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凱旋!2020珠峰高程測量數據兩月後揭曉

2020-12-22 騰訊網

6月3日,西安,鮮花與掌聲,迎接著回陝的勇士們——國測一大隊2020珠峰高程測量的29名隊員從西藏返回西安。

獲得精準的珠峰高程是人類探索大自然的永恆話題。45年前,9名勇士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書寫了一段人類奇蹟。45年後,8名壯士再一次成功登頂,創造了一個國人新紀錄。

(大圖)國測一大隊隊員勇攀高峰。 國測一大隊供圖

珠峰測量,艱險異常。曾6次測量珠峰的國測一大隊,開創了一個又一個傳奇。隨著2020年5月27日中午時分覘標在珠峰峰頂立起,測量出的新數據,將刷新人類對珠峰的認知。國測一大隊,再次標記世界高度。

堅守——

堅持到底,儘自己最大努力去完成

珠峰地區海拔高、極寒缺氧,地質環境複雜,要想獲得精準的珠峰高程是一項極具挑戰性、極其複雜、極具難度的綜合性測量工程。在攀登地球之巔創造輝煌的背後,是國測一大隊人的堅守與付出。

曾計劃衝頂、最後登上7790米海拔高度的隊員王偉,是陝西藍田人。「我們上到7028米營地時,帳篷就搭建在雪地裡,晚上睡覺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會滾到雪地上。」王偉說,登上7790米海拔,天氣更加惡劣,暴雪整夜整夜地下,幾乎把帳篷都給淹沒了,風也特別大,極度缺氧,晚上只能吸氧入睡。

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國測一大隊隊員在測試重力儀(5月3日攝)。 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攝

「作為國測一大隊隊員,我心裡想的,就是堅持到底,保持身體、心理的最佳狀態,完成測量任務。」王偉說。

此次珠峰測量,國測一大隊的53名測繪隊員,自3月2日起,就在珠峰及外圍地區,陸續開展了水準、重力、GNSS、天文等測量工作。此次29名隊員集中返程,還有部分交會測量組的隊員仍堅守在珠峰區域從事剩餘相關測量工作。

交會測量是測定珠峰高程的主要方法之一。當覘標在峰頂固定架起,6個交會點的測量小組要同步開展峰頂交會測量和GNSS聯測。因此,交會測量組隊員需要先期抵達點位堅守。這些點位,人跡罕至,環境惡劣,條件艱苦。

國測一大隊隊長李國鵬在2020珠峰高程測量首場新聞發布會上發言(4月30日攝)。 新華社記者 孫非攝

今年33歲的陝西女婿程璐,3月11日到達西藏,在先期開展了相關外圍水準測量後,5月19日,他和隊員登上了海拔5600米的西絨交會點。「22日計劃登頂,我和薛強強兩個人19日出發,走了6個多小時抵達交會點,因為天氣原因登頂推遲,我們就在交會點上吃著泡麵呆了11天10夜。」程璐說,這是他第一次登上5600米海拔,路上冰川處於融化期,所以也不敢多休息。「當時經過一處流水形成的衝溝,兩面是百米高的沙土石塊壘成的山坡,風特別大,不時會有石塊下落。記得我前腳剛踏出去,就有一塊磚頭大小的石頭,幾乎擦著頭皮掉下來。」程璐說,他們到達目的地後,連續3天一直下雪,氣溫陡降,帳篷裡水杯中的水都結了冰,睡覺只敢露出鼻孔。

交會測量工作結束,在其他29名隊員集體返程回西安後,程璐和一部分隊員仍繼續堅守,在珠峰東側定日縣曲當鄉進行珠峰外圍高程導線測量。「這麼多人這麼長時間的努力,就是為了珠峰測量成功,無論多苦都要堅持,儘自己最大努力去完成。」程璐說。

精準——

核心技術都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上

柏華崗黝黑而幹練,採訪中,「精準」是他說的最多的詞彙。

1998年、2005年、2020年,今年42歲的柏華崗已經有3次測量珠峰的經驗。

「這次測量感受和以前大不一樣。」6月3日15時,剛下飛機的國測一大隊項目合作部主任柏華崗告訴記者,本次測量的主力儀器裝備如北鬥衛星定位、重力、超遠距離測距等都以國產儀器為主,核心技術都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上。

本次珠峰高程測量是人類首次在珠峰峰頂進行重力測量。而地面重力測量則是柏華崗和他的隊員們的測量工作之一。「在測量前,我們對測距儀器提出了一些技術上的要求,本想著研發出來怎麼也得半年時間,但僅僅兩個月,測距精度誤差在每公裡兩毫米以內的國產雷射測距儀就交付使用了。」柏華崗說,他們用兩臺GNSS設備來檢測測距儀的精準度,一共測試了19公裡,誤差只有10毫米左右。

國測一大隊隊員吳元明在西藏定日縣曲當鄉境內進行水準測量(4月18日攝)。 新華社記者 孫非攝

平面數據、高程數據、地面重力數據、航空重力數據等等採集的越多,對比融合的數據越精準。本次珠峰高程測量,登頂隊員攜帶覘標、重力儀、冰雪探測雷達、氣象傳感器等多個設備到達峰頂。柏華崗告訴記者,僅覘標一個設備,就從過去5公斤減少到3.4公斤。「登頂的時候,多一克的重量都不想背在身上。」他笑著說。而4個衛星定位系統同時使用,每分鐘得到的數據比以往多了4倍。

5月27日11時,登山隊員成功登頂。但在柏華崗等測量隊員看來,這才是測量最緊張的時刻。在峰頂安裝設備、採集數據等過程容不得任何狀況和差錯。「能不能成功,心裡沒譜。」柏華崗和同事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第二天22時,當登山隊員把採集設備帶回營地時,柏華崗和同事們連夜下載、轉換、檢查數據。當確認數據無誤時,大家一起歡呼:「測量成功了!」

柏華崗告訴記者,珠峰高程測量是多種技術手段的綜合應用過程,在數據分析、處理的基礎上,還要進行理論研究、嚴密計算和反覆驗證,才能確定珠峰精確高程。「儘管得到了科學、嚴謹、有說服力的數據,我們還需要用至少兩個月的時間進行數據的綜合處理、成果審核與上報工作。」柏華崗說。

傳承——

用汗水乃至生命丈量祖國壯美河山

6月3日下午,在西安鹹陽國際機場,國測一大隊隊員邢雄旺剛下飛機不久,便接到了妻子胡麗娜打來的視頻電話。「爸爸、爸爸……」聽到兩歲半兒子的呼喚,邢雄旺開心地回答:「我馬上就回家了!」

這次珠峰之行,邢雄旺暴瘦了10公斤。上次回家還是在半年前,這次父子再見面,小傢伙有些害羞,雖然電話裡「爸爸」叫個不停,一見面卻要往媽媽懷裡鑽……

幹測繪這行,常年與荒野為伴,跟家人聚少離多,邢雄旺覺得最虧欠的就是家人。但是投身測繪事業,攀登珠峰是他兒時以來的夢想。1975年珠峰高程測量,邢雄旺的爺爺在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當炊事班長;2005年珠峰高程複測,邢雄旺的叔叔負責為測量任務採購儀器裝備。「我也要攀登珠峰,實現所有測繪人都想實現的夢想。」從鄭州測繪學校畢業後,邢雄旺朝著自己的珠峰夢闊步前行。

2020珠峰高程測量隊員休息營地。 陝西測繪地理信息局供圖

2010年3月,邢雄旺加入國測一大隊。在得知2020珠峰高程測量消息後,正在西藏參與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工作的他第一時間報了名,並憑藉著過硬的身體和業務素質成功入選。

然而,攀登珠峰並沒有想像中容易。4月15日,在珠峰海拔6500米前進營地進行高海拔登山適應性訓練時,邢雄旺第一次出現高原反應,頭暈目眩、渾身無力。在海拔6500米以上,他更是感到前所未有的煎熬,尤其是攀登至海拔7028米的北坳冰壁,他來回爬了近10個小時。下來後,人感覺像癱瘓了一樣。

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攻頂隊員衝頂當天,邢雄旺又衝至海拔7028米做接應工作。經過前兩次的歷練,他的身體更加適應高海拔環境,體力、耐力以及攀登技術都有了突破。

「每當遇到困難,我都會想起那些在極度困難的條件下,完成珠峰測量任務的前輩,告訴自己要頂住壓力、絕不退縮。」邢雄旺說。

「這次珠峰高程測量充滿了艱難曲折,但是隊員們頂住壓力、拼搏到底,圓滿完成了測量任務。」國測一大隊隊長李國鵬表示,幾十年來,一代又一代的國測一大隊隊員傳承著這種不畏困苦、不怕犧牲的精神,用汗水乃至生命默默丈量著祖國的壯美河山,把「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鐫刻在地球之巔。

隨著29名國測一大隊隊員回到西安,2020珠峰高程測量外業測量數據將移交至自然資源部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但使命仍未結束,新一階段珠峰高程測量任務即將展開。在西安,我們共同期待珠峰高程的新的標記。(記者 汪曼莉 齊卉 程靖峰)

記者手記

「測繪精神」薪火相傳

採訪到的每一個國測一大隊隊員,雖然說著不一樣的話,但都不約而同表達著同一種信念:儘自己最大努力,一定要完成目標。

懷揣著這種信念,他們默默堅守在荒無人跡、無從落腳的交會點,吃的是泡麵、喝的是雪水;他們在海拔7790米,縱使極度缺氧,呼吸困難,也咬牙堅持完成全部測量任務。

珠峰地區海拔高、極寒缺氧,又是全球地殼運動最劇烈的地區之一。攀登這樣的高峰,險象環生,通過山谷時要提防滾石襲擊,通過冰川時要警惕掉進冰裂縫。但從隊員們的話裡,我們感受到的是,他們毫不退縮、勇挑重擔、拼搏到底的決心和勇氣。正是堅守「一定要完成目標」的信念,讓他們在珠峰測量中,戰高寒、克缺氧、鬥風雪,圓滿完成測量任務,成功獲取各項珠峰數據。這種信念,保留在年近八旬、曾連續三次參加珠峰測量的鬱期青身上,也刻在2005年珠峰測量中冒著截肢危險、將重力測量成功推進到7790米營地的任秀波身上,更體現在此次攀登至7790米營地開展重力測量的28歲年輕隊員王偉身上。

不同的時代,同樣的信念,國測一大隊「熱愛祖國、忠誠事業、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測繪精神薪火相傳,也同樣感召著我們共克時艱,勇往向前,在新時代奮力奔跑。(汪曼莉)

來源:陝西日報

相關焦點

  • 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是怎樣進行的?
    我們在反覆諮詢空軍、民航和氣象等部門的技術專家後,才下定決心在珠峰地區開展高風險、高難度的航空測量。測量登山隊員登頂開展峰頂測量珠峰高程測量,最重要的是測量登山隊員登頂開展峰頂測量,獲取峰頂觀測數據。2020年5月27日11時,中國測量登山隊登頂成功後,在峰頂創紀錄地停留了150分鐘。
  • 【關注2020珠峰高程測量】「繪」當凌絕頂 珠峰測高的陝西擔當
    珠峰高程測量工作啟動以來,從珠峰及外圍區域的基礎測量、峰頂測量以及數據處理計算等重點核心工作,都凝聚著陝西測繪力量。5月28日,由中國登山隊和國測一大隊組成的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的勇士們,在圓滿完成峰頂測量任務後,安全下撤到珠峰大本營。而此時,還有一支測量隊伍依然堅守在珠峰北坡上,他們就是來自國測一大隊交會組的隊員。為了配合登山隊隨時可能發起的衝頂,從而進行聯合觀測,5月19日,他們就已經前往分布在海拔5200米到6000米的6個測量點。
  • 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實現技術突破
    我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實現技術突破頂著嚴寒與風雪,憑藉纜繩和鋼梯,5月27日11時,我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攻頂隊員次落、袁復棟、李富慶、普布頓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次仁羅布、洛桑頓珠克服重重困難,成功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峰頂,完成了峰頂測量任務。
  • 珠峰「身高」怎麼測?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12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尼泊爾總統班達裡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事隔多年,如今為什麼再測珠峰?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說,我國是珠峰的主權國家之一,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把世界最高峰的數據測出來。作為終年積雪、高聳入雲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測量起來頗有難度。
  • 珠峰「身高」怎麼測?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珠峰高程測量的核心,就是精確測定珠穆朗瑪峰高度,這同時也是一項代表國家測繪科技發展水平的綜合性測繪工程。 今年4月30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最終於5月27日成功登頂完成測量。這是繼2005年公布8844.43米的珠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後,我國時隔15年再測世界最高峰。 為什麼要重新測量珠峰?
  • 珠峰新高程公布 GNSS衛星測量、冰雪探測雷達測量、重力...
    2020年12月8日,珠峰高程測量結果正式公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為8848.86米。很多人驚呼:珠峰長個了!這個新高度是如何獲得的,背後還有哪些故事?   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為8848.86米 長高了   這次公布的珠峰高程數據是包含珠峰峰頂雪面的高度,相比以前公布的高度高了些,珠峰「長高」的背後是何原因?
  • 2020珠峰高程測量成功登頂 中國第七次完成頂峰測量
    北京時間5月27日11點整,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衝頂珠穆朗瑪峰成功,成功完成本次珠峰峰頂測量任務,本次衝頂登山隊員包括,次落、袁復棟、李富慶、普布頓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次仁羅布、洛桑頓珠8名登山隊員,也是中國第七次對珠峰進行大規模頂峰測量。
  • 2020珠峰高程測量,極限挑戰再現,這款中國皮卡火了!
    但對於遠方的珠峰大本營,2020珠峰高程測量之旅今日正式啟程。從1975年珠峰高程測量,我國首次將測量覘標矗立於珠峰之巔,並精確測得珠峰海拔高程為8848.13米。到2005年珠峰高程複測,再到今天,人類依舊沒有停止探索自然。用作本次珠峰高程測量的相關保障和媒體報導工作的紅色的長城炮越野皮卡在雄偉的珠峰腳下格外顯眼。
  • 有雪崩危險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頂日期推後
    原標題: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頂日期推後   撤回前進營地的隊員在營地附近取冰化水   記者從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了解到,受攀登路線上積雪的影響,登頂測量日期將比原計劃推後。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活動負責人王勇峰介紹,8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全體隊員在海拔6500米的前進營地進行休整。當天早上,西藏聖山登山探險服務有限公司6名修路(即在山體上拉保護路繩,後續登山者可藉助路繩攀登)嚮導和27名物資運輸人員從前進營地出發,準備通過海拔7028米的北坳冰壁。
  • 國產北鬥高精度定位設備助力2020珠峰高程測量
    來源:證券時報網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從北坡成功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完成峰頂測量任務。此前,中國已對珠峰進行6次大規模的測繪工作。證券時報記者獲悉,本次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頂時攜帶的是由華測導航(300627)研製的北鬥高精度定位設備,這是我國首次全程採用國產北鬥高精度定位設備進行珠峰高程測量。據介紹,此前自然資源部組織了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陝西測繪地理信息局以及中國地質調查局等單位的精銳力量,編制珠峰高程測量技術設計書和實施方案。
  • 測量珠峰最新高程背後 他們為測量珠峰「身高」提供「尺子」
    長沙晚報通訊員 蔡劭琨 供圖 長沙晚報12月9日訊(全媒體記者 黎鐵橋 通訊員 蔡劭琨 龔儀 焦西凱)8日,新華社發布消息: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引起世人矚目。記者9日從國防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珠峰高程測量的順利完成,背後有國防科大科研人員的助力,他們提供了一把測量珠峰高程的「尺子」。
  • 實時更新丨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今日衝頂
    11時03分:據自然資源部官方微博消息,2020年5月27日上午11時整,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8時27分更新:據央視新聞消息,記者從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獲悉,測量登山隊預計今天上午10點到11點間能到達珠峰頂峰。
  • 2020珠峰高程測量隊總指揮李國鵬:珠峰頂無氧工作150分鐘創紀錄 每...
    此時,距離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已有45年的時間,此次珠峰高程測量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大隊長李國鵬擔任2020珠峰高程測量隊總指揮。近日,李國鵬向記者介紹了此次珠峰高程測量背後驚心動魄的經歷。他表示,隊員們在珠峰頂無氧工作150分鐘,創下歷史最長紀錄,每一個參加此次任務的隊員都是勇士。
  • 追夢赤子心 傲然凌絕頂——記二〇二〇珠峰高程測量
    長期以來,世界各地科學家將探索的目光投向珠峰,試圖加深對地球內部運動機制、氣候變化的認識,尋求人類與地球和諧相處的方式。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已對珠峰進行過6次大規模測繪和科學考察,並於1975年和2005年兩次成功測定並發布珠峰高程。1975年5月27日,我國測量登山隊員首次將測量覘標豎立在峰頂,利用傳統三角交會方法,測得珠峰高程為8848.13米。
  • 珠峰新高程公布 測量結果助力地球科研
    12月8日,中尼兩國領導人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這也意味著,15年前測量的8844.43米珠峰「身高」成為歷史。1975年,我國首次將測量覘標矗立於珠峰之巔,並精確測得珠峰海拔高程為 8848.13米。2005年,第二次珠峰測量,我國宣布珠穆朗瑪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為8844.43米。2020年4月30日,中國啟動第三次珠峰高程測量,由自然資源部會同外交部、國家體育總局和西藏自治區政府組織。這一年,恰巧是人類首次從北坡登上珠峰的60周年,也是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
  •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攻頂組名單公布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攻頂組名單公布 2020-05-20 03: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珠峰有了新高程!測量功勳儀器入藏中國測繪科技館!
    與此同時,中國測繪科技館也迎來了我國自主研發的2020珠峰高程測量儀器設備,峰頂雪深探測雷達、峰頂GNSS接收機、峰頂覘標、長測程全站儀、重力儀,這也是這批功勳儀器首次向公眾展示。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由於珠峰測區環境的特殊性,以及技術方案中對相關儀器設備的特殊要求,2020珠峰高程測量峰頂雪深探測雷達、峰頂GNSS接收機、長測程全站儀和峰頂覘標等設備都是特別定製的
  •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頂珠峰
    5月27日消息,據媒體報導,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頂珠峰。據報導,今日凌晨2點10分,測量登山隊8名隊員從海拔8300米的營地出發衝頂珠峰,再測世界之巔。這是今年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60周年,亦是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資料顯示,珠穆朗瑪峰(簡稱珠峰)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同時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藏語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瑪」是「母象」的意思,整體意思為「大地之母」。
  • 珠峰新高程是如何算出來的
    12月8日,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公布,為8848.86米。珠峰長高了嗎?怎麼測算出來的?和以往的測量相比,「新」在哪裡?就此,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此次珠峰實地測量和數據處理相關人士。我國先後於1975年和2005年成功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1975年珠峰高程測量,我國首次將測量覘標矗立於珠峰之巔,並精確測得珠峰海拔高程為8848.13米。
  • 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頂成功 看這幾本書讀懂如何在地球第三極創造...
    2020年5月27日11:03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登頂瞬間2020年是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珠峰60周年,也是中國首次精確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的45周年。這一數據,是測繪工作者在10個三角點上交會觀測,取得完整的珠峰平面位置、高程和峰頂積雪深度的測量數據,經過嚴密計算和反覆驗證後得出的,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 此後,各國科學家又先後對珠峰進行過10多次測量。其中,中國測繪工作者分別於1992年、1998年與義大利、美國登山隊合作進行複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