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服裝品牌沒落:曾與真維斯、班尼路齊名,如今被4600萬元收購

2020-12-21 網際網路老油條

眾所周知,近些年來,隨著快時尚品牌在全球的擴張,很多本土的服裝品牌都節節敗退。就中國市場而言,很多曾在上個世紀90年代風靡全國的品牌,如今都走向了沒落,比如說真維斯、班尼路等等。其中,真維斯在關掉1300多家門店之後,最終在2020年1月份宣布進入了破產程序;而班尼路則從曾經的一線服裝品牌掉到了十八線,近些年來一度關掉了近3000家門店,頹勢難掩。而就在近日,又有一個知名的老牌服裝品牌賣身了,它就是與真維斯、班尼路齊名的堡獅龍。

堡獅龍線下門店

日前,根據港股的最新消息:曾與班尼路、佐丹奴並稱為「時尚服裝三巨頭」的堡獅龍正式發布了公告,將以4662萬元港幣的價格出售66.6%的股權,而買家則為一家來自中國內地的企業「非凡中國」,而非凡中國背後的老闆又是中國本土知名運動品牌「李寧」背後的老闆李寧。所以,也可以說,買下堡獅龍的其實就是李寧,也是李寧在服裝領域的一個擴張。

作為一個曾與真維斯、班尼路、佐丹奴齊名的服裝品牌,堡獅龍是如何走到賣身這一步的呢?我們可以先來了解一下它的發展歷程。

堡獅龍的創始人為有著「香港針織大王」之稱的羅定邦先生。羅定邦在1975年創辦了羅氏針織,此後經過十餘年的發展,羅氏針織成為了香港四大紡織製衣企業之一,每年生產的服裝上億件,而堡獅龍則是羅氏針織旗下的打造的品牌。實際上,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信息傳播遠遠比不上今天,而服裝行業產品款式的更新換代也要慢許多,因此,背靠羅氏針織的堡獅龍,很容易的就成為了當時知名的服裝品牌之一,引領者服裝行業的潮流。

堡獅龍線下門店

堡獅龍在1987年開下了線下第一家門店,隨後迅速的風靡香港,在1993年,堡獅龍便成功地在香港上市。而上市之後,堡獅龍又快速地往外擴張,形成了以香港、中國內地、中國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為主的五大核心市場。而巔峰時期的堡獅龍,實際上是香港和澳門最大的服裝零售商之一,一年營收數十億元。

實際上,像真維斯、班尼路、堡獅龍、佐丹奴等老牌服裝品牌,因為公司總部都是在港澳地區,因此,在上個世紀90年代以及21世紀初,它們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引領著國內服裝行業的潮流。比如在2002年時,日本知名服裝品牌優衣庫首次進入國內市場時,定位於大眾休閒品牌。但是在當時,優衣庫卻被班尼路、真維斯等品牌打得落花流水,到2005年時,優衣庫在北京市場的門店一度關門大吉,原因就是持續虧損。

堡獅龍線下門店

而當時間來到2010年之後,隨著智慧型手機逐漸普及,消費者獲取信息相對更加容易,這個時候,對於服裝行業來說,時尚與潮流已經不再僅僅是幾家老服裝品牌所能引領的了,而快時尚品牌也就順勢崛起。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一個老品牌一年出幾百個新款,但是快時尚品牌一年卻能推出數萬個新款,而消費者獲取信息又非常的容易,那麼消費者購買哪一個品牌的概率更大也就顯而易見了。而真維斯、班尼路、佐丹奴、堡獅龍等港澳品牌先後沒落,在大部分的消費者看來,其實並不是質量不行,而是款式比不上快時尚品牌。

從堡獅龍公布的財報數據來看:從2012年開始,堡獅龍的業績便開始下滑,到2018財年時,堡獅龍更是虧損了2442萬元。2019財年,堡獅龍的虧損又再次擴大到了1.2億元。而面對著競爭如此激烈的服裝市場,當真維斯宣布破產時,看不到希望的堡獅龍選擇賣身,也就成了理所當然。

相關焦點

  • 服裝行業「大洗牌」,佐丹奴、班尼路、真維斯現狀一家比一家難
    當下所謂時尚潮流也會有經受不住時間考驗的那一天,曾經被70、80後視為「白月光」的佐丹奴、真維斯、班尼路品牌當時紅極一時,然而時過境遷,現在的時尚圈主流已經是90、00後的天下,這些外來快時尚品牌也早已被「後來者」趕超。現在要說起佐丹奴、班尼路、真維斯這三個品牌的現狀,那可是一家比一家還難。
  • 曾經的名牌佐丹奴、班尼路、真維斯,如今怎麼進入比」慘」模式?
    也許,國外快時尚品牌的進駐、電商渠道的崛起讓服裝行業感受到了一次「洗刷刷」的品牌衝擊,也讓服裝人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服裝市場始終是新舊交替的時代,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產品設計不能更新換代、品牌影響力消退、跟不上零售趨勢等等,會被新一代的年輕人逐漸「拋棄」。
  • 3000家門店歸零,女裝品牌Etam退守內衣,還有這些品牌已沒落……
    來源:國際金融報過去幾年,和艾格一樣,曾經陪伴眾多消費者青春的品牌很多都已沒落,其中不乏真維斯、Esprit、班尼路等知名品牌。消失於公眾視野已久的Etam(下稱「艾格」)近期突然重回聚光燈下。《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過去幾年,和艾格一樣,曾經陪伴眾多消費者青春的品牌很多都已沒落,其中不乏真維斯、Esprit、班尼路等知名品牌。在業界看來,隨著中國市場服裝品牌競爭者的增加、消費習慣的變化,那些跟不上潮流的品牌被淘汰或是必然……破產清算鬧「烏龍」?
  • 浮沉啟示錄|曾經制霸步行街的國產服裝品牌們如今怎樣了?
    從潮流服飾美特斯邦威、森馬、以純,到女裝品牌阿依蓮、拉夏貝爾,再到非傳統服飾類的運動品牌李寧、安踏和特步,甚至是更早的港資背景品牌佐丹奴、真維斯和班尼路,它們在那個品牌選擇匱乏的年代裡,成功地以潮流設計風格和敢於砸錢請當紅明星代言人的模式,而在當時的年輕族群中成了時尚的代名詞。穿著美特斯邦威的外套和安踏的運動鞋走在校園裡,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情。
  • 又一服裝巨頭「陷困」:6年關店3000多家,成「廉價服裝」代名詞
    文:清淺眾所周知,隨著網際網路經濟和電子商務的發展,近年來一些曾經風靡一時的品牌也開始走下坡路,業績下滑、門店數量不斷減少,有的甚至被市場徹底淘汰。例如,國內時尚品牌拉夏貝爾、「女鞋之王」達芙妮等業績就非常不理想,已經在縮減戰線;而曾經非常受歡迎的運動休閒品牌,如德爾惠和喜得龍等,則完全沒落了。
  • 8090記憶中的品牌,真維斯倒閉艾格破產,達芙妮已不見蹤影!
    真維斯破產清算,從此再無「牛仔褲之王」真維斯真維斯作為一家澳大利亞品牌,真維斯可是隨著2000年電商時代的到來,真維斯也迎來了品牌價值的大幅下跌,由於跟不上電商賣貨的時代潮流,真維斯連年虧損現在打開某寶依然能看到真維斯的店鋪,但是款式和價格已經無法再和當年相比了,品牌也從此走向沒落。
  • 市值蒸發338億元,周杰倫代言多年的服裝品牌,如今榮光不再
    美特斯邦威於1995年創建於中國浙江,是家喻戶曉的國內服裝品牌,曾經深受年輕人的喜愛。美特斯邦威新潮的設計和不算太貴的價格,讓很多人將美邦放在自己購買衣服的第一選擇。 美特斯邦威當時的火熱程度可以說讓國內很多服裝品牌羨慕不已,隨著許多網購平臺的興起,許多服裝品牌隨著電商平臺火了起來,美特斯邦威的銷售額也受到了衝擊。
  • 這家中國人非常熟悉的服裝品牌垮了
    真維斯始創立於1972年,是創立於澳大利亞本土服裝品牌之一,知名的產品包括牛仔系列和孕婦系列,上世紀90年代被楊釗、楊勳兩兄弟收購,逐漸進入中國市場,並一度成為流行品牌。1990年,不滿足於貼牌加工的兩兄弟收購了真維斯,並很快將真維斯品牌在澳大利亞市場做大。1993年,楊釗和楊勳又把目光投向了極具潛力的中國內地市場,成立了真維斯國際公司(Jeanswest International Ltd),並開始了布局。同年,真維斯在上海開出了第一家門店,並很快受到了市場的青睞。
  • 廣州80、90後曾最愛的潮牌,現在怎麼樣了?
    班尼路6年關店3000家 中國內地廠房已關閉......」2018年一篇班尼路的特稿,讓班尼路的慘況躍於紙上。80後的阿Z家住上下九附近,一直以來都是班尼路的忠實粉絲:「我得閒就去逛上下九噶,差不多廿年班尼路粉絲,就系鍾意一啲有情懷又落魄嘅品牌,哈哈!「逛上下九一直是他的休閒指定動作,正是因為這樣,他發現上下九的班尼路關了。
  • 中國第一服裝品牌涼了,周杰倫都救不了
    一語道破了美邦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地位。  巔峰時期,它是最炙手可熱的「國民品牌」,光這個洋氣的名字就鎮住了全村父老鄉親。  創始人周成建從小裁縫到服裝大王的逆襲故事,也成了地方傳奇。  換句話說就是借雞生蛋:美邦自身只負責設計和品牌營銷,將傳統服裝企業最重的部分,像製造、生產外包。  這樣一來企業就一身輕鬆,做到了從「有工廠無品牌」到「無工廠有品牌」的轉變。  美邦當時是本土最早運用虛擬供應鏈管理模式的服裝企業。
  • 海外女裝品牌艾格敗走中國市場 借國潮力量 本土服裝品牌迎來春天
    信息時報訊(記者 袁嬋)近日,女裝品牌艾格的成衣業務破產一事引發外界強烈關注。事實上,不止艾格,那些回憶裡飄過的外國時尚品牌比如真維斯、GAP、 ESPRIT正逐漸消失在公眾視野裡。十幾年前,海外服裝品牌不斷進攻中國市場,給國產時尚品牌造成了相應的衝擊,如今中國本土品牌正借著國潮的力量迎來春天。
  • 這些承載「青春記憶」的品牌正在...
    而與達芙妮類似的以純、森馬、班尼路、美特斯邦威等「80後青春記憶」品牌,也已普遍收縮陣營,「退居二線」。「80後青春品牌」組團「退潮」達芙妮宣布實體撤店後,網絡嘆聲一片,80後網友大呼「爺青結」(爺的青春結束了)。「牌子~班尼路」,「穿什麼就是森馬」……每一句至今仍熟悉的廣告語背後都曾是一個品牌的榮耀,也比對著如今的落寞。
  • 一年淨虧7億多,又一家香港潮牌沒落,要步堡獅龍班尼路後塵嗎?
    近些年,說起服裝品牌,最多提到的就是優衣庫、Zara和H&M等快時尚等快時尚品牌。然而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堡獅龍和班尼路等才是真正的「潮流」。然而多年過去,這兩個品牌都已經沒落。近期,又有一家潮牌迎來沒落,它就是I.T。
  • 服裝巨頭大敗局:堡獅龍賣身李寧,拉夏貝爾一年五換總裁難挽頹勢
    除拉夏貝爾艱難求生外,倒在2020年的服裝巨頭並不在少數。2020年1月,曾被稱為「牛仔褲之王」的澳大利亞零售服飾品牌真維斯宣布進入破產清算管理程序。作為一家進入中國內地市場27年之久的服裝品牌,真維斯曾是中國休閒服裝市場的流行品牌,2013年的巔峰時期,其在中國的門店數甚至一度達到2500家,銷售額高達50億港元。儘管有媒體報導,此次真維斯破產將只會波及澳大利亞國內業務,而不會對該公司的海外業務造成影響。
  • 曾是「運動品牌第一股」,今市值蒸發386億,創始人被限制高消費
    曾是「運動品牌第一股」,今市值蒸發386億,創始人被限制高消費 推薦語:安踏、李寧、貴人鳥、361度、喬丹、德爾惠等運動品牌,曾是90後一代人記憶中最無法抹去的時代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