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新聞12月15日電(李卓然)2014年,從案偵轉到社區崗位時,重慶市公安局九龍坡區分局石坪橋派出所民警廖龍輝有點忐忑:他對於社區工作一片空白,該怎麼搞?老戶籍們向他支招,「沉下去,和群眾打成一片,社區工作就好開展了。」幾年下來,他已經成了轄區的熟面孔。
而自2017年開始「一標三實」工作以來,廖龍輝這種對轄區的熟悉,在社區治理中發揮了巨大作用,連年下降的發案率就是最好的工作報告,要知道,在一個幾乎沒有封閉式小區的老社區,這是一個難得的成績。
規範管理,「一標三實」很重要
標準地址、實有人口、實有單位、實有房屋,「一標三實」說穿了就是一種基礎工作。開展這項工作,廖龍輝要做的首先就是落實冶金三村的標準地址,如果採錄的標準地址不標準的話,那麼,實有人口、實有單位、實有房屋等數據的準確性就無從談起。
冶金三村建成年代久遠,早期地址登記不規範;加上重慶地形原因,後期建起的建築也比較「隨性」,樓棟門牌號毫無規律可循,造成了大量重複門牌號;而隨著一些工礦企業的破產,原屬於企業宿舍的樓棟也無人管理,整個轄區的標準地址工作讓廖龍輝頭疼。
地址不標準會帶來哪些問題?往小了說,無非就是外賣送不到,快遞寄不攏,老舊小區都有類似的不便。
而在廖龍輝的工作中,遇到了更棘手的情況。冶金三村34棟的一戶居民將自己房子出售,可買家卻怎麼都不敢落戶。房子很滿意,但讓買家糾結的是,賣家家中有一成員失蹤,後全家都遷走了戶口,唯獨把這失蹤人口留在了該地址上,如果賣家要上戶,就要與這下落不明的人員在同一戶口上。
「賣家心存疑慮可以理解,這種情況,任誰心裡有點膈應。」廖龍輝說,疑慮不僅存在於買家的心裡,也是一種現實考量,如果之後該房屋涉及拆遷等,若是該失蹤人口又突然出現,難免給賣家帶來諸多的麻煩。
為了這件事,廖龍輝四處奔走,因為一些原因,法院也無法認定該失蹤人口死亡,最終在請示上級部門後,將該失蹤人口的戶口落在了派出所的集體戶口,這才解決了買家的難題。
類似的難題讓廖龍輝真正意識到了標準地址的重要性,從為樓棟釘門牌開始,一步步梳理轄區的標準地址,警察挨家挨戶釘門牌,這樣的工作被轄區居民看在眼裡,警民距離也隨著「一標三實」工作逐步拉近。
錯時入戶,「一標三實」挺辛苦
人口信息登記,是「一標三實」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冶金三村的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差不多一半一半,常住人口以老年人為主,年輕人集中在流動人口裡,這就給廖龍輝的工作帶來了一個困擾——到底幾點去入戶?
年輕人早出晚歸,白天幾乎見不著人,而老年人的在家時間就更分散了:早上送完孫輩上學,就要去買菜,中午要午休不宜打擾,四五點是接孩子時間,入夜休息又早。
經過長期觀察,廖龍輝制定了錯時入戶的工作方案,選在上午10點以後和下午5點以後留給轄區的老年人,早上8點前、晚上7點後則去找年輕人登記。
把工作時間打散,事實上不但提高了入戶的效率,經過「切割」後的一天也讓他有比較大段的時間把信息、數據進行登入、整合。
「有時候看見我娃兒都很愧疚,朋友都開玩笑,說他像個『留守兒童』。」因為錯時入戶,廖龍輝每天早出晚歸,能與孩子共同度過的時間不多,幸好每天下班後到晚間入戶這段時間廖龍輝能自由掌握,他都會抓緊時間趕回家,為孩子操刀做一餐好菜,是種補償,也是難得的可以跟孩子相處的機會。
群眾熱心,「一標三實」靠大家
饒是每天花大量時間登門入戶,且制定了高效的入戶策略,但每天真正能敲開門的也就是20多戶人家。
廖龍輝算了算,自己如果多加加班、控制好在每一戶走訪的時間、配上更合理的路線,一天能走上30來戶,天天工作不休息,走完自己管理的千餘戶人也要足足一年時間。而無論是按照上級部門一標三實的工作規定,還是針對轄區特點,這個信息登記的周期都太長了。
「常住人口還好辦,在我們的登記本裡早就有記錄,定期都有更新,但對於流動人口的登記就講究『兵貴神速』。」原來,冶金三村建成時間較早,房子老,租金便宜,因此也受到剛步入社會、沒有太多積蓄的年輕人歡迎,通常只是作為過渡居住一兩個月,按照這樣的採集效率,如何掌握流動人口的信息?
這時候,廖龍輝想到的還是派出所分管社區的副所長黃朝兵當初教他的一句話,「搞社區,就是要沉得下去。」沉得下去不只要走得勤,更要走得好,建設一支居民信息員隊伍。
信息員就好比社區民警的另一雙眼睛和耳朵,長時間、全方位扎在社區中。廖龍輝廣泛發動群眾,發展了多名信息員,以樓棟單元為單位,最少每個樓棟單元一名信息員,幫助收集各樓棟居住人員的流動情況,全面掌握轄區信息。
廖龍輝尋找信息員有自己的標準:一是臨街鋪面的經營者,這類人流動性較小,且守住小區出入的關隘,最能掌握情況,二是退休黨員為主,熱心有擔當,外出也比較少。
年過六旬的熊嬢嬢就是一名熱心群眾。2015年前後,廖龍輝就想請她擔任信息員,但熊嬢嬢並不是很樂意。可在廖龍輝眼裡,熊嬢嬢是最適合發展為信息員的,他要想辦法調動起熊嬢嬢的積極性。
2016年下半年,廖龍輝找到了契機,熊嬢嬢居住的30棟有三分之二都是租戶,老居民對常常變動的鄰居很是不放心,原本段上就時有搶盜案件發生,熊嬢嬢就把居民組織起來,自發成立了護院隊,而作為社區民警,廖龍輝也對他們積極指導,並幫忙協調分局在樓棟外安裝攝像頭,提高居民的安全感。
民警對群眾安全的關心被熊嬢嬢看在眼裡,當廖龍輝再次跟她提起做信息員時,她一口就答應了。現在,但凡有任何人員變化,誰家何時有人在,她都會實時向社區民警反映,廖龍輝便能第一時間找到新來的流動人口登記,而且入戶時,人員絕對在家。
服務實戰,「一標三實」效果好
在採集的人口信息錄入系統進行數據碰撞,往往有意想不到的發現。
2018年春節,一條上網追逃信息指向冶金三村的一名住戶胡某。廖龍輝知道,胡某戶籍在自己轄區,但實際居住在外省,如今是春節,會不會突然回家?廖龍輝經了解得知胡某果然在近期返渝,並了解到胡某一般上午出門,還會帶上自家寵物狗。
掌握這條重要信息後,廖龍輝與案偵民警一起迅速將胡某抓獲,而從追逃信息上網到胡某到案,僅用了3天時間。
據了解,胡某是一傳銷案件的重要嫌疑人,如果她不到案,警方便無法收網。
自2017年以來,通過「一標三實」工作,廖龍輝對有違法犯罪前科人員進行及時幫教、全面掌握,認真梳理、嚴格排查,累計抓獲上網逃犯7人,抓獲處理吸毒人員20餘人,為案偵工作提供打擊線索10條。合理安排派出所協勤和平安家園護衛隊,開展有針對性的巡邏,對轄區治安狀況高壓嚴防。在刑事案件高發期,由民警和社區綜治專幹輪流帶隊,開展24小時不間斷巡邏檢查,效果斐然。
自2017年以來,轄區未發生一起「八類」重大案件。2016年轄區入室盜竊案和摩託車盜竊案等可防性案件累計發案46起,2017年開展「一標三實」工作以來,同類型全年發案16起,同比下降65.2%,之後連年持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