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執、野心與殺戮:1978年越柬戰爭是如何爆發的?

2020-12-14 戰爭藝術001
《他們先殺了我父親》劇照

2019年5月31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悼念泰國前總理時,發表言論稱:越南軍隊在1979年的幹預是入侵柬埔寨。

此言一出,激起柬埔寨和越南的強烈反應。

柬埔寨首相洪森反駁道:李顯龍的言論,侮辱了參與解救柬埔寨於種族滅絕時代而犧牲的越南志願軍。柬埔寨外交部和國防部隨後跟進,駁斥李顯龍的言論。

越南方面,也對李顯龍的說法表示遺憾,重申越南當年的行為解放了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柬埔寨民眾,提醒李顯龍正視歷史。

李顯龍與洪森、越南方面的爭論,實際上是對越柬戰爭如何定性的分歧,即1978年底爆發的越柬戰爭,到底是侵略,還是解放?

《他們先殺了我父親》劇照

這個問題,不是單選題,沒有唯一正確的答案。

民柬(紅色高棉建立的民主柬埔寨政權)是受國際社會廣泛承認的主權國家,越南軍隊進攻並佔領民柬,侵略肯定實錘。

換個角度看:越南軍隊的進入,推翻了紅色高棉政權,說越南解放柬埔寨民眾也不為過(駐柬越軍及其扶持的韓桑林政權,起碼比紅色高棉強)。

立場不同,答案不同。站在民柬立場,那就是侵略(國家主權),站在柬埔寨民眾角度,那就是解放(人的生存權)——國家主權,與人的生存權,選一個?

安卡,即柬埔寨語「組織」的意思

言歸正傳。

本來搜集了很多資料,打算出個系列,梳理一下越柬戰爭,但看了一下同類型題材文章及其評論,覺得時機還不成熟,今天單說柬埔寨與越南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戰爭的。

01

1975年4月17日,是柬共(俗稱紅色高棉)最終奪取全國政權的日子。

也是在這一天,柬共聲稱,越南方面入侵了有爭議的島嶼和柬埔寨東北地區。

此後,雙方在富國島、威島、土珠島以及漫長的柬越邊境上,爆發了多次武裝衝突。

這一系列衝突,前期以柬共挑釁為主,後期以越南反擊為主,越南稱之為「自衛還擊」。

什麼仇,什麼怨,令這兩個曾並肩抗美的同志,在革命成功後,拔刀相向?

問題的關鍵在於當時大背景下,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獨特的關係模式——黨際關係掩蓋甚至替代國家關係。

柬共和越共關係的破裂,導致了兩國國家關係的破裂,至於領土爭端,只是次要原因,關係好的時候,可以擱置爭議,關係一不好,就拿出來搞事。

先說次要原因。

柬埔寨和越南的領土爭端,主要體現在兩個地方,一是湄公河三角洲及其附近的島嶼,二是柬越邊境地區。

湄公河三角洲,位於湄公河下遊,河網密布,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平原和魚米之鄉,也是越南經濟最發達的地方。

相關地圖

歷史上,湄公河三角洲一直屬於柬埔寨(古真臘國)。17至18世紀,隨著真臘國的衰落,越南阮朝不斷蠶食並最終徵服了湄公河三角洲(也稱下柬領土)。

雖然失去了對湄公河三角洲地區的控制,但歷代柬埔寨統治者都不甘心,也不願承認這個事實。

法國佔領印支期間,柬埔寨國王多次向法國殖民當局提出,希望將下柬領土交還給柬埔寨,但遭到拒絕——越南與柬埔寨不是一個重量級,法國殖民當局更看重越南,採取的是「以越制柬」的策略,這樣更方便統治。

日本人佔領印支期間,柬埔寨也提出了同樣的要求,但當時日本已經快戰敗了,不想節外生枝,拒絕了柬埔寨的要求。

二戰後,法國重返印支,以國會決議的形式,正式將下柬地區移交越南,柬埔寨再次提出抗議,並聲明保留索還下柬領土的權利。

到了現代,具有強烈民族主義色彩的紅色高棉,繼承了收復下柬領土的夙願,想從越南手裡奪回故土。

柬越邊境領土爭議,則是革命戰爭的產物。

印支三國革命是一體的。在抗美戰爭中,北越曾大力幫助柬埔寨,柬埔寨方面,不論是當政的西哈努克政府,還是在野的柬共,都默許越共利用靠近柬越邊境的柬埔寨領土,充當庇護所和補給地,也就是戰爭基地。

由胡志明小道運來的物資,源源不斷地輸入這些位於柬埔寨的戰爭基地,有力地支撐了越共的抗美戰爭。

美軍進入柬埔寨清剿遊擊隊

越戰結束後,這些戰爭基地也沒有存在下去的必要了,越南被迫從柬埔寨撤軍,但撤軍撤的不乾淨,在「鸚鵡嘴」、「魚鉤」以及柬埔寨東北地區,越南留了一些部隊,鳩佔鵲巢。

02

越南為什麼不講武德,鳩佔鵲巢呢?

答案是不甘心。

這就得談主要原因了——兩黨關係的惡化。

1930年2月,胡志明以「總部」代表的身份,在香港開會,將越南境內3個早期組織合併,成立了統一的越共,之後應「總部」要求改名為印支共,負責推動印支三國革命。

之後,印支共在越南、柬埔寨、寮國三國逐漸開花結果,並在1951年正式分家,分別形成了越南勞動黨,柬埔寨人民革命黨,寮國人民黨。

有個問題,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為什麼越南是勞動黨,而柬埔寨和寮國是人民黨?

在社會主義陣營內,不是你想叫什麼就能叫什麼的,人民黨、勞動黨、共產黨,由低到高,對應著不同的革命階段和發展水平,低水平的需要接受高水平的指導和幫助。

這也意味著柬埔寨和寮國革命,需要接受越南的指導和幫助。說白了,就是控制。

當時,柬埔寨人民黨只有1000多人,骨幹多是越南人培養起來的,黨章也是直接翻譯的越南勞動黨黨章。越南勞動黨南方局是柬埔寨人民革命黨的上級,其麾下還有數千志願軍長駐柬埔寨作戰,幫助鎮場子。

在越南的支持下,柬埔寨人民革命黨大搞統一戰線(伊沙拉聯合陣線),進行武裝鬥爭,成了抗擊法國殖民者的中流砥柱。到1953年,以柬埔寨人民革命黨為主導的伊沙拉聯合陣線,解放了全國全國1/3的人口和1/4的國土。

轉眼到了1954年,抗法戰爭進入尾聲,相關國家在日內瓦開會,討論印支問題。

日內瓦會議的地位,相當於武俠小說中的武林大會,它的很多決議,直接影響了武林未來幾十年的走向,改變了江湖的格局。

這次會議否決了越南建立印支聯邦的提議,承認了印支三國獨立,規定各方結束在柬埔寨的敵對行動,外國軍隊和人員從柬埔寨撤離。

在柬埔寨問題上,西哈努克是日內瓦會議的最大的勝利者。

對外,他不費吹灰之力,就把法國、越南軍隊趕出了柬埔寨,實現了國家獨立。

對內,伊沙拉聯合陣線旗下的抗法軍隊,按規定30天內就地解散,柬埔寨人民革命黨中的越南人也得撤離,失去了軍隊和越南的支持,柬埔寨人民革命黨不是西哈努克政府的對手。

柬埔寨人民革命黨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要麼解散,要麼戰鬥,戰鬥的話,就違反了日內瓦協議,必遭國際社會譴責和西哈努克鎮壓。

無奈之下,柬埔寨人民革命黨一分為三:2500多名領導和革命骨幹撤到了北越,以待時機,捲土重來;一部分轉入了公開合法鬥爭——選舉;一部分轉入了地下鬥爭。

時間流逝,撤到北越那部分主力人馬,長期脫離柬埔寨本土,逐漸失去了影響力;合法鬥爭的那部分,遭到鎮壓,也廢了;留下來搞地下鬥爭的這部分,居然成了氣候。

其實,轉入地下鬥爭的這部分,人數最少,力量最弱,但革命意志最堅強——不怕死的才敢留下來。

03

走的走,滅的滅,留下的權力真空,為以波爾布特(當時叫沙洛特紹)為首的「巴黎幫」坐大,創造了機會。

波爾布特,原名沙洛紹特,1925年5月出生於一個富裕的農民家庭,幼年時曾做兩年過和尚,因不守寺規,被趕出寺廟,後去金邊投奔表姐,初中畢業後,在一個法國人開的技術學校學習無線電技術。

波爾布特的表姐在柬埔寨皇宮裡當差,還給國王生過一個孩子,有點能量。1949年,她為波爾布特爭取到了公費赴法留學的名額。

在法國期間,波爾布特受到了革命思想的洗禮,並與志同道合的英薩利、喬潘森、宋成等留學生成了莫逆之交,這批人有30人左右,都加入了法共。

波爾布特

1953年,這些左派青年陸續回到了柬埔寨,加入了柬埔寨人民革命黨。

這一情景,類似於當年中國的「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

日內瓦會議後,波爾布特等人留了下來,堅持地下鬥爭。

黨外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

從1956年開始,波爾布特和英薩利把留法的左派青年聚集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個派系。由於這些人都有留法經歷,所以被叫做「巴黎幫」。與此相對應的是本土勢力——老戰士派。

老戰士派親越,主張聯合西哈努克,共同對付美國,完成反帝革命;「巴黎幫」和北越沒有淵源,主張和越南一刀兩斷,獨立搞革命,推翻西哈努克,完成反封建的革命(巴黎幫不是鐵板一塊,有部分人支持老戰士派)。

以1959年紹興叛變為分水嶺,巴黎幫開始逆襲老戰士派。

紹興是越南指定的地下鬥爭的負責人,代表老戰士派。然而這個濃眉大眼的傢伙,竟然背叛革命,導致柬埔寨人民革命差點翻車,僅剩100多人。

這100多人中,巴黎幫只有20多人,但老戰士派首領的叛變及其惡劣影響,令老戰士派威信掃地,失去了話語權。

1960年,在巴黎幫的強烈要求下,柬埔寨人民革命黨召開了二大,改名為柬埔寨勞動黨,並起草了新的黨章,制定了新的路線方針,以示獨立,與越南勞動黨平起平坐。

顯然,在老戰士派及北越看來,這是忤逆行為,但巴黎幫根本不鳥他們。

雖然老大還是老戰士派的杜木斯,但波爾布特一躍成了三把手,英薩利則排名第五,巴黎幫崛起勢不可擋。1962年7月,老大杜木斯在回家途中,神秘失蹤,巴黎幫趁機填補了權力真空。

1963年2月,波爾布特正式成了一把手,巴黎幫成員紛紛上位,柬埔寨勞動黨決定獨立領導革命。

此時,北越意識到,柬埔寨已經失控了。

04

就在波爾布特上位的這一年,西哈努克決定左轉,柬埔寨與南越斷交,驅逐美國軍事顧問,1965年,柬埔寨與美國斷交,倒向了北越、中國這邊。

柬埔寨勞動黨的死對頭,成了北越的盟友,北越要求柬埔寨勞動黨顧全大局,和西哈努克合作,配合越南抗美救國戰爭。並威脅:如果不答應,就把留在北越的2000多老同志派回去——小明王提前回來了,朱元璋怎麼辦?很微妙。

在這種情況下,波爾布特覺得有必要去越南走一趟,摸一摸情況。

1965年9月,波爾布特沿胡志明小道來到了河內,一談才發現,根本什麼可談的。

越南的觀點很明確:柬埔寨革命水平太低,必須有越南的幫助,革命才能成功,柬埔寨要配合越南的抗美戰爭,不要老談獨立自主,世界上根本就沒有完全的獨立自主,柬埔寨也不例外。

越南在柬埔寨長線投資,苦心經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現在想要他放手,它怎麼甘心?

離開河內後,波爾布特來到中國待了3個月,取了不少經。

回去後,波爾布特就把柬埔寨勞動黨改名為柬埔寨共產黨,繼續反對西哈努克,並在1968年打響了武裝起義的第一槍——波爾布特與西哈努克的戰爭正式打響。

這明顯就是在打北越的臉。

北越很生氣,阻撓柬共與中國和蘇聯直接聯繫,扣留中國援助柬共的武器和物資,想方設法拆柬共的臺。

雙方積怨越來越深。

至於留在北越的老革命,由於西哈努克的強烈反對,北越始終沒有把他們放回來。

1970年3月,柬埔寨局勢大變:趁西哈努克出國訪問之際,首相朗諾發動政變,西哈努克流亡中國。

親美的朗諾政權,成功吸引了各方的火力。

在中國撮合下,波爾布特決定與西哈努克握手言和,雙方成立了柬埔寨王國民族團結政府,共同對抗朗諾和美國。此後,西哈努克常駐北京,負責外交鬥爭,紅色高棉在國內,負責軍事政治鬥爭。

美軍入侵柬埔寨

在中國協調下,柬共與北越達成了共識:北越向柬共提供人員訓練、戰術指導以及物資等方面的援助,柬共允許越軍利用柬埔寨東部領土作庇護所和補給基地。

此後,柬共還邀請北越出兵入柬作戰。

在北越軍隊的直接幫助下,柬共迅速解放了全國60%的國土,打的朗諾政權失去了進攻能力。可以這麼說,柬共的半壁江山,都是北越軍隊幫忙打下來的。

波爾布特:你以為我會感激你?

北越:白眼狼。

北越的幫助,夾帶了私貨,目的是控制柬共,最終統一印支三國。

所以,在支持柬共的同時,北越把當年留下老戰士陸續派了回來,甩石頭、摻沙子、挖牆腳 。

波爾布特也很乾脆,隔離、清洗,回來一批,幹掉一批。

想翻臉?翻臉就翻臉,誰怕誰?從1972年開始,雙方部隊不時發生零星交火事件。只是大敵當前,雙方沒有徹底撕破臉皮。

05

1973年,美國從越南撤軍,局勢再次為之一變。

美國這個強龍離開後,印支地區成了地頭蛇的天下,其中北越是最強大的地頭蛇。

柬共認為最大的威脅是北越,但為了徹底打倒朗諾,它又離不開北越的物資援助,於是,柬共對北越採取了「外親內防」的策略,當面大談兄弟般的革命情誼,背後極力防備北越,甚至號召「消滅第七號朋友」(柬共對社會主義國家有個排名,中國第一,阿爾巴尼亞第二,柬埔寨第三,越南第七)。

殺心漸起

在此期間,柬共以美國已經撤軍為由,把幫助他們抗擊美國的駐柬越軍打發回去了。

北越也不傻,繼續用武器拿捏柬共,防止它發展過快。

在北越統一南越之前,北越不希望柬共打倒朗諾,否則,柬共真的要失控了。

出人意料的是,朗諾太不經打了,就在北越統一南越之前13天,柬共推翻了朗諾政權,率先取得了革命勝利。

革命一成功,柬共就與越南爆發邊境衝突。

柬共失控了,越南的長期投入,血本無歸。

1976年,越南勞動黨召開四大,重新叫回越共,黎筍上位。

在這次大會上,越南提出印支三國具有特殊關係,要永遠緊密聯結在一起。

潛臺詞就是,寮國和柬埔寨都是越南的菜。

寮國一直被越南整的服服帖帖的,狂吹彩虹屁,各種肉麻吹捧,說什麼表示要世世代代尊敬和保衛特殊的越老關係。

波爾布特:不不,我不想和你有任何特殊關係,也不想發生關係。

越南:不想發生關係?我有集美蘇武器之大成的百萬大軍,軍力堪稱世界老三,投鞭斷流。

波爾布特:別惹我,我狠起來自己人都敢滅。

——開個玩笑。

總之,越共想要收回投資,拿下柬埔寨,至少要讓柬共聽話,而柬共對越共充滿防備和敵意,加上兩國歷史上的領土爭端和庇護所、補給地所形成的邊境衝突,雙方恨意越積越深。

此時,另外兩件事的發生,讓本已劍拔弩張的兩國,徹底走向了戰爭。

到處都是內奸

多年的叢林鬥爭歲月,令柬共患上嚴重的被迫害妄想症,從1976年開始,他們搞了一系列「淨化」運動,清除親越分子,和越南有任何關係的人,包括大量越南僑民和會講越南話的人,都是被「淨化」的對象。

柬共在邊境不斷挑釁、殺害邊民、迫害僑民等一系列激進行為,令越南十分惱火,也為越南反擊提供了口實。1977年10月,越南調動主力部隊,開始「自衛還擊」,雙方邊境衝突不斷升級。

1977年底,越南調集5個師5.8萬人,在飛機、坦克的配合下, 向柬埔寨發動了全面反擊,柬埔寨大敗,宣布與越南斷交。越南軍隊殺到距金邊35公裡後,主動撤軍。

是不是似曾相似?

紅警2:瘋狂伊文

柬共挨打後,不僅不認慫,還號召對越南發動無所不在的戰爭,波爾布特提出了「1:30」的口號——以1個柬埔寨人換30個越南人,犧牲200萬人,幹掉6000萬越南人(實際上只有5200多萬人)。這樣柬埔寨還有600萬人,越南團滅。

這個口號通過國家電臺,向世界廣播。

猛不猛?簡直神經病,比元首還瘋狂。

06

迫害僑民只是其一,其二是越南倒向蘇聯,柬埔寨倒向中國。

1973年之後,越南與中國就面和心不和了,就像柬埔寨對越南「外松內防」一樣。

1975年,越南逐漸倒向蘇聯,而當時蘇聯是中國主要敵人。

為了挽回越南,中國還在繼續援助越南,為了牽制越南,中國加大了對柬埔寨的援助力度。

中國擔心越南和蘇聯一南一北搞事情,越南也擔心柬埔寨和中國一西一北搞事情。

此外,以泰國為代表的東協國家,也對越南充滿了防備和敵視。

四面都是敵人,越南的不安全感繼續發酵,決定用戰爭打破不利局面。

1978年6月,以越南加入經互會為標誌,中越關係徹底破裂。同年11月,越南與蘇聯籤訂了友好合作條約,兩國結成了帶有軍事性質的同盟。

越南軍隊(劇照)

有蘇聯的援助、撐腰和兜底,越南決定頂住中國的壓力,向柬埔寨攤牌。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東風就是出兵理由。

越南成立了一個以韓桑林為首的「柬埔寨救國民族陣線」,組成人員都是被紅色高棉迫害而逃到越南的柬埔寨人,對紅色高棉充滿了仇恨。可以把「柬埔寨救國民族陣線」理解成越南扶持的傀儡政權。

然後,「柬埔寨救國民族陣線」邀請越南出兵,推翻波爾布特-英薩利反動集團。

越南軍隊攻入金邊

越南受到出兵邀請後,在1978年聖誕節這天,出動20萬志願軍(當時打志願軍的旗號),向柬埔寨發動了「西南邊界反攻戰役」,越柬戰爭爆發。

對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推薦電影《他們先殺了我父親:一個柬埔寨女兒的回憶錄》

電影海報

【參考資料】

《冷戰時期美國對柬埔寨的外交政策研究》

《理想與悲劇——柬埔寨共產黨興衰史鑑》

《從印支共到印支聯邦——試析越南在印支地區的擴張政策》

《「下柬領土」攪動柬越關係》

《越柬戰爭秘聞》

相關焦點

  • 中越戰爭的轉折點,發生在1987年,越軍作出重大戰略調整
    1986年,是越南進行侵柬戰爭和對華戰爭的第8年。這一年的7月10日,最高領導人黎筍在河內去世,掌權17年的他,留下的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 在全面危機下,越黨於1986年12月15日至18日召開六大。面對難以為繼的經濟形勢,大會坦率承認國家面臨的種種困難是由錯誤領導造成的,而且承認這種錯誤是「總的主張和政策方面的嚴重和長期的錯誤,是戰略指導和組織實施方面的錯誤」,宣布由領導層承擔錯誤責任,長徵、范文同、黎德壽同時辭職,由阮文靈出任一把手。
  • 「對越自衛反擊戰」五個焦點問題大詮釋!
    1979年2月17日,中央軍委下令對越南的侵略進行自衛反擊。中國軍隊從雲南和廣西兩個方向發兵打擊越寇的囂張氣焰。雲南邊境參戰的官兵,統一由熟悉越軍兵法的昆明軍區司令員楊得志指揮;廣西邊境的作戰,由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指揮。
  • 韓戰爆發後,美國到底有沒有侵略我國的野心?
    韓戰爆發於1950年6月25日,美國糾集聯合國軍介入韓戰,則是在1950年7月7日。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起,美國就對新中國實行嚴厲的貿易制裁政策,韓戰爆發前,就已經在卡脖子。除了敵視之外更有蔑視:韓戰爆發擴大後,渴望和平的新中國,採取了各種外交措施阻止戰爭,單是1950年9月30日和10月3日,新中國就兩次向美國喊話,警告美國不要越過三八線。但對這些警告,美國的態度卻是置若罔聞。
  • 《殺戮之地》「紅色高棉」血洗柬埔寨
    就在柬埔寨百姓以為戰爭已經結束、好日子馬上就要來臨的時候,被稱為「紅色高棉」的柬共在國內推行了一套極「左」的政策,讓這個東南亞小國霎時變成人間地獄。雖然「紅色高棉」在柬埔寨的統治只有短短的3年8個月,但其給柬埔寨造成的傷痕至今還隱隱作痛。
  • 美國20年都沒打贏越南戰爭,中國是如何一個月打贏對越反擊戰?
    就這樣,法國在越南統治了七八十年,「二戰」爆發了,日本人打了進來了。  本來在全世界都潰敗的法國,如何能夠敵得過日本人的進攻?  很快,法國人被打得望風而逃,根本找不到北,越南又變成了日本人的屬地了。  可是當「二戰」結束之後,法國人又回來了,重新想佔有越南。這下子,越南人可不幹了。
  • 新冠肺炎疫情可控,越老柬緬有什麼經驗做法
    新冠肺炎疫情自2020年1月暴發以來,全球累計確診人數持續較快增長。其中,美國與西歐等主要發達國家在地理上雖遠離中國,但在中國控制住疫情後,這些地區的疫情一直未進入可控狀態。與歐美疫情失控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與中國有大片領土接壤且有密切經貿人員往來的越老柬緬(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在醫療軟硬體與政府管理水平均落後於歐美發達國家的情況下,其確診人數非常低且處於完全可控的狀態。鑑於此,對越老柬緬疫情走勢以及防控措施進行總結,不僅可凸顯出及時有效措施對防疫的重要作用,更可在很大程度上說明美歐指責中國隱瞞疫情的做法缺乏合理性。
  • 越南戰爭,美越兩方戰死的最高將領是誰?
    越南戰爭是在二戰以後,打的最慘烈的一場戰爭。前後持續二十年時間,一代美國青年和越南青年都填在了越南戰場這個泥潭中去。美國用盡了除核彈以外的一切現代化武器,但是仍然不敵越南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最終只能慘澹收場,被迫退出越南。
  • 10年中越戰爭大事記:1977年越南排華—1993年解除防禦作戰明細表
    10年中越戰爭大事記:1977年越南排華—1993年解除防禦作戰明細表1979年2月中旬,南疆邊陲的夜空被一道道火舌撕裂天空,越方陣地星夜亮如白晝,對越自衛還擊戰鬥正式打響。一個月後中方取得預期的作戰目的開始回撤,越軍心有不甘繼續襲擾,此後便陷入長達十年左右的纏鬥,直至1993年宣布正式解除防禦作戰任務才算結束,下面整理了10年中越戰爭大事記,從1977年越南驅趕華僑開始進行盤點。
  • 1979年,中國發動對越自衛反擊戰,這場戰爭給越南帶來怎樣的影響?
    不過二戰爆發以後,越南共產黨成立,在其努力之下終於在1945年獲得了名義上的獨立。但胡志明和黎筍等人只掌握著"古越南領土"也就是越南北部,至於佔城還有湄公河三角洲一帶,則由南越統治。
  • 殺戮之地,紅色高棉統治下的人間煉獄-柬埔寨
    在東南亞古國柬埔寨如果提到紅色高棉這幾個字,大家都避之唯恐不及,電影殺戮之地將紅色高棉的反人類罪行展現於世界,紅色高棉成立與1960年9月30日,當時叫柬埔寨勞動黨,1962年勞動黨總書記杜斯木神秘失蹤,一說他是被首相朗諾抓捕後殺死,還有一種說法是被繼任者波爾布特暗殺。
  • 1980年代不為人知的泰國與越南的戰爭,泰國最終把越南人打敗
    建國之後數十年後我們國家也有過小規模的邊境戰爭,那就是對著名的越自衛反擊戰,當時的越南屢次侵犯我國邊境,試圖守衛國家的將軍戰士被迫開始了反擊,這件事發生在上世紀80年代,同年代的越南也發生了和其他國家的戰爭,那就是柬越戰爭和後來因此而爆發的不為人知的泰越戰爭,今天就給大家講講秘密的1980年代的泰越戰爭。
  • 越南戰爭打了20年,中國援助20年,為何戰爭一結束,越南就翻臉?
    中國援助越南多少 首先從物資上來說,對越南的援助,是中國建國後,對外援助時間最長、數量最大的一次,據統計,到1978年,中國對越援助的物資,超過200億美元,其中,無償援助高達93.3%,無償貸款達到6.7%。
  •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美雙方有何大國博弈?有何戰爭爆發前兆?
    其中尤其以太平洋戰場上的幾次大型戰役最為慘烈,像是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可以說是美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實際上,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美雙方在外交和軍事場合中就已經出現了不同尋常的波動。現在看來,這些都是一場大的戰爭來臨之前所顯現出來的徵兆。國際舞臺上的大國博弈看似雲淡風輕、從容自如,暗地裡卻是暗潮洶湧、劍拔弩張。
  • 李光耀回憶錄揭秘:1979年中國為何要打越南?有人早就預料到了
    比如1950年10月開始的抗美援朝戰爭,志願軍打了3年左右,趕走了美國佬,東北消停了幾十年。 1962年10月開始的中印邊境衝突,解放軍打了1個月後取得速勝,之後中印邊境消停了50多年。
  • 韓戰爆發後,蔣介石三次請戰三次被拒,美軍也擔心他的野心
    1950年韓戰爆發後,我軍接連發起五次大戰役,一度將美軍趕回了三八線附近,這讓當時的美軍將領麥克阿瑟陷入了絕望,強烈要求美國政府利用核武器結束戰鬥,甚至極力建議美國總統杜魯門將臺灣國民黨軍隊編入「聯合國軍」,企圖讓國民黨大肆侵犯我國東南沿海,以此為朝鮮戰場減負。
  • 國民黨少將評價對越反擊戰,泱泱大國之風的勝利
    1979年2月1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廣西、雲南中越邊境全線發起了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消息傳開,舉世震驚。當時身在香港的徐復觀於19日發表一篇評論文章,談了自己對於此次戰爭的看法。 徐復觀首先對解放軍奮起還擊越南侵略者大聲叫好,擊節讚嘆。他表示,不僅是北京忍不下這口氣,相信只要是中國人,對於河內當局的卑鄙、陰狠、毒辣,及其永無休止的野心,都忍不住這口氣。
  • 對越戰爭,我國撤兵回國時採用爆破手段,讓越南北部元氣大傷
    上個世紀的中國從無數的戰爭中走過,正是因為見識到了太多戰爭的慘劇新中國成立以後才會和平的發展政策,希望中國以後能夠遠離戰爭,然而還是在隨後的幾十年的時間裡中國又接二連三的參與了幾場戰爭
  • 1979年對越反攻勝利後,解放軍是如何撤軍的?
    他們只顧自己的腰包,只顧如何從勞苦大眾身上榨取更多人民的財富。最痛苦的是,生活在底層的老百姓受到沉重賦役的壓迫,連維持溫飽對他們來說都很困難。當時的中國在西方列強眼中無疑是一隻待宰的羊。他們用炮火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妄圖霸佔中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