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釣魚人都容易認錯的魚,你都能分辨清楚嗎

2020-12-15 釣魚人烏蘭

我國內陸土著淡水魚類共804種,其中常見和產量多的主要淡水經濟魚類有50多種。不過大多數普通人能叫上名字的魚種多在10個以內,除了魚類愛好者外,對魚類了解最多的恐怕就是釣魚人了。但就算是釣魚人也會混淆一些魚種,本文就詳細來談一談常見的淡水魚中,哪些是連釣魚人都很難分辨清楚的,希望以後在遇到這類魚時不要再混淆了。

難度指數1星,只有普通人會認錯的魚種

鰟鮍顏色漂亮,深受觀賞魚愛好者喜愛,但對於釣魚人來說就深惡痛絕了,它非常貪食,鬧窩嚴重。而柳葉鯿是鯿魚的一種,多數生活在江河裡,同時和武昌魚也有區別,體型較小,我最大也只釣到過1斤多點的,多數在2、3兩居多。不過從口感的角度來看,柳葉鯿的味道可是遠勝過鰟鮍的,這兩種魚只是略像,釣魚人是不會認錯的。

難度指數2星

這2種魚在南方也會有一定釣友會認錯的,分別是青梢和翹嘴,長相非常相似,青梢學名是青梢紅鮊,頭顯得小, 魚背較駝 、厚實、向上隆起 。而翹嘴學名為翹嘴紅鮊,魚體形細長,側扁。二者最容易區分的地方就是青梢要弓背,翹嘴更像彎刀,翹嘴個體也要大一些,這兩種魚容易混淆的概率明顯增多。

難度指數3星

現在難度開始提升,這兩種魚認錯的人開始增多,池沼公魚俗稱小公魚,是很多北方釣友冰釣的首選魚,味道鮮美,還有一股黃瓜的香味,和它非常類似的是一種海魚,叫多春魚,二者都屬於胡瓜魚科,但小公魚是淡水魚,多春魚是海魚,大家仔細分辨一下吧。

這是池沼公魚,冰釣愛好者的最愛
多春魚,飯店常見

難度指數4星

到了這個級別,多數人都會認錯了,包括我自己很多時候不注意都會認錯。大家可以看看下圖,不仔細看很容易混淆,赤眼鱒經常和鯪魚、草魚發生混淆,尤其是沒有釣過這三種魚的釣友,放在一起很難分辨,草魚我們就不談了,赤眼鱒和鯪魚最大的區別就是眼睛,顧名思義,赤眼鱒的眼睛是紅色的。

鯪魚

難度指數5星

最高級別容易混淆的魚種,包括很多釣魚人也會混淆,江鼠學名大鰭鱯,是長江流域都比較少見的魚種,味道非常鮮美,喜歡在流水中遊弋,很容易把它和黃辣丁混淆,二者外貌特徵非常相似,區分方式是江鼠多數地區是釣不到的,顏色偏灰,頭部非常像老鼠,嘴更寬,大家可以通過圖片仔細辨認一下。

好了,到這裡就結束了,聰明的釣魚人你能全部正確認出來嗎?或者你有什麼更容易混淆的魚種,也可以回復交流一下,最後是點個關注,隨時分享有趣的釣魚小技巧,我是釣魚人烏蘭,一個純粹的釣魚人。

相關焦點

  • 這種魚很像黃顙魚,常常以假亂真,各位釣魚人,你們認識這種魚嗎
    提到黃顙魚,可能多數釣魚人都比較熟悉,黃顙魚分布範圍廣、適應能力強、肉質細膩營養豐富,因此一直深受大家的喜愛。對於我們釣魚人來說,在外出釣魚時,能釣獲一些黃顙魚便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了。但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小編最近發現了一種魚,這種魚從外觀上來看,跟我們經常垂釣的黃顙魚極為相似,如果把它們跟黃顙魚混在一起,我想那些對魚兒不太熟悉的人,是很難分辨出來的吧。大家先來看一看這種魚的照片,是不是第一眼看上去就跟黃顙魚似的?這種魚除了在身形上跟黃顙魚極為相似外,連身體構造也極為相近,這種魚其實原產於美國,學名叫「雲斑鮰」。
  • 新版「四大家魚」,每一種都讓釣魚人「頭疼」,你認識嗎?
    但現在「四大家魚」有了心的版本,而且還是咱們釣魚人給起的,看看有沒有你認識的?一、浪裡小白條白條魚,又叫餐條子,它的名稱非常之多,每個地區的叫法不一樣,甚至有一個地方都有好幾種稱呼。我們在夏季的水庫釣魚時,經常能碰到這種魚而且還是一來一大群,無論你用什麼方法都很難將它們趕走,如果你是用餌料釣魚這傢伙則會越聚越多,所以在我們當地釣魚人都這樣說餐條子,除了石頭不吃剩下的全吃,甚至你丟一個石頭入水也會湊上去看看。因此,在夏季釣魚時浪裡小白條,是讓釣魚人非常頭疼的一種小魚。二、有著小草魚之稱的麥穗魚。
  • 魚王?巨型馬口魚好比翹嘴魚,難得一見
    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但也不是絕對的,因為有些魚還只能在清澈見底的水域生長,哪怕水質有一丁點汙染,用不了多久就會全部消失。在咱們釣魚圈裡,可能沒有人不知道馬口魚吧?馬口魚雖然很多人知道,但不少人還真不一定能分清楚。
  • 名偵探柯南:是男是女,分不清楚,這兩個人的性別連柯南都認錯
    下面這兩個人,第一眼看過去,是男是女根本分不清楚,我們一起來瞧瞧。一.我們先來看看這第一位,黝黑的皮膚、犀利的眼神、幹練的短髮,以及健碩的肌肉,各位覺得這個人是男人還是女人呢?雖然我內心不想承認,但是不得不說,她是女人!跟自己的男朋友一樣,這位女性也熱衷於健身,最終鍛鍊出了這身強壯的肌肉。
  • 這種魚都要放生?重慶釣魚人長江釣起怪魚,魚頭是三角形
    不僅許多釣法、漁具被禁用,現在長江裡的許多野生魚都陸續成為禁捕、禁食魚類,垂釣誤傷或是帶回家食用都可能違反禁漁規定。因此,長江裡垂釣,一旦釣起什麼外形「稀奇古怪」的怪魚,往往可能招來麻煩,比如下面這位重慶釣魚人……江裡釣起「三角頭怪魚」,帶回家擔心是保護動物黃鱗白肚、魚頭卻呈罕見的三角形(看起來有點像蛇頭),這條怪魚是重慶的釣魚愛好者王師傅在長江裡意外釣起來的。
  • 小河遭魚入侵!十分猖狂!釣魚人覺得很苦惱!
    小河遭魚入侵,十分猖狂!釣魚人覺得很苦惱!說起有魚無魚了,有時候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有的地方小河裡面幾乎沒有什麼魚,想要帶小孩去玩玩水,捉捉魚或者休閒垂釣一下,卻找不到這樣的地方。入侵到已經泛濫的地步,不管你怎麼釣魚,這些小羅飛魚都瘋狂地過來搶食食物,嚇得其它大魚都不敢過來。感覺就像一些地方的白條魚一樣,在水中大量存在,餌料一下去,就蜂蛹的跑過來,你根本釣不到自己想要的目標魚。可能很多釣魚人會覺得這是這位釣友在完全赤裸裸的炫耀啊,羅非魚不好麼?
  • 魚委屈:「你根本不了解我,說的就是你,整天誘我上鉤的釣魚人」
    魚很委屈,那些整天琢磨怎麼誘使它們吞餌的釣魚人,其實並不怎麼了解它們。打了多年交道,竟然對魚一知半解,也難怪魚發牢騷。本文一窺,釣友對魚有哪些認識偏差。魚的幾個認識偏差明確一個事實,像黑魚、鯰魚、黃辣丁這些魚,均屬於典型的笨魚,碰到腥味濃厚的雞肝、雞腸,根本不考慮是否安全,張口就吞下。釣這類魚種,浮漂調釣都是多餘,栓個木頭棍子也照樣動作、黑漂。所以有些習性特徵,並不特指某一種魚,而是大範圍的總結。首先是魚的睡覺問題。魚睡覺嗎?
  • 每一個釣魚人都不容易,但經歷過生死瞬間的不多,我是其中一個
    每一個釣魚人都不容易,今天講講我的故事作為一個有著十幾年野釣經歷的釣魚人,經歷了大大小小很多事情,從最初釣魚的狂熱,到經歷了跌宕起伏生活後的平靜,到靜下心來每天為釣友們分享野釣的經驗,其中有哭也有笑,有喜也有悲。
  • 水中精靈寬鰭鱲,釣魚人經常把它和馬口魚傻傻分不清楚
    01水中精靈寬鰭鱲每年的夏季,清澈的溪流水裡總有那麼一群色彩豔麗的精靈,釣魚人經常把它和馬口傻傻分不清楚的確,即使一個在水邊釣了20年魚的老釣手也未必準確的分辨出寬鰭鱲與馬口,信不信由你,也許看了我這篇文章你就知道。
  • 軍魚體型並不驚人,為何被釣魚人稱為淡水之王?
    (同動輒幾十上百斤的鱤魚相比,軍魚體型只能算一般)軍魚是力量與優雅的完美結合其實,軍魚「淡水之王」的稱號最早來自釣魚人之間——這種魚在上鉤之後,不僅不會逃向深水,反而會跳躍出水面,瘋狂掙扎,給人感覺非常的「威猛」。
  • 湖北釣魚人釣起「巨型鰟鮍魚」,網友:跟鯽魚雜交了
    鰟鮍魚是一種我國常見的淡水野生魚,體型介於鯽魚和鯿魚之間。 在農村的江河水溝裡,鰟鮍魚非常多見,不過因為有苦膽,因此「口碑」遠遠低於鯽魚,並且因為一個頭太小,甚至連釣魚人都嫌「釣它沒勁」......
  • 其實,釣魚人也有煩惱
    也許你覺得我在胡說,沒關係釣友們!本期我來為大家奉上一些,釣魚人的煩惱。當然分享這些內容,並不是為了讓釣友更難受,其一是為了讓不釣魚人的看看,任何人都有煩惱,其二就是告訴大家,誰都不容易!所以,有些時候大家要多體諒!
  • 軍魚?株洲釣魚人,湘江遭遇「紅眼魚群」,非常像軍魚
    軍魚(即光倒刺䰾),是我國淡水裡最為稀少的魚種之一,是食物鏈頂端的掠食魚,曾經各大水系都有分布的。但因為軍魚對水質要求極高,所以如今一般的江河裡,已幾乎見不到軍魚了......這些「紅眼怪魚」,到底是什麼魚? 其實,這些株洲釣魚人在湘江裡釣到的「紅眼怪魚」,並非肉食魚軍魚,而是一種外來物種「」,也稱紅眼鯪。麥鯪最早出現在珠江水系,因為在廣東、廣西地區,最早引入麥鯪魚養殖。
  • 一言不合就上岸走兩步的怪魚,漫談釣魚人都少見的——攀鱸
    這個名字大多數人都覺得陌生,但說起它的俗名,就有一定的知名度了,喚作——過山鯽。雖然名字裡帶有鯽字,但實際上跟鯽魚完全沒有關係,有些地區也稱它為:步行魚、爬樹魚。從名字上就看出來它是個不老實的傢伙。本文就來和大家一起聊聊過山鯽神奇的地方和如何垂釣,我們先來看看幾個關鍵點:什麼是過山鯽過山鯽為什麼能自己上岸並行走?垂釣過山鯽有什麼技巧?
  • 小夥長江釣「百斤鯰魚王」需兩人才能抬動,釣魚人:垃圾魚?
    「小夥長江釣「百斤鯰魚王」需兩人才能抬動,釣魚人:垃圾魚?」其實在長江裡存在著大量的巨型魚群,長江裡面不僅僅有巨型鱘魚以外,還有就是巨型鯰魚了。網友們在看到這一幕後,都紛紛留言道:「這魚真的成精了?第一次能見到這麼大的鯰魚!」這位釣友再釣到這兩條大魚後,也是費了特別大的力氣。從該釣友分享的圖片來看,他所釣的這兩條巨型鯰魚,體長達到了1米多,需要兩個人才能抬起來。據悉最大的一條也達到了100多斤。
  • 野生魚越來越少,是因為釣魚人造成的,釣魚人:這個鍋我們不背
    以前我們這裡很少有收費釣魚的地方,也就是大家俗稱的黑坑,只是因為我們這裡的野釣資源太豐富了,哪裡都可以釣到魚,都可以釣到魚。但是最近幾年這些沙坑,只要我們去釣魚就會有人驅趕,即使是沒人驅趕的沙坑,也釣不到正經魚了,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我們在沙坑釣魚時,驅趕我們的人有兩大理由,我覺得這兩個理由都站不住腳,大傢伙給評評理。
  • 這兩位大神「誰」才是釣魚人的祖師爺,釣不到魚時我想「拜拜」
    ,可偏偏咱們釣魚人沒有祖師爺的庇護,我們釣魚人在釣不到魚的時候,都不知道拜誰好!有時只能拜一拜河水,希望河神庇佑能多釣一些魚,釣友們你們說這氣人不?你們看!就連小偷都有祖師爺,小偷在出去行竊的時候,都會拜一拜鼓上蚤時遷,祈求此行順利,乞討者的祖師爺是洪七公,拜一拜他們就有飯吃了,偏偏我們釣魚人卻沒有祖師爺,正好今天閒來無事,咱們就聊一聊釣魚人的祖師爺應該是誰?
  • 山中釣魚,三米長「大蛇」忽然現身,釣魚人:我轉身就跑,魚竿都不敢要了
    不過如果是獨自在深山老林中垂釣,那就不好說了,就像下面這位廣西釣魚愛好者,獨自在山中水庫垂釣時,卻遭遇一條極為罕見的「奪命蛇」,嚇得落荒而逃,就連心愛的魚竿釣具都丟棄不顧...
  • 很多釣魚人都認為黃尾魚難釣,掌握五個技巧,釣一次爽一次
    很多釣魚人常常把這種魚和紅尾、青尾混在一起,傻傻分不清楚。水庫裡的黃尾魚的密度比較大,我用2.7米鯽杆,1.5+0.8+3號無刺袖。釣1.5米壩身。 但是有個問題,就是3兩以下的小魚基本都是正口,體型大些半斤到一斤的,多數都是錨魚身,容易脫鉤。此魚咬鉤後衝擊大,一來就是一大群,對釣魚人來說,這個魚的作釣手感很是美妙!
  • 農村魚塘上建公廁,糞便養的魚又肥又大,給你免費釣魚你去嗎?
    我們已經長大了,魚資源已經一去不復返,現在野外自然水域裡,幾乎已經快到無魚可釣的地步了,不管走到哪,都能看見有人電、有人網魚,想釣到一尾魚都難,更別說釣大魚了,真的特別懷戀小時候。如果現在有一口魚塘,魚塘裡很多魚,但魚塘上面有個廁所,免費給你釣魚,釣多少都免費給你拿走,這樣的地方你會開釣嗎?魚你敢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