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節不尋常,因為疫情大家都被困在家裡,不能上班也不能出去浪,有的公司甚至沒能熬過這個關鍵時期,很多員工回家過年,復工卻變得遙遙無期。
在被禁足在家的日子,俊哥哥大多時間都在看電影和追劇。
今天就要來和大家分享自己看完非常震驚的一部美劇,它是根據真實發生的爆炸事件改編而來,而傷亡慘重的背後,真相讓人瞠目結舌。
這部美劇就是《車諾比》,話不多說,一起來看!
01獲金球獎多個獎項的高分美劇
《車諾比》是HBO出品的一部迷你劇,在去年的5月6號在美國首播,11月6號在中國播出。
該劇由傑瑞德·哈裡斯、斯特蘭·斯卡斯加德和艾米麗·沃森等人主演,其中哈裡斯還憑藉該劇獲得了金球獎。
哈裡斯50歲才走紅,雖然父親是愛爾蘭很有名的影星,但哈裡斯成名卻很晚,他出演過《危機邊緣》、《廣告狂人》等熱門劇,還在大衛芬奇的奧斯卡影片《返老還童》裡有著精彩的演繹。
在這部劇裡他將主演一個蘇聯核物理學家瓦列裡·列加索夫,索夫是真實存在的人物。
而配角謝爾比納的扮演者斯卡斯加德,之前他因主演《女性癮者》而紅,還因電影《頭腦簡單的殺人犯》而獲得柏林銀熊獎最佳男主,在這部劇裡他也憑藉精湛的演技獲得了金球獎最佳男配。
劇裡還有一個虛構的女性角色烏拉娜,雖然是虛構的,但卻是劇裡非常出彩的角色,她的扮演者是艾米麗·沃森。
艾米麗曾兩次獲得奧斯卡,加上這次的金球獎,她已經是第二次獲該獎項了。
縱觀該劇的演員陣容,其實都是實力派老戲骨了,加上非常經典的題材,不獲獎都難。
02改編無數次的題材
車諾比這個名字其實是地名,它位於蘇聯烏克蘭的普裡皮亞季。
1986年4月26號凌晨1點24分,車諾比核電站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
爆炸洩露發生後,現在的車諾比已經是一座「死城」。
而且這次爆炸還將長期影響人們的健康
這是人類歷史上非常重大的一次事故,所以該事件也被多次改編成影視作品或紀錄片:
但奇怪的是,今天說的美劇版《車諾比》卻沒能在豆瓣找到,顯示頁面不存在,但最初開播時還有評分,且達到9.6,至於原因,可能大家也都懂的。
那麼在一眾改編中,美劇版有何出彩之處呢?下面簡單來說說劇情!
03爆炸事故背後的真相很扎心
美劇版一共有5集,這裡說的劇情是大致概括,具體還需大家自己去看。
故事回到1986年,車諾比的核電站在凌晨爆炸,當地封鎖消息,稱只是簡單爆炸,隱瞞真實檢測數據,說沒有石墨噴出,堆芯並沒爆炸,還禁止當地居民外出。
蘇聯的高層領導展開會議,一些領導也就屬下上報的消息,說是爆炸已經控制住。
其中蘇聯部長副主席謝爾比納就是會議主角之一,就在眾人打算散會時,主角核物理學家列加索夫大喊不。
他原本只是受命來按照報導發言的,但他根據上報的一些人群反應斷定,這次事故沒那麼簡單,可能有石墨,有可能核洩漏了。
他以自己的專業知識打臉眾人,當然,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
最終戈巴契夫任命謝爾比納為事故調查委員會主席,與列加索夫一同到車諾比調查真相。
與此同時,白俄羅斯核能源研究所的核物理學家烏拉娜也察覺到了這次事故的嚴重性,她希望當地政府徹查,並疏散人群,但對方卻以車諾比那邊上報的信息說事故無大礙,已經控制為由推脫了。
烏拉娜只能獨自前往車諾比調查真相,因為她覺得她有使命挖掘真相,解救更多人。
點擊播放 GIF 0.2M
這三個人最終聚到了一起,發現車諾比的情況特別嚴重,核反應堆爆炸,屋頂有石墨,大火併沒被熄滅,很多消防員身體出現潰爛死亡,居民也出現一些症狀。
他們採用沙子和硼來滅火,但情況卻不樂觀。
蘇聯從德國找來了機器人參與救援,但因為隱瞞數據,機器人的強度不夠,剛進反應堆就作廢了,而他們不可能向美國求救,只能用人力去操作。
那些勇士們僅僅是得到了微薄的回報,但卻不得不做出犧牲。
烏拉娜去詢問了爆炸當晚的當事人,真相一點點浮出水面。
原來那晚,總工程師迪亞洛夫為了能升職而違規測試,不滿24小時後就啟動機器,還使用了根本沒有經驗,沒有提前得知測試的夜班人員參與操作。
迪亞洛夫不按規則命令下屬們操作,不顧機器和下屬的提示,自以為是的以自身經驗命令操作,當機器檢測出現危機,他按下了緊急按鈕AZ-5,最終爆炸一觸即發。
這個按鈕是很多核電站都有的,用來關閉反應,相當於開關。
點擊播放 GIF 1.7M
但為何按下這個按鈕爆炸卻發生了呢?這就是整個前蘇聯核電站設計的弊端,可前蘇聯是不可能承認自己錯誤的。
但為了推動改革,讓車諾比的爆炸不再發生,列加索夫在法庭上說出了實情。
那晚的兩個負責人僅僅是被關了一年,之後出來依舊復職。
但列加索夫卻因為說了大實話,遭到有關部門的封殺,他被關進了小黑屋,餘生不能再見到其他人,也沒有朋友,甚至沒有人知道他這個人。
他將這次罪行錄音悄悄扔進垃圾箱裡,在兩年後上吊自殺身亡。
他的音頻也被找出,前蘇聯的核電站也不得不改革,完善了設計弊端。
這個結局是很讓觀眾痛心的,追求真相的物理學家挖掘真相卻被囚禁自殺,就像那個人說他的,一輩子追求真相,但到頭來怎麼死的都不知道,何必呢?
但世界需要真相,就像戈巴契夫說的,車諾比事故,也是前蘇聯解體的原因,謊言,是罪魁禍首。
而廠長和總工程師的貪戀和自以為是,也導致了成千上萬的居民死亡,數完兒童一出生就畸形,動物被殘殺或滅亡。
點擊播放 GIF 2.0M
這部劇呈現了太多,重現了核爆炸後的慘痛,一個消防員的妻子因為接觸到受傷的丈夫,生下的孩子只存活了4個小時就死掉了,副主席謝爾比納也因調查遭到核輻射只有將近一年的壽命。
它也挖掘了爆炸後各個部門、角色的不作為,劇裡車諾比發生爆炸後當地領導的決策與態度,以及不明真相還在核爆炸附近欣賞火光說笑的當地居民等等場景。
很多看似不可避免的天災背後,其實大多來源於某些人的貪慾和人為造成。
最後說一句,祈禱疫情快些過去,也希望車諾比的慘痛教訓能警醒更多人的人,尤其是職權者,在其位,必謀其職!
點擊播放 GIF 1.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