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友@福星媽媽的兒子是位小學霸,之前她分享過兒子的數學啟蒙經驗帖,為不少花友帶來了參考。
上小學後,她兒子的數學成績依舊很棒,三年級上學期的數學成績,單元考除一次99分以外,其他都是 分,因此穩居班級第一。期末數學競賽一等獎,也讓孩子嘗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甜味。
關於孩子的數學學習經驗,她總結出十個攻略。
本文由花友 @福星媽媽 發布於小花生寫作計劃
保持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堅持校內外相結合是硬道理。重視基礎、奧數穩步進行;舉一反三、知識融會貫通;歸納整理、學習效率提高;學習無止境,數學其實很有趣!
1. 興趣引導、廣泛閱讀
兒子從小愛聽數學繪本,接觸到了好玩的幾何和巧妙的代數,了解到了好多數學概念。數學知識和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直到現在三年級了,他依然迷戀這些繪本故事。即便經典數學遊戲已經超年齡幼稚簡單了,依然津津有味地一遍遍翻看。
《美國小學生經典數學遊戲》這套書一共有12本,兒子的最愛,強烈推薦。
2. 夯實基礎,堅持口算
數學老師總是說口算無捷徑,只有堅持練習,才能量變引起質變。我很贊同老師的觀點,所以一直要求兒子練習口算,用手機秒表計算時間並記錄下來,前後比較口算速度的快慢。如果計算有錯誤,我們會一起分析錯誤的原因。
3. 掌握方法,重視計算
數學中有很多的巧算,會讓計算變得更加簡便。不過要想掌握巧算的方法,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這些數學規則都需要提前學習。加減乘除的巧算我們按序進行,一步一個腳印。
《計算小超市》將口算和巧算的完美結合,分初級練習和高級闖關,題量適中,非常好用。每天一練,熟能生巧。堅持練習,因為計算真的太太太重要!
4. 奧數跟進,訓練思維
沒有學而思秘籍,也沒有高思導引,我們一直是奧賽起跑線和舉一反三兩套。起跑線較簡單些,所以都是提前一個年級學,比如二年級的時候做三年級起跑線,三年級上學期的時候就做三年級舉一反三和四年級起跑線。三下要著手做四年級舉一反三了。兒子最喜歡起跑線裡每個章節最後的探索與博覽版塊,講的都是關於生活中的數學的小案例。
5. 興趣自學,滿足好奇
兒子最喜歡的學科之一就是數學,喜歡用自己的方法解決數學問題。經常抱著《小學數學公式定律手冊》自學數學問題。
了解了許多公式定律,比如幾何圖形的周長和面積、乘法的結合律和分配律、解一元一次方程、角的類型和大小等。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自主學習,兒子的好奇心得到了滿足。
6. 問題研究,拓寬思路
兒子從小對數字非常敏感。幼兒園的時候,自己研究過閏年、數的平方。一年級的時候,特別喜歡背圓周率,直到現在還能一口氣背出小數點後47位。
三年級以來,又對速算很感興趣,比如關於數字11、111、1111、……的速算。
關於缺8數的速算。經常沉浸在自己的研究小世界裡,對研究出的新發現很有成就感。
7. 精選題庫,方便鞏固
對於奧數練習,我聽過的最多的詞就是「刷題」。我並不反對「刷題」,但我更在意「精練」。從刷過的題目中精選出一些好題,形成屬於自己的精選題庫,這些經過精挑細選的好題值得經常翻看,複習鞏固、訓練思維。
8. 錯題積累,查漏補缺
數學練習當然少不了錯題本,積累錯題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做錯的題目,訂正搞懂後短時間內是會做了,但不代表過一段時間不再犯錯。所以把錯題隔一段時間再拿出來做一做,如果能做對,才說明是真的搞明白了。如果還不能做對,做上標記,隔一段時間再做,直到過關為止。
9.設計試卷,樂此不疲
兒子對數學的喜愛,不僅體現在孜孜不倦的學習鑽研,還體現在樂此不疲地設計試卷考別人。
每天自己練還不過癮,還要利用課餘時間設計過關卷給奶奶做,學著老師的樣子設計各種陷阱,用紅筆批改打等第,自己覺得很有成就感。通過這個批改過程,實際上又自己練習了一遍各類題型。鞏固複習、自娛自樂,可謂一箭雙鵰!
10. 學習調劑、挑戰大腦
傳統的數學題目總有做厭倦的時候,不如來點另類燒腦的,調劑一下,挑戰大腦。門薩的《挑戰你的大腦》這套書,號稱是全世界聰明孩子都在玩的思維遊戲。
益智遊戲這類思維訓練的書籍,可以鍛鍊專注力和記憶力,對培養空間感、邏輯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很有幫助。數獨作為調劑也別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