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娟和周仁春既是愛人,又是同事。2013年,他們還成了「最佳搭檔」——共同駕駛著一輛牌照為浙F07752D的嘉興95路公交車,服務著南來北往的乘客。
同一線路同一輛車
中午12時10分,是嘉興95路浙F07752D公交車交接班的時間。司機張慧娟開著車緩緩駛入嘉興市公共運輸有限公司南湖分公司停車場。 打掃好車廂內的衛生,張慧娟將車鑰匙交給了下一個班次的司機周仁春。
95路連接高鐵嘉興南站和嘉興火車站,早上5時30分發車,末班至24時結束,是嘉興最早出車最遲結束的一班公交車。2013年,為了兼顧工作和家人,周仁春、張慧娟選擇了同一條線路同一輛公交車的早晚班。
張慧娟開12時以前的班車,周春仁接過班後工作到24時。每天如此反覆。「或許,這樣的生活模式對於大多數夫妻來說很難接受,而對於我們來說,正是因為有了公交,才收穫了事業、愛情。我們約定,這輩子都將投身公交事業。」張慧娟說。
每天,他們總是提前半小時到單位,檢查車輛情況,清潔車廂衛生,認真做好車輛保養,發現隱患及時排除,以最好的姿態迎接乘客的到來。多年來,一直保持「零」事故、「零」投訴的記錄。
從「安全花」到「解語花」
「從小我就有一個夢想,做個優秀的公交車司機。」38歲的張慧娟扎著馬尾辮,說話時習慣性眯著眼睛帶著笑。張慧娟來自安徽,爸爸曾是當地一名公交車司機,小時候她覺得爸爸嫻熟地拉手剎、踩油門動作特別帥氣。高中畢業後,她考上了安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2004年如願成為嘉興公交公司的一名公交司機。
從第一次握著方向盤的那一刻開始,張慧娟就非常重視安全。多年來,她養成了「安全例行」的習慣,出場前、行駛中、進場後,通過視、聞、嗅、觸摸、敲打等手段來檢查車輛有關部件是否符合技術要求,多次榮獲公司安全獎項,是嘉興公交公司的一朵「安全花」。
10年前,張慧娟遇到周仁春,對「優秀公交車司機」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僅要安全行駛,還要有一顆愛心與熱心。
「那天,我乘坐周仁春開的公交車去補牙,一眼看到這位大眼睛的男公交車司機特別親切。一路上,我注意到他對乘客很熱心。遇到老人、小孩上車,總是不厭其煩地提醒他們坐穩了;下車時不忘說一句『注意安全,慢點走』……」張慧娟一路觀察著,連自己坐過了兩站都還沒覺察到。「他,就是我的榜樣。」張慧娟暗下決心向周仁春學習,也因此結下了美好的姻緣。
「她很積極樂觀,和她說話感到很輕鬆。」同事顧建紅說。所以,同事們都喜歡和她談心,她是同事們口口相傳的「解語花」。95路公交線路上有10輛公交車、20位司機,其中有3位女司機。每天下班,張慧娟都會回到休息處和其他司機聊天,有誰不開心,誰有煩心事,張慧娟都願意傾聽。
「在崗位上保持一個好心情很重要,不能帶『病』上路,特別是心病。」張慧娟說,公交車司機一舉一動都關係著乘客的安危。
駕車細心、服務用心、待客熱心
夜幕降臨,周仁春匆匆扒了口盒飯,準備繼續出車。43歲的周仁春來自四川,1米75的個頭。他做過大貨車司機,2006年進嘉興公交公司成為一名公交司機。記者問他獲得最美公交司機有什麼感受,他低著頭靦腆地笑了笑。可當坐進駕駛室,他就像變了一個人,精神氣十足。
「各位乘客坐好了,我們出發了。」在周仁春響亮的提示聲中,車子穩穩地駛出了嘉興火車南站 。車內乾淨整潔,掛在車窗旁兩排紅色的小燈籠顯得喜慶,深秋的夜有點寒意,但坐在車裡的記者覺得很溫暖。
「周師傅工作時一絲不苟,不僅車開得穩,而且特別照顧老人和小孩。對待乘客禮貌、熱情,耐心解答乘客的疑問,不厭其煩……」經常坐95路公交車上下班的崔先生向記者誇著周仁春,幾天前,他還寫了一封表揚信寄到公交公司。這樣的信周師傅收到了無數封。「駕車細心、服務用心、待客熱心」成為他鮮明的服務特色。
「我現在最想的就是能有時間和孩子說說話。」周仁春說,每天下班回家,兒子已是睡夢中,早上兒子起來上學的時候,他還在熟睡中,父子倆難得照上面、說上話。
「兒子有點懂事後,他經常問媽媽,為什麼總不能和爸爸一起出去玩。」周仁春說,「從去年開始,兒子生日那天,我們倆就請同事代班,好好陪孩子一天。」說著說著,周仁春眼角溼潤。
7年來,在這對夫妻檔的示範引領下,95路線班組成員工作成績突出。95路線組獲得了嘉興市道路運輸行業「十佳最美服務品牌」、嘉興「十佳滿意公交線路」等多個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