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饒丈母娘採訪實錄:不要彩禮,就是害我女兒)
「和女朋友談了2年,過年就要去她家商量婚事」,這是我們公司福建小夥小王最近遇到的難題。
「網上都說上饒的彩禮錢很高,真的嗎?」
「你們上饒的丈母娘,對女婿到底都有什麼標準啊?」
面對小王的疑惑,我們自己也很好奇,所以採訪了身邊的一些「丈母娘」們,這是她們的回答,有些令人感動,也有些令人深思。
「當時男方彩禮是給了13.8萬,我們娘家也給了7萬的壓箱底,我兩老一分沒拿,全部給我女兒自己了,你們不要亂寫,讓別人說我賣女兒。」
彩禮,婚姻中敏感卻又繞不開的話題,林媽媽看了很多網絡上對彩禮的抨擊和討論,很想為「丈母娘們」說些什麼。
天價彩禮是有問題的,但彩禮沒問題,我不要彩禮,就是在害我女兒。
對我們這種普通家庭來說,這個錢就是以後我女兒的保險錢,生孩子了,生重病了,失業了,我都要我女兒瀟瀟灑灑地挺過去。
你試想一下,以後我女兒懷孕了,萬一這個時候又婚姻變故,她要怎麼辦?
這個社會本來就業上對女性就是有歧視,女人為家庭的付出就不是工作?到(婚姻變故)那個時候,我女兒沒有經濟來源,還沒有彩禮錢做儲蓄。
你讓我女兒怎麼辦?
當初結婚的時候,我女兒還因為我要彩禮多了和我吵架,她年輕天真,有情飲水飽就好了,我心甘情願做個惡人,無所謂。
她現在生活過的這麼好,那筆錢也拿來投資理財了,我覺得我當初做的完全沒問題,也想說句公道話:
彩禮錢的初衷就是祝福這個新成立的家庭,做父母的不要漫天要價,這反而會成為他們的壓力;小夫妻們,也該做好經濟規劃,一個家庭,不光是靠感情來維繫,它也需要理性的經營。
不要怕談錢,也不要亂談錢。
「一定要會說上饒話,不然坐在一起吃飯聊天多麻煩。」
展媽媽的一家精通多門語言,自己是廣豐人,老公一家是玉山人,現在一起生活在信州區…
「女婿是廣東人,吃飯的時候眼睛都要呆掉,一桌子人嘰嘰喳喳的他一句都聽不懂,我還要給他翻譯。」
「我女兒私底下和我們說,要我們以後當他面就說普通話,不然感覺不太禮貌,那老人家又不會說普通話,而且說普通話也不像家的氛圍啊」
「反正當初我就要求,基本的溝通至少你要能聽懂吧,外國女婿來中國還要學中國話呢,那方言不是更容易學?」
(林媽媽女婿插話:一點都不容易!你們一個上饒市,到底有多少種方言?我人都要懵掉!)
就算是上饒人自己,也不知道全上饒有多少種方言,所以我們也很難和這位先生解釋清楚……
但要做上饒女婿,學會說(至少)一門上饒話,是真的很有必要。
丈母娘和你說普通話,只是客氣,只有當你和她用上饒話談笑風生,才算真正融入了這個家庭。
最後一位媽媽的故事,讓我們心情有些沉重,趙媽媽訴說時,也幾次哽咽。
趙媽媽的大女兒已婚3年,剛剛離異,現在被診斷出有中度的抑鬱症。
「她從小就很乖,特別聽話,是我逼的太緊了。」
大女兒剛大學畢業,趙媽媽就挑了個家庭條件很不錯的對象,大女兒沒什麼主見,在 「媽媽是為你好,不會害你的」 的勸說下,嫁給了沒有任何感情基礎的男方。
沒有感情基礎,對方的性格人品也不夠了解,只是覺得對方家世好,能夠生活無憂,工作好,足以令人羨豔。
但隨之而來的並不是什麼幸福生活,男方在她孕期出軌、被發現後,家暴、冷暴力、徹夜不歸……女方在這樣的婚姻裡日漸憔悴,以至於得了抑鬱症。
「就是吃準了我女兒性子軟,不敢反抗,我女兒就是被他毀了」,趙媽媽憤憤地指控男方,雖然我們很想說,她是被你們一起毀了的,但還是不忍心說出口。
「我小女兒今年也畢業了,我想通了。」
「只要對方人品好,隨她心意,怎麼樣都行,我什麼都不要求了,女兒開心就好。」
雖然現在的趙媽媽已經不對女兒婚事再做要求,但我們還是意難平。
以大女兒的人生換來的醒悟,這個代價,是不是太大了?
————
最後一個故事本來不想放,感覺像在給上饒的丈母娘「抹黑」。
但最終還是決定分享出來,是想告訴姑娘們:「人生是你自己的,不要為了和父母妥協,去將就一段婚姻或其他什麼,因為最終的承擔者,是你自己,不是你的父母。」
//
我們還採訪了很多上饒丈母娘們,他們有的要求女婿能吃辣、有的要求女婿得長得像吳彥祖、有的要求女婿有車有房……
但這些種種要求,最後都會為了女兒的愛而讓步。
她們嘴硬心軟,做事撒噶;
會刁難,也會為你們準備一頓頓家常飯。
*以上觀點僅代表受訪者立場,不代表大鯨社立場
*配圖與內容無關
評論區的女婿們、丈母娘們
一起來說說你們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