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懟人小天才」林黛玉:讀書是練就伶牙俐齒的磨刀石

2020-12-19 桃葉渡絡白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林黛玉詩意浪漫,且敏感多情,所以一想到林黛玉首先想到的是一個柔弱多病、多愁善感的模樣,其實除去多愁善感的標籤,林黛玉還是一個「懟人的小天才」呢,加上這個標籤,林黛玉又多了俏皮可愛的一面。

首先,林黛玉當然是一個「懟人的小天才」,伶牙俐齒,叫人愛也不是,惱也不是。

薛寶釵曾經捏著林黛玉的小臉蛋,笑著說:「真真這個顰丫頭的一張嘴,叫人恨也不是,喜歡也不是。」林黛玉牙尖嘴利,懟起人來像連環炮似的,令人眼花繚亂。

在賈寶玉和林黛玉去探望寶釵這一回中,林黛玉看見賈寶玉也在探望薛寶釵,兩個人正在比金鎖,難免有點醋意,便戲說「早知他來,我就不來了……今兒他來,明兒我再來,如此見錯開來著,豈不天天有人來了,不至於太冷落,也不至於太熱鬧。」

寶玉聽了起身,黛玉又說:「我才來他就要走了」,讓寶玉不好意思離開。

接著,薛姨媽請吃飯,賈寶玉喝冷酒被薛姨媽勸阻,薛寶釵也說出喝冷酒的弊端將賈寶玉勸住,這時剛好雪雁聽紫鵑的吩咐,給林黛玉送來手爐,林黛玉一語雙關,借雪雁說寶玉:「誰叫你送來的?難為她費心,哪裡就冷死我了?也虧你倒聽她的話,我平日和你說的話,全當耳旁風,怎麼她說了你就依,比聖旨還快些!」賈寶玉倒知道林黛玉在說的自己,也習慣了,只是不好意思地笑笑。

薛姨媽不知道林黛玉的旁敲側擊,問黛玉:「她們(丫頭們)記掛著你倒不好?」

林黛玉說出「幸虧在姨媽家,倘若在別人家,顯得人家家裡連給手爐也沒有,人家豈不惱?丫頭們太過小心,別人還只當我素日輕狂慣了。」

然後寶玉多喝了一杯酒被李嬤嬤阻止,林黛玉「出言維護」賈寶玉……一連串的應對,真真伶牙俐齒,看得人目不暇接,令人拍案叫絕。

關於「林黛玉是懟人的小天才」這一點,主要是體現她的才思敏捷、反應靈敏的特徵,給人產生的「懟人小天才」的印象,這種印象是率真可愛的,是褒義的;而不是像她懟周瑞家的那樣,有點「兇惡」惹不起、不好相處的感覺。

關於林黛玉才思敏捷,反應靈敏的一面,我覺得薛寶釵的那一段評價說得非常恰當中肯。薛寶釵評價林黛玉:

「世上的話,到了鳳丫頭嘴裡也就盡了。幸而鳳丫頭不認得字,不大通,不過一概是市俗取笑。更有顰兒這促狹嘴,他用『春秋』的法子,將市俗的粗話,撮其要,刪其繁,再加潤色,比方出來,一句是一句。這『母蝗蟲』三字,把昨兒那些形景都現出來了。虧他想得倒也快。」

「用『春秋』的法子,將市俗的粗話,撮其要,刪其繁,再加潤色,比方出來,一句是一句。」

什麼是「春秋的法子」?就是寫作手段裡面的春秋筆法,指在宣傳材料的選擇上注意有取捨的褒貶。

微言大義,在記敘之中表現作者的觀點、思想傾向,利用不太明顯的字眼等隱晦的表達,暗暗地將自己的主觀看法加入其中,對人或事進行或褒或貶的評價。這種表達的形式,文字簡約,含義隱晦,委婉而成章。

林黛玉取笑劉姥姥(雖然很多人對林黛玉這一做法覺得不厚道)是「母蝗蟲」,三個字,把劉姥姥在大觀園裡不顧形象的大吃大嚼、插科打諢的扮醜取樂眾人的情景,恰到好處地形容出來了,「母蝗蟲」這三個字一說出來,劉姥姥遊大觀園的情形就出現在眾人的眼前。

林黛玉的才思敏捷在作詩填詞上,又快又好,書中有多次明顯體現,這裡就不贅述了。

關於林黛玉反應靈敏的一面,書中也有很多處體現。

賈寶玉自討沒趣,發牢騷寫了一首偈語詩,一副出家人參禪的意味,林黛玉馬上問她「至貴者寶,至堅者玉,爾何貴?爾何堅?這點都答不上來,還參禪呢。」

賈寶玉對襲人說「你死了,我就出家。」林黛玉馬上告訴他「已經出家兩次了」。

賈寶玉問林黛玉是不是薰了香?林黛玉問賈寶玉有沒有「暖香」?薛寶釵落選之後,賈府「金玉良緣」的傳言四起,林黛玉說「你有玉,人家就有金來配,人家有冷香,你難道沒有『暖香』來配?」用杜撰的「暖香」打趣賈寶玉。

行酒令的時候,史湘雲說出:「這鴨頭不是那丫頭,頭上哪討桂花油。」林黛玉就說出「他倒是想給你桂花油,又怕吃盜竊的官司。」暗指不久前彩雲給賈環偷玫瑰露的事情,她本意是開賈寶玉的玩笑,只是她一時嘴快,弄得當事人彩雲很尷尬。

像這樣思想敏捷,反應靈敏的細節很多。所以說林黛玉是「懟人的小天才「實至名歸。

林黛玉的小腦袋一轉,說不定就誕生許多想法,說出的典故一套一套的,沒有一點水平的人,還聽不出她的言語之意呢。

其實,林黛玉這種「高超」的懟人水平,來源於林黛玉對讀書的興趣愛好,她看的書多了,有廣博的文化知識的積累,所以說起嘴來也一套一套的。

林黛玉愛看書,劉姥姥參觀瀟湘館的時候,看到林黛玉滿屋子的書,還以為是一個愛讀書的哥兒的房子,可見林黛玉閱讀之多;無論是元妃省親,還是大觀園姐妹們做詩雅聚的場面,林黛玉在詩情文採都有非常突出的表現,都與林黛玉平常酷愛閱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讀書,像是「磨刀」的過程,書讀得越多,反應越靈敏,越能磨得牙尖嘴利,舌燦蓮花。這是我從林黛玉身上得到的啟發,我覺得這一點,算是「讀書之光」吧。

相關焦點

  • 《紅樓夢》中林黛玉有個弟弟三歲就死了,曹雪芹想要表達什麼
    《紅樓夢》第二回,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時提到林黛玉有一個弟弟,在三歲時死掉了。關於黛玉的弟弟之死,書中並無過多言語,只是簡簡單單地交代了一句:「 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個三歲之子,偏又於去歲死了」。正因為有以上幾個原因,林黛玉的弟弟才會在三歲那年夭折。《紅樓夢》中無閒筆。書中為何要寫林黛玉的三歲時便死去的弟弟呢?我認為如林黛玉弟弟之死有三個原因一樣,作者寫林黛玉的弟弟在三歲時死了的原因也有三個。一,為林黛玉的"詠絮才"做鋪墊。
  • 《紅樓夢》喜歡林黛玉的男子,除了暖男賈寶玉,還有呆霸王薛蟠
    、王熙鳳下蠱,結果玉、鳳二人立刻變得瘋瘋癲癲,險些死去,一時間賈府大亂,上下人等紛紛前來探望,慌亂之中也顧不得男女大忌,眾人混擠在一起,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下,曹公記錄了薛蟠第一次見到林黛玉的場景: 別人慌張,自不必講,獨有薛蟠比諸人忙到十分去;又恐薛姨媽被人擠倒,又恐薛寶釵被人瞧見,又恐香菱被人臊皮——知道賈珍等是在女人身上做工夫的,因此忙的不堪,忽一眼瞥見了林黛玉風流婉轉
  • 紅樓夢:林黛玉一個弱女子,為何要拐著彎罵皇帝是一個臭男人?
    林黛玉從小體弱多病,一直藥不離身,待人接物時又時常愛哭,所以在大家的眼裡,她是一個「閒靜時如姣花照人,行動處似弱柳扶風」的弱女子。林黛玉身子弱,但做事卻不弱,而且常做出一些驚人之舉。在這種環境下,林黛玉作為寄居在賈府屋簷下的人,竟然罵皇帝是「臭男人」。紅樓夢第十六回,林黛玉跟著賈璉第二次再回賈府後,兩人見面後,他將鶺鴒香串珍重取出來,轉贈林黛玉。這串鶺鴒香串是在秦可卿出殯路上,北靜王接見他時因手邊沒有準備賀禮,便將皇帝賞給他的一串鶺鴒香串給他。賈寶玉對此特別珍重,所以回來才轉贈林黛玉,沒想到林黛玉卻說:「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他。」
  • 影版《紅樓夢》來襲,邊程演賈寶玉!張淼怡演「林黛玉」大家不淡定?
    影版《紅樓夢》來襲,邊程演賈寶玉!張淼怡演"林黛玉"大家不淡定?近日,關曉彤官宣了自己開奶茶店的消息,同時,她還出演了《紅樓夢》中的一個角色。這幾年,翻拍經典也成了一種潮流,張一山版的《鹿鼎記》還在熱播中,現在又來了一部電影版的《紅樓夢》。
  • 《紅樓夢》裡女一號是林黛玉,為何很多人喜歡女二號薛寶釵
    筆者認為林黛玉是女一號的理由如下:1,前緣《紅樓夢》原名叫《石頭記》,緣起就是石頭和絳珠草的緣分,雖然有人爭論到底賈寶玉的前世到底是石頭還是神瑛侍者,但林黛玉的前世是絳珠草總沒有錯吧,這裡面可沒有薛寶釵啥事。
  • 紅樓夢:林黛玉和薛寶釵誰更有錢?比一比兩人花錢的樣子吧
    但是仔細推敲又感覺不太可能,因為林家世襲為候,林黛玉的父親林如海又是巡鹽御史,林家的家底也很厚實,尤其是王熙鳳借著送茶葉之際跟林黛玉開玩笑,說賈寶玉的家私完全能配得上她,更從側面表明林黛玉的私人財富不少。那麼林黛玉和薛寶釵相比,兩個人誰更有錢呢?其實從兩人花錢的樣子中可以清晰地分辨出來。
  • 林黛玉修改李商隱名句:留得枯荷聽雨聲,薛寶釵嘲諷:不如不讀書
    寶玉道:「果然好句,以後咱們就別叫人拔去了。」說著已到了花漵的蘿港之下,覺得陰森透骨,兩灘上衰草殘菱,更助秋情。林黛玉說她不喜歡李義山的詩,卻只喜歡一句「留得殘荷聽雨聲」。李義山就是李商隱,為晚唐詩人寫情高手。有名的愛情詩句俯拾皆是,如「此情可待成追憶?
  • 《紅樓夢》中深藏不漏之人:表面愚鈍笨拙,實則內心精明
    李紈本是精明之人,為何卻在賈府中裝傻?真實原因讓人淚目要細數起金陵十二釵,我想李紈應該是那一個最容易被落下的人,李紈在紅樓中的人設一直都是心腸極好,仿佛是個菩薩心腸,對賈府眾人都是溫柔相待,不願問起他人是廢是興,是一個特別不被人注意到的人,但是,真實的李紈真的是這樣的嗎?如果細細分析,會發現真實的李紈和其人設大不相同。
  • 《紅樓夢》中,林黛玉和薛寶釵出身差不多,為何林黛玉的地位高?
    顰兒是什麼人,是金陵十二釵之首,是曹公筆下最鍾愛的人物,就算不喜歡她,所有真正的紅樓夢書迷也至少會給予她最起碼的尊重!但是,這個題主所說的,不僅沒有尊重,而且是赤裸裸的侮辱,試問,哪個書迷能忍?四大家族是家道中落大不如前,可是餓死駱駝比馬大,不需要犧牲大家閨秀去奔前程好嗎。寶釵不是這一代淪為商人,而是本身就是皇商,皇商首先是受到皇族信賴的貴族,然後才是商人,不是隨便開鋪子的市井商販,賈家不是淪為商人,而是地位比祖輩這個紫薇舍人更進一步。
  • 紅樓夢:林黛玉和晴雯都口齒伶俐,為什麼林黛玉比晴雯人緣好?
    《紅樓夢》榮國府裡主子當中有兩個嘴乖的人,王熙鳳和林黛玉。賈寶玉對賈母等眾人說:「若是單是會說話的可疼,這些姊妹裡頭也只是鳳姐姐和林妹妹可疼了。」丫頭裡有一個牙尖嘴利的人——晴雯。黛玉不無故得罪人,晴雯總是得罪人。都以為林黛玉小性子,可是仔細看《紅樓夢》就會發現,林黛玉除了和賈寶玉使小性子,只得罪一回周瑞家的。黛玉也不是無緣無故地得罪周瑞家的,而且是周瑞家的怠慢黛玉在前。
  • 林黛玉才是《紅樓夢》最敢於做自己的人
    《紅樓夢》有著眾多的人物形象,但是每一個人物形象都有著他各自鮮明的性格特點,私以為,林黛玉的性格特點最為鮮明,更是明確滲透著曹雪芹大量的心血。她對人,對萬物都是有體貼之情的。就連賈寶玉眼中可恨的破荷葉,林黛玉都是欣賞的。因為她對「留得殘荷聽雨聲」情有獨鍾。殘荷又如何?照樣具有美感。林黛玉的敏感造就了林黛玉與眾不同的審美品味。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她的葬花詞,寫了她寄人籬下的生活感受,同時也感嘆她身世遭遇和悲劇命運。她以落花自況、血淚為墨、如歌如訴書寫了自己落花人亡的哀愁與悲憤。
  • 紅樓夢:林黛玉並不是死於多愁善感,她的結局就寫在詩中
    林黛玉是《紅樓夢》中極具悲劇色彩的人物,她的一生,幾乎都在多愁善感中度過,從小寄人籬下,使她嘗到了人間的苦澀。「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正是對她最好的詮釋。
  • 薛寶釵對照林黛玉,誰才是《紅樓夢》的靈魂人物?答案不言而喻
    《紅樓夢》是曹雪芹先生一部自傳體的長篇小說,這部作品不僅讓他名流千古,也代表了我國古典小說的最高成就。《紅樓夢》雖然所寫都是閨閣小兒女之事,歷史年代也不詳,但是其中包含的人物之多,關係之複雜,是任何一部作品都無法比擬的。總覽全書,作者最重要的寫法之一就是」映射「。
  • 紅樓夢:作者給她不輸林黛玉的容貌品格,她卻命不好活成他人影子
    明著看王夫人罵晴雯,實則話裡話外都指向了林黛玉。晴雯長得像林黛玉,也縱著賈寶玉淘氣不學習。與林黛玉從不勸賈寶玉讀書科舉類似,都令王夫人難以容忍。 關於林黛玉的結局,晴雯判詞中也有一句「霽月難逢,彩雲易散」。說的是雨(雪)後,天氣轉晴,雲紋那時候最漂亮。但等到月亮一出來,雲就會被驅散,天要大晴了。預示晴雯被攆與「月」有關。 麝月的荼蘼花籤是「開到荼蘼花事了」,影射她與大觀園群芳離散有關。 可以肯定麝月是王夫人在怡紅院的「眼耳身意」。
  • 紅樓夢:賈探春為何喜歡薛寶釵不喜歡林黛玉?500錢裡有答案
    沒想到賈寶玉、薛寶琴、平兒和邢岫煙竟然是同一天生日,賈探春大喜過望,從賈元春的生日論起,說完賈母和薛寶釵的生日後,又說到王夫人和賈璉,感嘆之餘順口說出二月份沒人過生日。襲人馬上補充道:「二月十二是林姑娘,怎麼沒人?就只不是咱家的人。」賈探春笑道:「我這個記性是怎麼了!」
  • 《紅樓夢》中湘雲把黛玉比作戲子,林黛玉為何氣寶玉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原著中的黛玉雖然生氣,但她忍住了,並沒有當場表現發作出來,更沒有像電視劇中演的那樣,站起來直接離席而去。賈寶玉好心的一個顏色兒,卻得罪了兩位妹妹《紅樓夢》第二十二回,薛寶釵過生日,賈母出錢請大家一起消遣作樂,聽戲宴席。
  • 世界讀書日:讀些什麼書,才能像林黛玉那樣出口成章?
    林黛玉的才華,是紅樓夢裡獨一無二的。多少人都為之傾倒。海棠詩社裡,林黛玉說自己才疏學淺,不敢在大家面前作詩,立馬就有人附和說她林黛玉不能,誰又能夠?大家一起寫菊花詩,林黛玉獨作三首,每一首的質量都屬上乘,它們一起奪得了菊花詩的前三名。
  • 紅樓夢:「香丘」在哪裡?那是林家祖塋,林黛玉一抔淨土掩風流
    林黛玉死後被送回蘇州,與父母弟弟魂歸一處林黛玉死後,被送回到蘇州,和父母弟弟葬在一起。生前沒在一起,死後魂歸一處。林黛玉本來有一個幸福的家,在蘇州時,住在列侯宅子裡。剛到揚州,父親就給黛玉找一個教書先生賈雨村教林黛玉讀四書。父母沒事也教黛玉讀書識字。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到揚州一年,黛玉的母親——賈敏一病死了。林如海本打算讓林黛玉守制讀書,沒想到賈母派船派人來接黛玉進京,打算替女兒賈敏親自教養黛玉。
  • 《紅樓夢》中,林黛玉是生性刻薄矯情愛哭,還是單純善良至情至性
    每次看到有小夥伴說,林黛玉牙尖嘴利為人刻薄,或者老是哭哭啼啼太矯情,都想勸對方,再去細看幾遍《紅樓夢》,你就知道這個姑娘有多可愛,本人是從小到大都喜歡黛玉。首先,小夥伴們要時刻提醒自己,紅樓夢裡的公子小姐們,大多年紀是十幾歲的少男少女,就算是裡面辦事做周全,最老成的寶釵,她也依然是個十五歲左右的花季少女。林妹妹年紀更小,放現在,一個十幾歲的小女孩,即使她做錯了什麼,人們最常說的是,她還小,長大點就懂事了。
  • 《紅樓夢》中一個細節預示著是林黛玉親手剪斷了她和賈寶玉的緣分
    1、林黛玉和王夫人之間的婆媳關係處理不好。林黛玉從小和賈寶玉一起長大,兩人較其他人更為親密。林黛玉毫無顧忌,用自己的杯子餵賈寶玉酒,這讓王夫人很是看不上。她常常因為一些小事情就和賈寶玉鬧脾氣。史湘雲曾諷刺賈寶玉,讓他把那些甜言蜜語說給那些會使小性兒,會挾制他的人聽。聯史湘雲都知道,林黛玉喜歡使小性,會給賈寶玉臉色看,王夫人又怎麼會不知道呢?有哪個母親願意讓自己的兒子被媳婦挾制住呢?林黛玉從來不規勸賈寶玉讀書,學經濟,走仕途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