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不返貧才是真脫貧(話說新農村)

2020-12-24 人民網

  精準發力,築牢「防貧壩」,像抓脫貧一樣抓好防貧,藉助大數據,健全防貧預警機制,確保高質量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多虧有了防貧機制,河北魏縣房小莊村村民房向魁從返貧線上被拉了回來。房向魁剛脫了貧,他的妻子就查出大病,報銷後還自付了5萬多元。支出驟增拉響了返貧警報,4萬多元「防貧保」打入老房卡裡,幫扶幹部一對一幫扶,小額信貸助其養羊……一套政策組合拳出手,負擔輕了,房向魁又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在河北邯鄲,事前預防、事中救助、事後保障,一整套防貧機制為貧困人口脫貧託穩了底。2019年以來,全市沒發生一戶脫貧戶返貧。

  全面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既要消除貧困存量,又要防止貧困增量,穩定脫貧不返貧才是真脫貧。近年來,各地建立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促進貧困群眾穩定脫貧成效明顯。但也要看到,已脫貧的地區和人口中,有的產業基礎比較薄弱,有的就業不夠穩定,因病、因災等返貧風險仍然存在。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已脫貧人口中有近200萬人存在返貧風險,邊緣人口中還有近300萬存在致貧風險。進一步提高脫貧攻堅的成色和質量,需要儘快完善防止返貧的長效機制。

  下好先手棋,未貧先防。脫貧重在精準,防貧也同樣需要精準。無論是不穩定脫貧戶還是低收入邊緣戶,返貧致貧發生的時間、原因都存在不確定性,這就需要進一步健全防貧預警機制。要藉助大數據的「慧眼」,緊盯就醫、上學、工資性收入等數據,篩查出支出驟增、收入驟減的對象,及時拉響警報、跟進幫扶。除了「自上而下」的大數據篩查,還要努力擴寬群眾申報、幹部走訪排查等「自下而上」的途徑,雙向結合,將返貧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

  織密織牢保障網,返貧才能防得住。要進一步完善大病補充保險、社會救助、政府兜底保障等政策機制,同時對症下藥消除返貧風險點。比如,針對農戶看病報銷後自付費用高,扶貧產業遭災或市場波動劇烈造成較大損失等風險源,一些地方設立防貧基金化解風險。再如,一些地方政府和保險機構合作推出防貧保險,農民因疾病、意外、自然災害或其他原因,收入達到賠付條件時,均可申請理賠,這樣擴充了保障覆蓋面,提升了防貧有效性。

  立足根本謀長遠。防止返貧,靠政策、靠保險等減少支出是重要方面,但根本之策還在於激發內生動力,提升發展能力,促進貧困群眾穩定增收。一方面,多用生產獎補、勞務補助、以工代賑等政策措施,引導貧困群眾通過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另一方面,要加大培訓,提升貧困群眾就業創業技能,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更多人融入產業鏈,讓貧困群眾端牢產業碗,吃上技術飯。只有貧困群眾自主脫貧能力強起來,脫貧穩定性才會更高。

  當前,我國脫貧攻堅到了最後階段,要一鼓作氣,完成剩餘脫貧任務,精準發力,築牢「防貧壩」,像抓脫貧一樣抓好防貧,確保高質量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 人民日報 》( 2020年10月30日 18 版)

(責編:王帝元、謝龍)

相關焦點

  • 脫貧攻堅不鬆勁 持續戰鬥防返貧
    本報訊(記者胡光磊 通訊員劉小衛)12月10日,南寧市脫貧攻堅戰前線指揮部辦公室召開全體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市委主要領導關於脫貧攻堅收官階段的要求,並對脫貧攻堅戰收官階段及今後各項工作進行部署。
  • 貴州江口「黑巖之花」:真脫貧、脫真貧、不返貧
    貴州江口「黑巖之花」:真脫貧、脫真貧、不返貧 央視網 2020-12-02 10:56
  • 【決勝2020】貴州江口「黑巖之花」:真脫貧、脫真貧、不返貧
    然而,打贏脫貧攻堅戰,只是萬裡長徵的第一步。脫貧後如何有效防止返貧,進而實現與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接軌?作為全國精準扶貧建檔立卡發源地、全國防貧監測預警保障機制發源地,黑巖村為摘帽縣脫貧出列後的鄉村振興提供了「黑巖樣本」。
  • 「決勝2020」貴州江口「黑巖之花」:真脫貧、脫真貧、不返貧
    然而,打贏脫貧攻堅戰,只是萬裡長徵的第一步。脫貧後如何有效防止返貧,進而實現與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接軌?作為全國精準扶貧建檔立卡發源地、全國防貧監測預警保障機制發源地,黑巖村為摘帽縣脫貧出列後的鄉村振興提供了「黑巖樣本」。告別過去:從「二類貧困村」到脫貧「清零」曾經的黑巖村是貧窮與落後的代名詞。
  • 黔西南州打好「殲滅戰」確保脫貧攻堅高質量
    脫貧攻堅進入全面收官階段,黔西南州按照「四逐四準」工作方法,以督戰為抓手,對已脫貧人口、未脫貧人口、欠穩定脫貧人口和非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的收入狀況和「兩不愁、三保障」情況進行全面篩查,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圍繞產業結構調整、易地扶貧搬遷、農村飲水安全和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等目標任務,創新實施「窗口期」工作機制,實現幹部「三個轉變」,精準鎖定存在問題,將發現、暴露的問題及時進行解決
  • 脫貧摘帽之後怎麼幹?習近平這樣部署
    近日,貴州省人民政府宣布最後9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標誌著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脫貧摘帽不是終點,今後工作重點是什麼?黨建網微平臺整理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一些重要論述,一起學習!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 對生活時時關注 有困難及時幫助(決戰脫貧攻堅一線故事·我們脫貧...
    人民網     【摘要】 自去年脫貧摘帽以來,河北豐寧滿族自治縣探索建立精準防返貧長效機制:運用資料庫,將脫貧不穩定戶、非貧困低收入戶列為保障對象,重點監測,發現...
  • 金羊網評:脫貧攻堅只有「小節線」沒有「休止符」
    經過8年持續奮鬥,中國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提前十年實現減貧領域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
  • 我省部署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對象再排查 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脫貧攻堅已至全面收官的倒計時階段,省民政廳日前作出部署,對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措施再落實、對象再排查、目標再檢索,特別是對易返貧致貧人口等農村低收入群體「回頭看」,全面摸排核查,做到底數清、對象準,嚴格對標對表百分百完成任務,確保兜底保障「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 脫貧攻堅再加把勁(思想縱橫)
    脫貧攻堅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精準脫貧需要一以貫之,因時、因勢、因戶、因人精準施策。在重精準上再加把勁,就要在攻克最後堡壘上精準施策,集中優勢兵力打好深度貧困殲滅戰,確保剩餘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如期脫貧。在鞏固脫貧成果上精準施策,加大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和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力度,擴大兜底保障覆蓋面,確保貧困人口穩定脫貧不返貧。
  • 【每日一習話】脫貧後生活還要芝麻開花節節高
    習近平:我一直強調扶貧既要扶智,又要扶志,一個是智慧,一個是志氣,不光是輸血,還要建立造血機制,脫貧後生活還要不斷芝麻開花節節高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中華民族實現消減絕對貧困的千年夢想已進入最後倒計時。不過,脫貧不是終點,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永不停歇。  決戰脫貧攻堅,靠單純給錢、給物的輸血式扶貧只能解決當前突出問題,還要著眼長遠,防止貧困人口因多種原因返貧,建立造血機制才是關鍵。  貧困人口在脫貧後如何保持長效穩定的發展後勁?內生動力是重中之重。
  • 慶陽市脫貧攻堅領導小組2020年第十二次會議暨市中央脫貧攻堅專項...
    會上,傳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關於脫貧攻堅的重要講話精神、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和省上有關會議精神,通報了近期全市脫貧攻堅重點工作進展情況,聽取了全市「六查三講一鞏固」行動、防止返貧監測幫扶等有關工作匯報,審議了2020年全市脫貧攻堅獎評選及幫扶工作考核情況。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甘肅清水:駐村幫扶顯成效 脫貧一線踐初心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清水縣堅持「脫貧不脫鉤、幫扶不鬆勁」的決戰目標,明確「強化掛牌作戰促脫貧、狠抓政策落實防返貧、加大幫扶力度阻致貧」的決勝思路,大力實施「緊盯三個目標、用好四支力量、狠抓五個重點」的「345幫扶工程」,經過廣大基層幹部的不懈努力,清水縣於2019年實現整縣摘帽退出,貧困人口漏評率、錯評率和脫貧人口錯退率均為0,群眾認可度達100%。
  • 安徽界首市蘆村鎮精準脫貧機制助力脫貧攻堅
    「我鎮認真抓好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整改,2019年國家成效考核,上級督查暗訪反饋的問題,『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問題排查整改工作,並舉一反三,多舉措提高戶上收入,做好『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保障工作,全面提升脫貧質量。」蘆村鎮黨委書記趙芬介紹道。
  • 青平:脫貧攻堅重大勝利振奮人心
    決戰決勝之年,如期交出高質量脫貧攻堅答卷是一項重要任務。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聽取脫貧攻堅總結評估匯報。習近平總書記主持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對脫貧攻堅工作作出高度評價,對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作出安排部署,給廣大幹部群眾注入了信心動力。
  • 吉林市永吉縣突出「三個能力」 決勝脫貧攻堅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永吉縣為答好「五年脫貧攻堅收官卷」,做好「疫情災情防控加試題」,突出「三個能力」即基層組織戰鬥力、貧困人口內生力、脫貧攻堅保障力,主動適應新形勢,應對新挑戰,解放思想,真抓實幹,下足「繡花功夫」,創新工作舉措,奮力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
  • 脫貧後,「三區三州」地區制定新計劃——再接再厲,幫扶政策仍延續...
    熊仕祿說,各鄉鎮抽調800餘名工作人員進村入戶開展「拉網式」排查,建立農村勞動力基礎信息臺帳,做到「村不落戶、戶不落人、人不落項」,以貧困勞動力、易地搬遷勞動力和零就業家庭為重點,大規模組織宣傳動員勞動力轉移就業。這幾年,蘭坪縣針對山區群眾不願出、不會出、不敢出等問題,開展語言、交通信號標識、建築、餐飲等方面的培訓,精準施策,提升建檔立卡貧困戶外出就業的意願和能力。
  • 人民日報有的放矢:為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注入金融活水
    今年是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增加了困難。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對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全面部署,強調「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 蔣和勝 鄒濤 李小瑜:積極探索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
    例如,部分脫貧人口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脫貧致富內生動力;部分貧困人口受教育水平有限,接受職業培訓時間不足。另一方面,脫貧基礎薄弱。主要表現為貧困地區產業基礎薄弱,特色項目優勢不明顯,產品附加值不高,生態環境脆弱,加之基礎設施落後,制約貧困地區經濟發展。同時,貧困人口抗風險能力較低,因病因殘因災返貧問題明顯。
  • 雲南:堅持精準方略,實現千年脫貧夢想
    中國經濟導報訊 記者劉穎報導 「經過8年持續奮鬥,雲南全省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8502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1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實現整體脫貧,困擾雲南千百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