供兩隻優勝團隊名額赴美參賽,即冠亞軍。
學工程科目的同學,你有沒有心動呢?趕緊向學校老師反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