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樂隊的夏天2》上演復活賽,五條人又又又回來了!
這一次,仁科和茂濤演唱了他們的代表作《阿珍愛上阿強》。
這首歌是人氣動漫《刺客伍六七》裡的BGM,是一首屬於城中村的甜蜜情歌。
因為這首歌只有幾句歌詞,所以五條人加入了中文、英文、海豐話的說唱元素。
小老虎的說唱和老丹的竹薩克斯令整個表演增色不少。
仁科直接靠互動把錄節目變成了演唱會,連大張偉都看不下去了23333
仁科跳入觀眾之中,大家一起唱完了最後一part,真是太會玩了!
最終,五條人獲得全場第一,和木馬一起8進2,下一期《樂夏》還有五條人!
節目中自然少不了仁科的「脫口秀」,他依舊是那麼盲目自信。
仁科還調侃:「突然間紅了就飄了,有一點膨脹。」
仁科透露,他和茂濤去吃飯,被飯店老闆求合影,他們的照片被掛在周華健、張學友的旁邊。
他們等飛機排隊的時候也被認出來,所以仁科乾脆貼了個假鬍子。
就在仁科嘚瑟「好像全世界人都認識我,我考慮要買個私人飛機」的時候,大張偉出來給他「捧哏」:「你也就買個舒克那個(飛機)。」全場笑瘋……
其他樂隊對五條人的羨慕溢於言表,超級斬就說:「因為你真的只有一條命,除非你是五條人。」
平心而論,《樂夏》第二季的整體熱度遠不如第一季,但五條人的熱度卻很了不得。
五條人4次被淘汰,這個剛剛過去的夏天,因為「撈五條人」而變得格外有趣。
因《樂夏》火出了圈,五條人最近通告很滿,不光被各種音樂節邀請,還接了優質代言。
但在他們爆紅的背後,卻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心酸和煎熬。
今天,影小妹就來給大家講講五條人的故事。
01
茂濤生於1981年,仁科生於1986年,他們都在少年時隨家人移居到廣東汕尾海豐縣。
小時候,每次小鎮來了流浪歌手,仁科都會尾隨人家,特別好奇。
仁科的媽媽和哥哥都在工廠打工,仁科也曾在貝雕廠上班,半年畫了1000多個貝殼。
第二年,工廠要升他當組長,但是仁科不想做了,因為他「畫夠了」。
2003年,仁科與茂濤相識於「海豐原創音樂會」。
16歲的仁科獨自離開了家,去廣州投奔茂濤,兩個人一起住在城中村裡。
當時仁科有兩個舅舅在廣州打工,一個賣手機,另一個賣家具。舅舅們給了仁科200塊錢,讓他自謀生路。茂濤當時在擺地攤賣打口碟,怕仁科搶生意,就讓他去賣盜版書。
後來,仁科和廣州的音樂人一起玩,就到人家的家裡借住、玩音樂。
那時候他很窮,木馬樂隊來廣州演出,四五十一張票,仁科身上一共六七十,但還是買了票。
2008年,仁科和茂濤發現地攤是不能擺下去了,就在廣州的大學城開了一家唱片店。
在音樂人的交流中,周雲蓬的經紀人很喜歡仁科和茂濤的音樂,想給他們出唱片。
五條人就這樣誕生了,之所以不叫「兩條人」,是為了樂隊以後能人丁興旺,討個好彩頭。
02
2009年,五條人發了第一張專輯《縣城記》,開始全國巡演。
那次巡演他們跨越了幾個省,去了十幾個城市,最後回到廣州的時候算了下,仁科和茂濤每個人掙了80塊錢。他們在成都巡演只賣出了4張票,重慶也只賣出了六七張。
他們用海豐方言唱歌,用吉他和手風琴伴奏,唱的都是城中村的底層故事。
最窮的時候,他們用垃圾桶做鼓,用籠屜做鑼,有什麼玩什麼。
2009年,《南方周末》將「年度音樂」獎頒給了五條人的《縣城記》。
之後,五條人又相繼推出了《一些風景》、《廣東姑娘》、《夢幻麗莎髮廊》和《故事會》等4張專輯,得了不少有分量的大獎,在圈內也很有名氣了。
有一次,五條人被某個音樂節邀請,主辦方給他們安排了5個人住的房間,成為圈內段子。
粗糙、廣東、市井——這是五條人給自己塑料味音樂貼的3個標籤。
當有人問他們的歌是不是充滿對底層百姓的人文關懷,仁科啞然失笑:「我們也是底層,寫的是我們自己,不是什麼人文關懷。」所以,他們的歌才那麼接地氣。
他們把新聞改編成了《初戀》,講述了一個男人回鄉尋找初戀的故事。
《阿珍愛上阿強》的旋律和歌詞都很樸素,卻有直抵人心的真誠和力量。
03
五條人在《樂隊的夏天2》裡火出圈,並不是個意外。
他們的音樂很洗腦,《道山靚仔》、《問題出現我再告訴大家》和《阿珍愛上阿強》這幾首他們自己的歌,觀眾聽一遍就能哼唱出旋律。
五條人改編伍佰的《Last dance》很見功力,馬東調侃他們把伍佰改成了兩個250,阿茂很認真地說,他們改出了1000的效果。事實證明,這個改編版是很受認可的。
拋開音樂不談,五條人的綜藝感在整個《樂夏2》裡也沒有其他樂隊可以比擬。
第一次亮相換歌,原本是很拉胯的事,但是仁科解釋了一番,就把全場逗得樂不可支。
茂濤神似謝賢,仁科自嘲「郭富縣城」、「農村拓哉」,更是令觀眾牢牢記住了他們的形象。
他們會給觀眾帶來一種不受控的驚喜感。
仁科和福祿壽猜丁殼的時候戲弄人家妹紙,被全場喊「渣男」,太有喜感。
其他樂隊演出的時候,仁科直接「睡播」,如此隨性。
茂濤始終穿著紅色夾腳拖鞋表演,他說自己去巴西、葡萄牙演出也穿拖鞋。
馬東請五條人去《樂隊我做東》吃飯,臧鴻飛直接被五條人逼瘋,他們嗨起來完全按不住。
結語
在上《樂隊的夏天2》之前,五條人已經演過1000多場,他們去livehouse也是爆滿。
但是紅出圈完全是另一回事,現在就連五條人去烤魚店吃飯,也會有網友在線上直播。
採訪多到要篩選,日程滿到很疲憊,名已經有了,利也隨後殺到。
有人擔心五條人會被榨乾,這大可不必,別看他們很市井,但其實真是有料的知識分子。
仁科愛看書,會畫畫,會寫小說。在《樂隊我做東》的時候,他讓大家猜「達達主義」畫派,只有茂濤能get到。茂濤賣了那麼多年的碟,對各種門派的音樂耳濡目染、如數家珍。
眼下有不少人在解讀五條人的歌詞,仁科對此的回應是:「允許誤讀,允許再創造,沒有標準答案。」這個回答不光很有哲學意味,還說明五條人的豁達通透。
草根的出身,勵志的經歷,紮根現實的音樂,相聲演員的幽默感——令五條人得到了觀眾的喜愛。
如今的他們,不用再雕貝殼,不用再擺攤賣碟賣書,也不用愁沒有樂迷了,只希望他們不要真的飄了,也不要離開他們創作的土壤。
節目組4次淘汰五條人,製造了足夠的話題,也開啟了「撈五條人」的狂歡,都是套路。
而現在五條人不會再被淘汰,因為他們是半決賽、決賽的收視率保證啊!
五條人會在《樂夏2》奪冠嗎?這其實一點也不重要,他們已經是這一季的最大贏家了。
本文由「獨家影視」作者「雲影」原創,未經作者授權同意,任何其他平臺號不得轉載本文,違者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各位訂閱「獨家影視」,感謝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