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設計師一定要去日本旅行?

2021-01-07 快科技

近些年,在設計行業裡,提到最多的風格就是「極簡」。蘋果的設計代表了極簡、博朗的設計代表了極簡、無印良品的設計代表了極簡,過去的索尼代表了極簡,安藤忠雄這類建築家的建築也是極簡的另一種表達方式......

蘋果的極簡併不代表傳統意義上的美式風格,而無印良品、索尼的設計內核,甚至日本這個國家,我們能觸及到的方方面面都在傳達出極簡、功能優先這樣的設計哲學。

是去旅行,也是去驗證

每一次去日本,我都會預先準備幾個想要驗證的問題。拋開我們都知道的那些知名景點,我收穫最大的快樂應該是過去從書本電影和別人嘴裡了解到的日本,在旅行中被驗證的過程。

「RE-DESIGN」

如果讓十個設計師給你推薦一本設計書,我相信推薦最多的應該是原研哉的《設計中的設計》。

這個日本設計大師在中國設計行業的知名度甚至遠超於在日本設計業界。他的中文版圖書我都讀過,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提出的「RE-DESIGN」這個概念。意思不難理解,也就是「重新設計」、「再設計」這個概念。

在日本,帶著「RE-DESIGN」的視角去觀察,就會發現周遭很多值得思考的設計。

樓梯扶手

看到這個樓梯扶手的時候,我會想,作為一個物資不是很豐盈的國家,為何設計這樣「過度」的扶手,除了消耗更多的金屬,有何其他好處?

後來,在另一邊的角落裡看到了這樣的一個說明提示,即便不懂日本英文也能明白,這樣波浪設計的考慮是在上樓的時候方便抓持用力,在下樓的時候更容易固定支撐。在往深裡想,日本老齡化嚴重,雖然不是所有的樓梯扶手都這樣設計,可能這條通道周邊居住的老人相對密集一些吧。

捲簾門

幾年前第一次去日本的時候去了東京的淺草寺。上午到的早,很多小商鋪沒有開門,和我們一樣,沒有營業的時候都拉下捲簾門。和我們不一樣,每個戶外小店的捲簾門除了乾淨之外都有根絕自己店鋪風格的手繪的繪畫。即便還沒營業,一圈走下來如同看了一場美術展。

而我們的捲簾門,大部分都是這樣的狀態...

大飲料瓶身

在日本,相比價格實惠的大灌裝飲料,人們更愛購買方便攜帶的小瓶裝,便利店裡出現的大灌裝飲料並沒有那麼多種而且價格和小瓶裝飲料相差也不大。和中國相比,日本的大灌裝飲料好像沒有可口可樂那樣的圓型瓶身(我確實也沒有見過像中國那樣的2.5L的家庭裝可口可樂),清一色的方形瓶身,而且在第一次握持的時候就感覺到了設計師為了大瓶身的方便握持做的細節。比如中間的凹槽設計。只有握持上去才覺得多麼的舒服。而且幾乎所有的大罐飲料都會注意到這個細節。

當然,這兩年農夫山泉的高端系列礦泉水,在宣傳中特地說了對瓶身握持上的思考。但在這之前,對瓶身的考慮日本人早就融在理所應當的思考範疇中了。

極簡和少如何影響日本的設計?

我們在說日本的「極簡」的時候,總會給它加上一些修飾詞,比如克制、寧靜、孤寂等等。把他們極簡的設計和禪宗聯繫起來。

但在日本所謂的禪宗、哲學談起率遠不如我們在中國。也就是說,在日本人們並不關心所謂的禪宗哲學,關心的是如何「功能優先」,如何「整理」,讓資源最大化的利用。

國人最熟悉的無印良品,它也不是禪,跟禪沒有任何關係,它其實是整理,整理到最中性,就可以讓最大化的人群接受。空就是一切,也是原研哉一直踐行的設計理念。

在國內,我們的禪是刻意營造的,在日本,禪是功能性的。

就比如,我們想到宮殿會是這樣:

在日本,我看到的是這樣(明治神宮殿)。

我們的柱子會是金、紅或是極具裝飾性的複雜紋樣。

在日本,我看到的是這樣(明治神宮殿)。

功能優先讓他們在設計任何物品之初,就儘量避免功能之外的設計浪費,聚焦在如何讓功能發揮極致之外的有效設計。

這次住的第一間民宿,也意外發現了之前在別處看來的日本廁所水箱的循環利用設計。

坐便後面的水箱上加了一個微水池,每次便後充水的時候,水龍頭出水加滿水箱,可以用來洗手,讓水資源利用更充分。

單獨設計公共廁所,既不美觀,也更加佔空間,所以日本把所有的公廁搬進了便利店。去日本的時候,找不到廁所,就去附近的便利店,既乾淨,又很少排隊。即便設置的空間很小,也有特地為狹小空間設計的微水池。雖然很小,但洗手足夠用,且小得很可愛呀!

東京的下北澤,規模不大但深受年輕人喜愛,街上有很多時裝店、二手衣店及日用品店,也是日本文藝青年比較推崇的地方。

我不敢說二手文化是為了資源的最大化利用,但這裡的店主對二手服裝和日用品的風格選擇都十分獨到。價格不便宜,也正因為是二手的,所以往往碰上的就是你過去一直想買卻買不到的物件。

有些店鋪門口就標註出禁止拍照,所以,逛得很爽,照片留下並不多。

日本的閱讀文化

在國內,過去這些年傳統大型書店紛紛倒閉。但在日本,傳統書店卻依然堅挺,有些人氣高的書店熱鬧的堪比一些時尚街區。

白天去日本的書店大多都都是這種情景

日本人均閱讀量大約是44本/年。在我國,人均閱讀量卻是可憐的4.77本/年。在我的文章裡多次推薦和分享我認為值得閱讀的書籍,也推崇設計師應該多多閱讀。我也一直堅信,內在的沉澱,在長時間的積累過程中一定會產生不可預估的效應。設計也一定不是技法嫻熟度上的比拼。

在日本的地鐵裡隨處可以看到看書的年輕人、老人,甚至剛放學的小學初中生。之前去日本,為了找一本書,在附近的一家書店逛了幾個小時(與其叫書店,這家店更像是一個書城..)。

大概是在晚上十點多鐘,書店依然人氣很旺,需要排隊結帳。

這次特地去了蔦屋書店,好好看了下這個被稱為世界最美書店,且原研哉還參與設計的LOGO和視覺系統。一下午泡下來,覺得整個書店商圈就是一個設計作品。

美麗且駐足細節。

在旁晚到來前在書店周邊的拍攝

蔦屋書店的整體設計,應該就是我們在國內經常提起的「第三空間」的概念。

除了工作和家,你經常去的另外一個空間,這裡有優美的環境、甜品、咖啡、音樂和書。你可以在這裡休息,閱讀,聽音樂,思考除了工作之外的事情。所以一進來,就能看到人氣和國內有一拼的星巴克。

因為日本人的整體素質高一些,還真看到了一個小夥子買咖啡的時候怕回來座位被佔,用手機佔座的情景,沒拍照,要是放在國內,一定被認為是腦子壞掉了。我還聽過用錢包佔座,這回倒是還沒遇到。

說是一個書店,但更像一個文化街區。

在書店門口,看到石頭上有這樣一個標識樣的設計,還在思考這是幹嘛用的,當逛完出來的時候看到這樣的情景,真是萌化了。

旁邊的白塑膠袋是主人用來裝便便的吧?

這樣一個不算太大的「街區」,讓我很容易想到三裡屯,但比三裡屯更加的安靜和文藝。內部,因為也有標註禁止攝影,所以我放下了相機,用手機偷拍了幾張。

根據內容,書店大致劃分成了文化,音樂和生活這幾大類。文化內容類的書籍配合一些文具、本子和鋼筆等等。

音樂區販賣CD和黑膠唱片,窗戶周邊有試聽的區域,可以做下來慢慢聽,一邊讀書一邊聽都可以。

生活類的內容配合一些雜貨小物。都是經過優質精選的。整體逛下來,就是覺得裡面的東西都不便宜,物品也並非只出自日本,而是全球各地的優質商品。

看到了一些明星的籤名,但都不認識...

音樂區可以在床邊坐下來慢慢試聽。

雜貨和文具就是貴,看完蔦屋書店,無印良品的價格瞬間親民了許多...

有心的小夥伴應該看出來了,內部的導視系統也是原大師設計的。

分類牌用的是金屬材質,表面網狀結構,邊緣還做了封膠處理。不會因為不小心碰到而刮傷。

購物袋的設計也直接取自指示牌的材質設計,圓孔排列,充滿細節。

除了物品略貴,沒有別的吐槽。

一個意外的收穫是看到了這兩年在國內常被提起的設計師佐藤大的專櫃,除了有他的書還有幾款他設計的經典小產品。

還是,除了貴,沒有別的吐槽的。

咬了咬牙,花了80多塊錢買了這把塑料尺算是做個紀念和收藏了。

這次還以意外的在新宿碰到了村上春樹在書中曾經提到的書店。

好像在他的書裡說道,當初有了想寫小說的念頭,但發現身邊連一隻鋼筆都沒有,就跑到了這家書店,買了鋼筆和稿紙,碰到這家書店的時候我想要不也買一隻鋼筆吧,結果發現便宜的不喜歡,貴的就要幾千,放棄了。

日本生活中的用戶體驗設計

我們談用戶體驗的時候,大多是指網際網路,說哪個產品好用,哪個產品關懷用戶。但大多指的是虛擬的網際網路產品,也許日本並沒有用戶體驗這個詞,但在實際生活中,他們做到的用戶體驗卻實實在在提升著人們的生活品質。

商場的體驗

路過幾個商場,都發現門口停放少則幾臺多則幾排的嬰兒車,一開始以為是商場內禁止推車?後來想起日本大部分女性結婚生子後就負責在家照顧孩子,如果出門購物的時候推著嬰兒車上下地鐵不方便,所以商場門口會提供免費的嬰兒車給帶孩子的媽媽們使用。

這個只看到了,沒拍照,網上找的圖,第二張應該是嬰兒車的消毒室。

越是好的商場,內部的休息區就越舒適,我注意到日本大多的商場把休息區設置在洗手間附近,舒服乾淨的大皮沙發,附近還提供免費的飲用水。大多是陪女友或是老婆逛街的男人在等待妻子。

出行的體驗

我們經常因為坐地鐵到陌生站的時候找不到廁所,或是因為行李太多想找個直梯,跑到左邊問問,跑到右邊看看,既麻煩也浪費時間。

在日本,每站地鐵站內都容易找到這樣一個告示牌,告訴你每個站的每個出口的信息。哪個口有洗手間,哪個口有直梯,哪個口有警察,不用特意去找也能方便的知道。

都說日本的地鐵精確到秒,這個國內地鐵應該也做得到。公交車精確到分鐘,我是真不相信。

但每個公交站牌下面都有個發車時刻表。在國內,尤其是北京,我們問售票員或者司機到哪要多久,最經常聽到的回答是,不堵車很快,堵車就沒準了。

因為這次的酒店門口就有公交站,出行有時候也坐公交,特地看了他們的公交時刻表,每個時間內的發車時刻,做了計時,還真是能做到在規定分鐘內到達。神奇!

日本打車非常規,也沒有打過,但日本計程車給我最大的感覺是比較大,清一色的豐田皇冠,寬大的車做起來應該也比較舒服吧。

由於這次從京都要坐新幹線到東京,一上車發現雖然日本的生活場景下什麼都儘量的做小,但火車內卻比我們國內的車寬敞太多了。

無論是左右寬度,還是坐席間距都十分的寬敞乾淨。前後座席之間放得下兩個行李箱。一個中號一個小號。所以年輕的女孩子出門提著重箱子也不用擔心放不到行李架上,直接放到座椅前方就好啦。

去我們最熟悉的觀景臺

第一次去東京的時候去了東京市政府大樓(日本的政府是對外開放參觀的),樓頂有個觀景臺,可以看到日本大部分的城市景色。

到了觀景臺,我們都挺熟悉,感覺全世界都在自己腳下的趕腳。但最大的問題是,我們並不知道我們從各個方向的窗戶望去,看到的建築都是什麼。

於是乎隨便拍拍拍的意義其實不大。但他們在觀景臺的每個方向下面作了個簡單的指示牌,標註了從這個方向望去,你會看到哪些出名的建築。有日文、英文、中文和韓文。讓外國人也能認識這個國家,這座城市。

這些都是我能感受到在他們日常生活中的實實在在的用戶體驗。當然,還有服務中的極致體驗。比如吃相對較高當料理的時候,服務員會根據你的進食速度上餐。吃完一道菜會清理,然後立即上另一道。上餐的全程是跪式服務等等。

這篇文章聊了很多赴日旅途中作為一個設計師視角下的日本,以及對他們的一些設計的思考。肯定有朋友去過更多次日本有更深入的研究和了解。也有朋友即將或是未來的某天也會赴日旅行,會覺得看了這篇文章蠢蠢欲動但不知道日本或是東京哪裡值得設計師去,文章的最後,我在推薦幾個我喜歡的地方,也許算得不得景點,大家根據喜好自己選擇。

國立新美術管

佐藤可士和設計的LOGO及視覺系統,常有國內外設計大師開展。這次就趕上了草間彌生的畫展。門票100多塊,但值得。

無印良品(有楽町店)

被稱為宇宙最大MUJI旗艦店,在銀座附近,上下分三層,衣食住行還有書店、餐廳和咖啡廳。全面的有點像國內的宜家家居。所有的商品,應該在這家店都找得到。門口還可以租自行車,我沒記錯的話應該是1000日元一天。幾十塊人民幣。

作為設計師,哪怕去看看店內陳列和日本多樣性的各種分類商品也會收穫滿滿。

蔦屋書店

上文裡提過,建築值得看,內部體驗值得去感受,整體的設計也值得去學習。除了物品略貴,我找不到不推薦的理由呀。而且我推薦喜歡書店的小夥伴把蔦屋書店的行程時間設置起碼要半天以上,別只來籤個到,拍個照就走。好好去看看裡面的每個精心挑選的商品,然後回來努力賺錢,下次再來把它們帶走吧。

銀座

商業發達的地區一定伴隨著優質的商品和傑出的設計。銀座就是在這裡不怕最貴只怕更貴的地方,全世界的知名品牌、奢侈品都找得到。我推薦這裡不是來推薦大家買奢侈品,而是看看這些大牌旗艦店的設計,街道的展示和精緻的招牌設計。

這裡有太多牌匾、展示櫥窗的設計值得好好觀察。

銀座優衣庫

如果你是優衣庫的粉絲,也推薦你來銀座這家優衣庫的旗艦店,上下11層,逛到腿抽筋。

有休息區,有洗手間,每層還有收銀臺。

大學

我有個習慣,就是到了一個陌生城市,有時間的話就會去他們當地最好的大學看看,這次時間充足,來了東京大學和早稻田大學。日本的大學都挺低調,沒有大氣顯眼的大門。想在有早稻田大學名稱的大門口合個影,沒有找到,只能和地圖合影。

下面是東京大學一角。

在國內,真沒見過玩橄欖球的人。

兩所大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安靜,且出出看得到有人在閱讀。時間都在這裡感覺過的慢了下來。

下北澤

如果你自認為是文藝小青年的話,下北澤必須去,沒理由。

歌舞伎町

雖說是日本的紅燈區,也算是全亞洲最大的紅燈區,來東京這兩次都在這裡轉了轉。這種合法化的街區能看到各色人種。身邊除了遊客、嫖客剩下的應該就是黑社會和性工作者了吧。都說這裡是不夜城,越到晚上,越發的熱鬧。

站在街口的兩個老外也在拍。

廣告車,有女優也有牛郎的。

大叔是不是剛被服務完我就不清楚了。

來個遠景,結束歌舞伎町的暴走。

當然,日本有太多有名的地方,都值得設計師轉轉,比如在東京就有東京塔、明治神宮、淺草寺等等。我推薦的是除了這些知名的地方之外,可能不被寫在旅行攻略裡的地方。但如果來日本,我還是首推大家先來東京。

給自己四五天時間好好的看看這個城市,好好觀察一下生活之中的細節,看看國內和日本的差別。再帶著幾個想來日本驗證的問題、想來日本看到的作品和想在日本體驗的服務來旅行。這樣收穫的價值會更大。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去日本一定要去當地的便利店?遊客:你去一次就知道了
    在現代社會,人們把旅行作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旅行。很多人認為旅遊不僅能緩解壓力,還能改變心情。這就是為什麼有很多失戀的年輕人喜歡旅行來療傷的原因。說到中國遊客最喜歡去的國家,很多人都會說泰國。事實上,日本也是其中之一。為什麼去日本一定要去當地的便利店呢?遊客:你一次就知道了。日本有很多旅遊資源,而且日本的環境非常好,街道非常乾淨。總之,在日本旅遊你會有一種非常舒適的感覺。說到日本最著名的景點,大家應該說是去北海道看櫻花,去富士山。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女人一定要去旅行
    而東南亞遊和日韓遊是距離近又很好操作的目的地,所以有些國家會一去再去,例如泰國和馬來西亞,日本和韓國。最喜歡的海島遊是法屬留尼旺,它的直升機環島遊難以忘懷!也去了一些小眾旅遊目的地,例如馬爾他、聖馬利諾和孟加拉以及北極圈。最近很喜歡加拿大,春節看了嘆為觀止的尼亞加拉大瀑布的冬景,很想秋季再去。
  • 每次去日本旅行,都一定要去便利店,這些功能太實用了
    國外旅行去的次數最多的,就是日本。喜歡打卡動漫取景地,喜歡泡溫泉,喜歡美妝產品買買買,每次去日本旅行,側重點都不一樣。但不管每次去日本哪裡,都少不了要去日本的便利店。北京也有便利店,但是在北京更愛逛超市,便利店就像是小型超市一樣的存在,少了點特殊性。
  • 第一次去日本旅行有這些注意事項一定要了解!
    小編是一位旅行愛好者,也熱衷把旅行中的事情分享給大家,這裡稍微表白一下自己!直到某一天朋友問了去日本旅行要注意哪些,小編才發現原來自己還沒有寫過有關於日本自由行中需要注意的事項。於是小編現在就絕對為大家獻上這一份日本自由行注意事項,讓你告別尷尬。
  • 網友盤點:為什麼喜歡去日本旅行?
    每當到了春暖花開的時候,也是嚮往旅行踏青的時候。近些年隨著赴日旅行的熱度,不少海外遊客都會選擇來日本進行旅行。據此,很多網友都紛紛盤點了自己的觀點,關於「為什麼喜歡去日本旅行」。坦白講,在日本打計程車,是真的很貴。結果司機對她即將要去的地方也不熟悉,發現走錯路後,連忙道歉,並且及時採取行動,把車上計費的計程器關了。隨後,免費開了10分鐘直到把她送到目的地的大門口。
  • 為什麼一定要帶娃去日本?因為……
    旅行,是最浪漫的教育。帶孩子去旅行,不止是為了滿足孩子的新鮮感、好奇心,而是在這段旅程中陪伴著彼此,一起去看看有意思的遠方一起更好地了解彼此。日本,就是一個很適合帶孩子旅行的國家,因為你可以帶著孩子體驗匠心美食,感受盛唐遺風的古都,在遊樂園high到不行;同時還因為:01、孩子不累 費用不貴想帶孩子出去玩,卻也擔心出去玩反而變成孩子的負擔。不過直飛僅需3小時的日本之旅,可能是最觸手可及的快樂。1小時的時差,消滅帶娃出國的焦慮。
  • 吃貨朋友日本旅行可以不去東京,但一定要去白色戀人巧克力工廠!
    吃貨朋友日本旅行可以不去東京,但一定要去白色戀人巧克力工廠!如果你不是老資格的食物,可能對日本的白色戀人巧克力工廠不太了解,但是沒關係。簡單地知道的話,應該能理解那個為什麼是食物的天堂。如果你突然看到一篇關於日本零食的文章,白色戀人的巧克力曲奇一定會排在前五位,它在日本非常有名,不僅是甜食生產基地,也是全世界巧克力發展史和博物館,白色戀人的巧克力曲奇也一定會排在前五位。匯率工廠對於食物來說比東京重要。
  • 日本旅行:這4個神社不同尋常,鳥居是特色,一定要去一次
    去日本旅行,景點裡去的最多的,就是神社。所到神社之處,一定有鳥居。鳥居是日本的標牌,建築史學家伊東忠太曾這樣說。那鳥居到底有什麼寓意?日本動漫裡常有這樣的場景,神明現於神社,鳥居是妖魔遇到就頭疼的結界。沒錯,日本人真的認為,鳥居是一道結界,是人類社會與神明世界的一道門。
  • 你為什麼要去旅行?
    有人問了我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去旅行?其實對很多人來說,旅行並沒有普遍的意義,這個問題就如同你在問,你為什麼活著一樣。好像需要一個答案,又好像不必有答案,因為每個人的答案必然都不相同。因為人生沒有普遍意義,所以很慶幸,我們能賦予它一個自己的意義。也很慶幸旅行沒有普遍意義,所以每個人都可以想一個出來。
  • 去日本東京旅行一定要做的12件事
    旅遊-現在已經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替代的放鬆的好方法,最近大連旅行社的小編發現,日本旅遊的價格相照往年已經有了大幅的降低,但是去一次日本該怎麼玩?都有什麼景點?還是有很多的遊客不是很了解。小編就用很少的篇幅給各位準備去日本旅遊的遊客做個簡單的推薦,希望對您的出行能有點幫助。
  • 設計師這輩子要去的10個地方
    旅/行/是/靈/魂/的/放/飛 對設計師來說 旅行是 一次採風 02銀河下的納木錯 納木錯的美不必多言 為什麼推薦設計師來呢
  • 盤點5種不容錯過的日本街頭小吃,去日本旅行一定不能錯過!
    盤點5種不容錯過的日本街頭小吃,去日本旅行一定不能錯過!在每年舉行的十幾個日本節日期間,或者你在日本散步的時候,你會發現許多小吃攤賣著美味的手抓食物。這些小吃通常價格很便宜,美味和高質量的小吃為那些想體驗日本飲食文化帶來一個美好的開始!
  • 全世界都下雪的冬天,為什麼一定要去北海道
    旅行節奏的快慢,緊張和鬆弛的掌握很重要,要有起伏才會有快感。簡單說有三個層次,剛去肯定很興奮,立馬想到雪地上撒點野,那就安排星野度假村,連住兩晚一下玩個夠。兩天以後熱度和體力遞減,那就安排舒適性的坐車觀景和趣味性的節目,以及日本城市風情的購物和逛街,重點是小樽和札幌,札幌酒店連住兩晚。
  • 【設計師專訪】旅行家PinoQ設計師JIM LEE專訪
    【設計師專訪】旅行家PinoQ設計師JIM LEE專訪 時間:2020-07-08 10:51:56   來源:   責任編輯:洗風舒雨
  • 為什麼在日本逛街一定要去 BEAMS?
    「擱淺」,此時則不免回想起往年夏日之際的旅行時光。日本東京向來是 7、8 月份旅行的好去處,提及「東京之旅」,購物與探店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話題之一。在東京的眾多潮流店鋪、買手店之中,時尚名所 BEAMS 一直是眾多年輕人必去的「打卡地」。
  • 10個日本旅行必去的最佳景點!
    日本是世界上最好的旅行目的地之一,部分原因是由於它的多樣性。因為在那裡,您可能會開一輛「未來派子彈頭火車」去到世界上一些最古老的寺廟!正因為如此,使得日本成為許多具有豐富經驗的旅行者計劃前往的目的地。在下面,您會發現我認為是日本最好的旅遊景點,這些景點在我迄今進行的14次旅行中脫穎而出。
  • 去日本旅行,該買什麼你都知道嗎?
    現在很多人都選擇去日本旅行,那麼去日本該買什麼,範圍很大,每個人的需求不一樣,對於物品的實質性需求也不一樣,只要性價比合適都能購買。今天我來說說不該買的,畢竟防坑防騙已經是近年來的首要關注點了。至於能買的放到最後說,如果你的防騙工作做足的話直接拉到最後就是了。
  • 日本東京上百個景點,為什麼說一輩子一定要登一次富士山?!
    自古以來富士山就作為日本的象徵,深受日本國內外的遊客喜愛。而如今富士山更是稱為了世界遺產。海拔海拔3,776.24m的富士山,每年夏天大約有30萬登山者來訪。鑽石富士的絕景,更使得許多攝影師為了富士山著迷。這次就讓大家好好的了解一下這個日本人氣top1的富士山吧。
  • 去日本旅行時,當地人提醒不要帶雙肩包,被本地人鄙視
    很多事情就像是旅行一樣,當你做出決定並邁出第一步的時候,最困難的那部分其實就已經完成了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636,閱讀約2分鐘解讀:去日本旅行時,當地人提醒不要攜帶背包。這是為什麼呢?日本這幾年發展很好,已經成為中國旅遊的首選目標,日本國土雖小,但這裡的旅遊資源很多。但是小夥伴們卻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去日本旅遊的時候,街上的行人很少背雙肩包,即使有也不背在身上,都是用手拿著,要知道在我們國家比較時尚的年輕人都喜歡背雙肩包,那麼他們在日本的街頭為什麼不背單肩包呢?。一位當地人提醒,千萬不要背雙肩包,背雙肩包會被鄙視,這是為什麼呢?
  • 陳丹燕:人生在世,一定要去看世界|專訪
    在她成長的年代,中國沒有私人旅行籤證,出國旅行用陳丹燕的話來說,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7歲讀凡爾納的《地心遊記》《海底兩萬裡》,後來又讀到歐洲文學,陳丹燕知道在自己目力之外,有一個遼闊的世界,「人生在世,一定要去看世界」,是陳丹燕很小就有的理想。田川: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想去旅行的想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