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3 12: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於2020年地質災害防治資質單位監督檢查情況的通報
自然資辦函〔2020〕229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加強地質災害防治重要指示精神,規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不斷提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質量,按照國務院有關要求,我部於今年3月下發《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於開展2020年地質災害防治資質單位監督檢查工作的通知》(自然資辦函〔2020〕470號),組織開展全國地質災害防治資質單位「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並對安徽等10省(區、市)監督檢查實施情況進行了抽查。現將監督檢查情況通報如下:
一、總體情況
目前,全國共有甲、乙、丙三級地質災害防治資質單位4000餘家,按照要求,共隨機抽取檢查498家資質單位(甲級172家,乙級131家,丙級195家)。檢查結果顯示,451家未發現明顯問題,47家存在問題需要整改(附件)。
本次檢查重點內容包括單位資質條件變化情況、地災防治活動合法合規情況、工程質量情況,以及違約或被投訴舉報等四個方面。從檢查情況看,大多數單位基本保持相應的作業能力,能夠較好地遵守地質災害防治有關法律法規,工程質量和社會信譽總體反映較好;大多數省份都能高度重視本次監督檢查,積極組織,結合各地實際,細化方案,嚴格按照「雙隨機一公開」有關程序要求,及時完成並向我部報送了監督檢查報告。
二、檢查發現的主要問題
檢查發現存在問題的47家資質單位,其中1家甲級資質單位(因改制,主體滅失已予以註銷資質),12家乙級、34家丙級(存在問題的丙級單位數最多),各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正按程序督促整改或依法處理。這些存在問題的單位主要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一)部分單位法律規則意識淡薄,存在違法承攬業務、項目偷工減料等問題。有的單位超越資質等級承攬業務,有的項目施工中擅自改變設計方案,壓縮成本,存在一定的質量安全隱患。
(二)部分單位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能力下降。有的單位技術成果和資質圖章管理制度欠缺,檔案管理混亂,項目資料不齊全,有的單位專業技術人員數量變化較大,已與其資質等級條件不匹配。
(三)部分單位不遵守資質管理程序,未按規定辦理資質註銷、變更等手續,影響管理效能。有的單位在法定代表人、地址等事項發生變更,或破產、終止業務活動後,不按規定到審批機關辦理有關手續。
三、抽查工作情況
從我部抽查安徽等10省(區、市)監督檢查實施情況及各省檢查報告來看,各地的檢查工作呈現三個特點:
一是各地重視,積極組織,細化方案可操作。浙江等地組織專題培訓會,統一檢查標準。河北等地成立領導小組,統籌部門分工協作。吉林、廣東、廣西、重慶、新疆等地率先完成監督檢查工作。
二是突出重點,發現問題,督促整改有實招。四川、陝西、新疆等地注重地質災害防治項目實地核查,發現問題,依法督促整改,及時跟進。
三是因地制宜,創新方式,監督檢查有成效。山西等地細化檢查要素,制定評分標準,確保檢查公平公正。天津等地採取視頻連線與實地核查相結合,防疫工作兩兼顧,監管效率高。
此外,受新冠疫情和汛期洪澇災害等影響,部分省份監督檢查工作推進較為緩慢;還有一些省份存在檢查程序不規範、檢查工作形式化等問題。
下一步,各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系統梳理檢查工作中的問題,總結經驗,不斷完善檢查工作制度。對於檢查存在問題的資質單位,要督促整改到位;發現的違法問題,要依法予以處理。
自然資源部辦公廳
2020年12月18日
附件:
1.
2020年全國地質災害防治資質單位監督檢查未發現明顯問題單位名單.xls2.
2020年全國地質災害防治資質單位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單位名單.xls原標題:《通報 | 2020年地災防治資質單位監督檢查,451家未發現明顯問題,47家需整改》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