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說我很親切,我不想說我很純潔,可是我不能拒絕心中的感覺」這句歌詞出生於60年代或者70年代的人應該都十分親切。這句歌詞出自上世紀90年代的一首當紅歌曲《我不想說》。
當年玉女楊鈺瑩唱出了無數打工者的心聲。1991年電視劇《外來妹》熱播,講述了內地姑娘到廣東打工賺錢的故事。電視劇熱播的時候,24歲的王來春卻沒有閒暇去看劇,那個時候她在深圳關外的富士康打工。
1988年《關於鼓勵臺灣同胞投資的規定》出臺,大批的臺灣同胞帶著鈔票來到內地投資。其中有一個梳著大背頭的中年男人在深圳關外投資了一個小小工廠,這個工廠就是日後聞名全球的富士康。那個時候工廠名字為深圳海洋精密電腦接插件廠。這個中年男人就是如今的臺灣首富郭臺銘。
工廠成立之後,郭臺銘從廣東的潮汕一帶招聘了120個女工,其中就包括了王來春。郭臺銘或許想不到這個其貌不揚的女孩子日後身家將遠超自己。在最新的財富榜上,王來春兄妹的身家超過了2千億,這足足是郭臺銘的兩倍多。
王來春出生於潮汕澄海的一個普通農家,15歲就輟學了,長相也十分普通。王來春的哥哥很早就到深圳打工,每次過年回家都給王來春講訴深圳的新鮮事,這讓王來春對這個希望之城早就心生嚮往了。不過父母卻認為女兒年紀太小,一直等到王來春21歲才同意她去深圳打工。
王來春初到深圳的時候,16歲的湖南湘鄉小姑娘周群飛已經在深圳打工一年了。周群飛出生於湖南的大山裡面,她還沒出生之前父親就因工受傷,失去了兩根手指,眼睛也幾乎失明了。
周群飛5歲的時候,母親又因病去世了。周群飛從此就成為了父親的眼睛,在家裡幫父親料理家務,負責養豬餵雞。父親則靠著編竹背籃手藝賺錢養家。因為家境貧寒,等待周群飛的命運幾乎一眼就可以望到底,長大一些然後就嫁人,然後一輩子在大山裡面務農。
周群飛不願意如此,她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那個時候老家開始有人陸陸續續到廣東打工,周群飛也從同鄉的口中得知了外面的世界。16歲那一年,周群飛苦求舅舅帶自己到廣東。舅舅拗不過周群飛,於是就把她帶到了廣東韶關。在韶關呆了一段時間之後,周群飛又到了改革開發的前沿陣地深圳。
周群飛到了深圳之後,在深圳大學附近的一個小手錶玻璃工廠找到了一份工作,成為了一個打工妹妹。
那個時代像周群飛、王來春這樣的打工妹何止千萬,大部分人的目標就是攢點錢,幫家裡蓋個房子,或許找一個合適的男朋友,然後在深圳做點小生意什麼。今天在中國的女富豪榜上,周群飛跟王來春都位列十大女富豪之列,身家都超過了千億。不過她們並不是從開始就心懷遠大夢想。不過她們從到深圳之後,也展現了跟其他人不一樣的地方。
王來春到了郭臺銘的工廠之後才發現,這裡跟想像中完全不一樣,生活條件非常差,工作又非常苦。大夏天宿舍沒有風扇,而且全部人是睡一個大通鋪,晚上熱到完全睡不著。工廠也沒有自來水,每次洗澡就要去1公裡外的村落裡面挑水,水質也非常差,做出來的飯常常都是紅色的。
生活條件非常差,郭臺銘的要求又非常高,很多細節郭臺銘都是要求必須做到一絲不苟。很多人都撐不住走了,王來春卻堅持下來,她不僅僅堅持下來,而且深深受到了郭臺銘的影響。郭臺銘那個時候常常親自上一線給工人示範,王來春就把郭臺銘說的都詳細記下來。晚上太熱睡不著,王來春就乾脆起來加班。日子久了,郭臺銘也發現王來春這個打工妹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
深圳是中國最早開放的地方,而且毗鄰香港,讓那個時候深圳的年輕人可以接受到最前沿的資訊。不過這一切卻不屬於打工妹們,每一座工廠就像是一個孤島,打工妹們從早忙到晚,除了睡覺的時間,幾乎都在流水線上工作。偶爾的放假,大家就會好好放鬆一把,去逛街購物吃飯。
周群飛卻是一個例外,她非常珍惜放假,還有晚上收工後自由的時間,由於工廠在深圳大學附近,於是她就到深圳大學報了各種培訓班,她學會了電腦,學會了會計,甚至還拿到了大貨車的駕駛證。周群飛不知道這些技能現在有什麼用,但是她知道未來一定有用。
周群飛在工廠學東西也非常快,僅僅用了3個月她就掌握了全套的絲網印刷的技術,成為了廠裡的技術骨幹。有一天周群飛覺得在這個小工廠沒有發展,於是就想辭職。不過廠長卻挽留了周群飛,這次挽留不僅僅讓周群飛成為了廠裡的一個小小部門的領導,還成就了周群飛一段姻緣。
周群飛後來說,或許是因為自己的字寫得好,或許是因為工廠剛好缺人,自己沒有走成,反而成了一個小領導。讓周群飛想不到的是,自己留下來了,但是廠長卻走了。廠長辭職之後,大股東澳亞光學對工廠發展沒有信心,於是就想撤資。
周群飛當時才19歲,看到全廠人可能面臨失業,她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去找到了大股東澳亞光學的老闆楊達成。周群飛勸說楊達成繼續投資,並且仔細把工廠的發展形勢分析給楊達成聽。周群飛後來還說,把工廠交給她去管,如果賺了錢是老闆,如果輸了她就給楊達成打一輩子工當還債。
楊達成看著眼前這個19歲的少女,不知道是被她的勇氣感染,還是真的看好工廠的發展,楊達成竟然鬼使神差答應了。當然周群飛清秀的臉龐也給楊達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周群飛一躍成為了工廠的廠長。
在深圳的另外一頭,兢兢業業的王來春也終於迎來了出頭之日。郭臺銘告訴工廠的打工妹們,沒有誰天生就是窮命,這次打雞血的演講,沒有打動太多人,很快第一批的打工妹都因為條件太差都走光了。
不過王來春卻留下來了,郭臺銘的演講沒有打動別人,但是打動她了。她希望成為郭臺銘那樣的人。因為大部分的老員工都走了,於是王來春開始進入郭臺銘的法眼,得到了郭臺銘的提拔,成為了一個小小的領導。
郭臺銘較真的精神也深深影響了王來春。臺灣老闆跟內地老闆不太一樣,他們都十分精明,計算成本甚至會精確到分。不過他們做事也非常拼命,郭臺銘曾經為了趕工期,跟著工人一起下流水線,三天三夜沒有合眼。
王來春的努力也獲得了回報,富士康逐漸發展壯大,工廠越來越大,員工越來越多,王來春手底下管理的人也越來越多,從最初十幾個人,到後來的100多人,到巔峰的時候管著2000多人。1999年的時候,王來春成為了富士康內地最高的管理層之一。
王來春可以取得這個成績,除了努力之外,也是需要一些運氣的。郭臺銘當時因為工作壓力太大,身體常常不好。有一天郭臺銘一個人出去,結果在路上突然胃痛,當時路人都不敢上去幫助郭臺銘,擔心是碰瓷的。
這個時候一個年輕的小夥子開車經過,他趕緊下車,詢問了郭臺銘的情況,隨後小夥子把郭臺銘送到了醫院,因為搶救及時,郭臺銘才沒有發生大事情。這個小夥子並不知道對方是一個億萬富豪,只是因為熱心而已。為了報答這個小夥子,郭臺銘就把這個名為易光輝的小夥子帶到富士康,給了他一份不錯的工作。後來在郭臺銘的撮合下,王來春跟易光輝走到了一起,成為了夫妻。
丈夫是老闆的救命恩人,自己又是老闆信任的下屬,王來春在富士康自然是扶搖直上。不過這個時候,周群飛卻發生了人生的一個大變故。
周群飛當上廠長之後,把工廠發展成為澳亞光學旗下最賺錢的工廠,不過周群飛卻非常煩惱,因為大股東把很多親戚都安排到工廠,這些人都是吃乾飯的,這讓一心想要做事的周群飛非常無奈。於是1993年周群飛選擇辭職,她帶著7個親戚,還有自己攢下的2萬多元,在深圳開了一個小小的印刷廠。
周群飛雖然離開了楊達成的工廠,不過跟楊達成的感情卻迅速升溫,周群飛創業一年之後,她正式嫁給了自己的老闆楊達成。因為這段婚姻,後來很多人也說周群飛是靠著自己的老闆上位,其實根本不是這樣,因為兩個人結婚的時候,周群飛已經離開了澳亞光學。
可惜的是,周群飛跟楊達成的婚姻並沒有持續多久,王來春跟易光輝婚後也出現了各種的矛盾。婚姻的失敗,讓兩個女強人開始把心思都放在事業上面。1997年香港回歸,一年之後亞洲金融風暴發生,大批香港製造業內遷,深圳迎來了發展的大時代。
周群飛在這個時候切入了手機玻璃這個行業,她帶著工廠的員工經過了無數的嘗試,成功做出了摩託羅拉要求的高質量玻璃,成功拿到了對方的大訂單,開始在這個行業聲名鵲起。
1999年王來春選擇辭職,她跟自己的哥哥王來勝一起創辦了香港立訊公司,也開始做起了代工的業務。正常來說,員工辭職又到老本行創業,前老闆肯定是非常忌諱的,不過郭臺銘卻不僅僅沒有忌諱,而且非常支持王來春,甚至把富士康很多訂單給了王來春的工廠。
王來春的起家,可以說完全就是靠了郭臺銘。郭臺銘其實也不傻,他的目的是培養自己的供應鏈企業,因為單單是靠富士康一家公司,很多東西都吃不完的。郭臺銘支持自己的弟弟創業就是如此,支持王來春創業,也是如此。
2003年郭臺銘併購了3個手機廠,開始大規模進入手機代工領域,王來春也緊跟郭臺銘的腳步,富士康的工廠在哪裡,她的立訊精密就在哪裡。同年周群飛在深圳成立藍思科技,開始為全球各地手機企業提供手機玻璃。
2009年郭臺銘兄弟入股了王來春的公司,成為了第三大股東,而立訊精密每年超過一半的生意,都是來自富士康。周群飛的生意也是蒸蒸日上。兩個打工妹最終因為手機又走到了一起。
智慧型手機的爆發,讓周群飛跟王來春的工廠開始實現騰飛。2010年立訊精密率先上市,當年王來春身家高達23億。2015年周群飛帶領藍思科技上市,她一躍成為了中國女首富。今年以來立訊精密跟藍思科技的市值都一路大漲,兩大女富豪身家也都超過了千億。
深圳給了周群飛跟王來春一個最好的舞臺,如今她們也給了深圳最精彩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