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絕沒有吃過的「蟹黃」炒「蟹膏」
秋風來,蟹兒黃!九雌十雄,這都說明了在這個仲夏的季節是吃不到肥美的蟹兒。更別說色澤鮮豔,呈橘紅色,滿滿黃油的蟹黃;以及甘甜,香滑爽口的蟹膏。那你吃的啥?
鹹鴨蛋,我們用高郵的鹹鴨蛋;來呈現!袁枚的《隨園食單》「醃蛋以高郵的為佳,顏色細而油多」更有汪曾祺先生的《端午的鴨蛋》中的「高郵鹹蛋,質細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別處的發乾,發粉,入口如嚼石灰。」這都是它入選的理由。我們選用的是端午左右醃製的,剛好只有一點淡淡的鹹味,中途我們可以不用再加半粒鹽;味道就更自然了。
食材我們準備兩個鹹鴨蛋和三個大閘蟹。大閘蟹洗刷乾淨後,我們清蒸五分鐘拿出來把蟹肉拆解出來。蟹殼不要扔了,我們加入500cc的水一起煮沸,過濾殘渣備用。蟹殼蓋我們保留住,等下有用。接著我們把鹹蛋的蛋黃和蛋清分離,蛋黃我們輕柔的弄散,不用太過用力。然後把蟹肉放入蛋清中攪拌均勻,同樣是要輕柔,不需要打起泡。
把剛才煮好的蟹殼湯導一半入鍋,開小火。把蛋黃倒入,慢慢的翻炒。見蛋黃起沙,出油後;倒入蛋清蟹肉一起翻炒。待蛋清絕大部分像溫泉蛋狀,既可關火,剩下的的餘溫就可以搞定。分別盛入蟹殼蓋就大功告成了!
這下蟹黃的鮮豔滿油,蟹膏的綿而密:蛋黃的質細,蛋白的柔嫩,都詮釋了。舀一口,層次的分明;口感細膩,鮮而不腥,甘甜酥軟,絲絲縷縷;「朕滿足也!」
照著做,失敗的概率極小。頂多是鹹蛋是鹹蛋,蟹是蟹;況且哪個都是美味,沒有棄之的道理。實在不行,拿媽媽醃製的鹹蛋來做。那是你對世間美味認知的開始!天下間最美味的東西除了拍拖時跟對方吃的,就是媽媽的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