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娛樂圈戲最多的編劇,寫的小作文永遠比劇本精彩!

2020-12-19 手機鳳凰網

在娛樂圈風平浪靜的日子裡,於正堪稱是勞模。

這不,6月剛過去了一半,於正就已經有三篇小作文「發表」,一周一篇,屬實典範。

要麼不指名道姓地爆料一通讓網友好生猜測,要麼為自己澄清反黑,自帶誇誇效應。

說來也怪,作為一個編劇,他的小作文卻永遠比作品好看。

01 未觀其劇,先見其文

昨天,於正又雙叒叕寫小作文了......

一大早醒來搜了搜自己名字的他,發現竟然有人在編自己的料。於是立馬澄清了這些虛假消息,誇了自己一把——

「我籤藝人不為賺錢,就為自己的夢想」。

還順帶夾帶不少內容:《尚食》配置豪華,《傳家》剛剛殺青,吳謹言沒有不受寵……

不過回想一下,距離他的上篇小作文,也就剛過去一周而已。

6月8日,為了給自家演員趙弈欽做宣傳,於正寫了條微博,稱曾有某部頂流卡司大戲來找小趙,但被自己拒絕了,大戲雖然有一線大咖,但很老套也尬。

大家就此事討論了一天,究竟是哪部大戲,又究竟是什麼大咖……

於正晚上卻跑出來指責,總是幻想別人的作文是「宣傳新劇」「炒作」,多麼幼稚、多麼低俗?

有一說一,大家老覺得你在炒作,還不是因為前科太多?

比如再往前推上一周,這篇小作文裡的ABCDE,還讓人一頓好猜呢。

簡單看一下6月這幾篇,好像都有共同點——全部都是因戲寫文。

昨天是《尚食》《傳家》,上周是《99分女朋友》,上上周則是「女演員A新劇剛剛官宣」。

生怕劇名不夠明顯,於正還要特地加上微博話題。

說來說去,原來不過是換了個形式的廣告。

02 「金牌編劇」的小作文,比劇好看

這幾次小長文雖引起不少討論,但是卻沒有什麼人對他的做法詫異。

畢竟於正愛寫小作文,已經不是一年兩年了。寫著寫著,大家也就漸漸摸清了他的套路——

小作文看似花樣繁多,形式豐富,但都殊途同歸,提前鳴笛——噢,原來於正又有新劇要播了!

萬變不離其宗,目的大多是為了給新戲或旗下藝人炒熱度。

不如,先一起來看看那些年於正寫過的小作文——

①點評天下型

這類小作文特點比較明顯,每天娛樂圈都有大事小事發生,雖然和自己沒太大關係,但於正總要去摻上幾腳,點評幾句,最後成功把戰火引到自己這邊。

比如剛被貼上「敢說」標籤的寧靜姐姐(考古姐姐們的金句,各個都是虎狼之詞…),雖然很敢,但向來還是保存了一定分寸。

2018年,她在微博上吐槽個別演員太輕狂↓

言辭犀利,但從頭到尾都沒有透露出到底這位「半老不老的演員」是誰。

可能是cue到了得意之作《延禧攻略》,於正坐不住了,跑到寧靜微博底下評論,還帶上另一位演員胡靜出場。

等到大家吵個底朝天,於正又出面總結陳詞↓

哎呀,寧靜懟的應該是杜若溪,結果誤以為是殷桃,大家都散了吧!——順勢把另一位演員也拖出來。

全程自導自演,寧靜反而成了最小氣的事兒媽,另外三位演員也無辜躺槍,還把熱度完全引流到了自己微博。

高,實在是高。

類似的操作還發生在《流浪地球》上映後,主演屈楚瀟各種黑歷史被扒了個底朝天,於正立馬發博——

「正處在叛逆期的小孩其實不適合紅」「沒有演技」......

雖沒有指名道姓,但最後「今日看新聞有感」和配圖,已經算是明示。

②爆料娛樂圈型

這種小作文呢,顧名思義,就是打著娛樂圈各種內幕各種勁爆大料的幌子,但絕不指名道姓,但除了名字以外的細節統統寫上。

如果被猜出來了,也沒關係,於正一定會堅決否認!

前文提到的「ABCDE」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再舉個例子,去年9月,於正靠「揭露娛樂圈的套路」成功熱搜第一,營銷號、對家、黑料、帶節奏等詞語看起來很內行,相當唬人↓

但拉到最後,#優酷演技派#的話題赫然矚目,這是於正參與的一檔綜藝。評論區更是直言,就是寫給節目中新人演員的!

原來說了半天還是在這兒啊,宣發目的,立顯無疑。

還有爆料自家藝人分手後被前女友威脅;女演員請去看她的電影,自己真實評價了演技差對方卻不領情;吐槽希望某演員來演《鬢邊不是海棠紅》商細蕊,但對方不接受邀請來《延禧攻略》試戲,還欺騙自己……

③小說型

比起上一種,這類小作文好歹讓男女主都有了姓名,只不過是小X這樣的化名,最後還要有模有樣,為全文取一個看似貼切又略帶非主流的名字。

比如今年1月,於正說自己在寫劇本,全部取材於真實故事。

這次的小說叫《緣》,說的是男孩和女孩因戲生情,後來各自成家,但男孩仍深愛著女孩。

《緣》一出,娛樂圈已婚夫婦們恐怕受到了不少困擾,高票答案陳曉和趙麗穎更是被推上了輿論中心。

當天下午,趙麗穎就分享了單曲《我是來揍你的》疑似表示不滿。

掛在熱搜一天後,於正果然又堅決否認,哎呀,我只是想介紹新人,都怪你們腦洞太大啦!

而這樣的小說,可不要太多。

比如《延禧攻略》開播前,於正寫了篇千字小說《紅人》,一句「願你的人品和修養跟你的成就相匹配」,疑有所指。

《紅人》說的是繡娘小麗上位史,她既有和三位情郎「織郎」「戲子」「楊業」糾纏的情節,還有面對捧紅自己的恩師「一鳴」時,再相逢卻仿佛不曾認識的喟嘆。

這一通下來,就差公開@楊冪了。當然於正是不會輕易承認的,而是文採飛揚,繼續寫上三天三夜。

寫了小說《髒水》,回憶了當年沈泰打他的事件;又寫了《詭戲 》,蹭了一把範冰冰稅務新聞的熱度。

以及《鬢邊》開播前一天,又撞上張檬和小五公布戀情,於正靈感大發寫出了《茉莉》(原來小三才是正宮?!),從張檬初入娛樂圈到捲入小三門等重新回憶了一遍。

不去當八卦博主,真是可惜了於正!

03 本末倒置,也就沒了編劇的內核

為了宣傳新作,於正可謂是次次操碎了心,激情創作,博人眼球。

說到底,還是希望作品能多一點關注度,當網友們對他的新劇產生好奇並貢獻了一二播放量時,於正的目的就達到了。

但這也不奇怪,不管是寫小作文的於正,還是寫劇本的於正,其實都是商人於正。

商人逐利,流量至上,不擇手段。

1998年,機緣巧合之下於正成了TVB實習生,開始跟著《新龍門客棧》導演李惠民工作。

在TVB的大環境影響下,於正很快便有了自己的劇本寫作之道——

要想一下子抓住觀眾的眼球,必須要敘事緊湊、矛盾鮮明。

所以快節奏、大信息量的寫作風格,便成了早期於正劇最明顯的標誌之一。

在接受專訪時,於正就表示,其他劇或許是兩三集講一個故事,但自己的劇是三個事情交錯進行。

而為了「快」和「滿」,劇集的質量便自然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但這些,對于于正來說,根本不是問題——

「我收視第一就可以了」。

收視至上,自然得琢磨出觀眾們最喜歡的題材。

翻看於正早期作品不難發現,《美人心計》一炮打響後,《宮》系列、《美人》系列等都是當年大火題材,先是宮鬥,後是清穿。

而這些作品,永遠以曲折離奇的劇情為賣點,以女性觀眾為目標受眾。

再細究一點,2015年前於正的劇,無論故事置身於哪個年代、什麼環境,內核大都是女性視角的愛恨情仇,從萬人之下苦女人到宮中富貴娘娘都有涉及。

《宮》是宮女經歷一番宮鬥,以及與一眾皇室子弟的情感糾紛,最終與八阿哥在了一起;

《宮2》是深宮女子步步為營,經歷各種明爭暗鬥後,為自己創出了一片天;

《陸貞傳奇》是官商世家的大小姐,從被追殺到一步步成為高級女官,最後與皇帝相戀;

......

選擇了這種女性觀眾最喜歡看的故事走向,下一步做法是讓橋段又多又密,因為——「觀眾愛的就是狗血」。

於正說,他的電視劇,一定要讓觀眾有種過山車的感覺。

雖然於正曾苦口婆心告誡自己,寫民國劇千萬不能落入俗套,諸如「鐵達尼號式開場」「男主或女主自幼有不尋常的經歷」「女主萬能,總是想救萬民於水火」「女主總要經歷家道中落」等寫了千次的橋段要避開。

但在他的作品裡,依舊慣於把男女主虐到底,更是不少這些雷人橋段。

耳熟能詳的故事設定、極快的節奏、又多又密的橋段,雖然劇情雷人,但是這樣的組合確實能讓作品有非常不錯的收視率。

至於故事的內核,似乎也沒那麼重要了,畢竟在於正理念裡,一部劇最重要的就是吸眼球、提收視。

為此,他的另一標準是——畫面好看,觀眾才會覺得電視劇好看。

這在他從編劇逐漸轉為製作人之後更加明顯。

2016年,於正作為編劇的《半妖傾城》放棄了「於正劇」一直以來的「阿寶色」,轉向了更加含蓄、肅穆的質感追求。

儘管故事質量、口碑都不算好,但開始擔任藝術總監的於正,繼續把重心放在了新美學風格的嘗試上。

《鳳求凰》的極簡主義,《延禧攻略》的「莫蘭迪色」,《烈火軍校》的暗色調......

視覺質感確實會改善整部劇的觀感,對於已經有一定話題度的劇來說,是加分項。

但若是故事內核爛了,視覺質感再好,也無法拯救。

比如《皓鑭傳》,沿用和《延禧攻略》同樣的「莫蘭迪色」,精緻到任何細節都不放過的服化道,對戰國時期秦國日常風俗的還原,都讓整部劇籠罩著一種「高級感」。

但是,劇情俗套又和歷史真實情況巨大出入,觀眾口碑走低,最後豆瓣評分都沒有及格。

確實,經於正之手出了不少爆劇,他的名聲早已打響,商業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但是,「於正劇」某種程度上也已經成了」爛劇「代名詞,聲譽早已如山崩般不可挽救。

評判一部劇是好是壞的標準,從來都是故事內核和想要傳遞的世界觀等,不單是精美的外表,更不是靠各種內涵、拉踩小作文烘託出來的熱鬧景象。

在這一點上,於正似乎越走越遠了。

但自詡沒做過一部賠錢的電視劇的於正,恐怕也不在乎這些。

畢竟對他來說,只要收視高,能賺錢賺名氣那就夠了。

(文章配圖來自網絡)

更多一手新聞,歡迎下載鳳凰新聞客戶端訂閱鳳凰網娛樂。想看深度報導,請微信搜索「8號風曝(微信號:entifengvip)」。

相關焦點

  • 《拆彈專家2》編劇:寫劇本時哭了好幾次
    編劇李敏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拆彈專家2》是她寫過那麼多劇本中最難的一個,難到她會躲在房間裡哭。 我們還會根據真實的拆彈案件寫劇本,但僅憑劇本,不可能把每一個細節都寫進去,所以第二部的美術組和服裝組,真的要給他們很多個贊。」 在眾多完成的劇本中,李敏表示《拆彈專家2》是她寫過那麼多劇本中最難的一個,「之前和邱禮濤導演、華哥一起寫《掃毒2》的時候,靈感之神很眷顧我,三個禮拜就寫完了劇本,但這次劇本挑戰了我的人體極限,難到我自己躲在房間裡哭,讓我很汗顏。」
  • 整個影視行業停工 編劇接不到寫劇本的工作就要開始寫小說了
    近日,中新經緯記者採訪了導演、製片人及編劇三位影視從業人員,聽他們講述了在疫情防控期間停止影視劇拍攝的看法和感受。來自疫區武漢的編劇劉祖光說,最近這兩年,資本在快速的撤離影視行業,2020年的疫情對影視行業更是雪上加霜。「如果疫情持續下去,影視行業復工無望,編劇接不到寫劇本的工作,那麼我就要開始寫小說了,現在能做的只有等待,等待國家控制住疫情,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劉祖光稱。
  • 編劇汪海林濟南解難題:如何成為一個場場有戲的戲精?
    那麼在編劇圈中,「戲精」到底是一種什麼狀態?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場場有戲的戲精呢?在「大師之光」青年編劇高級研習班第五天的課程中,著名編劇汪海林,給了年輕編劇一個答案。如果編劇意識到自己進入點球時刻了,就要慢下來,這樣才是一部好戲的好節奏。 想做戲精,寫戲不是寫事 當下有不少年輕編劇經常會犯一個錯誤,就是寫了好多事,但是沒有戲。什麼意思呢?就是他建構了一個人物關係,最後結束的時候還是這個人物關係,中間沒有任何變化。
  • 超級有才的於正老師,請專心寫新的好劇本吧,別做雙面人寫作文了
    小編理解這句話有兩層意思,一,當初叫你演小龍女,你稱病沒來,害我臨時找人,被嘲很久。現在你這麼美的扮相也是浪費。二,單純覺得AB的小龍女扮相很美,陳妍希的小龍女沒法跟人比。聽著後者意思更明顯。但是,看看當時,陳妍希的小龍女被嘲的時候,他是怎麼做的,小作文也寫得飛起,誇誇群群主呢。
  • 編劇在寫不同劇本的時候,會面臨哪些挑戰?
    轉載自:影視工業網儘管一些經驗豐富的編劇常常說,編劇應該隨心所欲地寫作,但其實這些建議並不適合所有人。因為每個人的生存條件不一樣,大家總要吃飯嘛。如果你想在這個行業生存,某些時刻你必須明白,商業性是你無法逃避的。
  • 青你2完結,渡邊麻友退役,從人設和劇本看,娛樂圈故事怎麼寫?
    粉絲們的追星史和「明星」一詞被發明出來的時間幾乎一樣長,娛樂產業在文化產業中也處於很重要的位置,我們能感覺到,娛樂圈話題是很容易引發討論,吸引關注的。那麼…作為什麼都想寫、什麼都敢寫的作者,娛樂圈題材想不想了解一下?
  • 《成化十四年》編劇吐槽劇組,直言導演不滿原劇本,強加女主角色
    近日,《成化十四年》的編劇直接開撕製片方,表示自己寫了一年的劇本,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不僅報酬寥寥、沒有署名,而且片方還強行加女主,讓該劇的最終效果與預期相差甚遠。為了交代事情的來龍去脈,《成化十四年》的編劇洋洋灑灑寫了1萬字的小作文。在萬字長文中,編劇多次提到製片方要求加女主的情況,更迷惑的是,在開拍之後,導演還私自更改劇本,給女主加戲,最終出現了亂燉CP的情況,以至於影視劇呈現出的效果和原著相差甚遠。
  • 楊薇薇:《誤殺》是原版劇本的魅力,我只是做一個合格的編劇
    臺下編劇學員認真聽講「不要讓自己永遠躺在困境中沒有出路」作為本次編劇高級研習班的客座嘉賓,楊薇薇與大家交流劇本創作中可能遇到的困境,及在困境中突圍的經驗。「劇本源自困境,其實不是要讓我們照搬生活中的困境,生活本身其實是有情節的,但並不能夠去湊成一個劇本。
  • 香蜜編劇承認劇本注水是怎麼回事?42集的劇本被乙方加到了62集
    和《延禧攻略》逢更新必熱搜的盛況相比,《香蜜沉沉燼如霜》顯得低調很多,前日好不容易上個熱搜,卻是因為粉絲不滿片方捧配角瘋狂加戲,而兩位主演出場卻越來越少,幾乎淪為友情出演。網上會出現這種聲音並不是空穴來風,《香蜜沉沉燼如霜》從29集開始潤玉的戲份就大幅度增加。現在講什麼都要用數據說話,於是就有粉絲統計整理了男主與潤玉的戲份時常對比,從表格上來看存在很明顯的戲份注水嫌疑。
  • 假面騎士:敏鬼寫過多少「有趣」的劇本?小編知道這些
    假面騎士:敏鬼寫過多少「有趣」的劇本?小編知道這些今天要說的是假面騎士系列作品的一位非常有名的編劇:井上敏樹。井上先生為許多假面騎士寫過劇本,如假面騎士亞極陀、假面騎士555,這些都是很有名氣的假面騎士作品,但現在粉絲們一旦聊起這位編劇,幾乎全是用「敏鬼」來稱呼他,因為他也寫過一些雖然比較有趣,但卻容易讓人吐槽的劇本,我們來看看。
  • 30 位編劇「直播賣劇本」不盡人意:劇本不像口紅,試色效果不錯就能...
    截至紅星新聞記者發稿時,已經有 30 位編劇參加了 " 直播賣劇本 " 活動,他們帶來了 32 部不同風格、類型的作品。其中包括原創電影、劇集、豎屏短劇等內容。30 位編劇中,大都不太有名,他們有的帶著劇本處女作,有的是製片人轉型當編劇。
  • 上陽賦:周一圍戲份少,遭遇神剪輯?編劇吐槽「我又不是沒寫」
    相比來說,三皇子,也就是楊祐寧的戲份確實是很多,原著裡三皇子一直在守皇陵,實際上發生的一些事情和他沒有什麼關係,還有什麼吳刺史之類稀稀拉拉的劇情,原著就算有也是一筆帶過的,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他的戲份比男主還多。
  • 直播賣劇本:編劇缺舞臺,也需要自己打造舞臺
    一些編劇並不年輕,從方言口音和直播地點陳設來看,很可能來自幾乎沒有影視行業資源的三四線城市甚至小縣城,而這些「非主流」編劇聲情並茂講述自己對創作的人物的感情,或是暢想影片上映前景的樣子,本身也像是一齣戲劇。杜紅軍毫不避諱地將來直播的大部分編劇稱之為「業餘編劇」,「業餘不是貶義詞,只是說他之前在從事別的行業,或者還沒有成功的作品,沒有人脈。」
  • 原班人馬集結,編劇王倦大改劇本
    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中,小編整理出以下關鍵信息。所以在本次的新聞發布會中,王倦一直是記者提問最多的對象。 對於劇中誰是最終大BOSS的問題,王倦回答地也十分巧妙,他表示他寫的劇本沒有最終的大BOSS,只會有不停的反派人物出現。
  • 《演員請就位2》趙薇作品解析,暗喻整個娛樂圈,陳凱歌當場黑臉
    (在中國,根本幾乎沒有這樣的編劇,不但製片方、導演會改你的劇本,演員也會改動。編劇宋方金曾經在吐槽大會瘋狂吐槽宋丹丹改劇本事件,兩人的劇本事件,還曾經成為了2014年安徽省高考作文題目)有興趣的朋友,一定要去搜一下宋方金的吐槽,堪稱吐槽大會歷史最佳。
  • 姐姐們迷上了寫小作文,許飛走心丁當尷尬,伊能靜說多錯多
    這個夏天的熱搜似乎被《乘風破浪的姐姐》承包了,說它是上熱搜最多的綜藝也不為過,畢竟這個節目聚集的是30位自帶話題的姐姐們。姐姐們往舞臺上一站,話題就接踵而來,要是在社交平臺再發個隻言片語更是不得了。但幾期節目之後,似乎姐姐們都迷上了寫小作文,難道寫小作文也傳染?還是情之所至?到目前為止已有10位姐姐寫小作文了,她們的文字風格迥異,我絞盡腦汁才分組歸類了,大家隨意看看!
  • 娛樂圈變壞,是從編劇不寫超過兩行的臺詞開始的
    汪海林:「作為編劇,我們已經很多年沒有寫過超過兩行的臺詞了。」「因為甲方,經常要求降低劇情難度,說演不出來。」「所以我們現在已經很自覺了。臺詞就男的一句,女的一句。」專門為流量明星寫的戲誰演不出來?流量明星啊!現在流量明星一個接一個地跑出來,數據個個都頂呱呱。
  • 專訪丨編劇徐兵:寫劇本比喝酒都嗨
    也許這也和徐兵的人生經歷有關,徐兵是浙江金華人,長於南方,中學畢業在工廠做機修工,然後在劇團做燈光師,26歲考進中國戲曲學院,學戲曲文學,畢業那年整三十歲,開始編劇生涯。從上大學算起,徐兵開始在北京生活,光在南城一片兒就生活了有十年,不少老朋友都在南城。老北京的日常氣味,他很熟悉,寫《新世界》時,他也不需要查什麼資料。
  • 楊冪《謝謝你醫生》致敬疫情醫護人員,編劇停工期加班改劇本
    目前網傳劇本內容有80%是事業職場戲,感情戲只佔到20%左右,所以有很多觀眾期待能看到一部真正的職場劇。最近《謝謝你醫生》的編劇發博,透漏在疫情停工期間修改了劇本,新改出來的劇本非常好,女主堅韌不拔,男主專業冷酷。有網友在微博下詢問是否因為目前的疫情才修改劇本,編劇給予肯定回復,修改後的劇本結合時事。
  • 寫人的作文怎麼更精彩?用上側面描寫,孩子的作文與眾不同
    「其他都有把握,就是作文,寫人記事的作文,老師說不能太老套。可我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樣的對話,很多朋友都不陌生。的確,考試前不少孩子對於作文怎麼複習,尤其是如何在考場上寫出一篇出類拔萃的好文章,往往覺得心裡沒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