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為什麼都是用木頭箱子裝子彈?這2個原因很少有人知道

2020-12-16 貓眼觀史

戰爭是殘酷的,但是很可惜,幾千年的人類文明,真正和平的歲月少之又少,人們會為了信仰、金錢、土地等各種原因發動戰爭。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在戰爭中獲得勝利,那麼一定要擁有足夠好的武器,熱武器時代,擁有足夠的子彈儲備是必須的,而戰爭期間,人們多數都是用木頭箱子來裝子彈的,為什麼會這個樣子呢?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一點,那就是現在裝子彈的箱子一般是內箱加外箱兩個結構,內箱大多數都是用「冷軋鋼板」鑄造而成的,在二戰期間,也有國家用「馬口鐵」做內箱,但其歸根到底也是一種冷軋鋼板。

早些年間,鋼鐵工業不管是質量還是產量,都遠遠比不上現在,在二戰結束後的1950年到1960年,除了美國以外,幾乎其他所有國家的鋼鐵都是稀缺品,和木材相比,那就屬於更珍貴的戰略資源了,具體到後勤保障這一塊,彈藥箱和武器、彈藥、軍糧、軍鞋等屬於三類軍需品。

因此用鋼板做成的彈藥箱會相對少一些,木材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得到,工藝也更為簡單,所以木頭做成的箱子要多一些,在戰爭期間,鋼鐵的消耗量巨大,一些產能不是很足的國家,就直接用木材做彈藥箱了,他們也顧不得內箱和外箱的區別,但是,作為彈藥的外包裝,必須要保證彈藥在運輸和存儲的過程中相對比較安全和穩定,也要有利於快速在運輸工具上進行裝卸。

在抗戰期間,我們使用的是「七九勃然」子彈盒,這個是英國的「布輪輕機槍」的中國口徑版,是加拿大造的,由於加拿大在地理位置上靠近美國,所以他們不缺冷軋鋼板,包裝還是分為外箱和內箱的,俗稱的「鐵皮箱」就是內箱,外邊是木頭做成的外箱。

子彈的存儲要求是很高的,需要防潮溼、陰涼通風,還不能有靜電和磕碰,內箱用冷軋鋼板做成的話,強度就比較高,防磕碰的性能也比較好,而且經過防鏽噴漆處理,也有一定的防潮性能,外部的木材箱子,也可以起到防止磕碰的作用。

不過是房子鐵板制彈藥箱之間的磕碰,而且我們都知道,木材是不會導致靜電產生的,這就杜絕了大量的鐵製包裝箱堆積在一起後產生火花的可能性,炮彈尤其要注意這一點,因為有些種類的炮彈,其引信是電池擊發雷管的,若是產生了高伏靜電,產生爆炸事故,所以必須要有木材做的外箱來形成緩衝。

不過木材也不是完美的,因為木材本身屬於易燃品,也會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木材外箱逐步的就被淘汰了,現在的彈藥箱大多數都是用「滾塑」做成,這種彈藥箱和以往一樣,用了一定厚度的冷軋鋼板做內裡的支撐。

就像是骨架一樣,在外邊輔以塑料層,這樣既可以避免碰撞火花,防水性能也更好,有人做過實驗,把這種結構的彈藥箱仍在水裡,在較長時間內,裡邊的子彈仍然可以保持乾燥的狀態,還可以正常的使用,目前,大多數國家都把「滾塑」應用在了各種彈藥的外包裝上。

就拿美國的M60和M73彈藥箱來說,裡邊可以裝200發子彈,並且裡邊的子彈已經連接好,需要的時候直接使用,快速便捷,不過,這種外包裝的內部還是冷軋鋼板,這個材料,目前還沒有找到其他更加好用、造價低的替代品。

綜上所述,以前戰爭期間,之所以用木材來做彈藥箱子,一來是因為彈藥可以起到避免靜電的作用,可以避免箱子之間相互碰撞產生火花,導致爆炸,二來是因為那個年代,木材屬於比較容易獲得的資源,用它來做彈藥箱的話,成本相對比較低。

相關焦點

  • 二戰中為啥大多用木箱子裝子彈?彈藥箱還有這些講究?
    二戰中為啥用木質箱子裝彈藥戰爭中對於鋼材的消耗是非常大,但是當時的鋼鐵工業還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用鐵質箱子裝彈藥成本太高。然而木頭這種材料可以很容易獲得,於是木質箱子成為裝子彈的主要工具。戰爭中需要把彈藥運輸到戰場,在裝卸上木質箱子更加輕便,而且在運輸過程中不容易變形。在戰場上木質箱子可以拆卸為傷員固定傷肢,必要時也可以滿足生火的需要。三層防護的彈藥箱彈藥箱一般分為三層,最外表的是木質箱子,內箱是用冷軋鋼板做成的,然後最裡面子彈是用牛皮紙包裹。
  • 彈藥數量至關重要,為什麼二戰時期的蘇軍士兵沒有佩戴子彈袋呢?
    究竟二戰蘇軍不佩戴子彈袋是個例還是普遍存在的現象?究竟是但是蘇軍子彈不夠用?還是壓根就沒有考慮到備用子彈袋這東西?實際上在真正的戰爭過程當中,一個士兵能夠攜帶的彈藥數量是有限的,當然這指的是隨身攜帶,當然大部隊也會有適時的彈藥補充。
  • 二戰中,日軍為什麼很少使用衝鋒鎗,而是用了40年三八式步槍
    二戰期間,蘇軍的各種各樣全自動槍枝,其總數之多,只有用一個話來描述:泛濫成災,每人必備一支。與蘇聯紅軍和德國軍隊有著幾百萬挺衝鋒鎗,並將衝鋒鎗作為團小組關鍵近距離援助火力不一樣的是。日軍在二戰時期非常少使用衝鋒鎗,一直使用三八式步槍。
  • 一個彈藥箱能裝多少子彈?美國420發,俄羅斯500發,中國多少?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在我國古代就有的軍事思想,從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得到行軍打仗對於後勤物資的保障是非常重視的,而且不僅僅是在古代,哪怕是到了現代,在戰爭中也是非常看重後勤物資,甚至可以說打仗就是在燒錢,物資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與敗的。
  • 抗戰時期,我軍缺衣少食,為什麼卻很少有人穿繳獲的日軍軍服?
    抗戰時期,我軍缺衣少食,為什麼卻很少有人穿繳獲的日軍軍服?抗日戰爭時期,我國軍民無不投入到這場全民抗戰之中。為了趕走侵略者,我國軍民團結一致,同日寇展開為期八年的較量。雖然處在這個情況下,八路軍卻很少有人願意穿繳獲的日軍軍服,這是什麼原因呢?在諸多抗日劇中,我們總是會看到八路軍身穿破破爛爛的軍裝。在無形之中,補丁裝已經成為八路軍的標誌性特徵。八路軍的條件艱苦,缺衣少食也是眾所周知的。八路軍如此貧窮,為何仍堅持不穿繳獲的日軍軍服呢?大致原因如下。
  • 這款木頭製作的飛機,為什麼能成為一代名機?看完你就知道了
    在二戰英國有一款「蚊式戰鬥機」,它不僅重量底,性能出色,價格低廉,還在二戰期間創造了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作戰生存的率的最佳紀錄,於是成為一代傳奇名機,它是為數不多的木質軍用飛機,所以也有「木頭奇蹟」的美譽。
  • 用膠水與木頭製造的轟炸機,為何卻能在二戰期間大放異彩?
    一戰時期就更不用說了,跟航空鋁材息息相關的鋁工業屬實談不上發達,這也就直接導致一戰期間的絕大多數戰鬥機機體結構其實都是木頭加帆布。繼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時,發動機技術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所以出於對戰鬥機靈活性、安全性、以及極限速度等方面的追求,原本的木質結構機體勢必就會因為強度不夠的原因而遭到淘汰。這也是二戰期間絕大多數戰鬥機都採用「金屬蒙皮設計」的主要原因。
  • 重機槍兩側的護盾,不具備擋子彈能力,為何還要裝上去?
    導語:重機槍兩側的護盾,不具備擋子彈能力,為何還要裝上去?早期的時候,重機槍都是可以移動的,採取車載的設計理念,同時在兩側還有護盾,然而護盾看起來很薄,壓根就不具備擋子彈的能力,這等情況下為何還要裝上去呢?這個設計起到的作用,比想像中要大得多,士兵們作戰的心態也有區別,機槍手沒有護盾的話,會莫名感到恐懼,有護盾就好很多。
  • 抗日戰爭中,為何日軍子彈總是打不完,知道原因後很讓人心塞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發生的最殘酷的戰爭之一,幾乎整個人類世界都被捲入了戰火。在亞洲戰場上,主要是中國人民在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面對日寇的鐵蹄,中國人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才最終獲得勝利。在抗日戰爭前期,日軍一直在中國戰場上很有優勢,佔領了大片土地。為什麼日本軍隊的優勢這麼大呢?
  • 抗戰中,為什麼日軍子彈總是打不完?知道原因後很讓人心塞
    除了槍枝、鋼盔等一目了然的方面,大家也許會發現的是,日軍的彈藥好像永遠用不完似的,尤其是子彈仿佛永遠打不完,這是為什麼呢?其中的原因其實很心酸。三八式步槍是當時日本陸軍的制式裝備,結構簡單,威力大,外形還有著別的步槍不具備的長度優勢,在肉搏戰中能夠發揮很大的作用。美中不足的是,這種步槍的彈夾一次最多只能裝五發子彈。那麼當時的日軍每個人需要攜帶多少彈藥呢?
  • 絕地求生:為什么子彈的口徑都不是整數?原因其實很簡單
    一澤遊戲說,每天分享一則有趣的遊戲資訊在絕地求生中,子彈一般只分為6種,分別是步槍子彈5.56毫米,7.62毫米,霰彈槍子彈12口徑,衝鋒鎗子彈9毫米和.45口徑,還有就是空投裡AWM獨有的子彈馬格南。之所以只分了這幾種,還是為了方便大家撿取,子彈種類太多大家也不好區分的。
  • 木頭做的飛機也能上戰場?這款轟炸機堪稱「木頭奇蹟」!
    DH98「蚊」式戰鬥轟炸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設計最成功的飛機之一,也是最為「奇蹟」戰鬥機,它一直以來被譽為「木頭奇蹟」。為什麼說DH98蟻式轟炸機被稱為「木頭奇蹟」呢?因為它的機身材料是使用木材製造的!
  • 為什么子彈的口徑都是幾點几几,而不是整數?這裡告訴你原因
    雖然現在是個和平的年代,但現在我們還能從很多地方了解到戰爭是怎樣個情況的在玩《和平精英》的遊戲時候我們會經常聽到隊友要5.56毫米,7.62毫米的子彈,那麼這就有很多人會有很大的疑惑。
  • 二戰時期:日本為什麼不動用衝鋒鎗?
    在二戰時期,日本發動了侵略戰爭,對亞洲各國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侵略,特別是對中國來說,日本在中國大地上所犯的罪行非常多,當時我軍的裝備非常落後,所以遇上裝備精良的日軍,初期自然是毫無還手之力。科技在不斷發展,同時戰爭的模式也在不斷改變,日本如今已經無法和我們站在同一個水平線上,在二戰的時候,衝鋒鎗是各國軍隊使用的比較多的武器,但是日本軍隊一直沒有動用那種武器,所以日軍在二戰期間為何不喜歡用衝鋒鎗呢?
  • 蘇軍手裡的波波沙都用彈鼓,而我軍50式為什麼換成清一色彈匣?
    說起波波沙衝鋒鎗,作二戰後期蘇軍的單兵利器,我們從歷史資料中不難看出,當時蘇軍幾乎都用彈鼓裝彈,很少有用彈匣的。然而我軍引進波波沙後,50式卻是清一色的彈匣。所謂的彈鼓攜行不方便,彈簧容易老化導致供彈不穩定,亞洲人體型限制這樣的陳詞濫調,恐怕大家已經聽了很多遍,其實還有這樣一個客觀原因。
  • 為什麼很少有人養黑色拉布拉多犬?無非這3個原因
    拉布拉多是很受歡迎的動物,性格溫順,沒有攻擊性,智力高,服從性高,所以拉布拉多是最好的伴侶狗和工作犬,所以導盲犬大部分都是拉布拉多,因為其他的狗淘汰率高,比如拉布拉多的訓練,100隻狗中有10隻作為導盲犬成功了,但是其他狗的比例比這個數字低得多。
  • 為什麼農村現在很少有人打屁股針了?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相信在農村長大的,都是忘記不了小時候打生病打針的情況,要知道在農村打針可不是輸液的,而是直接打屁股針的,打完之後那真的是屁股挺痛的,可是小時候痛苦的記憶了。為什麼農村現在很少有人打屁股針了?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 為什麼石磚建房牢固,有些美國房子卻用木頭建的,而不用石磚呢?
    導語:為什麼石磚建房牢固,有些美國房子卻用木頭建的,而不用石磚呢?從我們人類開始群居生活的時候,房子的問題就是一直都存在的,那麼我們也都是非常關心房子的建造,房子是不是能夠給到我們一個溫暖適合的居住感受呢?
  • 有人專門去農村收購舊木頭,這些舊木頭都有啥用途呢?
    這些來農村收購棺材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把收到的棺材拉到外地轉賣,來賺差價錢,這一點上面已經提到;二是為了尋找名貴的木材,在以前稍微有錢的人家都會用好的木料來打造棺材,在回收棺材的時候如果能發現一塊好料,那就發大財了,可以說舊木頭屬棺材最值錢。在你們那裡有人上門來回收「棺材」嗎?
  • 水滸武將兵器繁多,為什麼很少有人用劍?
    網上看到一個問題:水滸武將兵器樣式有很多,比如槍、矛、刀、鞭、鐧、叉、斧頭、禪杖、方天畫戟,可是為什麼幾乎沒有人用劍做兵器呢?這種回答不客觀,因為水滸好漢不僅有人用劍做兵器,而且還不止一人用劍。比如入雲龍公孫勝,他的兵器就是松紋古定劍,儘管不用來殺敵,但他做法的時候常常用。