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的宮崎駿老爺爺又要拍新作啦!
在最新曝光的進度中,官方宣稱已經製作了15%,完成了36分鐘。
以前一個月可以製作7~10分鐘的內容,而現在一個月僅能製作1分鐘的內容。
手裡的鉛筆換成了更軟一點的,精力值變成了以前的五分之一。
這是第8次復出,記者問起原因時,老爺子說:「沒什麼原因哦,又想做了而已。」
最後一部電影名叫《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是給自己的小孫子畫的。他說爺爺也許很快要去另一個世界,想把這部電影留給他。
電影預計在2022年上映,號稱是宮崎駿人生最後一部動漫。
刷新日本影史的票房冠軍《千與千尋》在中國上映的那天,身邊很多人都在說,欠他的一張影票終於可以還了,甚至看到海報就想哭。
我也是走進了電影院,重溫了那些感動、歡笑、淚水。
他最爛的電影也有8.3分,神人宮崎駿,創造了無數電影史上的奇蹟。而這一切都是從吉卜力開始的。
吉卜力工作室的三大魔王
1984年,陰差陽錯,三個吉卜力的大魔王:高畑勳、宮崎駿和鈴木敏夫齊聚一堂,
正式開始第一部震驚世界的名作《風之谷》的製作。
▸《風之谷》
《風之谷》一公映便大獲成功,口碑與票房齊飛!三個大魔王順勢而為,吉卜力工作室在第二年終於成立了!
這一年,高畑勳50歲,宮崎駿44歲,鈴木敏夫37歲。
▸(左)宮崎駿(中)鈴木敏夫(右)高畑勳
從此,開啟了吉卜力時代,創造了獨一無二的動畫王國。
高畑勳大宮崎駿6歲,兩人都經歷過二戰。在那個時代,戰爭選擇了他們,除了努力地活下去他們別無選擇。
而戰後的日本,大人們基本都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只有小孩子們堅持著簡單的快樂。
兩個人決心用手中的筆,去捍衛孩子們的天真與善意,並用動畫告訴成年人:
這個世界值得我們活下去。
過去十年,宮崎駿在不停的告別舊友。
就像老爺子自己說的,這些年他只要不在工作室,就是去參加葬禮了。
2016年,總是坐在他身邊一起審片的色彩設計師保田道世因去世,緊接著2018年,最好的夥伴高畑勳也走了。
鈴木敏夫和宮崎駿參加了葬禮,念著悼文,想著55年前兩人在雨水蔓延的公交車站的初見,在情感上一向克制的宮崎駿哭了。
他知道現在,他需要獨自面對他們曾許諾的那個世界了。
感動過我們的那些動漫
他總關心上帝關心的事,他叫宮崎駿。
這位世界級動畫大師,至今製作了50多部動畫,每一部都溫暖正義又引人深思。
小時候看不懂其中深意,長大後再回味,卻是又感動又感慨。
距離《龍貓》上映已經31年,即使已經過去如此漫長的時間,觀眾都已經換了一代人,但是《龍貓》依舊是人們心中的經典,依舊以9.1的高分位列神作榜單。
我們還會記得那個憨態可掬的形象。
「小時候,幸福很簡單;長大了,簡單很幸福。」
「而在那個回家必經的路口前,每個心懷善良的孩子,都邂逅過一隻毛茸茸的精靈吧。「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最負盛名的作品,獲獎無數:柏林國際電影節最高榮譽的金熊獎,第75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
小時候看,覺得像是東方的「愛麗絲夢遊仙境」;現在回看,卻更容易動情,為白龍的溫柔、錢婆婆的鼓勵、千尋的無畏。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麼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學會愛與付出,你就不會變成孤獨的怪物。」
《懸崖上的金魚姬》裡波妞絕對是最萌的人魚公主了,胖嘟嘟的臉蛋,圓滾滾的肚子,甜甜的奶音,還有乘風破浪的豪爽性格,都讓人覺得親切得不得了。
「夏天是瘋玩的季節,和青梅竹馬的小夥伴一起,在河裡嬉鬧,捉魚,去海邊撿貝殼。童年時代,每個波妞都遇見了她的宗介。」
「波妞喜歡宗介 ,我也喜歡你。」
《風之谷》是宮崎駿第一次震驚動畫界的名作,大概也是他最具批判意識的作品。
除了美好的畫面,他希望孩子們能領略影片背後的深刻主題,包括反戰、環保、女性主義等,能夠培養他們的責任意識和公共意識。
「帶上信仰,去尋找屬於你自己的國度吧!哪怕傾盡一生。」
「堅強,不是面對悲傷不流一滴淚,而是擦乾眼淚後微笑著面對以後的生活。」
《魔女宅急便》是一部少女成長史,又是一個會飛的女孩,但宮崎駿就是有這個本事,讓你百看不厭。
這是每個孩子都要經歷的成長修行,他想告訴孩子們既然要走出溫室便一定會遇到挫折和困難。
「只有一個人在旅行時,才聽得到自己的聲音,它會告訴你,這世界比想像中的寬闊。」
「在這個世界上別太依賴任何人,因為當你在黑暗中掙扎時,連你的影子都會離開你。」
自然與人類的衝突一直是宮崎駿電影的主題,而《幽靈公主》是表現得最直白,最深摯的一部作品。
鳥獸皆有靈性,我們要對大自然給予的一切懷有敬畏之心。
「到不了的地方都叫做遠方,回不去的世界都叫做家鄉,我一直嚮往的卻是比遠方更遠的地方。」
「我們的生命太短,來不及見證那些遙遠到令人恍惚的詞語,比如天長地久,海角天涯,碧落黃泉,滄海桑田。所以,要活下去。」
宮崎駿動漫的主題似乎永遠是那些人類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童真、成長、自然、和平。
他愛好和平,所以拒絕出席奧斯卡頒獎典禮,他不願意去一個正在轟炸伊拉克的國家。
在宮崎駿的動漫裡,所有的表白都簡簡單單,他鼓勵人們追求愛情,他也肯定愛情帶給人的正面的積極力量。
他感動了全世界的小孩和大人們,為我們締造了一個夢想王國。
保護著我們的童真,一直到他白髮蒼蒼。
80歲,我還想再做一部電影
看了他的紀錄片《不了神話》,宮崎駿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時間不多了」。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這本書對宮崎駿影響很大,他從10歲讀到了70歲。
也許是看到現在的年輕人太喪了,他想再親自做一部動畫,也作為留給孫子的禮物:
爺爺即將要到另一個世界去了,但想留下這部電影。
按照他現在的體力,只能每月進行1分鐘的動畫創作——大概也會畫1000多張分鏡。
雖然很慢,但是他沒有停下來。
在動漫產業成熟且市場巨大的日本,進入工業化並不是什麼難事,何況他是宮崎駿。
當有人對他說:希望做出能夠完全替代人手繪畫的機器時,
宮崎駿憤怒了:「感覺地球末日越來越近了,人類自己已經越發沒有自信了。」
他覺得那些程序繪製的動畫,沒有血淚,更無法直抵人心。
不由想起紀錄片《與宮崎駿的十年》裡的一段黑色幽默:
隱退後,手癢的宮崎駿又拿來一份新動畫的企劃,要求鈴木動用一切能力來籌集資金,鈴木開起玩笑:
「那你可能剛完成分鏡就去世了。」
「那如果真要這樣,也要死在我追求的東西上。」
你想活出什麼樣的人生?
「無論處在多麼艱難或殘酷的時代, 都要活得像個人。」
這是宮崎駿給年輕人的最後一個建議。
請一定多保重,不僅孩子們,大人們也在等您的新作。不論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