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10日電(記者喻菲)雪域高原的晚霞足以讓人陶醉,但在這群人眼中,世界的精彩始於夕陽最後一縷餘暉褪盡,黑暗降臨,星星一顆接一顆從頭頂冒出來。
領隊小北拿出手機,
打開星圖app,
辨認出銀河將出現的方位,
迅速判斷一下地形,
帶領隊員在最佳位置架上相機,
等待閃耀在喜馬拉雅雪山上空的璀璨星河
……
神山岡仁波齊上空的銀河拱橋。 新華社發 小北攝
前一晚,他們跪在岡仁波齊雪山腳下一片水窪前,捕捉水面中映射出的雪山倒影與閃爍的星光。這一晚,他們又躺在古格王朝遺址前的空地上,看偶爾划過的流星照亮一千多年前神秘王國的廢墟。
小北與同伴經營一家西藏戶外俱樂部,近三年組織了不少天文主題的旅行活動。8月的英仙座流星雨觀測活動吸引了約70人參加。他們大多來自北上廣等大城市,平時看星星是種奢侈,到了西藏,才第一次看到銀河高懸,拍到人生中第一張星空照片。
天文愛好者在羊卓雍錯湖畔星空營地觀星。 新華社發 小北攝
2014年,小北接待了廣州市天文協會的老師來西藏拍星空,第一次感受到西藏星空帶給心靈的震撼和超越塵世的美,也讓他回憶起兒時在山東老家麥田中,躺在奶奶懷裡看星星的情景。
老師告訴他,星野拍攝中在按下快門時不知道能拍到什麼天文現象。
「這對我非常有吸引力,是對未知的探索。以前我總是跑戶外,但都沒有抬頭去看看星空。」他就這樣喜歡上了星空。有時夜晚晴朗,他一個人開車去沒有燈光的地方,與鑲滿天幕的繁星相對。
「在家鄉,經濟發展了,人們生活改善了,但是城市汙染嚴重,看不到星星了。」小北說。
天文愛好者在古格遺址前觀星。 新華社發 小北攝
他開始自發學習天文知識,因為在經濟發達地區,人們可能都認不全一個完整的星座,頂多能看到寥寥幾顆星。「如果來西藏的遊客也能看看天上的風景,就太棒了。」於是,在給遊客安排的行程中,他添加了天文元素,教大家認星座、拍星星,講述星星背後的故事。
他和夥伴還在拉薩開辦了一家天文主題酒店,旅客可以在露臺上觀測月球、行星,在陳列廳裡通過顯微鏡觀察隕石,觸摸這些小星星。
與小北合作開展天文科普活動的北京天文館高級工程師寇文說,西藏海拔高、空氣汙染與光汙染少、景色美,是亞洲乃至全球的觀星天堂。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有經濟實力購買高端照相機和天文器材,也更關注星空了。
在西藏近現代以前,只有學識淵博、地位崇高的僧侶才有資格和能力去研究天文。他們認為,天體的運行與世間的萬物有著十分隱秘的聯繫,通過觀測星體,就能揭示出其中的關係。
而小北組織的天文觀測活動吸引了很多藏族普通民眾。
「有一次中秋節,
我們在拉薩居住的小區裡支起望遠鏡看月亮,
一會就被二三十人圍住了,
他們驚嘆,
月亮是這樣的啊!」
對星空的熱愛是人類共通的。
星空下的南迦巴瓦峰與盛開的桃花。新華社發 小北攝
2016年底,小北接待英國攝製組到羊卓雍錯湖畔拍星空,零下十多度的寒風凍得英國攝影師直跺腳。但當流星划過天際,大家的反應是一樣的,跳起來歡呼著「哇」。
香港市民阿青與太太帶了數位相機、膠片相機、赤道儀等星空攝影器材,輾轉多地,千裡迢迢來到西藏,就是希望能夠拍到銀河。「在香港不可能看到這麼多星星,來一次西藏很辛苦,但當我們看到天際無邊,星空浩遠,就把辛苦都忘記了。」阿青說。
來自廣東的大學生鄧俊傑說,剛到西藏時高原反應強烈,頭疼得幾乎不想動,但後來在阿里古格遺址,看到滿天星辰密集,感到整個心靈都被淨化了。
了解了宇宙之大,開闊了視野,小北感到自己也改變了,星空讓性格急躁的他安靜下來。「前半生玩得多,現在認識到要學習更多知識。」
羊卓雍錯的星空。新華社發 小北攝
在西藏阿里,一個國際水準的「暗夜公園」已投入運行。它是亞洲首個暗夜保護區,為天文愛好者提供觀測夜空的好去處,推動當地發展獨特的星空旅遊。
阿里地區行署專員彭措說,「暗夜公園」將給貧困的阿里帶來比傳統旅遊業態更豐富的發展模式,「扶貧說到底還是要扶智。一個民族若只關心腳下的事情,註定沒有未來。」
西藏燦爛澄明的星空不僅讓天文愛好者和遊客賞心悅目,也向專業天文學家吐露出宇宙的秘密。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測計劃已經啟動,聆聽宇宙誕生「初啼」,而高能宇宙線高精度探測以及中國最大光學望遠鏡建設等一系列天文項目也在謀劃之中。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副臺長薛隨建說,中國擁有世界屋脊高原的獨特地理優勢,應充分用來努力打造集光學觀測、亞毫米波宇宙原初引力波探測、地基甚高能宇宙線立體探測等天文學、宇宙學和高能粒子物理的綜合觀測研究基地,建設多波段天文觀測的國際科技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