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朋友說,第一次出國最大的不便莫過於找不到熱水「續命」。的確,老外最愛的是口感刺激的冰水,尤以美國最為典型。
曾有人盤點過美國飲食的三大特色:
1. 必須加冰。什麼飲品都加冰,冰不可或缺;
2. 吃肉帶血絲。牛肉三分熟,五分熟,七分熟都能接受,但不能不見血;
3. 甜。凡能入口的食物,都必須帶點甜。
中西文化碰撞在飲食上體現得最為典型的莫過於美國人的冰紅茶。美國冰紅茶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加冰、加糖、懶得煮。
說起美國的茶文化,中國人其實並無什麼意見。美國雖然沒啥茶文化,但人家愛怎么喝就怎么喝,那畢竟是人家自家的事。一向講究中庸包容的中國人,素來不愛對他國喜好指指點點。
英國人可不會買這個帳。兩國在茶飲上的分歧,導致他們時不時就會吵上一架。美國的喝茶習慣畢竟習自英國人,只是這個半吊子逆徒卻至今難入英國人的法眼。
剛被英國人忽悠著喝茶時,美國人也是中規中矩,學著用精緻的小茶壺煮著紅茶喝的。只是當兩國因茶葉稅鬧翻後,傲嬌的美國人便開始以咖啡替代茶飲,以示對宗主國的不滿。
真愛怎能說放棄就放棄,愛喝茶的美國人還是大有人在的。只不過英國那自詡優雅的茶文化,早就被美國人拋到了九霄雲外,他們開始自己搗鼓,在茶裡加入白糖,加入檸檬片,加入牛奶,甚至加入冰塊。
自從有了冰塊,美國人突然發現,這看起來晶瑩剔透、口感冰爽刺激的小方塊才是自己的真愛!
其實,美國人對冰塊的喜愛也是頗有淵源的。這事兒要從19世紀的美國南方說起。當時的美國北方雨水霜雪多,北方人都有儲藏冰塊供全年使用的習慣。但美國南方卻終年高溫少雨,對南方人來說,冰塊可是稀罕物。
有個聰明的商人從中嗅到了商機——如能將北方的冰塊搬到南方,或許就可轉化為一大筆財富。
果然,當好用又好吃的冰塊運到美國南方時,立刻便讓南方人為之一振,相見恨晚。於是,為擴大冰塊的需求量,這位聰明的商人又對冰塊的功能做了進一步包裝。
商業宣傳的狂轟濫炸,讓美國人漸漸養成了發燒用冰塊、感冒喝冰水、受傷了冰敷止血的習慣,甚至出現了坐月子也不忘嚼冰塊的奇觀。至於在飲品中加冰塊,自然已是美國人尋常不過的習慣。
如果說紅茶禮儀是英國茶文化的靈魂,那麼冰紅茶就是美國茶(文化)的精髓。雖然中國和英國都不承認美國有茶文化,畢竟,這也算一方飲食習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