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國際(北京)教育諮詢有限公司|100個漢語知識點你知道幾個?

2020-12-18 漢語國際總部

100個漢語知識點你知道幾個?

1、漢語屬於漢藏語系。

2、漢字是記錄漢語言的符號,它大約起源於6000多年前的原始社會末期。漢字是從事社會生產勞動的人們創造的。

3、漢字包括三要素:形、音、義。

4、六書之說,是漢朝(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學者分析歸納出來的六種字形結構的規律,許慎《說文解字》對六書部首定義,並舉實例,對後世影響最大。

5、「六書」的名稱和順序是:

一、象形;

二、指事;

三、會意;

四、形聲;

五、轉注;

六、假借。

前四種是造字的方法,後兩種是用字的方法。

6、漢字的字數隨著社會的發展而逐步增加,漢字中形聲字最多。

7、清朝的《康熙字典》共收字47000多個。

8、漢字的結構形式可分為兩種:獨體和合體。象形、指事字多是獨體字;會意、形聲字多是合體字。如:日、月、上、下是獨體字,景、巖、江、河是合體字。

9、漢字從古到今,先後出現過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楷書、行書等字體。楷書是現在通行的手寫體和印刷體。

10、反切是中國古時候最常用的注音方法,主要特點是以上一字的聲母與下一字的韻母拼合成一個字的音。

11、古代漢字字音有四聲,這四聲是:平、上、去、入。它們和現代漢語的四種聲調不盡相同。

12、古代中國人寫詩歌都要求押韻。「韻」包括一個字音的主要元音和韻尾。凡是主要元音和韻尾相同的,就是同韻的字。把同韻的字放在一定的位置就叫押韻。

13、古代詩歌押韻的依據是韻書。最重要的韻書有《切韻》、《廣韻》和《中原音韻》。《佩文韻府》是清朝康熙年代編輯的分韻編排的辭書,我們現在寫作詩詞還可利用它查尋典故,修飾詞藻。

14、中國最早的辭典是《爾雅》。

15、中國按字的形體及偏旁編排的第一部字典是《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是研究中國文字學的主要參考書。後代研究此書的人很多,最著名有清人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

16、《方言》是中國第一部記錄方言的書,作者是西漢的楊雄。

17、中國語源學的第一部書是劉熙寫的《釋名》,《釋名》試圖找出每個漢字最初命名的原因。

18、中國的方言一般分為: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粵方言和閩方言等七大方言。

19、漢字由繁變簡的四個主要途徑:「代」、「換」、「省」、「承」。

20、漢語的書面形式,在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中有「文言文」和「白話文」之分,1919年「五四」運動以後,白話文取得了正式書面語資格。

21、現代中華民族的共同語,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 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 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普通話。

22、中國的共同語,在中國大陸稱「普通話」,在臺灣稱「國語」,在新加坡等一些國家的華人社區稱「華語」。三種稱說,名稱不同,實質相同。

23、1958年2月11日《漢語拼音方案》正式公布,它包括字母表、聲母表、韻母表、聲調符號和隔音符號五個部分。

24、1982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總綱第19條明確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為推廣普通話提供了法律依據。

25、普通話有輔音22個,其中n既能作聲母又能作韻尾,ng則只能作韻尾,不能作聲母。

26、普通話裡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種聲調。

27、音節是聽覺中最容易分辯出來的語音單位,也是最自然的語音單位,一般說來,漢語的一個字就是一個音節,如「飄piāo」是一個音節,「皮襖pi'āo」是兩個音節。

28、漢語普通話的音節一般有聲母、韻母和聲調三個要素。一個音節最多可以有四個音素,最少一個。如zhuāng(莊);ā(阿)。

29、從韻頭情況看,韻母可為開口、齊齒、合口、撮口四類,通常合稱四呼。

30、「他喜歡唱歌?」這句話,音調逐漸上升。「他喜歡唱歌。」這句話,語調逐漸下降。句子裡這種用來表達意思和感情的抑揚頓挫的調子,叫做語調,也叫做句調。

31、漢字是世界通行的文字中歷史悠久而又體制特殊的一種文字,它不是用字 母把語言的音素或音節顯示出來的表音文字,漢字屬於表意文字。

32、書法上用「永」字作為代表概括漢字的主要筆形,有「永字八法」之說。

33、現代漢字中,除了幾百個獨體字外,成千上萬的合體字都是由幾百個部件按不同的方位關係逐層組合而成的。

34、1981年,中國政府公布了《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集》(基本集),這是計算機漢字處理的一項重要標準。集內收字分為兩級,一級字3755個,二級字3008個。這6763個字可以看作目前現代通用漢字的數量。

35、聯合國大會於1973年12月18日全體會議一致通過,把漢語列為大會和安理會的6種工作語言之一。

36、漢字的表意性,具體表現在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等造字方法上。如:「日」「月」是象形字,「上」「下」是指事字,「江」「河」是形聲字,「武」「信」是會意字。

37、象形是描述事物形狀的造字法,如「月、牛」等。指事是用象徵性符號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號來表示某個詞的造字方法,例如「上、下、本」等。

38、用兩個或幾個偏旁合成一個字,使這些偏旁的意義合成新字的意義,這種造字法叫會意,例如「休、從」等。

39、由表示字義類屬的偏旁和表示字音的偏旁組成新字,這種造字法叫形聲,如「洋(yáng)」字,從水(氵)羊聲,說明「洋」字跟水有關係,發音是從「羊」字來的,因此「洋」的形旁是「氵」,聲旁是「羊」。

40、現代漢字大部分是形聲字,但由於古今語音的演變等原因,多數形聲字的聲旁和整個字的讀音不完全相同,例如,「約」和「釣」,聲旁同為「勺」,但發音各不相同。

41、筆順是書寫漢字時筆畫的先後順序。漢字筆順的基本規律是:先橫後豎(如「十」),先撇後捺(如「人」),從上到下(如「花」),從左到右(如「林」),從外到內(如「同」),先進後封(如「回」),先中間後兩邊(如「小」)。

42、1956年,中國政府公布了《漢字簡化方案》,涉及的漢字稱為「簡化字」,這些字的舊有形式或其他異體字便被稱為「繁體字」。

43、錯字是指不成字的字,別字是把甲字當作乙字來寫,把「成績」寫成「成積」,「積」就是別字。

44、偏旁是構成合體字的基本單位,如構成「億」的有「亻」和「乙」兩個。部首是具有字形歸類作用的偏旁,是字典中的各部的首字,如「億」字中的「亻」(立人旁)。

45、詞是最小的能夠獨立運用的語言單位。

46、短語是詞和詞的語法組合。

47、詞都是由語素構成的。詞中表示基本意義的語素叫詞根;加在詞根後面表示附加意義的語素叫詞綴。如「桌子」裡的「桌」是根,「子」是詞綴。

48、詞包含語音和意義兩個部分,詞的意義部分即詞義。只有一個意義的詞叫單義詞。

49、有兩個以上意義的詞叫多義詞。多義詞是一詞多義,幾個意義之間往往有聯繫。

50、語音相同而意義之間沒有聯繫的詞叫同音詞。

51、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叫同義詞。

52、反義詞是兩個意義相反或相對的詞。如:生—死 動—靜 有—無 分散—集中 通俗—高雅 節約—浪費。

53、外來詞也叫借詞,指的是從外族語言裡借來的詞,如「幽默」、「浪漫」、「模特兒」等。

54、有些詞彙只在某幾個或某個方言詞使用,這樣的詞彙叫方言詞,如閩南話、客家話使用的詞彙。

55、成語是一種具有書面語色彩的固定短語,意義具有穩定性,結構具有凝固性。大多數成語由四個字組成,如:廢寢忘食、愚公移山、亡羊補牢。

56、慣用語是指人們口語中短小定型的習慣用語。慣用語的主要特徵是 簡明生動、通俗有趣。如:走後門、天曉得、巴不得、三七二十一。

57、歇後語是一種口頭用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象謎面,後一部分象謎底,後一部分常常不說出來,讓人猜想它的含義。如:大海裡撈針----無處尋,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

58、諺語是人們總結生活經驗的句子,表示豐富的含義,諺語的結構整齊,常用對比組成句式,如: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冬天雪蓋三床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59、表示人、地或事物名稱的詞叫名詞。如:孔子、老師、中國、鄉村、飛機、桌子、小麥、西瓜等。

60、表示動作行為、發展變化、心理活動等意義的詞叫動詞,如:說、發生、愛、走、讀、考慮、耕種、支援等。

61、表示數目和次序的詞叫數詞。基數詞表示數目的多少,如「一、二、三、四」;序數詞表示次序前後,通常由基數加「第」構成,如「第二、第三」。

62、量詞又叫單位詞,表示計算單位;物量詞,表示人與事物的單位,如個、只、雙、副等;動量詞,表示動作行為的單位,如次、趟、遍、頓等。

63、數詞和量詞常常連用,構成數量詞。表示事物單位的數量詞,常用在名詞前邊,如「一本書、一雙鞋、一副眼鏡」;表示動作、行為單位的數量詞常用在動詞後邊,如「走一趟、來一下、吃一頓、去一次」。

64、有指示、代替作用的詞叫代詞。可以分為以下三小類:

①代替人或物名稱的詞叫人稱代詞,第一人稱代詞單數用「我」,複數用「我們」;第二人稱單數用「你」,敬稱用「您」,複數用「你們」;第三人稱單數用「他」、「她」或「它」,複數用「他們」。

②表示疑問的叫疑問代詞,如「誰」、「哪」。

③指人或事物的叫指示代詞,如「這個」、「那個」、「此處」、「彼處」等。

65、副詞常常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邊,表示動作行為的程度、範圍、時間等意義,常用的副詞有:很、非常、都、已經、忽然、到底、簡直等。

66、象聲詞是摹擬自然界聲音的詞,如: 河水 譁譁地流著;蜜蜂 嗡嗡地叫著。

67、嘆詞是表示感嘆或呼喚、應答的詞,如「唉、啊、哎呀、哼」等。

68、連詞是連接詞、短語、分句和句子的詞,如「和、而且、不但、或者」。

69、結構助詞主要有「的」、「地」、「得」,「的、地」表示兩個部分的修飾、限定關係,「得」表示補充關係,如:燦爛的陽光;慢慢地說;高興 得跳了起來。

70、動態助詞主要有「著」、「了」、「過」,表示動作行為的狀態。「著」表示動作行為正在進行中,「了」表示動作行為的實現,「過」表示曾經發生過。如:他走著(正在走);他走了(已經離開這裡);他來過(表示曾經來過這裡)。

71、對聯,也叫對子,是指懸掛或雕刻在門邊等處的聯語,分上、下兩聯,豎寫,右為上聯,左為下聯,上下兩聯字數必須相等,大體上對偶。

72、語氣助詞主要有「的、了、嗎、吧、呢、啊、呀」,表示陳述、疑問、祈使、感嘆等語氣,都用在句子末尾。如:他會的(表示陳述);多美呀(表示感嘆)

73、句子的用途主要有四種: ①告訴別人一件事,這類句子叫陳述句;②詢問別人一件事,這類句子叫疑問句; ③要求別人一件事,這類句子叫祈使句; ④表達自己的某種強烈感情,這類句子叫感嘆句。

74、陳述句句末用句號。肯定一件事,用「是」字句;否定一件事,用「不」、「沒」、「沒有」等。例如:他是個聰明的小孩;他沒有告訴我。

75、疑問句句末用問號。根據表示疑問的情況,可以分成四類:是非問、特指問、選擇問、正反問。

76、是非問:這種問句常用語氣詞「嗎」,回答時可以用點頭、搖頭的方式,或用肯定、否定作回答。如:這事你知道嗎?

77、特指問:用疑問代詞「誰、什麼、哪、怎樣」等提問,要求對這些疑問代詞作回答,如:誰叫他來的?

78、選擇問:提出兩種(或幾種)看法,希望選擇一種回答,常用「是」和「還是」相呼應,也可以用語氣詞「呢」。如:咱們打籃球,還是打排球?你想學中醫呢,還是想學西醫?

79、正反問:用肯定否定並列的方式提問,要求用肯定或否定來回答。如:你是不是北京人?

80、祈使句的句末可以有「吧」、「呀」等語氣詞。祈使句也常用感嘆號(!),有「命令、請求、勸阻、禁止」等不同語氣。如:快把煙扔掉!

81、感嘆句句末用感嘆號(!),表達某種感情的句子。如:真美呀!

82、以動詞「是」作謂語的句子,叫「是」字句。基本格式是:主語+「是」+賓語。如:你是我們的好朋友。否定的「是」字句的格式是:主語+「不是」+賓語。如:她不是大夫。

83、以動詞「有」作謂語的句子,叫「有」字句。基本格式是:主語+「有」+賓語。如:她有一 輛汽車。「有」字句的否定格式是:主語+「沒有」+賓語。如:她沒有汽車。

84、「把」字句,表示對某人、某事物施加某種動作並強調使某人、某事物產生某種結果或影響。如:你把你的意見說一說。

85、「被」字句,說明某人、某事物受到某動作的影響而產生某種結果,口語裡也可以用「叫」或「讓」表示。如:劉先生的畫被買走了;我的自行車讓小方借走了。否定句式是在「被」字前用「沒(有)」,如:畫沒有被買走。

86、表示兩個人或兩種事物在性狀或程度上的差別的句子叫比較句。漢語裡表示比較的方法很多,用介詞「比」、「跟」,用動詞「像」、「不如」等。如:他比我高;我沒有他高。

87、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句構成的,有完整意義和一定語調的句子叫複句,它所包含的單句叫分句。分句與分句之間有一定的聯繫,這種聯繫是通過一定的語法手段(語序和關聯詞)來表示的。如:只有在特殊的情況下,才可以改變咱們的計劃。

88、按照分句之間的關係,可以把複句分為聯合複句和偏正複句兩大類型。聯合複句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分句平等地連接起來的,分句之間的關係是並列的,分不出主次。如:他一邊喝茶,一邊看電視。偏正複句是由偏句和正句構成的,正句是全句的主要意義所在,偏句從種種關係上去說明、限制正句。如:風太大,所以比賽改期了。

89、在聯合複句中,分句與分句之間有各種不同的關係,常見的有並列關係、承接關係、遞進關係、選擇關係四種。如:

阿樂漢字不僅寫得快,而且寫得很工整。(遞進關係)

這是臥室,那是書房。(並列關係)

您明天動身,還是後天動身?(選擇關係)

一下課,我就去你那兒。(承接關係)

90、偏正複句中,偏句與正句之間也有各種不同的關係,常見的有因果關係、轉折關係、條件關係、讓步關係等四種。如:

雖然他最近很忙,但是每天都按時鍛鍊。(轉折關係)

由於天氣不好,飛機晚點了。(因果關係)

91、標點符號是書面語言裡不可缺少的輔助工具,它可以幫助讀者正確地了解文意。陳述語氣用句號「。」,疑問語氣用問號「?」,感嘆語氣用感嘆號「!」,祈使語氣可以根據語氣強弱分別用感嘆號或句號。

92、破折號「——」可以用來表示說話中斷或口氣的突然轉換,如:今天我本來打算去一趟,可是——;還可以表示聲音的延長,如:他們走不上二三十步遠,忽聽得背後「啞——」的一聲大叫。破折號還可以表示注釋,如:今天是中國人的最大的傳統節日——春節。

93、在運用語言時,把一些動物、植物或沒有生命的事物寫得跟人一樣,叫「擬人」。如:月亮笑彎了腰。

94、比喻就是平常說的「打比方」,它包含三個成分:本體、喻體和比喻詞。

95、比喻詞有「象、如、若、仿佛」等的比喻是明喻,如:老師象園丁。

96、不用比喻詞,而用「是、當作、變成、成了」等聯接本體和喻體的是暗喻,也叫隱喻,如:老師是園丁。

97、直接用喻體代替本體的句子叫借喻,如:我們熱愛園丁。

98、《辭源》是閱讀古書用的工具書,收詞較廣,除古今詞語之外,還收有百科名詞術語。

99、《辭海》是一部能滿足多方需要的,兼收語文詞語和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名詞術語的綜合性百科詞典,詞條按部首排列。

100、《漢語大字典》是一部以解釋漢字的形、音、義為主要任務的大型語文工具書,是到目前為止收漢字最多的字典,按部首排檢。

相關焦點

  • 七個方面幫你詳細解讀『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和』對外漢語專業』的...
    那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漢語國際教育vs對外漢語專業的不同點~   1、培養目標不同   漢語國際教育和對外漢語聽起來比較像,但是漢語國際教育屬於專業碩士,而對外漢語屬於學術型碩士。   3、培養年限不同   對外漢語碩士學習年限是3年,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學習年限一般是2年,學校根據自己的情況可以靈活安排,也有學校是3年。   4、招生人數   對外漢語專業招生人數較少,而漢語國際教育碩士招生人數則非常多。
  • 漢語國際(北京)教育諮詢有限公司|互動出的精彩(案例分析)
    第二個驚喜是:在導入新課時我結合了上次課的內容(馬可拜訪李總,李總說:''很高興向您介紹一下我們公司的情況。」)我就此問學生: 「如果你是李總,你會向馬可介紹什麼? 」很快大家就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來,不僅把對話涉及的介紹內容都說了出來,而且還談到了營業額、產品認證等更多能顯示公司實力的內容。
  • 漢語國際(北京)教育諮詢有限公司|「小魔怪」還是「小天使」?
    讓他們移動是希望他們不要坐著走神兒,但是一方面可能是我沒有想好教室相對比較窄,13個學生排成一排也挺長的, 另一方面就是他們慢慢吞吞的動作實在是讓我發狂。班上雖然有幾個比較懂事的學生,但是今天不知為什麼也特別不配合,往往是當我注意到A和B時,C和D就鬧上了。還有那個Carlo,我要是說他時,他從來都說是別人的錯,真是讓我不喜歡。
  • 漢語國際(北京)教育諮詢有限公司|好鋼用在刀刃上(案例分析)
    好鋼用在刀刃上上節課最後幾分鐘我們已經為「了解貨幣」這一課開了頭,介紹了貨幣的形式有紙幣和硬幣,以及貨幣的面值。今天的課我們從貨幣的面值說起,複習人民幣的單位:元/塊、角/毛、 分。我問學生:』'人民幣的單位都有什麼?"
  • 「漢碩擇校」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考情分析及備考指導
    1964 年 6 月定名為北京語言學院,1974 年毛澤東主席為學校題寫校名,1996 年 6 月更名為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2 年校名簡化為北京語言大學。北京語言大學是中國唯一一所以對來華留學生進行漢語、中華文化教育為主要任務的國際型大學,素有「小聯合國」之稱。學校對中國學生進行外語、中文、信息科學、經濟、藝術等專業教育,同時承擔著培養漢語師資、出國留學預備人員出國前的外語培訓工作等任務。
  • 漢語國際(北京)教育諮詢有限公司|多元文化下的教學(案例)
    學生們不同的文化背景對漢語學習也產生了一定影響。首先,夏威夷這邊有很多學生都是華裔,他們在家和父母說簡單的廣東話或福州話。在漢語課堂上,他們的表現一般很積極,初級漢語的內容對他們來說相對簡單,在漢字認讀上他們也有很大的優勢。對於班裡其他沒有任何漢語背景的學生,初級漢語內容就比較難,特別體現在漢字的認讀和書寫上。這為課堂教學節奏的安排增添了難度。
  • 漢語國際教育:熱冷交匯,涓涓細流能否匯成大江大河?
    比如疫情爆發初期,鄰國日本捐贈的抗疫物資上列印的漢語古詩,就極大溫暖和感動了我們:「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同氣連枝,共盼春來」…… 漢語原來這麼美,又這麼有力量!國際教育不一定非得去國外或者在國外,在國內把本土的、傳統的語言文化傳授予外國民眾,也是一種國際教育。
  • 上海師範大學673現代漢語
    共獲得4期18個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設項目,其中第一期5個,分別為:旅遊會展經濟與管理、教師教育、漢語言文學、影視傳播、英語,第二期2個,分別為:應用化學和生物技術(實驗室建設),第三期5個,分別為:漢語言文學、廣告學、旅遊管理、小學教育、音樂學,第四期6個,分別為:歷史學、對外漢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心理學應用人才培養模式、數學與應用數學、金融保險、廣播影視新傳媒等。
  • 「《漢語拼音方案》是最佳方案」
    作者:袁鍾瑞(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常務理事)編者按漢語拼音為何有26個字母?北京的英文名為何從「Peking」改為了「Beijing」?今天,無論查字典、學普通話,還是拼音打字、圖書檢索,雖然漢語拼音已經融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若被問及上述問題,恐怕知道答案者仍然寥寥。
  • 漢語國際(北京)教育諮詢有限公司|如何做好口頭報告?(案例)
    我們對口頭報告的要求有:生詞不超過8個;要多使用學過的詞語和語法;報告時間為3~5分鐘;報告時不看講稿 (實際操作時,水平高的學生可以看一兩次講稿,水平低的學生則適當放寬要求)。第一學期口頭報告活動的實踐步驟是:1.教師提供一份話題清單,不過學生也可以自選感興趣的話題。2.教師指定學生的發言順序和發言時間。
  • 選讀香港教育大學國際漢語教學文學碩士課程的理想就業前景
    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漢語成為了全球最重要的國際語言之一。學習中文的人很多,從國際漢語教學的現狀和發展趨勢來看,漢語教育發展成為大勢所趨。  從香港教育大學畢業可以獲得國際漢語教學文學碩士學位,對將來不管是在內地、香港、乃至外國就業都具有很強的競爭力。現在不少中文教育都走向國際化了,外國對中文教學人才的需求量也非常大。中文教育成為國際上熱門的一個專業。  有今年剛畢業的碩士學生表示:「原本以為今年在疫情下找工作會有很大影響,我看到很多大陸其他專業的同學都在抱怨行業不景氣。
  • 漢語拼音的來龍去脈,你知道多少?
    漢語拼音的來龍去脈■龐兆麟漢字不是拼音文字,因此看到一個個漢字,是無法知道其讀音的。認讀漢字,必須依靠字形符號以外的注音手段,尋求一套注音工具。古代創造了「直音」和「反切」兩種注音方法。這兩種傳統的方法都是以字注字,不適合初學漢字和識字不多的人運用。
  • 北京思道睿漢語招線上線下全職漢語教師|唯壹漢語招聘
    北京思道睿漢語招聘全職對外漢語教師,教學對象為歐美學生,符合條件者請聯繫老師投遞簡歷。熱愛對外漢語教育事業,責任心強;2. 普通話標準,吐字清晰,中文本體知識牢固;3. 性格開朗,有耐心,善於與人溝通;4.
  • 漢語拼音是怎樣誕生的?
    但是,一個又一個方案被專家們放棄了,漢語拼音方案的制定,陷入了困局。 1955年秋,周有光應邀出席在北京召開的第一次「全國文字改革會議」。會議一結束,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的主任吳玉章和副主任胡愈之就找到了周有光,他們開門見山地說:「你就留在北京吧。」
  • 容易出錯的100個成語
    成語教學在國際漢語教學中有著獨特的意義和價值,但同時也是國際漢語教學的難點之一。 下面,我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平時使用當中容易出錯的100個成語,千萬別給學生們教錯了哦~
  • 推普ing | 漢語拼音的前世今生
    三十六字母唐朝的守溫和尚分析漢語聲母韻母和聲調,發現聲母有三十來個,就用三十個字去代表聲母,發明了「不芳並明……」三十個「字母」。後來,宋朝人增添至三十六個,稱為三十六字母。這種阿拉伯文字是用阿拉伯字母來拼寫漢語,共有36個字母,這可能是我國最早的用來拼寫漢語的拼音文字。
  • 海外漢語教學在疫情中如何發展?
    配套兩場主題講座拓展4個工作坊:由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文系主任教師宋連誼博士和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文系首席導師、倫敦孔子學院英方執行院長宣力牽頭分別從漢語考試、課堂活動、漢字教學和寫作4個方面,從線上到線下的教學環境中,闡述Action Research在教學實踐中的貫徹落實。
  • 「漢語盤點2020」啟動,十大流行語等你來「盤」
    跟教育小微一起看 11月20日,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人民網、騰訊公司主辦,央視新聞、微博、快手、北京語言大學、中國傳媒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協辦的「漢語盤點2020」啟動儀式在商務印書館舉行。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商務印書館、人民網相關負責人出席活動並致辭。
  • 漢語拼音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會採用拉丁字母?
    廣州市匯泉翻譯服務有限公司現代漢語拼音的形成明清時期,隨著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如今,在「Peking(北京)、kongfu(功夫)、toufu(豆腐)……」這些英文單詞中仍能找到韋氏拼音的影子。清末,西方列強入侵。
  • 「散了個放鬆的步?」老外學漢語太難了,看完你應該慶幸!
    大家好,這裡書生小坤,每天給大家分享一些教育方面的話題,喜歡的朋友們可以點個關注!相信大家對英語這門科目都非常了解,英語作為一門重要學科,在很多大型考試中都有著不低的分值,讓學生們不得不重視。其實,這些學生並不知道外國人學習英語的情況,否則他們應該感到慶幸!這是一位朋友的漢語試卷,從題目中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一道連詞成句的題,題幹中把一句話分成了多個部分,讓考生將這些題作答完畢。然而,這位考生的作答情況似乎不太理想,「您要吃什麼」這句話雖然簡單,但是這位學生硬生生給寫成了「要您吃什麼」,怎麼看怎麼彆扭,可見這位朋友的漢語水平還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