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圈「群魔亂舞」,文盲大媽造字寫「天書」,女孩寫「爬書」

2021-01-13 騰訊網

書法圈「群魔亂舞」,文盲大媽造字寫「天書」,女孩寫「爬書」

書畫藝術的「破壁者」,女孩用身體爬行寫字,他用舌頭蘸墨畫畫

書法藝術作為我們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被列為保護和傳承的重點對象,但傳承只是其一,如何在傳承的基礎上創新,成為了當代書法家的重點課題。

《爬書》

所以就有不少人,開始了他們的為藝術獻身的「苦修」之中。

第一個讓大家耳熟能詳的書法界的「破壁者」,注意啊,這是帶雙引號的破壁者。

他叫邵巖,他是老藝術家,在書法方面造詣頗深,同時他也是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他的寫書法的創新點在於,徹底「顛覆」了大家對書法的認識,超越了字體字形的限制,擺脫了寫字固有的工具限制,以注射器為筆,以牆為紙。

邵巖的書法

雙指一推,大臂一甩,只見他的墨跡筆走龍蛇,呈現出的字飄如遊雲、剛中帶柔、渾然天成。總之那些形容書法的好詞,都能對上號。

新穎的書法形式,迅速得到了網友的積極回應,有網友牽出來自家狗狗,勢必要和邵巖大師一分高下,只不過,時至今日,邵巖大師也沒有回應。

不過大師並沒有就此保持沉默,而是收了一位關門女弟子,這位女弟子叫蔣涵萱,是一位95後的高材生,先留學英國,在皇家藝術學院RCA當代藝術實踐系讀研,如今已被錄取為2020年牛津大學純藝術專業研究生,就讀第二個碩士學位,在藝術方面可謂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蔣涵萱的爬書展示

本是學畫的她,忽然一天發現自己在書法一行也很有天賦,於是便拜邵巖為師,很快便得真傳。

她以身體為筆大地為桌,在身上淋墨,以爬行的方式,在紙上爬出一條長長的墨痕,美其名曰行為藝術。

網友看後封其名曰「爬書」。

韓曉明的「舔書」

但在筆者眼中,爬書只不過是小打小鬧,真正敢於為藝術獻身的,那是「舔書」,他叫韓曉明,到了30而立的年紀,同樣也發現自己有書畫藝術中的天賦。

而這個天賦不是來自自己的手,而是來自自己的舌頭。他用舌頭重新「定義」了書畫藝術,憑藉這項「真本事」很快便走紅於網絡,沒多久就開始以大師自居。

他以舌頭為筆,飲墨舔字,這個行為對於大部分人而言,需要莫大的勇氣,因為現代的墨水不同於古代,現代的墨水製作都有大量的化學原料,對身體有著不可逆的損傷。

而他居然敢為人先,以飲墨的方式用舌頭舔字作畫,真是勇氣可嘉。

韓曉明在給學生上課

甚至,他還專門來給小學生上課,以舔書的方式來教孩子們書畫藝術,還好孩子們是用筆來學習,不建議大家跟風模仿,畢竟喝墨有害健康。

縱觀這些大師們,都是放棄了常規的毛筆,用其它的工具做代替,而有一位農村的文盲大媽,對書法藝術也有著極大的追求和熱愛,但是她唯一的困難就是不識字,並且也沒有老師指導。

但她十分熱愛書法,這些困難她都努力克服了,但在日常的練字之中,她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既然古人能造字,身為現代人,為何不能?

帶這個大膽的假設,這位大媽,堅持練字15年,用一筆一划,寫出了萬字天書。她的作品發表至網絡,也很快就走紅了,專家的意見依舊是毫無亮點的批判。

唐根秀和她的字

而網友則是吵翻天,有人認為這位大媽在沒有指導的情況下,以自學、自研的方式堅持練字15年,在受教育水準較低的情況下,還能完成造字,十分不易。

另一則觀點是,大媽的字大部分還是簡體,沒有美感,也沒有工藝難度,更不存在真正意義的造字,即便有少量的變體,也不過是筆畫堆積組合,這樣的造字毫無意義,而傳統的漢字,是象形表意的,是智慧的高度結晶,所以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不過這些事情,也讓我們看到了十分勵志的一面,書法創新的道路,艱難險阻,但始終有一部分人,敢為人先,這其中,有成名已久的大書法家,也有剛剛出道的高材生,甚至忽然發現自己有天賦的路人,以及毫無文化的農村大媽,他們都在為書法的創新和變革添磚加瓦,而那些只會敲鍵盤的網友和我,真的應該好好「檢討」一下。什麼時候,也才能像他們一樣,做一個有「用」的人。

相關焦點

  • 91歲書協大佬寫「鳥書」,是傳承經典,還是侮辱書法?
    還記得「有畫說」在二零一八年寫過的一篇文章嗎?「鳥書」的作者,並非書壇的無名之輩,而是九十一歲的書寫大佬謝雲老先生,年逾九旬的謝雲不僅是書協的老前輩,還是書法圈公認的老前輩,儘管早已半退半隱多年,但年輕時就曾主持過書協工作的謝雲,至今仍然是書協特聘的資深老顧問。
  • 央美教授寫「天書」賣1035萬,自稱英文書法,網友:根本不是書法
    ,如果說有一幅識字人都看不懂的書法,那它肯定會被叫做「天書」,而「麥克阿瑟天才獎」榮獲者,央美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徐冰,也是「天書」的創作者。徐冰「新英文書法」何謂「天書」?在古代,天書有兩種概念,一種是「無字天書」,在古俠小說中時常出現,而另外一種則是高深莫測,一種十分神秘的字體組成的天書,就像是上圖這幅書法作品,便是徐冰教授在1998年創作的「天書系列」作品之一,名為「新英文書法」。
  • 古人寫的毛筆字都可以叫做書法
    對於我們中國的毛筆字,我一直有一個偏見,只要是古人(指毛筆是日常主要書寫工具的時代)寫的,都特別的好看,都應該叫書法。不僅僅只有那些我們熟知的名家寫的才算,那些名家名派基本都是上層人士,他們有條件讓自己的字跡流傳下去,如果再加上一些有勢有名望的人的推崇,很容易變成書法家。
  • 少林寺主持釋永信,15幅書法展,網友:一手佛家字寫滿紅塵的情
    釋永信釋永信禪師的書法字體是有著極高的辨識度的,一筆一划都能夠讓人理解落筆的意境。可以這樣說,釋永信禪師的書法雖算不上頂級書作,但絕對是當今醜書橫行時代中的一匹黑馬。或許我們會以更高的要求去審美這些修行人士的書法功力,甚至有網友將智永禪師的書法和釋永信的書法相比較。小編認為大可不必,智永禪師的書法久經歷史的考驗,已經是經典中的經典,並且被譽為王羲之之後的第一人,這已經是一座無法超越的大山了。釋永信的書法自然無法和這些實力派大師相提並論,但是釋永信的書法在眾多以「射書」、「臉書」、「盲書」的江湖術士的字好過千倍。
  • 張作霖11幅書法作品鑑賞,字體遒勁雋永,網友:難的的好書法
    張作霖像張作霖會寫書法,我一開始是不相信的和書法佔不到一丁半點的關係。直到我見到了張作霖的書法作品後,這個疑惑的念頭才打消。張作霖常常自稱大老粗沒文化,這一點在歷史上和很多的電視劇裡都有詳盡的描述。可事實是他的字卻比現在的「書法家」都強,但是和其它大軍閥比又低了一大截,可謂是「大老粗」。這些大軍閥們誰都沒敢自稱「書法家」。有這樣一個典故,不知道各位書友是不是知道,說的是日本人還向張作霖求字,張作霖在落款的時候把寫張作霖手墨,寫成了手黑。
  • 華為主題「AI造字」:打造個人字庫,秒變字體大師!
    華為主題會員八大權限「AI造字」功能提要:1、 多種筆形,免去紙筆,在線智能屏寫。2、 最少書寫100字,即可提交造字申請。AI造字入口界面如何選擇筆形?在上一版本中,「AI造字」的三款筆形(圓頭、秀麗、鋼筆)已覆蓋手寫圈日常用筆習慣,本次又新增專業版羊毫和狼毫,意在為更多造字愛好者提供更書法化的筆形選擇。
  • 寫書法的男人,就是這麼靠譜!
    1 寫書法的男人,穩健練達 他未必玉樹臨風,可眉宇間的深沉,言談時的睿智 2 寫書法的男人,儒雅溫厚 習慣寫字的人都明白:書寫是一個過程,需要的不僅是時間
  • 他毛筆正楷寫得很漂亮,硬筆書法寫得也很美,名字叫荊霄鵬
    在當今的書壇中,有這樣一年輕的書法家,他不僅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正楷,一手硬筆書法寫得更是令人叫絕,他就是田英章先生的入室弟子,名字叫荊霄鵬。其中《書法等級考試教程》、《常用規範漢字》、《我身邊的書法老師》等教材屢次榮獲全國藝術類書籍暢銷榜第荊霄鵬從小受其家庭的薰陶和影響喜歡上了書法,他的父親喜歡寫毛筆字,每年春節都要給人寫春聯,還有他的二爺爺是一名中學教師,毛筆字寫得很好,每到春節時荊霄鵬到他家幫忙拉紙倒墨,耳濡目染,使他心中有了寫好字的欲望,長大了也一定要能寫出一筆好書法來,從此開始練習寫字了,
  • 楷書字寫工整了就是書法美了嗎?書法美是我們欣賞書法的高境界
    經常有人說某某人的楷書真見功夫,然後就加上了一句這書法真美。可我看這人的楷書筆畫很匠氣,缺少變化。而且看不出是寫古代哪本經典法帖的。也就是說學時人的東西很多,傳統的繼承很少。沒學過鍾繇,沒有晉唐小楷風範,沒有靈飛經的靈動,沒有文徵明的精到。
  • 書壇有高人,美院教授用英文寫春聯,漂亮是漂亮,算是書法嗎?
    書壇有高人,美院教授用英文寫春聯,漂亮是漂亮,算是書法嗎?上面說的這位美院教授,名叫徐冰。徐冰是誰?書法方面,徐冰做過啥?在我們普通人的心目中,書法就是用毛筆寫漢字。徐冰不一樣,他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嘗試與眾不同的書法創作模式,並成功地創作出了代表作《天書》,影響深遠,據說是當代藝術史上的經典。後來,他開始研究用英文去寫書法,再次吸引了藝術界的關注。徐冰的英文書法是什麼模樣呢?下圖就是徐冰創作出來的作品。
  • 雙一書畫院書法培訓班開始招生啦!
    由知名老師親身授課,教師用獨特教學方法,教的明白,講的清楚;學生學的簡單,寫的輕鬆。無論是十一、二歲的孩子,還是四、五十歲的成年人,無論有無基礎,只需30課時,就可寫出一手規範,漂亮的硬筆和毛筆書法!教學方法書法培訓是集中節假日為學員提供的毛筆書法教育、硬筆書法輔導、書法高考輔導、書法考研輔導等一系列的書法指導和培訓,一般老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業務水平,致力於向不同的書法愛好者群體提供書法教育和服務。
  • 誰的書法寫進了釣魚臺?最後一幅很意外!
    ▲ 朱屺瞻《書即興句》劉海粟「畫法關通書法津」,作為畫家兼書法家並且精通「六法」理論的劉海粟,在氣韻生動、骨法用筆、經營位置、傳移模寫諸方面,都能將書法與繪畫的基本道理互相溝通、滲透。繪畫滋養書法,書法給繪畫的筆法、構圖等等提供了基礎。
  • 為什麼寫書法要用繁體字,難道簡體字就不能體現書法之美嗎?
    簡繁之爭已經很久了,在書法方面其實沒必要爭論這個,原因是顯而易見的,簡體字只是為了社會的發展,便於使用而做的改變,很多字簡化之後都失去了原有的美感。繁體字(楷書)經歷了一千多年的錘鍊,歷代書法家的書寫創作,已經日臻完美,現代書家從小就是臨摹繁體「法帖」成長起來的,就像學拳練功一樣,所有套路都是古人練過的,學起來熟悉應手,寫起來不費腦筋。所以究其根本書法寫繁體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 書法名家蘇士澍:寫好字,讀好書,做好人才是真正的書法家
    文章部分素材來源於浦君名人字畫藝術館相信很多人都非常反感一些人拿著愛國和傳統文化的名頭在大眾面前招搖撞騙,如今書法也被這些人給敗壞了名聲。這些人打著書法的名號,為了讓自己出名,用一種奇葩的舉止和非常誇張的狀態去寫書法,吸引人的注意,比如什麼射書、吼書、盲書、醜書啥的,根本就沒什麼文化內涵,還說自己是所謂的藝術,難道胡搞就是藝術?而中書協主席蘇士澍對這種現象也是深惡痛絕的,他對於書法的看法和見解很直白:寫好字,讀好書,做好人。
  • 日本頂級書法家寫的字,深得中國書法的精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而對於當代一些「頂級書法家」來講,沒有絲毫的「文人氣」,寫出來的詩文更是毫無邏輯,甚至平仄都不通,從這個方面來講,書法的意境跟古人相去甚遠了。小野道風行書《屏風土代》長卷甚至還有很多書法家,努力將書法往「醜怪」一路方向去寫,並美其名曰:回歸自然書寫,其實自然書寫乃是憑藉深厚的學養,以及深厚的書法功力,從筆端的自然書法流露
  • 寫書法的十原則,悟透了,就是真正的書法家
    二、松靜自然,輕靈圓活 蔡邕《筆論》:「書者,散也。欲書先散懷抱,任情恣性,然後書之;若迫於事,雖中山兔毫不能佳也。 五、虛實開合,變化莫測 如果寫第一個字,後面的字怎麼寫就馬上知道了,就沒有書法奧妙了。虛實開合即為拳經。此理通於書法。
  • 書法的7種格式,不寫毛筆字也得知道!
    如書法對幅,稱「字對」或 「對聯」。明清繪畫有「畫對」,是兩幅大小相等的屏條,成對懸掛。也有廳堂正中掛中堂立軸畫,兩邊分掛「字對」,或中間懸掛中常立軸書法,兩側懸掛「畫對」。 中堂: 中堂是豎行書寫的長方形的作品。
  • 字寫不好,都不好意思當土匪!
    不過我們所知道的是,他們大多寫得一手好書法。 1、閻錫山 閻錫山,是一位的倍受爭議大軍閥,一邊執迷清共反共政策,一邊又勤於公務、福澤1100萬山西鄉親,且熱心書法。閻氏書法俊逸,有清代大書法家何紹基的影子。先看看其代表作品:
  • 徐冰用英文寫書法,一幅作品450萬,網友:這也算書法?
    徐冰用英文寫書法,一幅作品450萬,網友:這也算書法?在北京保利的一次拍賣會上,一幅特別的「書法」作品最終以450萬的價格成交。這幅作品之所以被大家關注,和水平高度沒有關係,關鍵是它的創作形式比較特殊。
  • 寫書法就容易了!
    無論是日常寫字,還是練習書法,總會遇到好寫與不好寫的字。 哪個字好寫或不好寫,並沒有公認的定義,但有一些定律。 對書寫者而言,同一個字,有人認為難寫,有人認為好寫。 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結構、生理狀態和心理活動都不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