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據媒體報導,《黑豹》男主角查德維克·博斯曼(Chadwick Boseman)因結腸癌去世,年僅43歲。
- 圖片來源:網絡 -
提起查德維克·博斯曼,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都是他參演的電影《黑豹》。《黑豹》曾獲得7項奧斯卡提名,被認為是黑人電影的裡程碑之一。博斯曼也因為在《黑豹》中飾演國王特查拉被大家熟知與喜愛。
據悉,博斯曼在四年前就被診斷出結腸癌,他的許多作品都是在與癌症的對抗期間拍攝的。在對博斯曼表達敬意與哀悼的同時,我們也希望大家能夠了解並重視奪走他生命的疾病。
結直腸癌是消化系統中常見的惡性腫瘤。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37.6萬人罹患結直腸癌。這相當於每2分鐘,就會有3個人患上結直腸癌。
可惜的是,很多患者發現時已是中晚期。其實,結直腸癌從癌前病變發展到惡性病灶有一個較長的過程,且早期結直腸癌治療後五年生存率可超過95%,但晚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只有12%。如此大的生存差異,關鍵就在於:早發現、早治療。
只不過,結直腸癌的早期線索並不是那麼好找。今天就告訴大家結直腸癌的三個「預警信號」。
預警信號一:黏液
正常人各個器官都會分泌黏液,同時這種黏液也會被吸收,分泌和吸收處於一種相互循環的狀態。
如果腸道中發生了炎症或腫瘤,打破了黏液的分泌和吸收的平衡,那麼多餘的黏液可能就會混合在糞便上從肛門直接排出。如果腫瘤組織破潰出血,那麼糞便中不僅會有黏液,還可能夾雜血液。
結直腸癌患者排出的黏液可能有三種:
1⃣️ 如果腸道的腫瘤伴有一些炎症,並且腫瘤的位置比較靠近肛門時,它可能會刺激腸道,單獨排出黏液,但是此類情況比較少見。
2⃣️ 如果黏液分泌得足夠多,直接排出黏液和血的情況也是存在的。
3⃣️ 如果發現糞便中夾雜著血和黏液,一定要高度警惕腸癌的發生,這種情況也最多見。
預警信號二:大便不成形
當腸道內出現腫瘤,糞便剛進入腸道還沒有完全形成固體的時候,因為腸道長了腫瘤,在腸道條件反射下,它的蠕動就會加快,這個過程就會形成一個頻繁的、非正常的排便反射,也就是說,糞便還沒來得及濃縮成固體,就被排出體外了。
有時,患者大便的形狀會很奇怪,比如扁平狀、帶凹槽、細長條等,這是因為腸腔的寬度是有限的,如果腫瘤長的位置比較低,基本形成固體的糞便經過腫瘤患處時,會從狹窄的腸道中擠過,「在夾縫中求生存」,因而會被擠壓成各種不同的形狀。
預警信號三:腸梗阻
人體的腸道每天都在往外運輸糞便,但是當腫瘤生長到整個腸腔的3/4環周時,便會在腸腔內形成一道「關卡」,讓糞便堆積於此,無法通過,形成梗阻。
腸梗阻大致有四種表現:痛、吐、脹、閉。也就是肚子出現絞痛、有嘔吐、腹脹、便秘或完全不排便等症狀。
長期便秘的患者發生結直腸癌的風險較正常人偏高,一定要提高警惕。
如果出現這些預警信號,一定要及早檢查,排查病因。
結直腸癌的危險因素
平時有症狀(如大便不成形、有黏液等)或有腸癌家族史的人群,需要高度警惕。
吸菸、飲酒、肥胖和缺乏體力活動被認為是結直腸癌的潛在危險因素。
高紅肉、高脂肪和低纖維素的飲食習慣,也可能增加結直腸癌的發病風險。
因此,預防結直腸癌,戒菸限酒、健康飲食、科學鍛鍊、控制體重十分必要。
結直腸癌的篩查
腸鏡是檢查腸癌的金標準。沒有任何高危因素、沒有任何症狀、完全健康的人,建議45歲時一定要接受人生中的第一次腸鏡檢查。如果是腸癌的高危人群,做腸鏡的時間要大幅度提前,越早越好。
可篩之癌寥寥無幾,
但結直腸癌是其中之一。
看完這些結直腸癌的「預警信號」
也別忘了分享給你身邊的人~
��⚕️今日專家
原標題:《漫威電影《黑豹》男主離世,這個癌症我國每年約37.6萬人患上》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