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時間3月13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
這距離1月21日美國報告首例確診患者已過去52天。宣布緊急狀態當天,全美確診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累計已超2700例,死亡病例超過54例。
川普承認,美國未來疫情可能會變得更糟,因此接下去的8周至關重要。他同時表示,對於疫情暴發早期美國政府在病毒檢測工作方面的失誤,自己不承擔任何責任。
疫情風暴席捲全美
在川普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的前3天,由於確診人數不斷上升,美國首都華盛頓、紐約州等地已進入緊急狀態。
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實時追蹤數據,截至美國東部時間3月15日2時(北京時間3月15日14時),美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2951例,死亡57例,確診病例數和死亡病例數都呈快速上漲趨勢。疫情已擴散至49個州及華盛頓特區,目前僅有西維吉尼亞州未出現確診病例。
華盛頓州是全美疫情重災區之一。目前全美57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中,40例來自華盛頓州。最早暴發群體性新冠肺炎事件的華盛頓柯克蘭療養院,有超過19人死於新冠肺炎,70人出現疑似感染症狀。華盛頓州州長傑伊·英斯利12日宣布,該州金縣、皮爾斯縣、斯諾霍米什縣三個縣從幼兒園到12年級的學校在3月17日前結束課程,停課到4月27日。美國國會大廈、白宮等多個地標也宣布停止對外開放。
疫情風暴下,美國東海岸也未能倖免。目前,紐約州已有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至少613例,是全美確診人數增長最快的州之一。紐約州已禁止組織500人以上的公共聚集活動,並將暫停百老匯演出一個月。
受疫情影響,採取停課或上網課等應對措施的美國高校不斷增加。美國疾控中心已敦促美國各高校考慮取消學生的出國交流和其他國際旅行計劃。
美國重大體育賽事也幾乎全部暫停或取消。美國籃球協會宣布暫停所有預定的美國籃球比賽及活動,美國冰球聯盟宣布暫停當前賽季,美國棒球大聯盟發布聲明暫停春季訓練,並將當前賽季開始日期推遲至少兩周。
數據顯示,美國的新冠肺炎死亡率偏高,華盛頓州的死亡率甚至高達6.2%。這個數字反映出的情況不容樂觀。多名專家指出,死亡率偏高說明可能很多病人沒有被發現。
此外,在3月11日美國國會眾議院舉行有關新冠病毒的聽證會上,美國疾控中心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承認,確實存在看似死於流感、實際卻是死於新冠肺炎的情況。
美國疾控中心發布的報告統計,自去年10月1日以來,美國2019-2020流感季至少3400萬人患流感,約2萬人死亡。其中有多少屬於雷德菲爾德所說的那種情況目前還是個未知數。
政府說辭引發混亂
「美國總統說,任何想檢測的人都可以檢測。美國副總統說,我們沒有足夠的檢測能力。民眾想問,你們怎麼能同時說這兩件事?」
3月8日,美國紐約州州長安德魯·科莫在發布會上,指責美國正副總統講話相互矛盾。他表示,這種矛盾激發民眾的恐懼,製造了另一個混亂。
此前,美國政府因刻意淡化疫情嚴重性、疫情信息不透明、檢測確診困難等問題一直飽受爭議。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曾多次呼籲各國信息公開,他指出,如果沒有透明的數據,很難評估疫情的演變和影響。
在官方公開的美國確診數據方面,當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提供的數據已達確診2929例、死亡57例時,美國疾控中心官網顯示的數據仍停留在確診1629例、死亡41例。
「數據更新時間為每個工作日的中午。當天發布的數據截至前一天下午4點。周六周日不更新。」對此,美國疾控中心官網提示。
關於美國的新冠病毒檢測能力,各方信息之間同樣相互矛盾。
3月2日起,美國疾控中心在其統計頁面移除了「接受檢測人數」和「檢測結果呈陰性人數」兩項,這一做法受到許多醫療專家批評,也遭到民眾質疑:是否因為檢測能力不足才隱瞞數據?
此前,紐約州一名一線醫生在接受採訪時爆料,由於缺乏用於快速檢測的核酸試劑,他不得不懇求衛生部門為疑似病人檢測。加利福尼亞州一名護士也控訴,自己在疑似感染的情況下被美國疾控中心拒絕予以檢測,只因為他們認為「如果穿著防護服不會感染病毒」。
在多方質疑下,3月5日,負責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的美國副總統彭斯承認:「我們現有檢測(工具)不足,不能滿足檢測需求的預期增長。」
就在一天後,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部長亞歷克斯·阿扎在新聞節目上堅稱沒有檢測設備短缺,並承諾到周末將進行超過120萬次的檢測,而且這一數字還在以百萬計的規模迅速擴大。
如今,阿扎承諾的期限已過,但檢測數量是否達到120萬次,人們不得而知。安德魯·科莫顯然不認為當前的檢測能力足夠。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我們提升檢測能力,你會看到數據高到天上去了。」
美國歌手、葛萊美獎獲得者布蘭迪·卡莉近日也發表推特稱:「在西雅圖有太多人得了這個(病),真實數字比為人所知的要多得多。他們不給我們檢測,除非我們和已確診病人有過直接接觸……但悖論是沒人能得到確診。檢測做的完全不夠。」
「美國持續出現人傳人是不可避免的。美國暴發疫情的程度和影響難以預測,並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策制定者和領導人的反應。」當地時間3月2日,美國489名公共衛生與法律等領域專家和14家組織參與聯署,向彭斯及其他聯邦、地方政府領導人發出一封公開信。
相比於學者的警惕,包括川普在內的美國政府高級官員的態度則要「樂觀」許多。川普多次對媒體表示「根本沒理由恐慌」,美國對更大規模的疫情暴發準備「極其完美」。在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時,川普承諾全美本月底將完成500萬份新冠病毒檢測,並馬上補充道:「我想我們根本用不著這麼多。」
3月9日晚,川普曾發布推特稱,平均每年因流感死亡的有2.7萬至7萬人,但生活和經濟仍在繼續,而「目前我們新冠病毒確診546例,22人死亡。好好想想吧」。
白宮是否真的不了解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性?《紐約時報》3月13日爆料,美國疾控中心早在上個月就已通過建模預警,在最壞情況下,可能將有170萬美國人死於新冠肺炎,240萬至2100萬人需要住院,屆時美國現有醫療體系可能會崩潰。
對於這個預測,白宮疫情工作小組發言人則回應:副總統彭斯沒看過這個模型。
恐慌與淡定並存的美國民眾
美國政府此前表現出的淡定與懈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民眾的判斷。3月8日,已經進入緊急狀態的洛杉磯照常舉辦了馬拉松比賽,來自世界各地的2.7萬名選手參與到賽事當中。3月9日,在邁阿密港口,數千名遊客無視警告,執意登上「挪威天空號」郵輪開始旅程。有遊客表示:「我們覺得大家說得太誇張了……反正我也不擔心病毒。」
美國視頻博主Jerry Kowal拍攝的一條暗訪紐約醫院的視頻最近在網上走紅。視頻中,Jerry Kowal走進紐約市的一家大型醫院。他發現,院內未設發熱門診,駐足醫院大廳的20分鐘時間裡沒看到一個人戴口罩。接受採訪的多位美國民眾表示,防範措施基本只有多洗手。
在美國,不少人仍認為新冠肺炎是一種「流感」,與每年都會暴發的季節性流感並無二致,無須大驚小怪。
「上下班的時候,紐約地鐵裡人擠人,但基本沒人戴口罩,回國感覺更安全一些。」3月9日中午,從美國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飛往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的航班落地,呂曉下飛機後第一時間回到了北京家中,並開始自我隔離。
作為一家公益組織的創始人,呂曉因工作需要經常赴美出差,這次在紐約生活了兩個月。儘管美國疫情愈發嚴峻、紐約市所在的紐約州也已經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但據她觀察,「大部分紐約人似乎沒把新冠肺炎當回事,更別提防護措施了」。
呂曉告訴記者,美國的醫療費用大概是去看個感冒發燒基本都是500美元以上,醫保費用每月也要兩三百美元,所以許多人不買醫保,不是重病的話也不會去醫院。
「我有位朋友是在紐約生活的攝影師,持美國工作籤證的義大利人,她說一直覺得保險費太貴,就沒給自己上保險,她的室友也是這樣。」2月下旬,呂曉在美國當地給自己上了一個月的醫保,以防萬一。
不過,隨著美國各地暴發疫情、越來越多醫護人員發出警告,各類防疫物資開始遭到搶購,線下超市與網店的口罩也紛紛漲價或者售罄。美國醫療電視劇《The Good Doctor》的主演弗萊迪·海默爆料,片場的道具口罩和護目鏡都快被拿光了,「就連道具殺菌皂也被偷走了」。
一中國企業駐美國芝加哥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當3月13日川普宣布美國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後,民眾仿佛被「點醒」一般,湧向超市排長隊搶購物資,甚至發生了多起因搶購商品引發的衝突事件。「3月14號那天,我竟然跑了4家超市才買到大米!」
美國抗疫陷入困境的背後
「這是一個失敗。我們承認吧。」3月12日,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主任安東尼·福西在一場聽證會上表示,現行的檢測系統滿足不了需求,美國人應該像其他國家的人一樣很容易地接受病毒檢測,但美國目前無法做到。
美國知名智庫戰略和國際問題研究中心負責國際健康項目的高級副總裁史蒂芬·莫裡森直言:「中國嚴格檢疫為美國贏得了準備時間,但美國有沒有利用這段時間來做準備?簡而言之:沒有!」
令人困惑的是,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美國也曾「高度重視」,舉措「雷厲風行」:中國暴發疫情後,美國早在1月16日就針對疫情發出「監控一級警報」,甚至比世衛組織反應還要快;世衛組織宣布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後的第二天,美國政府便宣布新冠肺炎疫情構成國家公共衛生緊急狀態,對過去14天內抵達中國的外國人實施臨時入境禁令。
第一個從武漢撤出領館人員,第一個提出撤出使館部分人員,無視世衛組織的建議,將中國列為4級旅行限制國家……動作迅速的美國,為何在疫情蔓延後,反而慢下了腳步?
「中國暴發疫情時,美國隔岸觀火甚至作出過度反應,其根源在於強調競爭對抗的『冷戰思維』。」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教授金燦榮認為。
「一個月來,我們認為中國的政治價值觀是問題的根源,而我們的價值觀將保護我們免受病毒的侵害。」《華爾街時報》高級記者兼專欄撰稿人雅羅斯拉夫·特羅菲莫夫表示,西方政客稱,民主自由使他們在大規模公共衛生危機面前擁有天然優勢。如今看來,此類認知顯然是錯誤的。
「距離美國總統選舉還有不到八個月時間,川普政府刻意拖延、淡化疫情危險性,是出於避免影響股市、影響選情的考慮。」金燦榮認為,任何可能影響到大選的因素,都制約著聯邦政府的動作。
《金融時報》專欄作者吉迪恩·赫拉曼指出,如果最後真的暴發大流行病,輿論也許更強烈地呼籲美國政府加大對醫療衛生系統的領導力度,這或許有利於民主黨提名的有力競爭者伯尼·桑德斯,因為他提出醫療應該國有化。
據美國《財富》雜誌報導,2018年初,美國國土安全部流行病應對團隊負責人及其團隊、白宮流行病應對團隊負責人蒂莫西·齊默先後離職。同年,包括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國家安全委員會、國土安全部以及衛生與公共服務部在內的多個衛生部門,高達150億美元的國家衛生預算被削減,另有3000萬美元的危機基金也被砍。川普政府的這一操作降低了美國在疫情中的響應速度和能力,其後果正在新冠肺炎疫情中逐漸顯露出來。
在金燦榮看來,美國的檢測確診困難,原因還在於高昂的檢測成本。雖然彭斯曾在簡報會上表示新冠肺炎檢測相關費用將由醫保承擔,但就醫者本人最終需要為帳單掏多少錢,則取決於有沒有醫保、醫保是否充分。當記者追問彭斯「沒買保險是否能得到檢測」時,這個問題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據美國媒體統計,目前有超過2700萬美國人沒有任何形式的醫療保險,醫保不充分者則更多。高昂的就醫成本讓不少美國民眾因擔心無法負擔而耽誤檢測,這將在客觀上加劇美國應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難度。
此外,金燦榮在採訪中指出,美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各州保留處理本州範圍內部事務的權力,在全國性的大規模管制與一刀切的封閉措施上,聯邦政府即使有心,也難免無力。
「全球疫情的擴散提醒我們是一個『人類命運共同體』。既然是世界性的挑戰,大國就要帶頭解決這個問題。」金燦榮認為,在這個方面,雖然中國還沒有完全消滅疫情,但已經開始向世界伸出援手。向多國運送物資、公開病毒毒株基因序列、將醫療方案翻譯成多個語種向世界分享經驗等舉措,正是中國主動承擔大國責任的表現。
「美國將以什麼方式承擔大國責任,我們拭目以待。」金燦榮說。(本報記者 李雲舒 柴雅欣)
更多內容,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